Ⅰ 拉丝不好拉用什么方法
拉丝不好拉可以用拉一下转一下、注意夹角和着重拉外边的方法。
1、要拉一下转一下,因为我们这是拉丝饵,它的“拉丝”状态是有效果程度之分的,当一个地方总是被拉后,拉丝的效果就会下降,会导致越来越难拉。正确的方法,是拉一个钩后转一下大饵团,并捏一下,然后盖住饵在拉一下。
2、拉的时候,子线和拉饵盘的角度不同,拉出的饵也是不同的,规则是“直拉小,侧拉大”。也既是夹角大一些,越靠近直的拉出的饵团越小,而夹角小一些,越靠近平的拉出的饵团越大。
3、我们把拉饵团放在饵盘后,一定要往大饵团的边上拉,轻松地把两个小饵拉出来。可不要像新手那样,把大饵团盖在双钩的正上方,然后使劲往中心拉,不要以为这样拉出的饵就好,这种“拉里”的方法不但难以拉出,而且还影响本应用拉饵快抛快打的速度。
拉丝与面的关系
老钓手都知道拉丝粉其实就是谷朊粉(或者叫做面筋粉),主要从面粉中提炼获得,是一种具有高度粘合性的小麦蛋白产品。出于对不同场景不同作钓需求的考虑,一些鱼饵厂家将拉丝粉分成了不同的规格。为了钓鱼人能够更好地区分不同种类的拉丝粉,包装袋上会标注不同的“目数”,比如说80目、100目、120目,数字越小代表颗粒越粗,数字越大代表颗粒越细。
Ⅱ 正确的拉饵手法图解
正确的拉饵手法如下:
1、利用饵中含有小麦蛋白形成一定的纤维束这-特性,把钩放在饵盘上,用饵团压住钩,持线的手轻轻把钩拉出即能挂上饵。
相比于拉饵,开搓饵会容易许多,因为开搓饵不用太多技巧,开出来的饵料硬一些也没关系,只要包住鱼钩能捏成饵球不掉就行。可开拉饵就要注重细节,一些方面没做到位,根本就拉不出饵团,即使是拉出也没有附钩性,抛竿饵料还没下水就掉落了。
拉饵主要用于钓小鱼,比如鲫鱼、白条和小翘嘴。拉饵的特点是形状更加自然,饵团总体比较轻,如果拉饵能信谨够正常到底,可以躲过杂鱼的“追杀”,在野钓鲫鱼时,更建议使用拉饵,鱼口会好很多。
除了形状自然之外,自然水域难免水底有较多的淤泥,拉饵比较轻,可以确保饵料不会陷入淤泥中,会更容易被鲫鱼发现。
至于钓白条和小翘嘴时,拉饵的状态应该更加粘模戚软一些,一定要提升饵料的附钩性,垂钓时适当放口,饵料不会很快被吃完,中鱼率也会高很多。通常来说,拉饵和搓饵是组合使用的,所以开好的饵最好分成2份。
Ⅲ 鱼饵怎样放在鱼钩上
鱼饵放在鱼钩上的方法如下:
1、搓饵
搓饵是竞技钓中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在施钓中,必须用手先把调好的饵搓成球,再把钩子埋入饵球中并通过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的配合搓劲,把钩子封在饵球内,使饵球外表不露缝隙,根据所配饵料的不同,可以搓一些软的硬的松散的,比重大的,颗粒的饵料。
单手搓饵是台钓的重要基本功之一,虽然在拉饵盛行的今天,搓饵技法也常常凭借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钓鱼比赛中出奇制胜。拉饵虽然具有上饵简单迅速,诱鱼聚鱼快的优势,但是在实际钓鱼过程当中也常常会造成鱼乱层,乱口的现象,以至于浮漂信号频频,但就是不上鱼的现象。
如果这时候转换战术改用搓饵技法,可以有效的穿过乱口的鱼层将鱼逐渐的压到水底或者控制在自己希望的鱼层上来。在野钓的时候,搓饵也常常是用来避开闹窝的小鱼、杂鱼,针对性地对付大鱼的好方法。
优点:
招鱼快,持久性强,在小杂鱼多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避免小杂鱼的干扰,准确钓到对象鱼,在手竿重量鳃,休闲钓,自然水域,水比较深的情况下,搓饵较拉饵,刮饵优势明显。
缺点:
入口性差,速度慢,如果鱼多,水且深,你可以把饵料调粘,调中,采用搓饵战术,如果鱼少,水浅,仍可以采用搓饵战术,但此时要使用一些雾化好一点的饵料,但调制的时候要把饵料调轻。对于一些手法比较娴熟的钓手,能搓出多种饵团,比如球形,水滴形,三角形圆柱形等等,而且要根据需要,饵团大到弹球,小到米粒均能随意搓出。
(3)拉饵盘正确使用方法图扩展阅读:
目前市售各种钓鱼饵料,对搓饵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最常见的万能饵,必须多搓才能使用,有时为了增加粘度,还用热水(开水)拌饵。而日本的丸九黄鲫饵(一目),则要求少搓或基本不搓。其它各种鲫饵的粘度一般都可以通拌饵过程中的搓来达到理想状态。
如果多搓还达不到所需的粘度,除上面提到的用热水和饵外,还可通过加粘粉或拉丝饵来满足粘度的要求。但这类方法通常极少使用。当需要降低饵料的粘度(不是硬度)时,一般只加雪花粉。这是一种无色、无味、无粘度的膨化饲料,减小粘度的效果极好。
此外也还有一些粘度很低的鲫饵,如日本丸九的黑卿饵等,但其中都带有它们自身的味道。当这种味道与你所用鱼饵的味道相辅时,亦可使用。粘度与硬度通常关系比较密切。当饵过硬需要加水时,必然要通过搓揉和匀,一搓便会过粘。饵过软加料后多搓。同样也会过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注意调整粘度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