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么检查幽门螺旋杆菌
在医院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吹气棒,第二种方式是抽血检查。
②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是侵入性的检查。第二是非侵入性的检查。那么侵入性的检查就是我们在胃镜下,从胃内取一块活组织,进行尿素酶试验,或者是进行病理的嗜银染色,还可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非侵入性检查,包括血液检查,粪便检查和呼气试验,血液检查是指抽血检查血中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粪便检查是检查粪便中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抗原,呼气试验是通过患者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变化,来确定是否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呼气试验我们分为碳13和碳14检查。碳14检查由于有放射性,不能用于儿童和孕妇的检查,而碳13的检查因为它没有放射性,所以对于儿童和孕妇也是可以适用的,对于复诊的病人,一般我们不选用血的抗体检查,一般会选择呼气试验。
③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目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有:一、呼气试验,即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需要早晨空腹去检查,先吞服一颗尿素酶胶囊,隔15分钟后再吹气检查,结果比较精确;二、胃镜下检查,通过胃镜下取黏膜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三、抽血检查,抽血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结果呈阳性提示近期或正在有感染;四、取大便化验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结果准确性相对差一点。
④ 怎样知道胃里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5个症状和4种检查方法详解
由于胃酸的分泌,人体的胃部是一个酸性很强的内部环境,一般的微生物无法在强酸性的环境下存活,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为止在人类胃部发现的唯一致病菌,它独特的结构使它能够在强酸性的环境下保护自己,同时还能用鞭毛结构紧紧的抓住胃壁,不会因为胃部蠕动而被排出。同时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分泌毒素,影响胃酸分泌,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多种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和风险,但是如何确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很多朋友希望能够通过相关症状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一部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而有胃部不适症状的朋友,却不能100%判断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者,但如果你有下述症状,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幽门螺旋杆菌——
1. 夜间经常出现胃痛问题,甚至影响睡眠;
2. 排除牙周牙龈等口腔问题,口气仍然很重;
3. 经常出现反酸、烧心、恶心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4. 饭前或饭后经常出现胃痛、胃胀等问题,经常反复出现;
5. 消化吸收不良,身体出现异常消瘦,乏力等症状。
要想确认幽门螺旋杆菌,还是应该经过正规医学检验方法,通过检查来确认,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靠谱的几种,为大家介绍一下——
1. 胃镜取组织样本活检,通常胃部不适的朋友,为了确诊胃部的疾患问题,医生都会建议您进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过程中,可以顺便取样,检查幽门螺旋杆菌,如果通过检测发现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就可以确认胃内确实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了。
2. C13,C14呼气检查法:胃镜检查属于侵入式的检查方法,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现在又很多非侵入式的检查方法也可以准确的检查幽门螺旋杆菌。C13或C14呼气检查法,就是幽门螺旋杆菌非侵入式的“金标准”之一。这种两种方法是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方式,通过服用药剂后,进行呼气试验,检查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中,C13检查法完全没有放射性,更适合儿童使用,C14检查法对于成年人,也是完全安全的。
3. 粪便抗原检测试验:虽然幽门螺旋杆菌并不会随着消化道的蠕动完全排出体外,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的粪便中,通常也是能够检测到幽门螺旋杆菌的,粪便抗原检测试验就是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抗原,从而确认幽门螺旋杆菌的一种非侵入式检测方法,安全有效,准确度与呼气检查法不相上下。
4. 其他检查方法:其他检查方法包括抽血的HP抗体检测法,唾液检查法等,这些检查法都不是主流的和最准确的检查方法,比如说抽血检查的方法,只能确认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也就是说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但却无法确认现在的感染状态。如果有条件进行前面提到的检查,就没必要采用抽血、唾液检查等方式来检查。
⑤ 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检查
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检查
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检查,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居于人体的胃及十二指肠各区,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C14和C13呼气检测,也可做胃镜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检查。
在医院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一般有4种检查,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第1种检查为常用的碳13呼气检查方法,这个检测方法需要空腹进行。
第2种检查是碳14呼气检查方法,这个检查方法不适合部分人群,因为它有放射性,因此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确定后果。
第3种检查则是抽血的检查方法,这个检查方法没有限制,但是需要呼气的方法结合才能够判断。
第4种检查为比较少用的生化检查,这是通过检查我们大便里面的成分来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问题。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一种唯一可以存活在胃里面的微生物。幽门螺杆菌主要存活在胃黏膜的位置,这就导致了消灭幽门螺杆菌变得十分困难。目前检查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抽血和呼气两种检查方法,还有一种生化的检查方法就是金标尿素酶抗原标本检查,这个检查方法还没有普及,只有在部分医院有。主流的检查方法就是通过抽血和呼气。不同情况的患者检查的方法也各不一样,大家在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时候,一定要向医生说明情况。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其实目前来说已经非常成熟了,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大家如果发现胃有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尽快的去医院排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问题,如果存在感染的话,一定要积极的配合治疗,尽快的恢复健康才能够避免出现胃癌的可能。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幽门螺旋杆菌这个细菌其实大有来头,它与人类的关系最早可以溯源到5300年前。1991年,一个铜器时代的人类木乃伊在冰川中被偶然发现。科学家们在他胃内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证据。人类认识幽门螺杆菌的历史同样曲折而漫长。早期,人们一直认为胃液为强酸环境,不可能有细菌生存。直到1875年,一位德国解剖学家发现胃黏膜有螺旋样细菌存在。在这之后的100年中,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或学者,曾先后发现并报道胃黏膜表面这种螺旋状细菌,但由于各种原因,都与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擦肩而过。
1982年,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Robin Warren和内科医生Barry Marshall合作,终于在实验室中成功分离、培养出了这种螺杆状细菌。但是两人的研究结果受到了当时医学界主流医生的质疑。Marshall医生四处碰壁,一怒之下,亲自喝下了一杯含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他在自己身上成功诱导出了急性胃炎。在之后的10年间,随着越来越多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证实,医学界的观念开始逐渐转变。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布指南,承认大多数消化性溃疡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建议使用抗菌素治疗。2005年,Marshall和Warren因为这一发现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幽门螺旋杆菌与致癌相关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居于人体的.胃及十二指肠各区,被明确认为是引起消化性溃疡、胃癌、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常见病的致病因子,在环境致病因素的促进下,会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过程。在世界各国及地区,已有多项大规模人群干预及随访研究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够有效降低胃癌发病率30-40%,并且能够促进胃黏膜病变的逆转。即使是已经罹患胃癌或胃腺瘤的病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依然能够降低50%的异时性胃癌发生率(发病间隔超过6个月的第二原发胃癌)。但并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等于会变成胃癌,研究显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胃癌的机率为万分之五。它客观存在,但不代表癌症真的会“光临”,不必过于惊慌。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非常简单,那就是:吃。
不干净的餐具、没煮熟的牛排、生鱼片等,甚至是接吻,也有可能被感染者所传染...小朋友通常是被一同居住的长辈传染的。共用餐具水杯、口对口喂饭等等行为,都是细菌侵入最有利的手段。就在前几日,美国一些研究者发现,苍蝇的腿和翅膀下,也会藏匿幽门螺杆菌。被苍蝇“宠幸”过的食物,还是不要吃了。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征兆
1.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酸分泌,导致反酸、恶心。
2.胃痛。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胃不舒服的经历,但这也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拼搏的“标志”了。
3.口臭。口臭可以说是在幽门螺杆菌疯狂繁殖进攻下,最直接的结果。
如出现这三个症状,不要觉得是小毛病了,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C14和C13呼气检测,也可做胃镜检查。
检查出是幽门螺旋杆菌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话,一般的方法就是:吃药根除细菌。让溃疡愈合的抗生素疗法,一般两周左右的时间,就能把细菌清理干净。比如说传统的三联疗法和改进的四联疗法。而我们在生活行为方面能采取防止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措施,就是饭前便后洗手、尽量采取分餐制、餐具勤消毒、不要口对口喂食幼儿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争议
但如果查出来有幽门螺杆菌,却没有任何病症,身体健康,还需要吃药根除吗?这个问题,近年来也引起了许多争议。
不少研究里发现,幽门螺杆菌可以有效地减少患上哮喘、胃食道逆流、鼻炎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概率。杀还是不杀,这真得取决于每个人自身的肠胃状态。大量使用抗生素杀死幽门螺杆菌的时候,也会影响到人自身的健康。
无论如何,我们知道幽门螺旋杆菌虽然会伤害我们的肠胃,但是不一定就会患上癌症。但携带者一定要根据自己自身的情况,及时去医院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癌的几率有1%。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这是说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增加得胃癌的几率,但并不是只要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会导致胃癌,当查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积极治疗是可以根除的。如果幽门螺杆菌长期生存在胃内会增加对胃黏膜的侵蚀,长期下去有可能出现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等。
幽门螺旋杆菌陪伴人类已超过5万年
有文献报道幽门螺旋杆菌在5.8万年前就随着史前人类的迁徙从非洲向外传播,由此可见幽门螺旋杆菌并不是到了近代才出现的菌种,只是以前因为医学技术的落后并没有发现它而已,它是我们的“老朋友”。
既然陪伴了我们上万年的时间,像今天这样随意地除掉幽门螺旋杆菌真的好吗?科研工作者们通过大量的试验给出了答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益处并不绝对,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过程可能造成胃肠菌群的紊乱,导致其他致病菌的增加,提高了肠道感染的风险。
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要权衡利弊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得知幽门螺旋杆菌并非是需要无差别根除的,因此当我们面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时,要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根除治疗。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最大的理由就是能够有效预防胃癌,并且还会降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慢性胃部疾病的发病率。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在不同阶段降低胃癌的发病率,业内权威Sugano教授指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使胃癌发生风险降低54%,不根除的对照组10~15年中约4.3%(480/11149)发生胃癌。
但是考虑到胃癌发病的机制是多方面的,我们也不能单独强调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在预防胃癌中的作用,也由此专家们总结了哪些人群需要积极的去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1、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MALT淋巴瘤等胃部疾病的人;
2、胃癌、胃术后或有相关家族史的人;
3、计划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或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等)的人;
4、其他经消化专科医生诊断后建议积极根治的人。
至于儿童和老年或无胃部症状的感染者,无需紧张,保持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即可。
⑥ 怎样检查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它是一种很厉害的微生物,它是有一定的传染性的,他寄生在人的胃中,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细菌感染了,幽门螺杆旋菌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还有胃癌的产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幽门螺旋杆菌该怎么检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下面的这四个:
第一种是,血清的方式检测,但是现在医院都不经常在使用了,因为患者在治疗之后,血中的幽菌抗体还是会存在一到二年的,可能还会有假阳性的。
第二种是,C13和C14的呼气试验,它是可以间接的检测出幽菌抗原的,但是C14对人体和环境都有污染,吃过同位素之后在人体不会被衰退,不适合孕妇和儿童检测。C13是C14的升级版,它去除了C14的污染,只是需要食用相对的C13的标记的底物,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比较高。
第三种,医院还是会采用胃镜以及胃粘膜来活检,是一种侵入性的方式,有很多人都比较排斥这种方法。但是它的病理切片精确比较度高,化学反应的精确度就比较低了,还有小病灶的区域很容易漏检的。是很多病人都比较排斥的,它的检查费用比较高,不适合普遍检查。
第四种,唾液检测法间接检出幽菌抗原,测定尿素酶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它的针对性强,这种方法简单安全快速。而且还填补了检测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的空白,是很适合初查和复查的。
以上就是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四个方法,侵入性的方法可能会让很多病人难以接受,非侵入性的方法会让人容易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最好的检测方法就是C13和C14尿素呼吸试验,这个方法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好的检测方法。
⑦ 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检查
幽门螺杆菌检测一般分为两种:
1、侵入性的检测,最早采取的是快速尿素酶的检测,根据幽门螺杆菌里面含有很多的尿素酶,它和尿素进行反应可以产生氨,氨遇到酚酞化学反应以后会变红,这种原理就可以。但是需要通过胃镜取出组织,最大的优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大概5秒钟就可以得到结果。最大的缺点是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的率相对来说比较高的,也就是敏感性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现在这种方法在临床上应用的不是很广泛。取出组织进行染色,染色以后在显微镜底下进行观察,可以直接观察到幽门螺杆菌的形态,来判断是不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时间,大概要3-5天的时间才能出结果,所以在临床上可能需要快速判断有没有感染的情况下,就暴露出缺点。还有做培养,培养也是需要通过胃镜取出组织。取出组织以后,在实验室里进行培养,但是幽门螺杆菌培养要求的条件比较高。不是所有的实验室都能够做幽门螺杆菌培养,而且培养大概要7-10天的时间才能够出结果,也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可能就限制在临床上的应用。目前郑大五附院做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在河南省现在是唯一开展这种业务的医院,培养主要针对经过经验性治疗,治疗1-2次以后仍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这种病例,可以到医院进行培养,进行个体化或者精准的治疗。
2、非侵入的方法,就是C13或C14呼气试验,空腹的情况下口服检测的试剂,在半个小时以后再去做吹气,连着吹两次气。根据幽门螺杆菌能够分解尿素产氨呼出带有放射元素的物质,收集起来,在特定的机器上进行检测,就会告诉我们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方法目前认为敏感性和准确性,都是相对比较高的,大概达到90%以上。另外是无创的,还有现在由C14发展为C13,放射性相对来说更小,对孕妇和儿童也可以检测。所以这个方法可以作为现在诊断幽门螺杆菌的首选,特别是对那些经过治疗以后需要复查的病人,这种方法已经是常规的应用方法,还有从粪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抗原。这种方法相对来说准确率非常高的,但是也有局限性,就是粪便需要保存的条件和温度,这种情况下,对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或者阴性的影响相对比较大,但是准确性比较高。还有抗体的检测,抽血化验,目前很多的体检中心都用这种方法抽血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因为这种检测一旦原来感染上幽门螺杆菌以后,有一部分人在小时候可以自愈,但是抗体仍然会存在。所以对需要做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病人不能够用检测抗体的阳性来作为治
⑧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首先推荐呼气试验
有碳13和碳14两种
碳13价格约是碳14价格的两倍多
碳14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伤、快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方法。
测定结果为:
c14正常值为小于100
(dpm/mmol
co2)为阴性,大于100为阳性。
目前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引起溃疡与胃病复发的重要因素。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碳13和碳14都是采用同位素示踪的原理,所不同的是13是稳定的同位素,14是放射性同位素
13在自然界中的含量远远小于14的.所以检测费用高.碳-14胶囊放射性非常微弱.14是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一粒胶囊的碳-14的放射性约是一个成年人人体放射性的1/20.
0.75
缪
居里
⑨ 查幽门螺杆菌怎么检查
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肝癌,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新发病例47.8万例,死亡37.3万例。
明确并控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降低胃癌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目前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方法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类。
侵入式指的是通过胃镜取黏膜进行活检,从中看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
非侵入式可以通过几种途径:
一、通过粪便检测;
二、是用尿素呼气试验的方法,间接检测被测者吞服的检测用尿素(胶囊)是否被幽门螺杆菌分泌的尿素酶分解,并产生被事前标记的C13和C14呼气;
三、是检查血液中有没有产生抗幽门螺杆菌的抗体。
目前临床检测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是目前世界公认推荐其作为诊断幽门螺杆菌症感染和根除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不宜行碳14。
抗生素,铋制剂、抑酸剂以及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容易出现假阴性。患者需要在试验前停药1周以上。
上消化道急性出血,胃恶性肿瘤等,可能造成假阴性。
空腹或餐后4小时以上,检查前不喝刺激性饮料、不谈话、不抽烟。
更多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提问。
⑩ 如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目前临床上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式有很多:
1、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这种检查方法只能证实以前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法确定现在是否处于感染状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2、胃镜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这种方法需要通过胃镜下,在多个位置点取材,是一种有创的操作。
3、唾液检测法间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抗原,一般适用于初查和复查的患者。
4、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这也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具有无痛、无创、快速、准确、价格低廉的特点。只要患者在空腹的状态下吹两次气,对两次气体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是否存在幽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儿童以及孕妇应当避免应用。
除此之外还有微生物学和基因检测的方法,因为费用和技术的原因,很少应用。
最后建议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习惯,对治疗胃病有重要作用:少吃油炸食物 、腌制、生冷、刺激性食物,减少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规律饮食,定时定量、温度适宜,细嚼慢咽,可减轻胃肠负担。注意防寒,保暖可避免使胃的功能受损。戒烟戒酒,减少致癌物质摄入。补充维生素C、多饮水,能有效保护胃功能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