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齿轮测检方法
检测齿顶圆,公法线长度(跨棒距),齿数,齿形角,如果是精度较高的齿轮还要用三坐标检测齿轮的垂直度,齿面粗糙度。正常只要检测这么多就好了。另外淬火的也要检测硬度
2. 怎样检测齿轮和轴承磨损。现在都有什么方法····谢谢大家··
1. 齿轮磨损快速测定方法。
用测定齿轮磨损的检测圆盘,并根据大量数据制成可用于对照的表格,可确定齿轮磨损的程度。检测时只需将副变速轴的链轮轴盖打开,并用拆下的两颗螺钉将检测圆盘固定住,再将一带有磁性的小指针放在副变速轴芯上,则指针随副变速轴旋转。测量时,将驱动轮的前后用石块塞住,以提高检测精度。选择好档位,顺向转动皮带轮将各啮合齿轮副的间隙消除,此时,将指针对准圆盘上“0”点,然后,反方向转动皮带轮,直到转动困难(消除所有传动间隙)或轮胎开始转动时为止,这时指针所指的读数即为该档位的综合间隙角度。一般检测两次。完成一个档位后,变换档位,同样,再测定另一档位的综合间隙角,直到所有档位都测好为止。有些拖拉机不宜卸下链轮轴盖,可将检测圆盘用两块磁铁吸附在皮带轮上,随皮带轮一起转动。指针吸附在叶子板上,同样可测出各档齿轮综合间隙角。由于传动比的变化及链条的影响,测得的数据略有变化,但仍能基本反映实际情况。
1 轴承磨损快速测定方法。
用压铅法检测轴承间隙较用塞尺检测准确,但较费事。
检测所用的铝丝应当柔软,直径不宜太大或太小,最理想的直径为间隙的1.5~2倍,实际工作中通常用软铅丝进行检测。
检测时,先把轴承盖打开,选用适当直径的铅丝,将其截成15~40毫米长的小段,放在轴颈上及上下轴承分界面处,盖上轴承盖,按规定扭矩拧紧固定螺栓,然后在拧松螺栓,取下轴承盖,用千分尺检测压扁的铅丝厚度,求出轴承顶间隙的平均值。
若顶隙太小,可在上、下瓦结合面上加垫。若太大,则减垫、刮研或重新浇瓦。
滑动轴承除了要保证径向间隙以外,还应该保证轴向间隙。检测轴向间隙时,将轴移至一个极端位置,然后用塞尺或百分表测量轴从一个极端位置至另一个极端位置的窜动量即轴向间隙。
3. 求齿轮精度检验方法
齿轮的检测和评定常规是两种:一种是功能性检测,国内也叫综合检测,另一种叫分析性检测,或者叫单项检测。如果评定齿轮的精度等级,多用分析性检测,也就是单项检测。需要专门的齿轮检测设备,设备成本很高,克林根贝格的检测仪具有全功能检测,一般评定齿形、齿向、基节、周累和径跳,根据实测数据可直接看出精度等级。一般都只是评价齿轮的精度,但是如果你想了解一对儿齿轮的啮合精度的话,可以用综合检测。一般评价单齿径向综合误差和一周径向综合误差,也可评价径跳和中心距变动量,基本反映的是齿轮副的啮合精度。
4. 如何检测齿轮齿条精度
齿轮的检测和评定常规是两种:一种是功能性检测,国内也叫综合检测,另一种叫分析性检测,或者叫单项检测。如果评定齿轮的精度等级,多用分析性检测,也就是单项检测。需要专门的齿轮检测设备,设备成本很高,克林根贝格的检测仪具有全功能检测,一般评定齿形、齿向、基节、周累和径跳,根据实测数据可直接看出精度等级。一般都只是评价齿轮的精度,但是如果你想了解一对儿齿轮的啮合精度的话,可以用综合检测。一般评价单齿径向综合误差和一周径向综合误差,也可评价径跳和中心距变动量,基本反映的是齿轮副的啮合精度。
5. 齿轮用什么方法(手段)去检验
齿轮检验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范畴。一般的检验分两种,一种叫做单项检测(分析测量),一种叫做综合检验(功能性检测)。单项检验的项目一般包括:齿形、齿向、跳动、公法线、基节、周累等等。综合检验是用一个精度很高的标准齿轮(master gear)和被检测的零件啮合,一般检测的项目有:单齿、一周、中心距及变化量,再者可以对齿面着色,看接触斑点的位置和形状来判断它的啮合状况。所以不管单项还是综合都是要专门的仪器和量具来检测的。
6. 齿轮检测方法
齿轮检验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范畴。一般的检验分两种,一种叫做单项检测(分析测量),一种叫做综合检验(功能性检测)。单项检验的项目一般包括:齿形、齿向、跳动、公法线、基节、周累等等。综合检验是用一个精度很高的标准齿轮(master gear)和被检测的零件啮合,一般检测的项目有:单齿、一周、中心距及变化量,再者可以对齿面着色,看接触斑点的位置和形状来判断它的啮合状况。所以不管单项还是综合都是要专门的仪器和量具来检测的。
7. 齿轮精度检测项目有哪些
齿轮精度检测项目有很多,有4个大的方向,一是控制齿轮的传递运动的准确性精度,二是控制传动平稳性精度,三是控制载荷分布均匀性,四是控制合理的齿侧间隙。比较容易检测,所用的量具比较简单便宜的项目一般是检齿圈径向跳动、公法线长度变动、公法线长度平均偏差、齿厚误差。
8. 齿轮误差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哪些
1)、齿轮单项几何形状误差测量技术
它采用坐标式几何解析测量法,将齿轮作为一个具有复杂形状的几何实体,在所建立的测量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或圆柱坐标系)上,按照设计几何参数对齿轮齿面的几何形状偏差进行测量。测量方式主要有两种:离散坐标点测量方式和连续几何轨迹点扫描(如展成)测量方式。所测得的齿轮误差是被测齿轮齿面上被测点的实际位置坐标(实际轨迹或形状)和按设计参数所建立的理想齿轮齿面上相应点的理论位置坐标(理论轨迹或形状)之间的差异,通常也就是和几何坐标式齿轮测量仪器对应测量运动所形成的测量轨迹之间的差异。测量的误差项目是齿轮的单项几何偏差,以齿廓、齿向和齿距等三项基本偏差为主。由于坐标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据处理软件功能的增强,三维齿面形貌偏差、分解齿轮单项几何偏差和频谱分析等误差项目的测量得到了推广。单项几何偏差测量的优点是便于对齿轮(尤其是首件)加工质量进行分析和诊断、对机床加工工艺参数进行再调整;仪器可借助于样板进行校正,实现基准的传递。
2)、齿轮综合误差测量技术
它采用啮合滚动式综合测量法,把齿轮作为一个回转运动的传动元件,在理论安装中心距下,和测量齿轮啮合滚动,测量其综合偏差。综合测量又分为齿轮单面啮合测量,用以检测齿轮的切向综合偏差和单齿切向综合偏差;以及齿轮双面啮合测量,用以检测齿轮的径向综合偏差和单齿径向综合偏差。为了更有效地发挥齿轮双面啮合测量技术的质量监控作用,增加了偏差的频谱分析测量项目;还从径向综合偏差中分解出径向综合螺旋角偏差和径向综合齿向锥度偏差。这是齿轮径向综合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新发展。综合运动偏差测量的优点是测量速度快,适合批量产品的质量终检,便于对齿轮加工工艺过程进行及时监控。仪器可借助于标准元件(如标准齿轮)进行校验,实现基准的传递。上述两项测量技术基于传统的齿轮精度理论,然而随着对齿轮质量检测要求的不断增加和提高,这些传统的齿轮测量技术也在不断细化、丰富、更新、提高。
3)、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
它所基于的齿轮整体误差理论,是由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尤其是成都工具研究所的科研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创建和不断完善的一种新型齿轮测量理论。把齿轮作为一个用于实现传动功能的几何实体,或采用坐标式几何解析法对其单项几何精度进行测量,并按齿轮啮合传动顺序和位置,集成为一条“静态”齿轮整体误差曲线;或按单面啮合综合测量方式,使用特殊测量齿轮,采用滚动点扫描测量法对其进行测量,得到齿轮“运动”整体误差曲线。上述两种齿轮整体误差曲线,经过运算和数据处理,都可以得到齿轮综合运动偏差、各单项几何偏差、三维齿面形貌偏差,以及接触区状态,从而能更全面、准确的评定齿轮质量和齿轮加工工艺的分析和诊断。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是对传统齿轮测量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采用单面啮合、滚动点扫描测量的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更具有测量信息丰富、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更接近使用状态的特点,特别适合批量产品齿轮精度的检测与质量的控制。在汽车齿轮要求100%全部检测的态势下,这种由我国首先开发出来的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得到了重视和推广,其中,成都工具研究所开发的锥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曾于90年代转让给德国KLINGELNBERG公司。德国FRENCO公司推向市场的齿轮单面啮合滚动点扫描测量仪器,采用了完全类同的技术。
当前齿轮制造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将齿轮测量技术和齿轮设计、加工制造进行集成,实现齿轮制造信息的融合及CAD/CAM/CAT的集成,从而构建一个先进的齿轮闭环制造系统(由于通常由数字化信息来实现,可称为数字化闭环制造系统)。美国GLEASON和德国KLINGELNBERG开发的锥齿轮闭环制造技术和系统是个典型实例。
此外,在仪器测量形态和检测系统方面,现代齿轮测量技术还有如下的进展。
4)、齿轮在机测量技术
该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直接将齿轮测量装置集成于齿轮加工机床,齿轮试切或加工后不用拆卸,立即在机床上进行在机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机床(或滚轮)参数及时调整修正(主要针对磨齿)。这对于成形磨齿加工和大齿轮磨齿加工而言,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方面,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德国KAPP厂的数控磨齿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CNC齿轮加工机床的迅速发展,为推动齿轮在机测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工作平台。
由于对大批量生产的汽车轿车齿轮质量要求的提高,齿轮在线测量分选技术的应用已是必不可少。上海汽车齿轮厂首次从美国ITW公司引进了该项技术和相应仪器装备,取得了预期效果,据称还将陆续购进该类检测仪器。
5)、齿轮激光测量技术
通常是指在齿轮的几何尺寸和形状位置精度的测量中,采用了激光技术,包括采用激光测长系统(如采用双频激光干涉仪作为齿轮测量仪器的长度基准或传感器)、激光测量头系统(如采用非接触点反射式激光测量头作为齿轮误差的检测传感器)、以及激光全息式齿轮测量系统(如采用激光全息技术对齿轮的齿面几何形状误差进行测量的系统)等。由于激光是长度溯源基准,不少高精度齿轮计量系统或齿轮测量基准仪器,采用激光测量系统作为其长度坐标测量系统。美国FELLOWS厂70年代开发的MICROLOG60就是一个实例。加拿大温莎精密测量仪器厂在80年代初生产的齿轮测量仪器就采用了非接触点反射式激光测量头,可用于测量塑料制成的软齿面齿轮。齿轮激光测量技术在日本倍受重视,并逐步完善成为产品推向市场。日本AMTEC公司的G3齿轮测量系统,采用的是CONO激光测量头,齿轮回转,测头位置相应变化,测出齿轮的截面形状。大阪精机开发的激光齿轮测量仪,采用激光全息技术,用光干涉法对被测齿轮的全齿面形状进行精度测量。
9. 求齿轮精度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