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脚踝间歇性疼痛,该如何缓解呢
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平时可以抬高疼痛的那个脚,可以每天冰敷20分钟。
② 脚踝疼怎么办
韧带部分撕裂、损伤者,内翻角度增加,伴有剧痛。急性期24小时内可将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可收缩血管,消肿止痛。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如果韧带损伤较重,疼痛剧烈,可用4厘米宽的三条胶布敷贴踝部,自小腿内侧下1/3处,三条胶条互相重叠,重叠部位的宽度约为每条胶布的一半,再围绕小腿贴三团胶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贴过紧,阻碍血行。外用绷带包扎,固定2-3周。韧带完全断裂者,足内翻角度明显增加,半脱位时,足处于极度内翻位,这时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类损伤需请医生手法复位后,用管形石膏固定伤足于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复扭伤者多由于早期处理不当而发生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患者可穿包帮鞋保护踝部,并将鞋外侧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内翻。
③ 脚腕伤到筋了,走路特别疼,怎样能暂
我自己扭到的时候都是一瓶红花油开搓,搓到发热发烫为止。
还有对于冷敷和热敷:
一般来说,急性发炎或是刚受伤的时候要冷敷,而慢性发炎或受伤过了急性期后要热敷。
1、身体酸痛部位如果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或者有明确的急性运动伤害,就应该用冷敷。
2、当发炎或受伤部位已经不再肿胀或发红发热时,就可以热敷了。
从冷敷和热敷的功效上来说,扭伤24小时之内适合冷敷,此时血管正处于开放状态,冷敷可有止血促凝的作用,还可以缓解疼痛。而24小时后血管已经停止出血,这是采取热敷有利于活血化瘀,促进损伤部位恢复的作用。所以说,扭伤后,一般采用先冷敷后热敷的方法,救护及时,方法得当,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④ 跑操或走路脚腕疼怎么办
脚腕韧带不能充分缓解运动的冲击,可以减少运动量,或者戴上护踝。
⑤ 脚腕肿了,走路疼痛怎么办
你好,对于你的情况,建议你最好拍个片子看看,排除骨折的可能.
如果没有骨折,那考虑就是软组织或者是韧带等的损伤,对于治疗,受伤的24小时内进行冷敷治疗,防止肿胀;注意休息,不要走路或者是让脚下垂,把脚架高,多活动活动脚趾,促进消肿;受伤24小时后进行热敷治疗,可以用热毛巾或者是热水袋等;适当的口服活血和治伤的药物,如独一味胶囊,伤科七味片等.一般休息2到3个星期就能完全好的
⑥ 走路走久了,脚踝疼怎么办
平时缺乏运动和锻炼,走路走久了就会很明显的出现脚步疼痛的症状,一方面平时注意走路中间的休息,在就是可以吃点补钙的产品,毕竟肾主骨肾不好骨头也差,补肾就吃健民的补肾健骨胶囊很好的治疗你的病症
⑦ 走路感觉脚腕疼痛,是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所说的情况来看,你的症状考虑为是由于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可能比较大。 指导意见: 建议你尽量是多休息,避免劳累,可以用红花油涂抹局部,再配合服用伤科跌打片来治疗,也可以拍片检查下再治疗。
⑧ 脚腕疼痛怎么办
你好,很高兴为解答:
脚腕疼的原因很多,外伤、慢性劳损、滑膜炎、骨关节感染、骨肿瘤、甚至是痛风,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措施。早期踝关节疼痛缓解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动休息,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做检查,根据不同的病情做对应处理。假如是外伤引起的疼痛,叫外伤性滑膜炎,要口服消炎止疼药,要做制动的措施,配合理疗,中药熏洗。假如是其他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就要抗风湿治疗。一旦拍片发现是骨结核或者肿瘤,就建议住院治疗。再一个是痛风,这些疾病在近些年很常见,跟个人的饮食习惯有关系。痛风是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周围沉积引起疼痛。要控制饮食、改善饮食习惯,只有这样做,疼痛才能够缓解。
⑨ 脚腕走路疼了怎么办
拿深的盆子 放40度的热水 放点绿茶叶 泡脚 水位最好过脚踝 越高越好。 20分钟左右 把脚架高一点 人躺平 睡一觉就好了
⑩ 脚踝痛怎么办
脚踝痛处理先要看疼痛的原因,如果是痛风,脚踝痛首先要降尿酸,口服相关的药物,血尿酸降低以后,关节疼痛就慢慢的消失了,也可以抬高肢体有利于减轻疼痛。如还有关节炎、风湿、类风湿性的关节炎,这种主要还是以治疗风湿、类风湿为主,就是应用青霉素、烫洗、热敷局部改善症状,等待风湿、类风湿得到一定的控制以后,疼痛、肿胀也随之减轻或者是消失了。如果是创伤性的关节炎引起的疼痛,主要是抬高肢体,烫洗、热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