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乙醛分析
测定方法
称取0.5克样品,精确至0.0001克.注入盛有50毫升盐酸羟胺溶液(35g/L),立即盖紧塞子,放置30分钟,并不断摇动,然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OH)=0.5mol/L滴定至蓝色,即与不含样品的50毫升盐酸羟胺溶液(35g/L)相同的颜色.
含量按式(1)计算:
X=(V*C*44.05/m*1000)*100
式中:X-乙醛的质量百分含量%;
V-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44.05-乙醛的摩尔质量g/m0l;
盐酸羟胺溶液(35g/L)的制备
称取得3.5g盐酸羟胺,溶于约16mL水中,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以溴酚蓝指示液(0.4g/L)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OH)=0.5mol/L中和至蓝色.
家庭检测甲醛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甲醛测试盒,但是检测可能受到温度、湿度以及空间大小的影响,要想准确的检测出室内甲醛含量,建议多准备一些测试盒,计算平均值。介绍完如何测量室内甲醛浓度,接下来就给大家带来一些高效的除醛方法。
1、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是最经济实惠的除醛方法,只要打开窗户就会有新鲜空气进入室内,通过稀释的方式净化甲醛。
3. 乙醛如何滴定实验
可以利用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做标准液,使草酸根离子和钙离子沉淀析出.通过过量的钙离子测定草酸的含量.
4. 用什么方法检测乙醛酸
涉及一种采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检测乙醛酸、乙醇酸、乙二醛及草酸的方法,步骤为:称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用去离子水溶解并配制洗脱液;称取氢氧化钠,用去离子水配制洗脱液;用去离子水将样品稀释至可检测的范围,并进行离子色谱检测;将被测样品的离子色谱电导检测结果与相应的标准工作曲线进行比照,并分别求得被测样品的组成和含量。不仅选择性高,检测灵敏、快速,设备相对简便之优势,而且能够达到同时、快速测定多种组分之目的。其中有些离子尚是目前难以采用其它方法完成检测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快速、同时检测电合成中电解液(即乙醛酸、乙醇酸、乙二醛和草酸的混合液)的组成,特别是对主产物乙醛酸的定量测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 怎样用化学方法鉴别乙醛,丙醛,丙酮 
1、加入托伦试剂,试管内壁附着一层金属银的是乙醛和丙醛,没有现象的是丙酮;
2、加入碘单质和氢氧化钠,有黄色沉淀生成的是乙醛,没有现象的是丙醛。
银镜反应是用来检验醛及还原性糖的一个定性实验,主要用来检测醛基(即-CHO)的存在,即鉴别醛与酮(α-羟基酮除外);
碘仿反应(卤仿反应)是甲基酮类化合物或者能被次卤酸钠氧化成甲基酮的化合物,能够检验出具有CH3CO-结构的化合物,即鉴别乙醛或甲基酮。
(5)无汽饮料瓶乙醛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卤仿反应的一般特征:
1、含有甲基酮(CH3-CO)官能团的化合物或在反应条件下被氧化成甲基酮的化合物将进行此转化;
2、除甲基酮和甲基甲醇外,单卤代、二卤代和三卤代甲基酮也会产生卤仿;
3、反应通常在碱水溶液中进行,但对于不溶于水的化合物,需要加入助溶剂如二氧六环或THF;
4、卤素可以是氯、溴和碘,但不能使用元素氟气,因其反应太剧烈;
5、反应对空间位阻敏感,因此当取代基是大体积基团时,通常不会发生三卤代甲基酮的水解,反应停止;
6、有可能发生某些副反应,如α-卤化和随后的另一个烷基的裂解。
6. 鉴别乙醛和丙酮
1、银镜反应(检测有无醛基的存在):将上述各物质与银氨溶液混合,并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的为甲醛、乙醛或苯甲醛;没有银镜的为丙酮或3-戊酮;2、将上述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为甲醛或乙醛,没有砖红色沉淀的为苯甲醛(由于苯环的影响,苯甲醛不能发生该反应);3、碘仿反应(用于检测CH3-CO-或CH3-CH2OH-的存在):甲醛、乙醛在碱性条件下与溴水混合,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乙醛、另一种为甲醛;将丙酮、3-戊酮在碱性条件下与溴水混合,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丙酮、另一种为3-戊酮.
7. 如何验证乙醛
用Ag(NH3)2OH检验,可以生成银,用新制Cu(OH)2检验,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
8. 乙醛气相色谱测试方法
乙醛气相色谱测试方法依据HJ/T 35-1999标准。
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乙醛测定。
当采样条件为100L,进样条件为1μl时,乙醛的检出限为4×10-2mg/m3,乙醛的定量测定浓度范围为0.14mg/m3~30mg/m3。
9. 醛类(如乙醛)能否用HPLC检测含量
HPLC(高效液体色谱)完全可以.
但是比用GC (气相色谱)的成本高。
因为HPLC需要用大量的流动相来带动乙醛进入色谱柱, 而GC仅仅需要微量(按微毫升计)即可。
10. 用什么化学方法可以鉴别甲醛和乙醛
鉴别甲醛和乙醛方法如下:
1、乙酰丙酮法
在过量铵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通过45~60℃水浴30min或25℃室温下经2.5h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然后比色定量甲醛含量。
甲醛与乙酰丙酮反应的特异性较好,干扰因素少,酚类和其它醛类共存时均不干扰,显色剂较为稳定,当检出限达到一定值,测定线性范围较宽时,适合高含量甲醛的检测,多用于居室和水发食品中对甲醛的测定。
但在进行水发食品中甲醛检测时,需将样品中的甲醛在磷酸介质中加热蒸馏提取出来,经水溶液吸收、定容后再检测,操作过程复杂、繁琐、耗时。
2、AHMT法
甲醛与AHMT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经过高碘酸钾氧化成紫红色化合物,然后比色定量检测甲醛含量的方法。AHMT法在室温下就能显色,且SO、NO共存时不于扰测定,灵敏度比比色法要好。
在大量乙醛等醛类物质共存时不干扰测定,检出限为0.04 mg/L。但AHMT法在操作过程中显色随时间逐渐加深,标准溶液的显色反应和样品溶液的显色反应时间必须严格统一,重现性较差,不易操作,多用于居室中对甲醛的检测。
3、品红-亚硫酸法
利用甲醛与品红-亚硫酸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呈蓝紫色的特性,用比色定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利用的是甲醛的特有反应,其它醛与酚不干扰测定。
在测定甲醛含量较低的样品时,差异较大,精确度不如乙酰丙酮法,而且品红一亚硫酸法受温度影响较大,检测过程还需浓硫酸,故一般多用于食品中甲醛的定性分析。
4、亚硝基亚铁氰化钠法
在碱性条件下,甲醛与亚硝基亚铁氰化钠反应后使溶液出现蓝色特征。使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甲基醛或甲基酮会发生碘仿反应,产生黄色沉淀。所以甲醛和乙醛中,乙醛反应而甲醛不反应,产生黄色沉淀的就是乙醛。
5、本尼迪特试剂
甲醛不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乙醛可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乙醛可以发生碘仿反应。 即乙醛可以与单质I₂在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淡黄色的碘仿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