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装修的雪白墙壁上突然出现了细小的裂缝,黒黒的细缝在白墙上显得格外刺眼,让业主十分的恼火。今天小编就要跟大家介绍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案,帮助业主更清楚墙体裂缝问题。
一、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原因1:地基原因引起的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由于应力的扩散作用,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上部开始冻结,下部水由于毛细管作用不断上升在冻结层中形成冰晶,体积膨胀,使土体向上隆起。
原因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热胀冷缩是绝大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质。砌体也不例外。由于温度变化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或者砌体的伸缩受到不均匀的约束,温度应力超过砌体的强度而引起砌体开裂。
原因3:材料原因引起的裂缝
由于国家保护耕地的措施出台,黏土实心砖和黏土空心砖已被普遍地禁止和限制使用,各种砌块因此得以广泛地使用。但水泥类砌块墙体存在着普遍的裂缝渗水现象。砌块的湿胀干缩尤其在外墙表现得相当明显,当砌块的干燥收缩率较大时,墙体容易产生裂缝。
原因4:施工原因引起的裂缝
施工质量不过关是导致墙体裂缝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施工过程中,砌筑工人技术水平低、质量意识不高以及承包商有意偷工减料都可能导致墙体裂缝。
原因5:设计原因引起的裂缝
主要表现为:基础设计不合理或钻探不到位,导致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因考虑资金问题而屋面不设计保温层,导致屋面结构层与墙体之间易产生温度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变差而产生裂变,门窗洞口窗台处没有设计过梁、窗台梁等导致这些应力薄弱处易产生裂缝,建筑物过长没有设计伸缩缝等。
二、墙体裂缝处理方案
解决方案1:灌浆加固方法:
前提条件:裂缝较细、缝数量较少、裂缝已基本稳定
具体做法:用同样的材料做两个或四个试验砌体柱。分为两组,一组用压力机先压裂,再灌浆,然后对两组砌体柱做破坏试验进行对比,如灌浆补强的砌体与原砌体强度基本相同,则认为补强合格。对于宽度为3.0mm左右的裂缝可以灌实;实际裂缝宽度大于5.0mm时,可采用水泥砂浆;裂缝细小时,可采用压力灌浆。
解决方案2:嵌补法
前提条件:裂缝较宽但数量不多
具体做法:可在裂缝相交的灰缝中,用高标号砂浆和细钢筋填缝,也可以用块体嵌补法,即在裂缝两端及中部用钢筋混凝土楔子或扒锯加固。楔子或扒锯可与墙体等厚,或为墙体厚度的1/2或1/3。
解决方案3:增设钢拉杆法
前提条件:墙体因受水平推力,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引起伸缩等原因而发生外闪,墙体产生较大裂缝或使外纵墙与内横墙拉结不良
具体做法:采用钢筋拉杆宜通长拉结,并沿墙两边设置,较长的拉杆中间应加花兰螺丝,以便拧紧拉杆,拉杆接长应采用焊接。露在墙外的拉杆或垫板螺帽,可适当做建筑处理,拉杆和垫板都要涂防锈漆。
解决方案4:增设圈梁法
前提条件:墙体开裂比较严重.为了增加房屋的整体刚性
具体做法: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c20,截面至少120×180mm,每隔1.5—2.5m应有牛腿(或螺栓、锚固件等)伸进墙内与墙拉结好,并承受圈梁自重。浇筑圈梁时应将墙面凿毛、淋水以加强粘结。
墙面裂缝分类:
墙面裂缝是建筑结构的墙体部分产生的开裂现象,按照材料自身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如下四种。
1、混凝土墙面裂缝;
2、砖砌体墙面裂缝;
3、新型隔墙板裂缝,如GRC板、石膏板裂缝等;
4、不同材质墙体产生的裂缝,如混凝土与砖砌体间的开裂,此类裂缝常出现,如施工洞裂缝;
如何预防墙面裂缝:
1、合理处理原有墙面
为了最大限度防止日后墙面开裂,无论新房、旧房,最好将原有墙面全面铲除。因为,如果新房原有基层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不好或是伪劣产品,会造成后续涂抹与基层粘接不牢,从而导致墙面裂缝。
2、严格控制施工过程
(1)严格按照设刷墙标准:刷一遍界面剂→墙体裂缝处理→石膏找平→贴布→刮2-3遍腻子→打磨→刷底漆→找补打磨→刷两遍面漆。
(2)严格按照墙面找平工作施工:不可一次性找平,而应分多次进行。误差较大的地方,一般先用石膏找平,再用腻子分2-3次找平。
(3)涂抹时控制兑水量:按照产品的厂家使用说明书少量加水,加水过多则会导致日后墙面裂纹。
3、选择优质材料
在选用材料时,一定要通过正规销售渠道购买,选用质量合格的建材产品,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
4、注意细节处理
小贴士:不同基层的接缝部位很容易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比如壁柜木框与墙面的接缝,如果不加以处理,经过四季交换,有很大的可能会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镶嵌木贴脸的方法,用来遮盖可能产生的裂缝。要特别小心。
以上就是有关墙体裂缝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土巴兔装修网,材料品质化、工艺规范化、管理统一化,建有后期保障服务,让您放心、省心。在此页面点击下列链接即可享受专享免费验房、免费设计与报价等超值优惠。
<<<点此免费申请装修保,免费专业质检>>>
<<<点此获取专业设计师免费量房、获取装修报价>>>
㈡ 新砌的红砖墙上有白霜还掉渣,应该怎样解决呢
㈢ 砌墙 要具体注意哪些
1、砌墙要注意横平竖直。承重墙不能拆。承重墙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拆了承重墙会破坏整个建筑结构,会影响地基的稳定。
2、砌墙要注意切面的平整,以便之后粉刷。可以先在墙面上进行粗略的定位,再用卷尺准确测量,后用弹线定位,在此三步骤基础上开始砸墙,不仅可以保证切面的平整,而且避免了不必要的材料和工程费用的浪费。
3、新旧墙体交接处是施工关键。新旧墙面交接处的施工是容易被忽视的,也是砌墙的关键环节。砌墙时除了注意放线砌墙以保持墙体垂直度、墙面平整度外,墙体交接处一定要打掉白灰,在新旧墙体交界处贴一层钢丝网,以增强粘连度,防止墙体开裂。
4、砌墙时一定要按照图纸进行。设计师已根据业主的装修需求以及实际操作性,将空间格局进行了重新的安排,因此,砌墙就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师的设计图纸来施工,以打造合理的空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砌墙完成之后,将进入第二阶段,水电的改造和定位。这一阶段存在着很多隐蔽工程,如何解决隐蔽工程,保证水电改造定位的科学与合理,这些都关乎日后生活使用方便与否。
6、虽然了解装修砌墙注意事项只是掌握房屋装修禁忌事项的一个环节,但是由于整个房屋的支撑就是墙体,所以墙体的质量对房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了解装修砌墙注意事项是十分有必要的。
(3)砖墙砌筑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扩展阅读:
砌墙是筑墙,最坚固的筑墙方式是逐块搭砌。筑墙时,大多数业主还是像以前那样选择常规的圬工建筑方法。用这种方式建造的房屋墙壁能起到气温缓冲的作用,从而可以确保室内温度、湿度适中。此外厚重的砖墙也保证了良好的隔音效果。
自从能源成本不断飙升以来,墙壁建筑材料的热绝缘特性变的十分重要。国家立法者颁布了相关的热能保护法令,要求外墙所用的建筑材料必须符合特定的最低隔热值。通过这些措施,能源得以节省,二氧化碳排放对大气层造成的压力也得以减轻.
参考链接:砌墙—网络
㈣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砖砌体组砌混乱该如何处理呢
一、质量缺陷:
1)混水墙组砌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砖柱采用包心砌法,里外皮砖互不香咬,形成周圈通天缝,降低了砌体强度和整体性;
2)清水砖的规格尺寸误差对墙面影响较大,如组砌形式不当,形成竖缝宽窄不均,影响美观
二、产生原因:
1)混水墙面要抹面,操作工作容易忽视组砌形式,因此,出现多层砖的直缝和“二层皮”现象;
2)为了少用七分头砖,对三七砖柱习惯于包心砌法
三、防治措施:
1)提高操作工对砌砖组形式的重视,使其认识到不单纯为了清水墙美观,同时也为了满足传递荷载的需要;因此,不论清、混水墙,墙体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1/4砖长;内外皮砖层砖最多隔五层就应有一丁砖拉结(五顺一丁),为了充分利用半砖头,但也应满足1/4砖长的搭接要求,半砖头应分散砌于混水墙中;
2)砖柱的组砌方法,应根据砖柱断面和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但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3)砖柱横、竖向灰缝的砂浆都必须饱满,每砌完一层砖,都要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缝工作,以提高砌体强度;
4)砖体组砌形式的选用,应根据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质和砖的规格尺寸误差而定。
㈤ 墙体裂缝,墙砖开裂怎么处理
地基下沉幅度较大的情况下,会另房子的某个位置墙体出现裂缝,最明显的在房子地基整体正常下沉时,圈梁与砖体接缝处多般会出现裂缝,房子地基向某个方向倾斜下沉时,某道墙体不堪重负也会出现开裂。这些情况多般出现在自建房中,特别是建在泽地上没有“打桩”做地基的房子,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而高层建筑则很少有这种情况出现。
处理方法:若是高层建筑(商品房)的地基下沉令某层的房子墙体出现裂缝,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向有关部门反映和从自家的墙体修补,想要自行从根本解决问题还轮不到我们“话事”。
若是自建房的地基的下沉较大另墙体的开裂现象较为严重,担心因此会带来安全隐患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自行修复。
地基是整体正常下沉幅度不大,在沉降到一定程度之后后放缓或停止下沉,这种情况可以不必担心。但若是沉降幅度较大则会产生安全隐患,这时可以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而比较实用保险的方法是灌浆加固,通过高压灌浆增加基础密度和强度,解决地基沉降对建筑造成的塌陷及裂缝问题!
所谓的“外来因素”指的是哪些不可避免的天灾或者对房子震动较大的建筑施工,天灾我们不可逆转,但“人祸”我们却可以预防,比如自家的自建房傍边有较大动作的施工,因为震动较大令咱家的房子墙体出现裂缝,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行后期修复。
处理方法:若傍边较大动作的施工令房子出现疑似“人为式的沉降”现象,后期可以采取“灌浆加固”或“加柱墩”的方式进行维修加固。若墙体上看到的裂缝经过评估属于轻微,影响不大且不会有什么安全隐患发生,这种情况只需要从墙体基面修复即可。
方法也比较简单,先将墙面的装饰层铲掉(裂缝附近位置),如果只是铲掉腻子层就进行腻子层的挂网加固式修复,正常情况下墙体出现裂缝建议铲掉抹灰层从根本上修复更有效!
若墙面使用的是瓷砖装饰,因为墙体开裂的原因令墙上的瓷砖同样也跟着开裂,哪就必须将开裂的瓷砖铲掉贴回新的瓷砖,贴砖时墙体同样需要做预防开裂的加固式处理。
㈥ 砖砌筑要注意什么问题
一、 施工准备
(一) 作业条件
1、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或完成楼板结构施工。
2、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3、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4、弹好轴线、墙身线及检查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验收手续。
5、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15~20m,或每道墙的两端。
6、有砂浆配合比通知单,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二) 材料要求
1、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承重结构必须做取样复试。要求砖必须有一个条面和丁面边角整齐。
2、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应根据砌体的部位及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水泥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砂:用中砂,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4、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
5、其他材料:墙体拉结筋、预埋件、已做防腐处理的木砖等。
(三)施工机具
应备有大铲、刨锛、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捅、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二、 质量要求
砖砌体工程质量要求符合《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规定。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主控项目
1 砖强度等级 按设计要求MU
2 砂浆强度等级 按设计要求M
3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 ≥80%
4 斜搓留置 第5.2.3条
5 直搓拉结钢筋及接搓处理 第5.2.4条
6 轴线位移 ≤10mm
7 垂直度(每层) ≤5mm
一般项目
1 组砌方法 第5.3.1条
2 水平灰缝厚度 8~12mm
3 基础顶面、楼面标高 ±15mm
4 表面平整度 清水:5mm 混水:8mm
5 门窗洞口高、宽 ±5mm
6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mm
7 水平灰缝平面度 清水:7mm 混水:10mm
8 清水墙游丁走缝 20mm
三、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砖浇水→砂浆搅拌→砌砖墙→验收
四、 操作工艺
(一) 砖浇水
砌体用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期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拎不得浇水,可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二) 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加入粉煤灰或外加剂,搅拌不少于3min;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搅拌3~5min。
(三) 砌砖墙
1、 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法。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
2、 排砖撂底: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根据弹好的门窗口位置线及构造柱的尺寸,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动。若留破活,七分头或丁砖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移动门窗口位置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另外,在排砖时还要考虑在门窗口上边的砖墙合拢时也不出现破活。所以排砖时必须全盘考虑。前后檐墙排第一皮砖时,要考虑甩窗日后砌条砖,窗角上必须是七分头才是好活。
3、 选砖:外墙砖要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敲击时声音响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或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4、 盘角:砌砖前应先盘好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5、 挂线:砌筑37墙必须挂双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共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24 墙时,可采用挂外手单线(视砖外观质量要求情况,如果质量好要求高也可挂双线,提高砌砖质量。)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6、 砌砖:砌砖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砌筑砂浆要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3h内使完,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
7、 留搓:砖混结构施工缝一般留在构造柱处。一般情况下,砖墙上不留直搓。如果不能留斜搓时,可留直磋,但必须砌成凸磋,并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 120mm墙厚设一根ф6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0mm。其埋入长度从墙的留磋处算起,一般每边均不小于500mm,末端加90°弯钩。
8、 预埋木砖和墙体拉结筋:木砖预埋时应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决定。洞口高在1.2m以内,每边放2块;高1.2~2m,每边放3块;高 2~3m,每边放4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日上边或下边四皮砖,中间均匀分布。木砖要提前做好防腐处理,防腐材料一般用沥青油。预埋木砖的另一种方法:按照砖的大小尺寸制作砂浆块,制作时将木砖预埋好,达到强度后,按部位要求砌在洞口。墙体拉结筋的位置、规格、数量、间距均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留置,不得错放、漏放。
9、 安装过梁、梁垫:安装过梁、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饱满。如坐灰厚度超过2cm时,要用豆石混凝土铺垫,边梁安装时,两端支座长度必须一致。
10、 构造柱做法:在构造柱连接处必须砌成马牙磋。每一个马牙搓高度方向为五皮砖,并且是先退后进。拉结筋按设计要求放置,设计无要求按构造要求放置。
11、 每层承重墙最上一皮砖,在梁或梁垫下面。挑檐应是整砖丁砌层。
五、 成品保护
1、 墙体拉结筋,抗震构造柱钢筋,及各种预埋件、暖卫、电气管线等,均应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拆改或损坏。
2、 砂浆稠度应适宜,砌墙时应防止砂浆溅脏墙面。
3、 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时,要认真操作,防止碰撞刚砌好的砖墙。
4、 尚未安装楼板或面层板的墙和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应采取临时支撑等措施,保证施工中墙体的稳定性。
六、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舌头灰未刮尽,半头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墙非挂线面;砖墙错层造成螺丝墙。半头砖要分散在较大的墙体上,首层或楼层的第一皮砖要查对皮数杆的标高及层高,防止到顶砌成螺丝墙。
2、 构造柱砌筑不符合要求;构造柱砖墙应砌成大马牙搓,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两侧都必须是先退后进
㈦ 砖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该怎么办才好
一、现象:
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低于80%;竖缝出现瞎缝,特别是空心砖墙,常出现较多的透明缝;砌筑清水墙采取大缩口铺灰,缩口缝深度甚至达20mm以上,影响砂浆饱满度。砖在砌筑前未浇水湿润,干砖上墙,或铺灰长度过长,致使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二、防治措施:
(1) 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2) 改进砌筑方法。不宜采取铺浆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的砌筑方法;
(3) 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必须控制铺浆的长度,一般气温情况下不得超过750mm,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ºC时,不得超过500mm;
(4) 严禁用干砖砌墙。砌筑前1~2d应将砖浇湿,使砌筑时烧结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含水率达到10%~15%;灰砂砖和粉煤灰砖的含水率达到8%~12%;
(5) 冬期施工时,在正温度条件下也应将砖面适当湿润后再砌筑。负温下施工无法浇砖时,应适当增大砂浆的稠度。对于9度抗震设防地区,在严冬无法浇砖情况下,不能进行砌筑。
㈧ 砖砌体工程存在哪些质量通病怎样预防
1 控制排砖原则
在施工中发现,有些单位对砌筑前的准备工作
不够重视,砌筑前不进行排砖,也不设置皮数杆,排
砖混乱,造成砌体错缝、错皮、灰缝不一致等质量问
题。有的施工员对多孔砖的规格不了解,多孔砖比
普通粘土实心砖厚得多,如用常规尺寸埋件,则不
易埋设牢固。排砖注意事项如下:
13 1 基础应采用实心粘土砖或其它材料,不
得使用多孔砖;多孔砖#/01 $ 在首层4 )3 )) 墙体砌
筑施工开始之前,应进行现场实地排砖,根据放线
尺寸,逐步排满第一皮砖并确认妥善无误后,再正
式开始砌筑。
13 * 砌体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多孔砖
#/01$ 可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形式。砌体高度以
1))55 进级,不足整砖的边角空缺部位用“七分砖”
或切砖砌筑。多孔砖#/01$“七分头”应使用“七分
砖”或锯切整砖,不宜“砍砖”。现场须备无齿锯。
13 + 多孔砖必须竖砌,严禁卧砌。多孔砖的孔
洞垂直于受压面是为了确保块体具有最大的有效
受压面积,有利于块体受力,同时孔洞垂直于水平
灰缝,部分砂浆深入孔洞周壁和孔内,加大了水平
砂浆层和块体间的摩阻力,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
度。砌筑前试摆是为了确定合适的组砌方式,并能
通过调整灰缝大小的办法使砌体平面尺寸和块体
尺寸相协调。
13 ! 在门窗洞口砌筑时,门窗洞口的预埋木
砖、混凝土砌块、铁件等应采用与多孔砖横截面一
致的规格。
* 严格按砌筑方法操作
适应于实心粘土砖的,“三一”砌砖法内亦适应
多孔砖的砌筑方法。缺少竖向灰缝挤浆灌缝的工
序,使得竖缝饱满度差,影响砌体整体质量。内外墙
节点砌筑质量是保证砖砌体结构性能及抗震性的
关键之一,内外墙分砌其砌体整体抗震性能远小于
同时砌筑的抗震性能,且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抗震
地区墙体留直槎处,砂浆不饱满,砌体易在此处破
坏。
*3 1 要正确砌筑采用“三一一灌缝”砌砖法,
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再增加一灌缝的动作,
竖缝砌筑应刮浆适宜并加浆填灌,不得出现透明
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以保证水平、竖向灰缝砂浆
饱满度达到")6。
*3 * 除设置构造柱的部位外,砌体的转角处和
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
应砌成斜槎。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
步脚手架的高度,砌体的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
的+ 7 "。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不得留直槎。
*3 + 多孔砖坡屋顶房屋的顶层内纵墙顶。宜
增加支撑端山墙的踏步式墙垛。为了增加山墙的抗
!通病防治!
·!"· 工程质量!""!# $%# !
震和抗风载能力。
# 控制砌筑砂浆的稠度
砂浆稠度过小时,保证不了砂浆的和易性,影
响砂浆强度的增长,会给施工操作带来很多困难;
砂浆稠度过大时,影响砌体的砌筑高度,易产生塌
陷。当砂浆存放时间较长,会产生分层泌水现象,这
样将使操作不便,且不容易保证灰缝砂浆的饱满
度,同时还会影响砂浆的粘结力。
#$ % 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砂浆配
合比应事先经试验确定, 稠度宜控制在&’ (
"’))。并随拌随用。当砂浆出现泌水现象时,应重
新进行二次拌合,才能使用。
#$ * 施工中不能随意将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
砂浆,若代替应按《砌体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
."/ 设计施工配合比,确保砌体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 控制构造柱组砌方法和混凝土中粗骨料
设置构造柱是抗震设防的主要措施。在施工中
构造柱的组砌方法不合理,截面减小、先收后放时
有发生;混凝土浇注对原材料的控制不够,粗骨料
粒径过大,级配不合理,导致混凝土出现漏振、蜂窝
等质量通病,严重影响抗震性能。
!$ % 设置构造柱的墙体应先砌墙后浇灌混凝
土。马牙槎应先退后进,柱脚处取大断面。柱与墙体
间按规定设置拉结筋。构造柱马牙槎进退0’))。构
造柱应有外露面,以便检查混凝土浇灌质量。
!$ * 构造柱所用石子的粒径不宜大于*’)),
混凝土应机械搅拌,随拌随用,混凝土一般应在拌
后%$ 12 内浇注完。浇灌构造柱混凝土前,必须将砖
砌体和模板浇水润湿,并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
等清除干净,以防止与下部结合不好,出现“烂根”
现象。
1 严禁砌体开凿
实际施工管理中,常存在各工种之间不配合或
配合不紧密的现象,造成事后打洞凿槽等问题,直接
影响到砌体的质量。多孔砖在该类砌体墙面留置水
平沟槽,则减少块体有效承载截面过多,影响砌体强
度。且在竖直荷载作用下,易造成该部位过大的偏心
受力,对砌体承载极为不利,故不得在该类砌体表面
留置水平沟槽。又由于多孔砖与普通实心粘土砖的
尺寸差别,普通过梁不适用于多孔砖墙体。
1$ % 多孔砖墙身可预留孔洞和竖槽,但不允
许预留水平槽3 女儿墙除外4 ,也不得临时用机械工
具凿洞或射钉,以免破坏墙体。
1$ * 为保证砌体的整体性, 对宽度超过
#’’)) 的洞要求设置过梁。过梁宜选用多孔砖墙体
构造图集京""5+#! 过梁选用表的规格3 梁高分别为
"’))、%"’))4 。过梁安装时,一般按净跨度对称放
置,其最小支承长度不得小于*1’)),并随安随铺
%’ ( %1)) 厚6%’ 混合砂浆座浆。过梁表面需抹
%1 ( *’)) 灰浆,以满足防火要求。
1$ # 加强技术交底,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在多
孔砖墙体砌筑前向操作者交底,讲解砌筑注意事
项,严格贯彻执行规范,只有这样方可提高砖砌体
的施工质量,确保结构的可靠性。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7 *’’% 已
经发布,并从*’’% 年%* 月% 日起实施。这本新规范
增加6 型模数砖的内容,并从砌体设计参数,静力
设计、抗震设计、砌筑方法和构造措施等方面作了
更详细的规定,必将推动多孔砖建筑的应用和质量
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