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检验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怎样检验
将大豆磨碎,烘干测水分,
取烘干后的样品,用凯氏定氮法测干基蛋白,再由之前测的水分含量,计算其湿基蛋白。得到大豆蛋白质含量
‘贰’ 食品中蛋白质测定是怎么操作的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1 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硫酸铜、硫酸钾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的含量.
2 分析步骤
2.1 试样处理:称取0.20g~2.00g固定试样或2.00g~5.00g半固体试样或吸取10.00ml~25.00ml液体试样(约相当氮30mg~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6g硫酸钾及20ml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沸腾,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h~1h.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2.2 测定:按上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瓶内装水至三分之二处,加入数粒玻璃珠,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2.3 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硼酸溶液(20g/L)及1~2滴混合指示液,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准确吸取10ml试样处 理液由小漏洞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棒状玻塞塞紧.将10ml氢氧化钠溶液(400g/L)倒入小玻杯,提起玻塞使其缓缓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塞盖紧.并加水于小玻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液面离开冷凝管下端,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滴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同时准确吸取10ml.
试剂空白消化液按2.2操作.
3 结果计算
试样中蛋白质的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X—试样中蛋白质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或克每百毫升(g/100g或g/100ml)
V1—试样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ml)
C—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0.0140—1.0ml
硫酸[c(1/2H2SO4)=1.000mol/L]或盐酸
[c(HCL)=1.000mol/L]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氮的质量,单位为克(g)
m—试样的质量或体积,单位为克或毫升(g或m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一般食物为6.25;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5.30.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不得超过算数平均值的10%.
zttn037 2014-11-19
目前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有蛋白质自动分析仪,近红外自动测定仪,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凯氏定氮法等。本文采用纳氏试剂作为显色剂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各类食品及保健食品的检测。用本法对标准品、质控样品进行测定获得满意结果,对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更具有实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仪器与试剂 WFZ800-D3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分析纯硫酸、硫酸铜、硫酸钾。(1)纳氏试剂:称取碘化汞100g及碘化钾70g,溶于少量无氨蒸馏水中,将此溶液缓缓倾入己冷却的32%氢氧化钠溶液500ml中,并不停搅拌,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L,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2)硫酸铵标准储备溶液(1.0g/L):精确称取经硫酸干燥的硫酸铵0.4720g,加水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均此液每毫升相当于1.0mgNH3-N(10℃下冰箱内储存稳定1年以上)。(3)硫酸铵标准使用溶液(0.01g/L):用移液管精密吸取1.0ml标准储备液(1.0g/L)于100ml容量瓶内,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0μg NH3-N。
方法
标准曲线绘制 取25ml比色管7支,分别准确吸取0.01g/L硫酸铵标准使用液0.00,0.5,1.0,3.0,5.0,7.0,10.0ml(相当于标准0.0,5.0,10.0,30.0,50.0,70.0,100.0μg),加水至10ml刻度,于标准系列管中各加2ml纳氏试剂,混匀后放置10min,移入1cm比色皿内,以零管为参比,于波长420mm处测量吸光度,以标准管含量为横坐标(μg),对应的吸光度(A)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 选择牛奶和奶粉为检测样品。精密称取样品0.1~2.0g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0.2gCuSO4、1.0gK2SO4、硫酸10ml,先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停止后,加大火力至液体呈蓝色,使H2SO4剩余量约为3ml左右为止,室温放冷后,沿瓶壁慢慢加入10ml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镏水洗三角瓶3次,洗液全部并入容量瓶中,冷却,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测定时取0.5ml,加水至10ml刻度,以后操作同标准曲线。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公式
X=c×Fm×V2V1×1000×1000×1000
式中:X-试样中蛋白质含量(g/100g或g/100ml)
C-试样测定液中扣除空白后氮的含量(μg)
V1-试样消化液定容体积(ml)
V2-测定用消化液体积(ml)
m-样品质量(g)或体积(m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蛋白质的氮含量一般为15%~17.6%,按16%计算乘以6.25即为蛋白质,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肉及肉制品为6.25,大豆为5.71。
结果
2.1 测定波长选择 含氮量为30μg的标准管在显色后,在波长400~440mm范围内每间隔5nm进行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为420mm。
显色剂用量选择 含氮量为30μg的标准管分别加入不同量的纳氏试剂,在420mm的波长下分别测定其吸光度结果。纳氏试剂显色剂加入量为1.5~3.0ml时吸光度基本无变化,本法选择加入纳氏试剂2.0ml。
显色时间及稳定性 含氮量为30μg的标准管经显色后,分别在10,30min,1,2,4,8h进行测定。显色后10min~8h内吸光度稳定无变化。本法选显色10min后测定。
标准曲线 回归方程:y=0.016X-1.5×10-3,r=0.9998,最佳线性范围0.0~100μg。
精密度 牛乳和奶粉2种样品分别取6份按本法重复测定6次,牛乳和奶粉精密度测定结果:平均数分别为3.06,23.50;标准差分别为±0.029,±0.07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1%,0.94%。
对2种样品利用标准加入法作回收试验(表1) 结果可见,回收率为95.50%~99.44%。
2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分别用GB/T5009.5-2003凯氏定氮法与本法测定。结果显示,2种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6,P>0.05)。
测定标准物质 用本法测定4种不同的蛋白质标准物质,测定结果与标准物质含量一致。
以纳氏试剂作为显色剂快速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方法特点简单、快速,适用于批量样品测定。在碱性条件下NH3-N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的黄色化合物稳定。本法与国标凯氏定氮法进行比较t=0.026,P<0.05,n=32,2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测定范围广,线性范围宽0.0~100.0μg;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31%~0.94%;回收率好,加标回标率为95.50%~99.44%。用本法测定标准物质结果一致,用于质量控制样本测定结果满意。本法仪器试剂简单,易于基层普及,有利于推广应用。
‘肆’ 如何获知大豆的蛋白质含量
1、可以用等电点法、盐析法、有机溶剂的分级沉淀法来提取。
2、用考马斯亮蓝结合法测定它们的纯度高低。
3、低温脱脂豆粕的加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丁烷亚临界低温萃取,一种是6号溶剂低温浸出(A、B筒或闪蒸法)。大豆通过低温浸出脱脂后脱脂豆粕,其蛋白含量可达到50%以上。
4、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最高、氨基酸组成合理的农作物.大豆蛋白质含量范围在35-50%之间,平均蛋白含量在40%左右,其蛋白质组成分别为63%球蛋白,12%白蛋白,3%醇溶蛋白和7%谷蛋白。
5、大豆蛋白质约占大豆含量的40%,是谷类食物的4~5倍。除蛋氨酸 ,在营养价值上与动物蛋白相当。
6、大豆蛋白经分离提取后,其中氨基酸的成分与含量比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及成年人氨基酸营养素供给量标准(RDA)还要高很多,消化吸收率得到很大提高,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蛋白质。
7、大豆分离蛋白粉去除了大豆中原有的营养抑制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这样就不会有消化不良、胃胀气等不适反应了。
(4)大豆中蛋白质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1、食物缺点:
(1)大豆蛋白也有缺点。怕高温,有异味。大豆蛋白的食用温度最好不要用开水,100℃开水会破坏大豆蛋白的结构,会降低营养价值。
(2)大豆蛋白中含有大豆异黄酮等物质,使大豆蛋白具有一定的腥味。大豆蛋白含有高嘌呤,不建议中老年人食用。
(3)建议:水温50-60℃,糖分消耗量为糖尿病。
2、营养功能:
(1)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含量是小麦、水稻和其他谷物的两倍多,通常在40%到50%之间。贮藏蛋白是大豆蛋白的主体,占总蛋白的70%以上,主要包括7s球蛋白(大豆球蛋白)和11s球蛋白(大豆球蛋白),其他贮藏蛋白如2s、9s、15s等较少。
(2)大豆蛋白不仅含有贮藏蛋白,还含有β-淀粉酶、细胞色素c、植物血凝素、脂质氧化酶、脲酶、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和bowman-birk胰蛋白酶抑制剂等生物活性蛋白。通常,为了提高大豆制品的消化率,这些抑制剂在加工过程中被去除或用特殊方法灭活。
(3)此外,市场上的大豆蛋白产品中,通常还含有异黄酮、皂甙、卵磷脂等物质。
(4)在氨基酸含量方面,大豆蛋白是唯一一种含有9种必需氨基酸、满足人类需要的植物蛋白。它被认为是一种全价蛋白质。
(5)其蛋白质评价指标pdcaas(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composition)是衡量蛋白质质量的指标。以酪蛋白和鸡蛋蛋白为评价指标,最大评价值为1。
(6)从氨基酸需求量来看,无论是2-5岁学龄前儿童还是成人,大豆蛋白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都能满足人体的日常需要。但对婴儿而言,适当添加苏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可有效提高蛋白质效率比(per)和净蛋白质比(npr)。
(7)现代人需要的食物不仅要能引起食欲,而且要无毒、副作用、营养丰富。在现有的粮食品种中,大豆是具有上述条件和丰富原料来源的最佳作物。由大豆蛋白制成的饮料被营养学家称为“绿色牛奶”。
(8)大豆蛋白对降低高胆固醇人群胆固醇有显着作用。大豆蛋白饮料中精氨酸含量高于牛奶,精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合理。大豆蛋白饮料富含脂肪和亚油酸,不含胆固醇。它可以预防成人心血管疾病。富含卵磷脂,能清除血液中多余的类固醇,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誉。
(9)大豆蛋白饮料比牛奶容易消化吸收。牛奶进入胃后,容易形成大而硬的肿块;豆浆进入胃后,容易形成小薄片,软而不硬,容易消化吸收。
(10)这些大豆蛋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但通过日常饮食,它们大多是不够的。必须补充蛋白质粉,特别是对儿童、孕妇、哺乳期母亲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大豆蛋白
‘伍’ 怎样检测黄豆的蛋白质含量
不用检测,黄豆的蛋白质含量为3.51,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在中国食物成分表里都有。
‘陆’ 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一、蛋白质的检测原理:
基于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与食品中氮含量的比例关系换算的。如乳中蛋白质与氮含量的比值为6.38,大豆中蛋白质与氮含量的比值为5.71,普通食品中蛋白质与氮含量的比值为6.25。因此是通过测定食品中氮含量后再根据换算系数得到食品中蛋白质含量。
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1、凯氏定氮法:样品在高温浓硫酸的消化作用下,将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无机铵,待消化液冷却后,加入过量的碱,使无机铵转化为挥发性的氨,再将氨蒸出后,利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最后根据消耗的盐酸标液体积推算样品中的氮含量。
2、杜马斯定氮法:样品在高纯氧中充分燃烧的过程中,将氮元素转化为氮气或氮氧化物,再经过高温铜的还原,使所有的氮转化为N2,然后利用热导检测器检测N2的含量来推算样品中氮含量。因此杜马斯定氮法也称为杜马斯燃烧法或燃烧定氮法。
(6)大豆中蛋白质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凯氏定氮法通过硫酸高温消化,只能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铵,而对于硝态氮(如硝酸盐、亚硝酸盐)则不能转化。因此凯氏定氮法适用于不含硝态氮的食品、农产品、化妆品、医药等。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率先提出,由于设备要求简单,自提出后便成为蛋白质测定的经典方法,广泛运用于蛋白质检测中。
杜马斯燃烧法既能将有机氮转化为N2,又能将无机的硝态氮转化为N2。因此,杜马斯的应用更为广泛。杜马斯定氮法是由法国化学家杜马斯在1831年提出,虽然该法比凯氏定氮法早半个世纪提出,但由于当时设备条件难以满足杜马斯定氮法的要求,限制了其发展。
‘柒’ 大豆蛋白粉怎样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一 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出样品中的总含氮量(操作过程自己搜索,这里略。)
二 计算公式
由于一般蛋白质中含氮量约为16%,用凯氏定氮法(Kjeldahl)测出总氮量,再乘以系数6.25来求得。
‘捌’ 如何提取大豆中的蛋白质(至少两种方法)、a、b两种大豆蛋白如何区别其纯度高低
可以用等电点法、盐析法、有机溶剂的分级沉淀法来提取
用考马斯亮蓝结合法测定它们的纯度高低
‘玖’ 怎样检测黄豆的蛋白质含量
应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对不同大豆种质材料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高、低磷处理对大豆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无显着影响;蛋白质与脂肪含量间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而蛋白质含量与蛋脂总量间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 在高磷条件下,蛋脂总量超过63%的“双高”种质占14109%;在低磷条件下,蛋脂总量超过63%的“双高”种质占15145% ,这些种质是今后选育
‘拾’ 怎样化验膨化大豆中的脂肪、水分、蛋白质
用苏丹三染液,无水硫酸铜,双缩脲试剂 检测。 将大豆做成切片或直接捣成浆加入苏丹三染液,若变成橘黄色(浆),或在显微镜下有橘黄色颗粒(切片),证明有脂肪。原理:脂肪能被苏丹三染成橘黄色。将大豆捣烂(别加任何含水的东西)加入无水硫酸铜若变蓝证明有水存在。原理: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领取一些匀浆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匀浆变紫色则证明含蛋白质。原理: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变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