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生物检测有哪些
1、体积测量法:又称测菌丝浓度法。原理:通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
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2、称干重法。原理:利用离心或过滤法测定。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称干重发法较为烦琐,通常获取的微生物产品为菌体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活性干酵母(activity dry yeast, ADY),一些以微生物菌体为活性物质的饲料和肥料。
3、比浊法。原理:微生物的生长引起培养物混浊度的增高。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值,判断微生物的生长状况。该法主要用于发酵工业菌体生长监测。
4、菌丝长度测量法。方法:对于丝状真菌和一些放线菌,可以在培养基上测定一定时间内菌丝生长的长度。
2. 病原微生物中细菌常见检测方法有哪些
1、快速测试片技术法
快速测试片是指以纸片、纸膜、胶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物质附着在上面,通过微生物在上面的生长、显色来测定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
细菌总数检测纸片的研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其主要优点是简便、实用、经济、操作性强。近年来以滤纸和美国某公司的 Petrifilm 为载体的测试片已开始被广泛应用。
2、生物电化学方法
生物电化学方法是指通过电极测定微生物产生或消耗的电荷,从而提供分析信号的方法。微生物在滋生代谢过程中,培养基的电化学性质如电流、电位、电阻和电导等会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检测分析这些电化学参量的变化来实现对微生物的快速测定。
常见的有:阻抗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流分析法等。生物电化学方法具有测量快速、直观、操作简单、测量设备成本低和信号的可控性等特点。
3、微菌落技术
微菌落是指细菌生长繁殖早期在固相载体上所形成的只能借助于显微镜观察的微小菌落。微菌落技术具有快速、经济、实用的特点,其研究始于 20 世纪50年代,定量测定技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国外已有报道将该法应用于水、食品中细菌总数的快速检测。
4、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应用到微生物的检测中,主要是依据不同微生物的化学组成或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各异,利用上述色谱检测可直接分析各种体液中的细菌代谢产物、细胞中的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多肽、多糖等,以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化学标志成分,协助病原诊断和检测。
5、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可分析各种体液中的细菌代谢产物、病原微生物等,以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化学标志成分,协助病原诊断和检测。
3. 食堂餐具和饭菜的微生物都需要检验哪些项目
食品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
1、食品以及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污染物质、疫病疫情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添加剂的具体用量;
3、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和说明书的要求;
4、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5、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6、食品安全检验方法与规程等,具体如下:
① 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② 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③ 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④ 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⑤ 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
⑥ 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⑦ 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⑧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
⑨ 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⑩ 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⑾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4. 食品微生物检测内容有哪些
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类是致病菌及其毒素,比如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金葡菌肠毒素等,它们主要导致胃肠道疾病,严重的会造成肝、脑、肾等脏器的损害,甚至死亡。;
第二类是产毒真菌和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展青霉素等,它们或造成人的急性中毒事件,或因长期摄入,造成消化道癌症和某些地方病。
第三类是病毒和寄生虫。
5. 微生物的传统检测方法有哪些
传统检测有三种方法
1、直接显微镜观察,正常情况,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温度以及培养时间),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特征对微生物种类进行判断。
2、选择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或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选择培养基,其作用是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选择培养一般是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或某一特征进行间接判断,得到的微生物往往并不只有一种,但是能够大致确定这些微生物存在的共有特征从而对其分类。
3、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与选择培养相比,鉴别培养基的鉴别所得结果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可直接测定某微生物的种类。
6. 微生物检测包括哪些啊
食品中微生物指标的常见检验项目如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计数、大肠杆菌计数、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双岐杆菌、空肠弯曲菌、霉菌计数和酵母计数。
一般食品中活菌数达到108cfu.g⁻¹时,则可认为食品处于初期腐败阶段。
(6)食堂物表微生物检测的方法扩展阅读
微生物检验方法包括显微镜检、染色技术、培养基制备技术、接种、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等。
接种,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
分离纯化,在进行菌种鉴定时,所用的微生物一般均要求为纯的培养物。得到纯培养的过程。
培养,根据培养时是否需要氧气,可分为好氧培养和厌氧培养。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两大类。
7. 检测食物中霉菌微生物可以用什么方法
食品中霉菌可引起食物霉变,还会刺激人体消化道、胃部等,严重的还可损伤肝脏,造成食物中毒。
一般检测可以用孟加拉红培养基检测,或者用霉菌总数检测纸片都可以的。
8. 检测方法,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微生物指的是什么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运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检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其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以判别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食品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食品微生物检验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被检食品是否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情况,能够对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范围:
①生产环境的检验:车间用水、空气、地面、墙壁等。
②原辅料检验:包括食用动物、谷物、添加剂等一切原辅材料。
③食品加工、储藏、销售诸环节的检验:包括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检验、加工工具、运输车辆、包装材料的检验等。
④食品的检验:对出厂食品、可疑食品及食物中毒食品的检验。
9. 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目前主要有普通培养法(简称国标方法)一般出报告的要用,仪器法、核酸检测法(PCR)、还有目前的快速检测法(主要包括:免疫磁珠、酶联免疫试剂盒、金标检测卡等。这个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