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什么穴位可以缓解慢性胃痛胃炎
按揉穴位我还真不知道,但是刮痧还是可以的
1.背后:由肺俞到胃俞穴
2.正面(有点多)
期门穴、盲俞穴、腹结穴,不容至大巨,中脘至关元
3.上肢:内关穴、温溜穴
4.下肢:足三里穴、厉兑穴
2. 左胳膊温溜穴按着疼是什么原因
温溜,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在桡侧腕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之间;你如果是这个学位疼痛呢有 可能是局部的炎症引起的,可以做适当的针灸按摩都是可以的,此穴主要治疗急性肠鸣、腹痛等肠腑病证;疔疮;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等头面病证;等.
3. 郄穴的穴位应用
简便易学又实用的救身之道。比如,有人突然出现休克的紧急情况时,找医生或打电话叫救护车都要耽误一些时间,即使医生来了或者救护车赶到,病人往往也就撒手西去了。如果懂得这些简单而实用的一穴救命的方法,用指尖掐按病人鼻唇之间的人中穴,就可使患者苏醒,再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不迟,此即民间所谓的[掐人中]。真正的急救,是在医生和救护车还没有到来前的当场施救,以赢得宝贵的时间。再比如心脏病突然发作,可马上取心包经上的郄门穴,只要对这个穴位进行强烈刺激(强有力的按压),往往能一穴见效,迅速缓解病情而起死回生。西医的急救方法在家庭是做不到的,而通过中医的简单取穴进行急救,只要穴位选的准,按压方法得当,则是最快速、最有效的。
当出现急性胃疼时应立即想到梁丘穴,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该穴,持续2-5分钟,往往可以立即止疼;孔最穴,这可是治疗内脏出血的郗穴,使用时可用母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该穴;当有尿血症时,要马上想到水泉穴;女子崩漏、膝关节炎、疝气就找中都穴;急性腰痛时可随手取来养老穴;胆囊疼痛了就快按外丘穴;凡遇心动过速、心绞痛等心胸疾患那就是郄门穴的事了,按压的时间同前;外丘和阳交穴治疗急性头疼再好不过了;当出现头疼、咽喉肿痛、肠鸣腹疼的时候就选温溜穴;那么心疼、吐血、鼻出血怎么办?阴郗穴在等着你呢,平时经常按压此穴还可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地机穴,可治疗腹胀、腹疼,泄泻,这个穴位按压时间要长些,5分钟;筑宾穴,可治疗恶心呕吐;交信穴,可治疗月经不调、痢疾、肠炎;承浆穴,可治疗休克昏迷、口眼歪斜、齿龈肿疼。至于梁丘穴配中脘穴治疗急性胃炎;孔最穴配膻中穴治疗气逆吐血等。
4. 人口穴殃有千番的意思
温溜位于前臂背面,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距阳溪穴5寸处《医学入门》。
另说温溜“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针灸甲乙经》;“在腕后五寸六寸间,动脉中”《太平圣惠方》。
温溜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屈肘,温溜穴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侧腕屈肘取穴。
解剖位置
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温溜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有桡动脉肌支,头静脉。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深支。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上述神经还有头静脉经过。针入皮肤,在头静脉的后方经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进桡侧腕长伸肌腱,达桡侧腕短伸肌腱,直抵桡骨骨膜。以上二肌(腱)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腕短伸肌。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腕短伸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后侧皮神经和头静脉分布,深层有骨间后神经和动脉分布。
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桡动脉肌支与头静脉。
温溜穴的作用
特异性:温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郄穴、附注:温溜穴为手阳明经郄穴。。
温溜穴意义:大肠经的阳热经气在此聚集并缓慢蒸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水湿云气,其性较干燥。
运行规律:水湿云气以缓慢的蒸散之状循大肠经向上传输。
功能作用
散发大肠经气血之热,向大肠经以外的天部提供水湿。
温溜穴有清热理气、清邪热、理肠胃作用。
温溜穴之气不弛不亢,由偏历安顺行来,此穴具有温经发汗、疏风散寒之功,温而不热,通而不湍,主治头痛,面肿,咽喉疼痛,肠鸣,腹痛,肘臂酸痛。
温溜穴有温热散通之力,治肘臂寒痛、寒厥头痛等一切寒湿濡滞之症。
温溜穴有决滞通畅之力,治肠鸣哕噫。
主治疾病
温溜穴主治寒热头痛,头风,眩晕,面肿,面瘫,腮腺炎,口腔炎,唇干,流涎,舌炎,齿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肩背酸痛,疔疮,吐舌,腹胀,肠鸣,腹痛,鼻衄,肩臂酸痛,肩背酸痛,颈项强痛,狂言,狂走,癫疾,乳痈,疔疮,劳瘵,气喘等。
温溜主治头痛、面肿、咽喉肿痛、肩背酸痛、疔疮、吐舌、肠鸣腹痛。
温溜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肠胃等疾患:如寒热头痛、面肿、面瘫、腮腺炎、口腔炎、舌炎,齿痛、咽喉肿痛、鼻衄、肠鸣腹痛、腹泻及肩臂酸痛、癫疾、疔疮等。
5. 人体的手阳明大肠经在什么位置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的指尖起,沿食指的拇指侧上边,通过第一、二掌骨之间,沿前臂前上方到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经肩峰到颈椎的大椎穴上,然后向下从缺盆进入胸腔而到大肠。另一支从缺盆穴上走颈部。本经共计有商阳、合谷、三里、曲池、臂、肩、迎香等20个穴位。
6. 哪些穴位可以缓解长立式牙牙痛
要想治疗矛痛,就要先分清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牙痛,然后对症下药。如果是用穴位来治疗的话,那就要对症找穴了。在中医里面,牙疼分风火牙疼、虚火牙疼和实火牙疼三型。风火牙疼是风邪入侵引起的,表现为牙疼强烈、牙龈肿胀,还会身体发热。实火牙疼是肠胃积热所致,表现为牙疼剧烈、牙龈红肿、口臭便秘。虚火牙疼则是由肾精气不足导致的,表现为牙齿隐隐作痛,牙有浮动感,但口不臭。而且虚火牙痛常在夜晚疼得更厉害,牙龈松动,吃东西时总有咀嚼无力之感。
知道了引起牙痛的原因就好找穴位了。治疗风火牙疼要选取祛风泻火的经穴。治疗虚火牙疼要选取能够补肾精气的穴位,如太溪穴、手三里穴、合谷穴。对于实火牙疼,可以选取如合谷穴、手三里穴、曲池穴来消肠胃火。另外根据经脉的循行规律,上牙与大肠经相连,下牙与胃经相连。因此上牙痛要取大肠经上的穴位,下牙痛取胃经上的穴位。
治病穴位
主穴:合谷、颊车、人中、迎香、承浆、地仓、下关、内庭、太冲。
配穴:风火牙疼加曲池、风池;实火牙疼加足三里、解溪、三间;肾虚牙疼加太溪、肾俞。
按摩疗法
方法一:用双手四指指腹从太阳穴向耳后推一会儿。然后点按合谷穴、颊车穴等,每穴1~3分钟。如果是上牙疼,再加点按上关穴、足三里穴,每穴1~3分钟;下牙疼就加点按下关、温溜穴,每穴1~3分钟。再用大鱼际在牙痛部位轻轻地揉动,约3分钟。坚持每日一次。
方法二:当你弄不清是哪种类形的牙疼时,还有一个小方法可以帮你。那就是上牙痛时,用食指指腹按摩下关穴。下牙痛时,用食指按摩大迎穴。
方法三直接点按疼痛点。食指或中指点按疼痛最明显的部位2分钟左右,就可以显着地减轻牙痛。
7. 温溜穴位置
它是大肠经的消炎穴,曲池穴下两寸就是它的位置,摁上会有酸麻胀的感觉就对了。
8. 流鼻血按摩什么穴位
流鼻血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肺、胃、肝火热偏盛,迫血妄行,导致血溢清道,从而引发鼻血,也有少数病例是由于肾精亏虚或气虚不摄的原因导致。也有因为伤到鼻粘膜的外伤最终导致流鼻血的。此外,既无外伤又无任何疾病而突然流鼻血,则称为特发性鼻血。此乃精神性压抑所致,但无论如何,在自律神经不稳定之下,稍有刺激就会流鼻血.
有时只是打喷嚏,或稍微用力擤鼻涕,鼻子就会流血。此时保持安静最为重要。若时常流鼻血,切勿轻视,在接受医生治疗的同时,自我尝试穴位健康疗法通过简单的按摩穴位来预防治疗流鼻血。
首先通过指压头部的巨髎。巨髎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该穴位在进行穴位按摩时食指上涂抹一些金牌一条根药膏,两指指心相对微微擦热,将食指压在巨髎穴上慢慢施加压力,给予2到5公斤的力量,持续3到5秒。其次是后头骨正下方凹处的天柱穴,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揉6秒,如此反复10次。
然后是手臂上温溜、合谷穴。合谷穴位于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该穴位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按摩合谷穴可以使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按摩的时候注意不是从上面往下压,而二是侧面朝尾指方向用力指压。温溜穴取穴时保持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阳溪上5寸处就是该穴。用食指在穴位上面画小圈轻轻揉捏半分钟即可。
在流鼻血时,切勿慌乱,在进行指压的同时做以下的处理:活动身体会使血压上升,当然鼻血也会不断流出,因此必须躺下或坐下,保持安静头要放低。以棉花塞住鼻孔,领带或硬领须松开,进行局部冷敷。
对于经常流鼻血的人来说,按摩穴位预防流鼻血的发生比吃药要来的有效,此外按摩穴位时,使用金牌一条根双珠百草药膏将其涂抹在穴位上可以通筋活血增加按摩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