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分辨海黄呢各位有知道的吗
具体的可以到真格海黄了解一下,那儿很正宗的,我转发一下他们的资料给你看下,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海南黄花梨介绍:
黄花黎(梨)中文学名降香黄檀,又称海南黄檀木、海南黄花梨木。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之首,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海南黄花梨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容易进行深颜色和浅颜色的调配,可表现出糠梨(浅黄、深黄、金黄色),油梨(红褐、深褐、紫色,黑色)等。也适合镶嵌,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适中,不爱变形等特点。特别适宜制作榫卯,所以它是当时最佳的木料选择。
海南黄花梨分类:
一般来说,海南黄花梨分两种:一种是油梨,也叫油格或油料,其特点是色泽较深、比重和密度较大,油性较强,但纹理比较暗,不清晰。色泽主要有深棕色、深褐色、偏紫色,以及黑色等。主要产自海南西部。
另外一种是糠梨,也叫黄梨或黄格,其特点是颜色较浅,比重和密度偏轻些,油性较少,但纹理清晰、绚丽。色泽主要有浅黄色、金黄色、浅褐色,以及红褐色等。主要产自海南的东部和东北部。
油梨与糠梨没有好坏之分,主要看个人喜好,可以通过质地温润度、花纹、密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老玩家喜欢油梨多一些(偏好材质),而新玩家喜欢糠梨多一些(偏好花纹);
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区别:
海黄与越黄虽然极为相像,但价格差距极大,海黄的价格一般是越黄的5-10倍左右,所以市面上用越黄冒充海黄的商家较多。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对比:
相同:都很“香”,即锯解后,都芳香四溢,甚是迷人;都很“花”,即打磨完花纹绚丽多彩;都很“黄”,即颜色大致都是金黄色;都很“密”,即毛孔都很小;都很“滑”,即手感极顺溜;都很“莹”,即打磨后光洁如镜,局部莹光闪烁;都很“鬼”,即有很多结节,鬼脸纹都不缺。
这里主要讲区别。
1、气味。海黄气味辛香、清幽、自然,吸入鼻孔感觉舒畅不已,很想一直吸。越黄香气中夹有酸味、臭味,谈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个别人甚至感觉不适。当然,如果是越黄老料,纹理美丽与海黄难辨,其香味也几乎与海黄乱真。假如是一种被水长期浸泡过的海黄,也有酸香味,很多人以为那是越黄。比如埋在阴湿地下的房屋木梁,或水库底下的树头树根,锯开后则辛香中带酸。近来海南昌江等地大兴土木,从江河、水库中就捞出了一些这种料。 (注:新玩家不要总靠味道来辨别海黄,这样往往走入误区,海南黄花梨的香味只有新切面或者封严的杯子罐子才好闻到,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气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开新的表面就又会散发出来,另外对于香味,没有任何文字可以准确描述出来,每个人的嗅觉、敏感度都不同,其次跟树龄、生长环境、存放时间有很大关系,有的新料海黄味道会偏向于越黄,而有些越黄的味道同样堪比海黄。因此,每一位新的玩家不要以为你的宝贝闻不到香味了就开始怀疑它不是否真正的海黄,因为辨别要从多个方面判断,香味、纹理、密度、质感等等。)
2、纹理。如以中国画来比喻二者,可大致说,海黄纹理、线条是工笔的,但整体是写意的,图案变幻莫测,“不按常规出牌”。越黄纹理、线条略为写意,但整体是写实的。越黄纹理散开度大(巴西花梨纹理散开度更大,它似乎是把海黄的局部纹理放大了几十倍),纹理像墨汁在宣纸上漫开了一些。海黄纹理线条流畅、生动,恣意挥洒;越黄纹理线条相对生硬、呆板,总体图案缺乏意象,很多地方呈麻丝状(这是其典型特征)。
3、色泽。海黄色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黄色外,还有黄白、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甚至多种组合于一块木料中;越黄大部分仅是黄色,而且偏浅,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这是其典型特征)。海黄画面总体洁净,尤如明心见性的清纯山水画;越黄画面则感觉脏,不时夹有点点霉斑,就像初学画者,笔墨老是不注意“滴洒漏”在画面上。
4、密度(毛孔)。海黄比重总体不如大叶紫檀、小叶紫檀,可与酸枝接近,但比越黄密实,比重大。因此,海黄横切面毛孔细小于越黄,纵切牛毛纹细小于越黄。但包括许多行家、经营者,都把密度给绝对化了。实际上,有时候海黄毛孔要粗大于越黄,比如长在地底下的根部,由于吸收水份之需,毛孔则粗;长在石灰岩、少泥土的石缝间,由于体内油性被石质反抽,毛孔也大;长在水土丰茂、阳光充足的沃野上,因生长快,毛孔也大些。
5、手感。海黄经高标号砂纸打磨、抛光后,其手感在所有材质中都堪称天下第一。盖因其毛孔细、油质多、柔韧性好,材质可不按走向随意裁切而不起茬之故。触之绵绵的、滑滑的,象抚婴儿肌肤,直至手起痒,这也是海黄深受喜爱的主因之一。而越黄在以上诸点均明显逊色,因此抚摸时,略为发涩,会挂手,甚至可以感觉有颗粒、有凹凸。 因为比重较大,海黄掂在手中有沉甸感;而越黄则显得轻飘些。但若是越黄老树根,可能沉甸感还大于海黄东部料。
6、莹光。海黄体内含丰富油质。因此,打磨后光洁度高,有玻璃面之感。拿在手上摇晃,或随着视野挪移,面上莹光会腾挪闪跃。因此,其外表常如绸缎面,莹光闪烁明显;越黄油性要低于海黄30%左右,由于油性达不到莹光闪烁的“临界点”,所以很少能有如此的莹光闪烁(小叶紫檀甚至酸枝,有的也有局部呈绸缎面,也有莹光)。还有,海黄由于生长环境恶劣或受强台风摇曳或受石头挤压,枝干歪来拐去,在这样地方都会有褶皱纹;越黄则较少见,即使有,也不生动。
7、鬼脸。我们所能在专家写的书上看到,大部分都把海黄的特征归之为有“鬼脸”。事实上,所谓“鬼脸”,就是结节、疙瘩。所有木材,其实都有,只不过它们生长快速,比如杉木,结节很大,就不起眼,不好看(如果把巴西花梨的切面缩小一百倍,其纹理就似海黄了)。鬼脸不仅是越黄的明显特征,紫檀、酸枝等其他硬木也有之(为什么许多专家学者和传统都认为“鬼脸才是海黄的唯一”,以至以讹传讹)。但海黄的鬼脸更多、更鬼,面上布得更密集、鬼脸更丰富而多姿。除了传统上大家说的“狸猫”、“凤眼”外,最精彩的应是写实的真鬼脸。假如临摹下来,就是典型的人物工笔画。此外,海黄的鬼脸还应包括其他的飞禽走兽、自然物象等图案。而越黄的鬼脸形象则单调,塑造不出栩栩如生的形象。(注:鬼脸常见于摆件把玩类物件,手串当中是很少见的,在佛珠手串当中一般会将花纹打圈的统称为鬼脸)
海南黄花梨与紫檀柳区别:
紫檀柳,不是紫檀(小叶紫檀),也不是紫檀瘤(小叶紫檀瘤疤),紫檀柳名字虽有紫檀2字,但和紫檀没有任何关系,更不属于红木的范畴,目前还不清楚“紫檀柳”的真实身份和学名。
由于紫檀柳木材纹理和色泽都比较接近海南黄花梨,所以市场上更多是被不良商家用来冒充海南黄花梨。
紫檀柳和黄花梨的区别:
1、香味:紫檀柳是但没有黄花梨的香味的。(注:海黄手串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几乎也没有香味,但打磨时会有很浓的降香味。一般佛珠手串类用密封袋密封几天即可闻到。)
2、看裂(大料):黄花梨油性足木性稳,即使是原材料一般没有那种风干的表面浅裂,但是紫檀柳的原料表面很多风干的浅裂,就是油性不足,料子发干。注:上述只针对大料,对于佛珠手串来讲,由于紫檀柳密度大,无棕眼特性,所以几乎没有瑕疵,但长期盘玩易裂,而海黄手串恰恰相反,开料时可能会有裂,但相对更适合长期盘玩,不变形,不开裂。
3、密度:紫檀柳密度很大,会沉水,黄花梨大部分是不沉水的,这么鉴别可能冤枉一小部分黄花梨,但是绝对不会把紫檀柳当黄花梨买了。(注:海黄15mm*15粒的25g左右;18mm*13粒的35g左右;20mm*12粒的45g左右;25mm*10粒的70g左右;30mm*10粒的125g左右,除极品紫油梨、黑油梨外几乎不沉水,紫檀柳100%沉水,重量与海黄对比出入很大,所以提醒海黄爱好者购买海黄佛珠手串时一定要确认一下重量哦。)
4、棕眼:紫檀柳密度极大,几乎没有棕眼,黄花梨除了极品,还是有一些棕眼的。
5、纹路:紫檀柳珠子多是顺纹的,纹路发红切感觉很淡、呆板,黄花梨的纹路很少有发红的,个别也是紫色变浅过渡成红的。
6、荧光:海黄的荧光是有深度的,由内而外,荧光内敛,用温润形容最恰当不过。而柳的质地不如海黄,密度又比海黄大,使得光泽浮于表面,没有深度,达不到海黄温润般的质感与荧光效果。
密度,红筋,死鱼眼,玻璃底,是紫檀柳区别于海的4个主要特征。其中密度,死鱼眼与玻璃底都不是决定因素,只有红筋是,但红筋也常发生在嫩料身上,所以密度结合红筋可以判断是否为柳。当然这几大因素要共同考虑。
关于紫檀柳价格:紫檀柳的价格走势目前极不明确,通常所见的紫檀柳佛珠手串的价格一般由几元到几百元不等,通常不会超过500元。
Ⅱ 海南黄花梨老称杆子怎么能鉴别是不是黄花梨木
哈,是不是海南花梨木,主要鉴定方法还是看木质纹理。。。海南黄花梨有相对明显之独特木质纹理可辨的。。。稍懂即可分辨。。。也可到海南当地花梨木交易交流市场找人随便问下即可明辨。。。
Ⅲ 如何辨别黄花梨中的海黄与越黄
海黄的鉴别方法
1.看纹理和颜色
黄花梨是红木的纹理,花梨木的底色,海黄的花纹一般有粗有细,纹路而且很清晰,线路不乱,有流线的,弯曲的,直的,纹路以黑线花纹为主,另外就是鬼脸了,但不是属于的海黄手串都有鬼脸的,单纯以鬼脸来判断是错误的
2.看比重和手感
用物掂量手串,看有没有分量,不轻飘,手感温润如玉,真正的海黄成品不会有阻手的感觉,关于沉水问题,海黄手串少较重数老料是会沉于水,多数是浮的,所以以此判断也坏也是不对的。
3.闻气味
海黄的香味并不像沉香那样浓郁而持久,海黄手串是一种自然的香味,只有新的切面才好闻到香味,不久味道就散了+haihuangzitan666
4.看焚烧海黄的过后的灰
用火烧海黄木屑出来的黑烟会直行上天,且灰烬是白色的,燃烧的时候跟没燃烧味道一样的,比较淡。
Ⅳ 海黄的鉴别
海南黄花梨的鉴别(转载,为了大家学习请原作者见谅)
最重要的是看和闻:
闻的主要内容是海南黄花梨特别的香味,而不是酸味。
新锯开的黄花梨料有一股浓烈的辛香味,但时间久了特别是成了老家俱,其气味则转成微香,鼻子不好一般是闻不出来的。
看的内容主要是纹路群的中心点,海黄区别于别的黄花梨的最大特点是纹路群的中心是“实”的,肯定是一个黑点、黑心,或粗或细,始终给人“万佛朝宗”之敢,越黄的越黄的纹路群中心,都是空的,纹路围成一圈一圈,到了快到中心就逐消失,最后不了了之。
现在很多收藏者纷纷把“鬼脸”做为签定海南黄花梨的重要指标,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准确的标准应该是“鬼眼”,也就是上面说的“实心黑点”,越黄和海黄都能有“鬼脸”,而只有海黄才有明显的“鬼眼”。
“鬼眼”其实是枝节分叉的中心,海黄是属于盘虬形的树种,枝节非常的多,按当地海南人的话讲,就是往两边长,而不是往上长,再者,海南的成材年限非常的漫长,在此过程中,或因恶劣环境,或因争取养分,一棵海黄树不断的分叉,导致树木的纹理会发生扭曲,就逐级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鬼眼”。而其它黄花梨,如越南黄花梨,它的树性比较直上,而且成材时间只需是上百年,所以就很难形成“鬼眼”。
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海黄的含油比例,经检测发现,海南花梨含油最高达27%,而越黄只有0.5%,正因为如此 丰富的含油量,一件海黄物品把玩上一段时间后,表面就会开始形成一层晶莹剔透的、类似琥珀的质地,给抚摸者舒适的手感。
正因为如此,给任何的海黄品上漆,其实对它是一种摧毁,真正的海黄珍品,它不需要任何现代化工的处理,只要经过沙纸打磨、枵稍加打天然蜡即可,余下的,得靠充满人性化的手的抚摸来完成,靠心灵的感触去完成。
海南黄花梨一般来说,分两种:
一种是油梨,也有叫油格或者油料,其特点是颜色较深、比重大,密度好,油性强,但纹理一般。颜色主要是深褐色,紫色,有些接近黑色。主要产于海南的西部,比如昌江,乐东,白沙一带。
另外一种是黄梨,也叫糠格或者糠梨,其特点是颜色较浅,比重和密度稍差,油性也稍差,但纹理好。颜色主要是浅黄、金黄、浅褐色和红褐色。主要产于海南的东部和东北部,比如三亚,海口一带。
海南黄花梨底色为黄、红褐色,打磨后的黄花梨,在自然光或灯光直射下。会显示出自己琥珀似的,迷人耀眼的金质。有的纹理似乎为微微晃动的水波,给人以入木三分的感觉。
用手掂应比较有份量不至于发飘,手感应温润如玉。真正的海南黄花梨成品不会有戗茬或阻手的感觉。海南岛东部的黄花梨除了颜色浅外,份量也稍轻一些,油性稍差一些。而西部的黄花梨则油性很重,油质感经几百年也不会减弱。
海南黄花梨亦称“降压木”,《本草纲目》中叫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血脂,做枕头可舒筋活血。黄花梨极易成活,但极难成材,一棵碗口粗的树可用材仅擀面杖大小,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长期。其木质坚硬,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上乘材料。
海南黄花梨树高可达20米,胸径可达0.8米。它是国际标准5属8类34种红木之一,用途广泛,其木材价值相当高,是海南特有的珍贵树种,分布于海南岛低海拔的丘陵地区或平原、台地。花梨木心材红褐色或紫红褐色,久则变为暗红色,常含有深褐色条纹,有光泽,具香气。木材纹理交错,自然成形,花纹美观。用花梨木制作出来的家具简洁明快、富丽堂皇,且色泽深沉华美,典雅尊贵,坚久耐用,百年不腐。花梨木家具还能长久地散发出清幽的木香之气,有提神避邪之说法。
据记载,早在明末清初,海南黄花梨木种就濒临灭绝,此后的数百年里,我国70%的黄花梨木家具均流往国外,国内仅存的少量黄花梨木被用于房屋建造、制成锅盖、算珠甚至锄把,散落民间,面临损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黄花梨品种产自越南、缅甸。其颜色较艳、味道较浓,但纹理、层次较乱,与海南黄花梨相比,价差达十倍。
由于越南与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个纬度上,所以越南黄花梨与海南黄花梨非常相近,尤其是产自越南东部,与海南隔海相望地方的木材。如何对两种木材进行识别,一般可参考如下六点:
一、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棕眼)细,木质坚硬,摸起来手感好,但粗而不刺,手感有沉甸甸的感觉。油性较大,光泽度强,光滑如玉。在自然光下,打磨后的黄花梨有半透明的感觉,除紫檀外,一般木材是没有这种效果。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些,油性差,发干、发涩。在自然光下很少有半透明的琥珀感。
二、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说的降香,但是属于清香,新伐材其辛辣味刺鼻,新切面辛辣香气浓郁,成器后香气微弱,几乎难以闻到,但稍经刮削,则香气扑鼻。越南黄花梨酸香味较浓,香味略小。
三、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鬼脸是生长过程中的结疤所致,它的结疤跟普通树的不同,没规则,呈现美丽的图案,即所谓的虎皮纹,纹路流畅,材料的纹路清晰,象麦穗形状.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越南黄花梨也有鬼脸,但鬼脸纹松散,略显呆滞,缺少活泼生动,杂色较多;这些都是区分越南黄花梨的标记。但是不是每个海南黄花梨都能有“鬼脸”的。
四、颜色上二者也有区别,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越南花梨红褐色纹理或咖啡色条纹相间,条纹粗细不一、混浊不清,以浅黄为多,并杂有紫药水色。
五、从材料上看,越南黄花梨树材粗大,海南黄花梨直径普遍较小。现在见到的越南黄花梨心材直径大多在20-40厘米。而海南黄花梨,以前见过的,心材直径最大的也不过30厘米。
六、海南黄花梨其心材和边材差异很大,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 削掉的碎末,放在一个杯子里面,用滚烫的开水泼上去,上面马上就会有一层象机油一样的一层,闪闪发着油蓝的光。
海南黄花梨的香味
海黄的香味是一种瘾,让人上瘾的就是它那香味无法像照片那样定格加以诠释,只能想象,不停的闻。而大多数海黄玩家开始接触海黄前都是从字面上来了解海黄的,写出来的都是赞美最美的一面,这就容易令人走入一个误区,只有闻到令人心旷神怡的香味才证明是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这个树种独特的香味,然而,大家能接触到的海黄香味却有许多的“变味”,有的甚至是臭味,这就要求大家走出光靠味道辨别海黄越黄的误区。海黄的香味并不像沉香那样浓密而且香味持久,那是一种自然的美,就像鲜花会谢去。只有新切面或者封严的杯子罐子才好闻到,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气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开新的表面就又会散发出来,另外,雨天或者潮湿的天气海黄宝贝也会散发出悠悠降香。当然也有千年难遇的老料,这样的老料做出来的宝贝,哪怕上腊也难封住它的香味,而且非常醇香,这是千百年沉淀的结果,只能机缘巧遇。
海南黄花梨的花纹
海黄除了香味能让人上瘾,就是花纹能令人陶醉了。很少有人能不被它那惊世之美折服,一块木,一块千年不朽之木,要么是千奇百怪的鬼脸,要么是密密麻麻的鬼眼,要么就像一张虎皮.......这些都是人们对黄花黎美好花纹的描述,新玩家往往凭这些概念来判断海南黄花梨真假,好坏。其实花纹,纹路线条有许许多多种形式,“鬼脸”就是一个朦胧的概念,什么样的花纹才是鬼脸呢?这也很难用文字来给大家一个准确形容,大家看帖子后面的鬼脸附图来感受一下吧。不是所有的海南黄花梨都有鬼脸的,以鬼脸来判断好坏是很大错误的。除了鬼脸还有“鬼眼”,也就是相对小的,生长过程中向外冒新芽的树疙瘩,往往一出现就是一排一排的,且非常密集。海黄的花纹有粗有细,但都很清晰,不显乱,有流线的,有弯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线花纹居多,偶尔也能见到深褐色或红线花纹(东部黄梨多),细花纹的材质颜色往往色差不大,粗花纹的花纹颜色跟材质颜色色差明显,整体颜色又非常好看,多为西部油梨。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海黄都有漂亮的花纹,许多老料大料,老料的边脚料作出来的东西就没什么花纹,却又很值钱!要么花纹细而浅,要么粗而淡,这些也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新手光以花纹来判断黄花黎这也是走进了误区。凭香味,花纹,也不敢100%判断海黄或者越黄的,黄花黎的材质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海南黄花梨的花纹中,还有褶皱纹,更漂亮的还有瘿木花纹,目前市场上能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越黄,请大家明明白白消费;不管怎样越黄也是值得收藏的,在行业内,一个越黄瘿木碗就曾经以30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过,更有甚的极品现在都有报价在百万人民币了。
荧光、金丝,沉水
没有任何两件相同的器物是相同材质花纹的。材质也是海黄跟越黄较大的区别,大家所能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的海南黄花梨材质表面都能比较容易打磨出荧光,扫腊后什么荧光感,半透明琥珀质感,温润如玉感都出来了,而少数长期泡水的海黄根料或杆料会出现像越南黄花梨一样的材质表面,光打磨不上腊反而要好看的多。海黄打磨后,表面毛孔较少,甚至没有,反光感很强;越黄就毛孔较粗,看起来材质有些疏松,感觉吸光,上腊后二者对比就更加明显。海南黄花梨气干密度为0.82-0.94/cm3,仅有少数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数都会有点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这样理解也是错误的。又分为东部的黄梨(颜色发黄)和西部的油梨(红,紫,黑三种颜色都有),东部的黄梨相对西部的油梨来说,材质要轻,做为古时进贡皇家的木料,最为出名的形容就是荧光感强,半透明质感透露出屡屡金丝。对于新手理解何为“荧光”呢,那是对物论物,不尽相同,荧光、金丝还有沉水等常见的形容,都跟材质分不开的。荧光只是一个概念,不必深究。太把荧光当回事也就走进了误区。材质细腻的,反光强烈的,想简单就这么回事。有些人拿木屑泡水来区分海黄越黄,那也是不严谨的,容易误导。。。
1,越黄海黄,密度看有一定区别,多数(我说的是多数)越黄纹理粗,黑线散,综眼大且长;海黄油梨纹理密黑线多颜色深密度高,糠梨虽密度不及油梨但纹路齐整黑线细致分布匀称,纹理与颜色的形成的反差更加漂亮。
2,越黄确有少数料较为精品,不论密度纹理黑线细密程度包括楼主所言之“鬼眼”均区别不大,这些精品越黄,如果棕眼再细密的话,实则与海黄区别很小了。
我们所言之海黄,其实也是在品上述特征之美,如极少精品越黄能达到海黄的特征,实则评论越或海也无意义。
越南黄花梨的木材特性:
木质:越南黄花梨同样具有鬼脸纹,但是纹理松散,略显单板,杂色较多,颜色呈现浅黄色、红褐色、深褐色等。颜色较深的越南黄花梨很容易和海南黄花梨混淆。
气味:新切面有较浓的酸香味。
纹理:纹理粗细不一,宽窄不一,变化无规律、颜色为红褐色、深褐色等。大多不是很清晰。
手感:油性较差,触之干涩滞手。
越南黄花梨的鉴别要点:
目前市面上的黄花梨多为越南黄花梨,绝大多数产自越南、缅甸的越南黄花梨,色深的越南黄花梨鱼古典家具中的海南黄花梨较为接近,很容易混淆,也有的人以越南黄花梨欺骗消费者。
两种木材较为接近,区别二者是相对而言,要在对木材进行抛光以后进行鉴别才行,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多接触实物,仔细辨别,积累丰富的经验,这里介绍两种鉴别的方法。
纹理: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的纹理清晰可辨,且粗细一致,生动活泼,越南的黄花梨纹理粗一些,多数浑浊不清,宽窄不一,有的纹理会发生急剧变化,互相之间毫无联系。
气味:海南黄花梨味道稍大一些,越南的味道香气略小。
海南黄花梨颜色生动自然,越南黄花梨颜色杂乱。
下面上图:海南黄花梨图片:
海黄经典纹理:鬼眼——狐狸眼
海黄经典纹理——猴子脸
海黄经典文理——山水纹
海黄经典纹理:老虎纹
海黄的树枝
玩海黄,喜欢纹理的,就找糠梨的,新料的上蜡之后漂亮自然分叉
海黄树干上的白斑。
海黄格和白皮
下面是一片转载的海黄手串和越黄手串的比对图片和解说。
海黄越黄手串对比图——最简单的鉴别方法
这张是越南北部油料,经常当海黄油梨卖,新开出来的比重大,由于水分大,也沉水!
这里要注意的就是,海黄有一种油料,很次的,和越南料没啥区别(也常被一些卖家说成是越黄,从而提高海黄极品珠子的价格),上手了才可以区分出来!上图大家看看
海黄糠梨新料和海黄最次油梨
海黄糠梨新料局部和海黄最次油梨局部
左边为越黄南部料,右边为海黄料
海黄糠梨新料!珠子上还带点白皮的
越黄北部油料局部
越黄南部料,所谓的越南糠梨,常拿来当海黄糠梨卖
越南南部料局部图
越黄南部料与海黄对比
海黄新料糠梨局部图,棕眼较粗
下面的大家猜猜是什么?
现在市面山存在不少黑酸枝手串,黑酸枝有些比海黄好看的多了!黑酸枝当海黄卖的大有人在!上图就是黑酸枝手串。当然是极品黑酸枝。
白酸枝人工加香之后冲海黄糠梨卖的人大有人在!
海黄同料油梨全鬼脸2.0CM 11+1 重53克,沉水!
Ⅳ 海南黄花梨鉴别和普通的黄花梨手串有什么区别
海南黄花梨区别于其它黄花梨最大的特点是纹路群的中心是“实”的,或粗或细,肯定是一个黑点。普通的黄花梨的纹路群的中心则是空的,纹路围成一圈一圈,到了快到中心时就逐级消失了。
Ⅵ 如何鉴别海黄和越黄,具体一点
海黄和越黄的区别如下:
1、色泽
海黄会在黄色的底色中,带一些紫、棕色;而越黄绝大多数都是比较单调的黄色。
Ⅶ 海南黄花梨如何鉴别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如何鉴别海南黄花梨,这可以说算门学问了,书上网上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不少,但说法众多,有些还是错误的,大家容易混淆!我玩海南黄花梨也很多年了,理论方面研读了众多学者的书籍,实践方面也是接触了不少海南黄花梨的原木和工艺品,所以也积累了一点鉴别海南黄花梨的经验,虽然现在不能能100%的鉴别出来,但是相信能鉴别出98%问题不大! 鉴别海南黄花梨的真假,其实跟鉴定古玩道理是一样的,有些东西是不能用言语直接可以表达清楚的,你说根据材料和花纹去鉴别也是一种误区,根据气味去鉴别,也有误区,根据颜色鉴别,还是有误区,只能把几种综合起来,有着大量的实物观察对比经验,才能准确得鉴别出来的! 要鉴别海南黄花梨,首先就要讲外观,也就是颜色和纹路,这也是我认为鉴别海南黄花梨最重要的方法了,海南黄花梨区别于其他红木材质的最重要特征就是那多变、生动活泼、灵动飘逸的纹路,那美丽的山水纹、狸斑纹、蝴蝶纹,这些在其他的木材中基本上是很难见到的,相信这个大家能容易鉴别出来的!而对于越黄,由于木质结构极为相似,海黄的纹路越黄也会有,但是一般来说,海南黄花梨的纹路要好看一些,纹路细腻清晰一些,也就是黑线部分纯而清晰,反差小;而越南黄花梨花纹相对海南黄花梨来说就粗犷了很多,黑线的黑晕稍多,比较混浊,山水纹比较常见,反差相对较大。就如书上所说,海南黄花梨的纹路比较优雅美丽,而越南黄花梨的纹路就比较粗犷凌乱,这也不是大话套话,还是比较实用的!另外,一般来说,大部分的海南黄花梨的颜色都比较深,很稳重,海南黄花梨的油梨基本上都是那种暗红、红褐色,而越南黄花梨的颜色就比较张扬,颜色活泼很多,颜色以金黄、亮橙色为主!以上两种方法用的熟了,基本上可以鉴别出8成左右了! 鉴别海南黄花梨中的难点就是有种越南北部的黄花梨料子,市场上俗称“越黄油梨”,这个名称不是很科学,还有一种就是部分越黄的大根料,这两种料子的共同特点就是油性足,颜色深沉,跟海南黄花梨极易混淆。鉴别这几种材料,最重要的还是靠经验了,方法主要就是看荧光,还是上面说的海黄油梨黑线清晰细腻,稍许抛光,就极为透亮,光线就像是从木材里面发出的,通俗一点就是像隔着一层玻璃!而上面说的两种越黄料子这样的效果会弱很多,而且黑色素不纯,会夹杂稍许红色的成份。鉴别这几种的确很难,我所说我本人的2%的误差也就是出错在这种材料上面,如果精选纹路上等的越黄北部油料的根料,国内顶尖雕工,再辅以多层的抛光打蜡技术,这真的是太难以鉴别了,即使是几十年的资深行家也会出错!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上等越黄料子跟普通的海黄料子,就目前来说,价格越来越接近了!为什么呢?越黄近年来消耗巨大,好的料子也跟海南黄花梨一样,急剧减少了!以前价格也许是相差10倍,但现在两者也是在慢慢拉近了,等级高的越黄料真的是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找了!其他大家可能还会看到的方法就是闻气味、泡酒精、燃烧法等,我个人认为不是很好判断,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说了这些可能会让朋友们迷糊了,最后我还是强烈建议您直接比较观察我们的海南黄花梨藏品和越南黄花梨藏品的产品图片吧!相信您浏览一遍后,相信心中会明了很多!以上鉴别海南黄花梨的方法仅属个人愚见,还望行家指正! 龙木阁陈老师原创,严禁转载!
Ⅷ 海南黄花梨的原木的鉴别方法!
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区别
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香枝木类)树种拉丁名为: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
商品名为:scentedrosewood
黄花梨为制做红木家具的上好木材,市场上现存的少之又少。平常我们能够见到的,大多是产自越南的黄花梨。由于越南与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个纬度上,所以越南黄花梨与海南黄花梨非常相近,尤其是产自越南东部,与海南隔海相望地方的木材。如何对两种木材进行识别,可参考如下五点:
一、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棕眼)细,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
些。
二、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说的降香,而越南黄花梨香味略小。
三、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即所谓的虎皮纹,越南黄花梨相对差一些。
四、颜色上二者也有区别,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
五、从材料上看,越南黄花梨树材粗大,海南黄花梨直径普遍较小。现在见到的越南黄花梨心材直径大多在20-40厘米。而海南黄花梨,我们以前见过的,心材直径最大的也不过30厘米。
上述两种木材的区别都是相对而言的,而且都是要在对木材局部刨光以后进行鉴别才行。这种鉴别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对有经验的人来说,还是不成问题的。
Ⅸ 怎么鉴别海黄
海黄的鉴别:
1、黄花梨木本身是中药,有一种中药的“降香”味道。黄花梨都具有降香黄檀这个树种独特的香味。海南黄花梨香味时有时无,雨天与阴天特别是连雨天会浓些,晴天比较淡,海黄的香味最大的特点是会缠身,过去很久不时的还会飘来阵阵熟悉的香味。
2、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美观,手感如婴儿面,有麦穗纹、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海黄的花纹有粗有细,但都很清晰,不显乱,有流线的,有弯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线花纹居多,偶尔也能见到深褐色或红线花纹(东部黄梨多)。
3、有“鬼脸”,“鬼脸”是由生长过程中的结疤所致,它的结疤跟普通树的不同,没规则,所以人们才叫 它“鬼脸”,但不能说是个花梨木都有鬼脸。除了鬼脸还有“鬼眼”,也就是相对小的,生长过程中向外冒新芽的树疙瘩,往往一出现就是一排一排的,且非常密集。
4 绝大部分的海南黄花梨材质表面都能比较容易打磨出荧光,那是海南黄花梨黄中带有紫红色纹路借助光线形成的紫光,老的海南黄花梨随岁月的沉淀还会形成半透明琥珀质感,温润如玉,海南黄花梨只能打磨,上腊后能更突显其漂亮纹路,但影响其抚摸的手感。
(9)海黄老秤杆的特征和鉴别方法扩展阅读:
海南黄花梨的介绍
海南黄花梨,别名:降香檀、花梨母、花梨、降香,检测报告为降香黄檀或香枝木,原产地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生长在吊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之一,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名贵的海南黄花梨则主要生长在黎族地区,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区及保亭的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
海南黄花梨的保养方法
1、防止海南黄花梨被阳光直射和暴晒,以免造成木材龟裂、变形和酥脆。
2、防过度干燥,以避免海南黄花梨木材因干裂而造成变形。
3、防火,海南黄花梨做成的各种木制品,都是易燃之物,需要严格注意防火,以免烧伤、烧毁。
4、防虫蛀防鼠咬,木制品经常会遇到虫蛀和鼠咬的情况,海南黄花梨制品一般非常贵重,这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Ⅹ 帮忙看下这个老秤杆是什么木头的,谢谢
多拍几个照片,如果你是南方人,有可能黄花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