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气管插管患者的正确吸痰以及膨肺手法
您好,膨肺吸痰法方法
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用膨肺吸痰法,由两人操作,甲护士首先连接人工气囊与氧气管,流量为10L/min,分离呼吸机与气管插管,人工气囊接口与气管插管连接,然后均匀挤压人工气囊,以10~12次/min的频率挤压人工气囊3~5次,气量是平时潮气量的1.5倍。持续2min后由乙护士迅速将准备好的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内,每次吸痰时间少于15s,吸痰后甲护士再次接人工气囊与气管插管挤压3~4次,之后接呼吸机呼吸。如痰液黏稠可向气管内注入稀释液3~5mL,接人工气囊挤压3~4次再次吸痰,效果更好。
讨论膨肺吸痰法意义及注意事项
1.膨肺是以简易呼吸器与患者的气管插管相连接,给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吸气时深而缓慢,随即有10~30s的呼吸暂停,然后快速呼气。膨肺吸痰时,缓慢吸气使通气量增加,扩张了小气道,使原有塌陷萎缩的肺泡扩张,屏气一定时间可使气体在不同肺泡之间均匀分布,肺泡充分开放,复张的肺泡稳定性和肺的顺应性增加,有利于自主呼吸的加强和锻炼。随着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增加,通气血流比例改善,使氧合指数上升,症状体征改善。膨肺后迅速而无障碍的呼气,促进了支气管分泌物排出。
常规的翻身拍背吸痰,细小支气管的痰液不易排出,吸痰前后虽加大氧浓度,但机械通气病人一方面要克服通气回路、人工气道阻力;另一方面吸痰时呼吸加快,耗氧增加,会出现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对抗,不仅降低通气量,而且增加体力消耗及心脏负担。膨肺吸痰法能减少吸痰时的低氧状况,吸痰前给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可增加患者体内的氧储备,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吸痰完毕再次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2~3min,以恢复患者在吸痰过程中氧的消耗,恢复体内的氧储备。
2.膨肺时在气管插管内注入湿化液;较大的潮气量输入使湿化液迅速弥散在各段支气管,使痰液稀释,加上叩背与有效吸痰,使排痰较彻底,预防肺不张,减少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机械通气期间若气道湿化不够,易导引起肺不张和继发下呼吸道感染,因此,湿化疗法也是机械通气中防止和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个重要措施。
3.研究表明,通过膨肺技术,使肺内外产生一个压力差,促使细支气管的痰液松动,流向大支气管而易于吸出,减少肺部感染。膨肺增加功能残气量,扩张了小气道,使原有萎陷的肺泡复张,预防了肺不张,并且经膨肺吸痰后,患者肺顺应性增加,气道阻力减少,人机对抗减轻,呼吸肌做功减小,能使患者尽早脱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
4.膨肺前需彻底吸净呼吸道分泌物,以免将分泌物挤进远端小支气管。膨肺吸痰过程中心输出量降低,因此对心功能差的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膨肺吸痰对循环有一定影响,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等。机械通气期间,严密监测呼吸机使用的参数,根据病人的情况及时调整氧浓度、辅助通气模式、呼吸频率及插管深度,定时查血气分析,观察呼吸机使用效果及停机指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Ⅱ 气管切开 吸痰
先通过气管套管吸痰,然后再吸口鼻腔。
必须这样操作。
否则将口鼻腔内细菌带入气道内会引起感染。
当然如果你分别用两根吸痰管的话那就随便了。
Ⅲ 常用吸痰方法有哪些
(1)口对口吸痰:通常是在病情危急,而又无任何吸痰设备时所采取的方法。吸痰时,托起病人下颌,使其头向后仰,将病人鼻孔捏住,口对口用力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
吸痰时应注意:插入吸痰导管以前,应用水润滑导管尖端,插管遇有阻力时,切勿强力插入,以免损伤气管内膜。吸痰时,要随时注意病情变化,特别注意呼吸及心跳。要防止刺激迷走神经而引起反射性心脏骤停。
(2)导管吸痰:主要是用注射器抽吸,让病人取平卧位,头侧向一边略后仰,面对操作者,将吸痰导管润滑后由鼻腔轻轻插至咽喉部,待病人吸气时,迅速将导管送入气管内约20~25厘米,此时病人由于气管受到刺激引起咳嗽,表明导管已进入气管内。然后取50毫升注射器与吸痰导管连接,接好后即可边抽吸、边将导管慢慢上移并左右旋转把痰液吸出,直至将气管、咽喉部、鼻腔部的分泌物吸尽为止。
(3)支气管镜下吸痰:此种方法通常用于痰粘稠不易咳出、下呼吸道阻塞及导管吸痰无效者。病人在术前3小时内禁食,避免术中发生呕吐。术前要向病人解释清楚,取得配合,插管前于咽部喷地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再行吸痰。术后可能出现咽喉疼痛或痰中带血,应注意休息。术后禁食3小时,以免食物误入气管。必要时用多贝尔氏液嗽口或口含消炎片。
(4)气管切开吸痰:此种方法非在必要时一般不采用。吸痰时,是将吸痰导管直接插入气管套管内吸痰。
Ⅳ 引流管的气管切开吸痰
1,戴口罩,洗手。
2,评估病人是否需要气管内吸痰,指征包括:(1)呼吸音粗糙(2)咳嗽(3)呼吸频率加快。
3,向病人(清醒者)或家属(昏迷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4,开动吸引器,将压力调节至13.3-16.0kpa(100-120mmHg),最大不超过26.7kpa(200mmHg)。
5,将灭菌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灭菌杯内,打开吸痰管,暴露末端,右手戴上手套保持无菌。
6右手持吸痰管与左手持吸引管连接,并用左手拇指控制吸引阀门,用消毒生理盐水浸湿吸痰管试吸。
7,将吸痰管经气管套管插入气管内,快速地开启吸引阀门做间歇性吸引,以旋转手法边吸边退,一次抽出痰液。切忌上下多次抽动,避免缺氧,一般单次吸引时间5-8s,不宜超过15s。
8,吸氧或休息片刻(3min)后可再次吸引,但最多不能超过4次。
9,如分泌物粘稠,可注入2-5毫升生理盐水于气管内,然后加压呼吸3-4次,使滴入的液体到小支气管以稀释滞积的痰液并刺激咳嗽。。
10,吸痰毕,分离吸痰管,将吸引管头泡于消毒液中,手套及吸痰管按一次性物品处理。
11,将2只药杯,剪去底部,两杯之间套入纱布盖于气管切开口上,用生理盐水浸湿纱布。
12,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洗手。 1,缺氧病人于吸痰前宜加大氧流量或用呼吸皮囊加100%氧气加压呼吸,如病情需要,可按照步骤重复吸引,但最多不超过4次,重复吸痰中间应充分给氧后再吸痰,可用呼吸皮囊加100%氧气加压呼吸。
2,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吸痰管,手套,吸痰溶液及容器必须每次更换,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交叉感染。
3,操作时注意动作轻,快,避免损伤气管黏膜。
4,吸引器各管道连接要准确,无漏气,吸引瓶及时倾倒,水面不超过2/3,每日要浸泡消毒。
5,使用人工呼吸机病人吸痰以后与呼吸机连接,调节参数。
6,气管切开处敷料,一般每日更换一次。
Ⅳ 常用的吸痰方法有哪些
吸痰是常用的排痰方法之一。目的是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常用吸痰方法有口对口吸痰、导管吸痰法、支气管镜下吸痰法、气管切开吸痰等。
(1)口对口吸痰:通常是在病情危急,而又无任何吸痰设备时所采取的方法。吸痰时,托起病人下颌,使其头向后仰,将病人鼻孔捏住,口对口用力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
吸痰时应注意:插入吸痰导管以前,应用水润滑导管尖端,插管遇有阻力时,切勿强力插入,以免损伤气管内膜。吸痰时,要随时注意病情变化,特别注意呼吸及心跳。要防止刺激迷走神经而引起反射性心脏骤停。
(2)导管吸痰:主要是用注射器抽吸,让病人取平卧位,头侧向一边略后仰,面对操作者,将吸痰导管润滑后由鼻腔轻轻插至咽喉部,待病人吸气时,迅速将导管送入气管内约20~25厘米,此时病人由于气管受到刺激引起咳嗽,表明导管已进入气管内。然后取50毫升注射器与吸痰导管连接,接好后即可边抽吸、边将导管慢慢上移并左右旋转把痰液吸出,直至将气管、咽喉部、鼻腔部的分泌物吸尽为止。
(3)支气管镜下吸痰:此种方法通常用于痰粘稠不易咳出、下呼吸道阻塞及导管吸痰无效者。病人在术前3小时内禁食,避免术中发生呕吐。术前要向病人解释清楚,取得配合,插管前于咽部喷地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再行吸痰。术后可能出现咽喉疼痛或痰中带血,应注意休息。术后禁食3小时,以免食物误入气管。必要时用多贝尔氏液嗽口或口含消炎片。
(4)气管切开吸痰:此种方法非在必要时一般不采用。吸痰时,是将吸痰导管直接插入气管套管内吸痰。
Ⅵ 吸痰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便携式吸痰器使用后用水温低于30℃的消毒液或洗涤剂按吸痰方式操作清洗,不得采取高温消毒。非专业人员使用便携式吸痰器,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操作。吸痰时避免吸痰管紧贴咽部,以免破坏口腔粘膜。便携式吸痰器要妥善保管,避免儿童乱动、乱用、造成误伤。
Ⅶ 气管切开病人的吸痰操作
你好气管切开的病人吸痰要注意操作的时候要注意无菌原则,一个吸痰管只用一次,吸痰时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
你好气管切开的病人吸痰要注意每次时间不能超过15秒,吸痰时要注意患者的情况,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Ⅷ 气管切开在家里怎么吸痰
管切开的病人痰不容易咳出,应该采取机械吸痰,这样可以减少病人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
建议:如果没有条件让专业的护士吸痰,自己动手的话,方法是:先吸深部的痰,细皮管逐渐上移并转动防止吸在气管壁上,孔堵住的话就取一杯水吸些水通后再给病人吸痰。
Ⅸ 气管切开术后第二天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听诊肺部有痰鸣音。应如何为他做吸痰操作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痰会很多,就需要及时吸痰改善呼吸困难,提高血氧饱和度。气管切开术后一般都使用电动吸引器进行吸痰。目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
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多头电插板、治疗盘内放有盖敷料碗2只(一只盛无菌盐水、一只盛12-16号消毒吸痰管数根,气管插管患者用直径为导管腔径的1/2~1/3大小的吸痰管),弯盘、钳子或镊子置于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检查并调节电动吸引器的负压(负压:成人<20kpa,小儿<13.3kpa)
实施:用物带至床旁,消毒液挂于床头,接通电源,助患者头偏向一侧,面向操作者。带手套,连接导管,打开吸引器电源开关,脚踏运转开关,等渗盐水试吸,松开脚踏开关。打开气管切开纱布,吸痰管插入气管套管内,脚踏洗痰从深部左右旋转,上下提拉洗净痰液,松开脚踏开关。每次抽吸时间<15秒,一次未吸净,隔3~5分钟再吸。痰粘稠时拍背部,必要时滴化痰药或蒸汽吸入、超声雾化吸入。吸痰过程中及吸痰毕随时用纱布擦净口鼻分泌物,注意每次抽吸后更换吸痰管,避免感染。注意观察病情,病情好转,暂停抽吸。将吸痰器放于床旁,平头管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后置消毒液瓶或试管内备用。
注意事项:
1.使用前必须检查吸痰管和排气管,不能接错,检查管道连接是否紧密。
2.严格无菌操作治疗盘内用物每日更换1~2次,吸痰管每次更换。
3.储液甁内应先放入100ml消毒液,瓶内吸入液不宜过满,应及时倾倒。储液甁和连接胶管每天进行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