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善有什么简单的做法
慈善不是富人、有成就者的专利,它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触手可及;慈善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不是策划周密的项目实施,也不只是捐钱捐物,它不需要很伟大的理念,它可以从关心我们身边的人、物、环境开始,给予关怀和支持。正如崔永元所理解的那样,慈善是信手拈来的事情:“人家唱歌你在台下为他鼓掌,这就是慈善;路边有一个乖巧的小女孩,你给她送去一个微笑,这就是慈善;甚至连老人过马路你去扶她,不用有那种明显的行善的行为,都叫慈善。”
心存善念,点滴行善。让我们把行善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吧,举手之劳便可为他人和自己带来有益的帮助、影响甚至改变。
日行一善的100种方式,你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1.捡起脚下别人扔的纸片,扔到垃圾箱里去。
2.向与你擦身而过的人微笑。遇到同事或者长辈报以问候!
3.扶老人过马路(当然,你要确定她想过去,而且别穿一身劫匪似的黑风衣)。
4.在公交车上让座。
5.看到不远处有人要过马路,把车在斑马线前停下来(别管后面车辆的喇叭声,我们要做有素质自己)。
6.看到讨钱的乞丐,给他吃的。看到讨饭的老人,给他钱。
7.坚持一天不说一口粗话。
8.把单位会议室里坏的座椅顺手修一修吧(当然,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技术,别多修出好几个零件来)。
9.请一个你不熟的同事吃顿饭,不要理由。
10.天色晚了,看到路边摊的老阿婆还有一些香蕉没卖完,把剩下的全部买下来,让她早点回家。
11.遇到问路的人,如果你不知道,帮他问。
12.遇到迷路的,直接带到,太远的话就送上车,实在不知道地方的送到派出所或交警。
13.放走误飞进你家中的小动物(放走的要是活的,少根毛都不行)。
14.把邻居的孩子们叫到一起来,给他们讲故事。
15.把你的诀窍,与同事分享。
16.给一个孤身在家的亲戚打电话,跟他(她)聊天。
17.如果你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允许任何人搭顺风车(没后座的自行车就算啦)。
18.了解一些别人的愿望,偶尔地,给身边的人一些惊喜(就是把你追女朋友的心思分摊一些给别人)。
19.寄钱给需要帮助的人,不用多,也不要透露出自己的任何信息。
20.上网时看到好帖,回帖,而且回得声情并茂,正能量需要传播。
21.在跟别人合作项目时,多做一些工作,不要跟人讲。
2. 如何行善积德最简单方式
行善积德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个孝顺的人。
3. 怎么积德行善
一、孝顺
如果不在父母身边的话,记得常常打电话回家是很必要的.和家里人寒暄问暖一下,特别是在父母过生日或者其他特别的日子,不能回到父母身边的话,一定要记得联系,.放假有空的话最好还是回家多看看父母.顺便买几件小礼物,不要多贵,只是让老人觉得你心里惦记着他们就好. 多体贴关心一下父母,比如说,力所能及的做些家务活,帮父母锤锤背啊,等等。
二、助人为乐
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有些明眼一看即可,比如公交车让座,正要过马路的盲人、街上跪地乞讨者等,在正常的环境下,做人要有善心,多点爱心,勿庸置疑。但在某些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分辨,再确定是否出手相助。
三、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公益活动几乎都是由单位或者学校等各个场所组织的,爱心满世界志愿者,献血,捐款/捐物、爱心助学、关爱失独是很常见的公益活动。但是,这些也是一份爱心,一份帮助别人的希望。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即可!
四、救人性命
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尤其是救人性命的医生护士,消防公安及其他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对待生命能伸出援手的人。人的好意,祈福能量。”其实这里的意义在于突出善念比善行更重要,因为善念之后一定会有善行。民间以救人性命为大功德,往往你救了一条命,对方也会感恩戴德,会一辈子以你为至亲来祈福,善待,交往。
五、放生
放生的行为:长寿、慈悲心自然生起。山神为友,所有动物体认为亲而欢喜。我们放生的目的,就是希望一切众生平息杀业,互相保护生命的安全。希望大家认清楚放生的眞义。人人都要保护动物。
4. 积累福报最快的方法有哪些
1、深信
首先就是要深信。深信是从明理中产生的,首先要明白这些佛理。明白了佛理,才能产生真正的信心。在不明理的情况下,盲目地信仰,这叫迷信,是一种愚痴、迷茫的状态。不能迷信,要明信。有足够的闻思才能明理,才可以产生真正的信心,才会产生深信。
4、长远精进
在学佛发愿创造命运的初始,我们都能以满腔的热情去实践,时间一久或者遇到恶缘便会生起懈怠而退却信心,缺乏长远心和精进心。福慧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改变命运的道路或许是艰辛的,但是不改恐怕会更加辛苦。
我们今生有幸得人身、闻佛法,念念修行。遇顺境而不贪,遇逆境而不嗔。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哪里还有多余的可以等待,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现在就要开始!
5. 怎样快速的积德行善
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是行大善,积大德。
你应该全家吃素,不杀生,同时恭敬诚心为他念阿弥陀佛佛号或《地藏经》,多多益善。然后以他的名义大量放生,行善积德,供养三宝。
6. 如何积德行善的几种方法
【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
一、“与人为善”,这是讲存心,要存一个善心,以善心看待一切众生。
二、“爱敬存心”,以真诚心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人事物;“敬”是恭敬、谨慎、细心,对人、对事、对物,爱敬存心。
三、“成人之美”,人家有好事,我们要帮助他、成全他,不能破坏。此人是恶人,但是他做的事是好事,即“偏中正”,我们也要帮助他。不能对人要对事,此事对社会有好处,对大众有好处,就应当帮助。人虽然不善,我们要常常辅导他,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使他的善行能成就。
四、“劝人为善”,特别劝导有能力、有机会的人,他们有能力、有机会行善,错过非常可惜。没有机会去创造机会,比较困难;创造机会也必须有创造机会的条件,否则也是做不到。所以认识机会,掌握机会,这是真正的智慧。
五、“救人危急”,人在有急难、危险之时,不论他是好人、恶人,是恩人、冤家,不能见死不救,一定要救援。
六、“兴建大利”,所谓大利,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就是大利。自己有能力,自己一个人做;没有能力,就集合大众的能力来做。利益社会大众的事情太多,什么是真正的大利,真实的大利无过于教育,教育是根本。今天社会动乱,人心不安,灾难频繁,其原因就是教育的失败。现前最大的利益,就是宗教教育的落实。现在的学校教育,要回到中国古老的教学宗旨很难;换句话说,纵然他明了,也无法改正过来。所以,今天唯一的办法,就是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要看我们自己怎样去推动。说到佛教教育,今天无法推动佛教教育的原因何在?没有师资,没有讲经说法的人。出家人虽然不少,但出家人没有忘记自己,没有放弃自私自利,想推动佛陀教育根本不可能。要想推动佛陀教育,最低限度要将自私自利的念头舍弃,这就难了。所以当前最大的利益是办学,培养师资,然后才有一批人来推动,来教化众生,帮助众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这个世间孤儿很多,这些小孩从小就失去母爱,失去家庭,他们需要真正有爱心的人来照顾、教导。要如何教导,这都是社会大利之一。现今的社会,年老之人退休后,儿女不孝养,老人的晚年非常孤单、寂寞。我们要如何照顾、教导他们,让他们回头,让他们忏悔,认真学习,使来生比这一生过得更殊胜,这是教育。当然最殊胜的,是帮助他作佛、作菩萨。此目标若达不到,也应当帮助他生天,帮助他来生得到人间富贵,这都是属于大利。
七、“舍财作福”,世间人不知道财是罪业,你能够舍财,你就修福了。积财就是罪业,很多人缺乏财用,你把财留在身边,让一些人受苦受难,这就是造业。何况财积在身边,增长贪嗔痴;换句话说,增长你将来堕三恶道的机会。所以财一定要舍,要舍得干干净净。世间人不肯舍财,就是有顾虑,担心舍了之后生活没着落,这是他不懂因果的道理。命里有的决定有,舍都舍不掉;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来。可是财来的时候,还要赶快舍。
中国从前供的财神是范蠡,很有道理。范蠡非常懂得处理财务,他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就退隐去做生意,没多久就发财了。发财之后就布施,布施完了,再从小生意做起;没多久又发财了,发了之后又散,三聚三散。所以他懂得散财,懂得布施,愈施愈多,愈多愈要散,决定不积财,这是修大福报。不但他这一生当中,财用决定不会匮乏,来生的福报无比殊胜。
八、“护持正法”,世间正法、出世间正法都要维护。今天护持正法以新加坡的李木源居士为榜样,值得我们学习。他毫无私心,真正是念念为佛法、念念为众生。但是护法首先要有智慧、有能力,认识正法。特别在现前时代,《楞严经》云∶“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也就是说仿冒的佛法太多了。所以首先要有能力认识正法,然后才发心去护持正法。我们一生全心全力做这桩事情,但是每个人缘分不同,有人很想学佛,很想亲近善知识,但是遇不到。真正遇到善知识是大幸,遇到善知识要真正肯学,发心学习弘扬、护持,这是无比的福报。
九、“敬重尊长”,佛教导我们要孝亲尊师,要做到。现在世间人不重视孝道、师道,我们要为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念念不忘父母师长的恩德,这是存心厚道。不但不忘,还要有行为表现,对父母、师长要尽到孝养的责任。生命得之于父母,慧命得之于老师,对父母、老师之恩怎么能忘记?我小学的老师已经找不到了,中学时代的老师,现在还有一位。每当逢年过节,我都会送一份供养给老师,礼虽然很微薄,但老师感到很温暖,学生没有把老师忘记。
老师对我们有厚恩,如何报答?表扬老师的德行。我跟李老师学佛十年,李老师往生之后,我向台中莲社建议,在老师的故乡山东济南,建立一个纪念堂。韩馆长对我有护法之恩,念念不忘。我在她的故乡买了一栋七层的大楼,做为韩瑛馆长的纪念堂,这是不忘本。我还有一个中学校长-周邦道先生,抗战期间我在贵州念书,他是我的校长。到台湾,我们有缘分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他往生了,我在贵州建立一个中学纪念校长。校长的别号庆光,所以学校名称为庆光中学。我母亲往生了,我用华藏奖学金来纪念她。在大陆有五十个学校,设立这个奖学金。孝亲尊师,我们要有行动去表现,要真正做到。这是提倡孝道、师道,提倡知恩报恩,人不能忘本,这是教育的作用。
十、“爱惜物命”,佛家提倡素食,素食是不杀生。戒律里,将“不杀生”列为第一条戒。杀生是大恶,我们要学习爱护一切众生的生命。
【善行无穷,由此推广,万德可备。】
善行真的无量无边,了凡居士在此地,为我们列出这十条,我们能做到,然后将这十条推广,才真正是积善、行善。我们这一生有幸遇到佛法,遇到好老师,我们才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这一生应该如何做人,真正依教奉行,这一生过得很充实、很美满。
7. 如何行善积德
一、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发别人智慧或良知、担任义工、照顾病老、鼓励安慰别人、铺桥造路、维护环保,甚至时时心存慈悲、面带笑容,去孝顺父母,去善待一切众生(包括人与动物),则这些都要比单纯的捐款更具功德。
二、行善后更要注意‘修持’,不要一面行善,一面又在造恶业(例如犯五戒、十恶,或从事损人利己及伤天害理之类的坏事),否则所有的善行均将被抵消漏尽,甚至功不敌过,还遭恶报。
三、行善如果出自纯粹救人的动机,则此种‘无相布施’的功德可说是最大。反之如果只为沽名钓誉或由于自私原因而布施,则其福报便非常有限(不过比完全不布施要好得多)。此即为何同样作布施,有人福报很明显,有人却不明显,其道理也在此。
四、如果有人长期行善竟然十分意外毫无感应,则其主因除上述几点外,佛经所云:‘为善必昌,为何不昌?必有余殃,殃尽乃昌;为恶必殃,为何不殃?必有余昌,昌尽乃殃。’这可能是最好的解释。因此千万不必怨天尤人,反而更应该具备耐心,并深信只要持续认真行善,努力修持,诚心忏悔,将来一旦业障消尽,必可得到解脱,而享受美好的福报。
五、更重要的是,除行善外还要修慧,因为唯有了解佛法,培养智慧,才能清静心灵,免除烦恼,甚至了脱生死,一切都看得开,放得下,而得到真正的快乐。
谢谢采纳 采纳就是行善积德
8. 行善积德的方法
一孝顺父母
二 行善有些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发别人智慧或良知、担任义工、照顾病老、善意的鼓励安慰别人、维护环保
三捐钱给贫困地区;在生活中帮助身边的残疾人;当老同学 朋友 同事生病家中经济困难,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遇到贫穷饥饿者给予帮助救济;无偿献血
拾物奉还 拾金不昧
当公司的同事有矛盾时,不挑拨离间,讲利于团结的善话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支助孤儿山区贫困儿童上学
四保持善良之心,出言有尺,不说尖酸刻薄的话,提升自己的修养,不要乱发脾气。
做善事尽量不留名
9. 在当今社会如何行善
末法时代行善做功德特别容易,比起在极乐世界做功德容易太多了。
身边可做的就很多。因为善与恶是相对的,我们所处的是五浊恶世,恶多,所以要立善很容易。
布施:
1、给乞丐施舍一些小钱,一元,到几元几十元不等,去寺庙可以捐款,也可给有困难的人捐款,也可供应法师,都是财布施;
2、例如捐印善文,例如弟子规,了凡四训,化性谈等等,捐印经文,例如无量寿经,心经,地藏经等等,几千上万不等,也可集资形式,每人几十几百,合起来捐印经书善文等,功德很大,即是财布施也是法布施。
3、遇到适合传播佛法的人,可以给他讲一讲,法布施,当然这需要随缘,加智慧,而不能主动过头,例如在网络上建个弘法博客,善文博客,空间之类,既可以自己受益,也可为净化社会风气作出一点贡献;
4、赡养父母,给父母钱花,让父母衣食无忧,心宽,欣慰。父母是堂上的佛,应该善待孝顺父母,这一点做不好,其它善事做再好也是不够的。
5、可以量力而行去参加一些放生活动,施食活动,也可自己去做,这些功德都很大。如果身体好的话,献血也可以去做。量力而行是前提。
6、作各种功德前,记得要发菩提心,功德做完后,回向给一切众生以及家人等,做善回向。这些是细节。可以进一步自己去了解和学习。
持戒:
1、持五戒,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醉酒。能做一条是一条,最好都能做到。这些戒,如果自己本来习惯去犯,当然觉得很难,如果自己平时都不犯,那就没当遇到这种情境时提醒自己,习惯持戒后,也就没有什么戒不戒的束缚感了。
2、总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除了语言行为方面努力净化以外,意识也要努力净化它。例如,邪淫方面,行为上不犯,语言上不说,意识上不想,偶尔弹出不干净的意识,应该立马警觉,不随着那些坏意识而浮想联翩,这些都要坚持,慢慢就可以达到自净其意而无不净了。
3、人总是自私的,我执很重,很难讲求彻底的奉献,这也不必为难自己,只需要在基本戒律不犯的前提下量力去做,不要勉强。如何做,也可参考普贤十大愿,努力去做,而又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慢慢的,若干年,就可以水到渠成。
忍辱:
1、就是不发脾气,不但不对外人发脾气,也不对自家人发脾气。
2、脾气不好的人,虽然明白不发脾气是对的,但是遇到情况往往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事后,应该及时忏悔,反省,并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若干年后,脾气慢慢变小,甚至消失。
3、这时,忍辱也就没什么大不了,忍辱主要是为了熄灭我慢我执的。当一个人我慢我执小,也就不会发什么脾气。进而可以察觉到自己内心哪怕一丝不满,逐渐净化,从而达到忍辱也不存在的境界。这些都是善,应该努力去做。
4、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产生负面情绪和想法,首先要归咎到自己身上,如此才能不断进步。自己都改变不了,何以感化他人,何以积累功德。
精进:
1、就是不要懈怠,要努力去做。
2、当然,前提是不要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不要想着一步登天。
3、行善积德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障碍与挫折,但是要坚定立场,明确方向,不要动摇,方向对了,哪怕一天走一步,也总会走到目的地。况且,我们还有乘坐快速交通工具的方式。这些都是需要修行的。
禅定,智慧:前面几个做到一定程度,自己的业障和习气可以得到极大净化,修行也就可以更进一步,来到修行禅定,获得智慧的阶段。当然,这些步骤并不是有先后顺序的,可以一起进行,只是某个阶段中,以某个为主。喜欢的话,也可以都努力去做。
由此可见,末法时代,行善做功德容易,有心去做,量力而行,不勉强,不懈怠。日积月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功德无量。
进而熄灭我执我慢,行善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水到渠成的日用品。这照亮了他人,温暖了他人,同时也是照亮自己,温暖自己。行善不必太过去执着,却也不应该放下。功德亦是如此,我们积累功德,但是不执着功德,把功德都回向给众生。
刚开始时,我执心重的时候,会觉得这样做,这样想很勉强,甚至虚伪,但是,在行善过程中,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就会发现,行善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
至于那些嘲笑行善,甚至提倡作恶的人,在善者仁翁看来,恰恰是值得同情和怜悯的人。
如今社会,行善要善用其心,要权衡轻重,要细水长流。激烈的行善方式我们或许做不到,但是要明白聚沙成塔的道理,哪怕一点点的善意善心善行都积累功德。就从以上所说的方方面面做起吧。
随喜赞叹楼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善行功德。
愿楼主六时吉祥!功德日进!
南无阿弥陀佛!
10. 行善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百善孝为先,《论语》中有一个词“色难”,态度很重要。那么就衍生出以下两个行善方法:
1、化脾气也是一种善行,因为坏脾气会伤人伤己;
2、去习气也是一种善行,因为习气伤身,让亲人担忧。
《弟子规》兄弟睦,孝在中,所以兄友弟恭也是善行,不管是否独生子女,可以说是平辈之间的。总之,这样父母少操心均属善行。
第二,自然本性的行善。比如:宽容他人、谦和待人等等,或者说不占便宜也是善行。其实很多,总之是品行的自然流露,无须特意为之。
第三,最常见的,或财力,或物力,或人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都属于善行。
建议看看《了凡四训》《弟子规》《太上感应篇》里面都有些该做与不该做的行为规范,可以做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