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能是股四头肌肌腱劳损了,怎么恢复
1.坐姿负重腿屈伸
2.杠铃深蹲/半蹲
3.仰卧腿蹲
4.杠铃前蹲
5.俯卧腿屈伸
6.小腿负重提踵(重量要循序渐进)
一般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基本恢复股四头肌的力量
B. 股四头肌肌腱断裂如何锻炼恢复最快
你好,我看几天了也没有人回答。我是手肌腱和你的不同。但功能练习差不多吧,。我说的是手肌腱练习方法你看一下。不管手和腿,也是练习得和另一边的那样好就行。所以说,你就叫人帮你练吧.你也可把手字当 腿字读就 发现 练习题方法一样的。 腿比手难练哦。 {说的是手肌腱断裂练习方法} 拆石膏当天可练习,功能练习.活动开始时,手指不会有动作,就像是手指不听使唤,但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每天都会有进步。多给自己信心。
用另一手帮做屈伸活动时,每向一个方向用力,要感觉到疼痛,并在此状态下坚持半分钟以上,可重复做,每天分多组进行,多做握拳动作。练习也不要太大力,防止肌腱再次断裂。活动前如用热水浸泡伤手十五分钟,效果会更好。{我是每天两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注意防止烫伤。活动后肢体应该会变肿,这是正常现象.晚上睡觉时放手高些早上起就容易消肿,白天手也要放手高点,不然也会肿的。可用外用药,练习前10天是很痛的,过了就没有那么痛了。每天你有多长时间就练多久,要多活动哦,休息后又练,,练3个月就行了。练得好就没有粘连的。。
C. 股四头肌肌腱撕裂或撕脱怎么才能快点好
不知道你们体育老师的水平,怎么样,不过无论是那种肌肉损伤,治疗都是大同小异!
关于韧带拉伤
拉伤是指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的肌肉或肌腱的撕裂或过度紧张。
最常见的拉伤区域包括:月国窝部肌腱(位于大腿背部的肌肉和肌腱),股四头肌(大腿前面的肌肉),小腿肌肉和肩部的肌肉
治疗
R.I.C.E. 是肌肉、肌腱或韧带损伤的常见治疗方法。
它包括:
. Resting: 休息至少24-48小时,损伤区制动并避免外力压迫,医生可推荐使用拐杖或手棍,也可根据损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应用夹板、固定器或绷带。
. Icing:在发病初24-48小时或72小时,冷冻受损区域以减轻肿胀,最好根据损伤部位、大小和损伤组织的深度,在封闭的冷敷包里冷敷10-20分钟,数小时后可重复应用,直至肿胀消失。注意:一旦肿胀消退,就应开始热疗,每次20分钟,一天三次。
. Compressing:用弹性绷带包裹受累的关节,可减轻肿胀和疼痛。注意:不要包得太紧,最好从身体距离心脏的远端向近端包扎。
. Elevating:如果可能,抬高受损区域使其高于心脏平面,即使冷敷或睡觉时也应如此。 医生也可推荐阿司匹林、布洛芬、奈普生或扑热息痛以减轻炎症,缓解疼痛,在疼痛消退后,可以开始轻度锻炼和理疗,以恢复关节的张力和灵活性。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来修复受损的韧带或肌肉。
. 轻度拉伤需2-10天
. 中度拉伤需10天至6周
. 重度拉伤需6-10周
肌肉拉伤
多由于下肢运动量增大,训练过度疲劳或训练前准备运动不充分所致;或由于外力强行牵拉,使运动肢体肌筋强烈收缩牵拉过度,而造成肌肉肌腱拉伤。常见拉伤的肌肉为股四头肌和小腿肌群。
运动肢体可于训练的第二天出现肌肉酸胀、疼痛及下肢行动不便等症状。重者局部可见淤血肿胀。
处理:损伤急性期可选择抚摩、揉捏等轻度手法于患处作柔和地按摩5-30分钟,以散淤消肿,止痛活血,并可外敷消炎止痛膏或四生散。中晚期即局部症状缓解后,可行按揉、叩击、推擦、拿捏等,每天1-2次,直至康复为止。外可涂擦红花油或正骨水,应用时,将药剂少许涂于患处,继用手法按摩1-2分钟,如此反复涂擦按摩,至局部皮肤发热、发红,以利药液渗透,发挥作用。视伤情还可选择压腿、下蹲、踢腿及自我按摩进行保健康复。
如果上课,严重还是去买副拐.好好养养伤腿!
D. 股四头肌拉伤 怎么恢复
肌肉拉伤 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 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这在长蹍、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练习时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 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决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类药物。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根据伤情,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膏药,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局部进行按摩。 肌肉拉伤严重者,如将肌腹或肌腱拉断者,应抓紧时间去医院作手术缝合。 肌肉拉伤 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拉长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称为肌肉拉伤。这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一)原因和原理 在体育运动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当,某部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的状态;训练水平不够,肌肉的弹性和力量较差;疲劳或过度负荷,使肌肉的机能下降,力量减弱,协调性降低;错误的技术动作或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过猛或粗暴;气温过低湿度太大,场地或器械的质量不良等都可以引起肌肉拉伤。 在完成各种动作时,肌肉主动猛烈地收缩超过了肌肉本身的负担能力;或突然被动的过度拉长,超过了它的伸展性,都可发生拉伤。如举重运动弯腰抓提杠铃时,竖脊肌由于强烈收缩而拉伤;在做前压腿、纵劈叉等练习时,突然用力过猛,可使大腿后群肌肉过度被动拉长而发生损伤;横劈叉练习可使大腿内侧群肉过度被动拉长而发生拉伤。在体育运动中,大腿后群肌肉的拉伤最为常见,大腿内收肌、腰背肌、腹直肌、小腿三头肌、上臂肌等都是肌肉拉伤的易发部位。 (二)征象 局部疼痛、压痛;肿胀、肌肉紧张、发硬、痉挛;功能障碍。当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加重;肌肉收缩抗阻力试验阳性,即疼痛加剧或有断裂的凹陷出现。有些伤员伤时有撕裂样感,肿胀明显及皮下淤血严重,触摸局部有凹陷或见一端异常隆起者,可能为肌肉断裂。 (三)处理 肌纤维轻度拉伤及肌痉挛者,用针刺疗法会取得显着疗效。肌纤维部分断裂者,早期用冷敷、加压包扎,还要把患肢放在使受伤肌肉松弛的位置以减轻疼痛。48小时后开始按摩,手法要轻缓。怀疑有肌肉、肌腱完全断裂者,应在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后,立即送医院确诊,必要时还要接受手术治疗。 (四)伤后训练 部分断裂者,局部停训2~3天,健肢及其他部位可以继续活动,以后逐步进行功能锻炼,但应避免重复受伤的动作。1周后可逐渐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在作伸展练习时以不增加伤部疼痛为度。大约10~15天后,症状基本消除,可逐渐进行正规训练。训练时伤部必须使用保护支持带,并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肌肉、肌腱完全断裂或撕脱骨折者,应立即停止训练,完全休息,积极治疗,伤后训练和专项训练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五)预防 注意加强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同时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运动量,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 体育课有时会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但对于肌肉拉伤时的最佳处理方法却不一定十分清楚。下面就慢性肌腱炎和滑囊炎(两种影响肌肉的疼痛状态)的区分以及处理技巧作一简单的介绍慢性肌腱炎和滑囊炎是两种常见的发生在肌肉和骨骼之间的疾病。慢性肌腱炎是一种肌腱的炎症。肌腱位于肌肉的末端,连接着骨骼。如果肌腱发炎了,随着肌肉或关节的运动就会伴有急性或慢性的疼痛。滑囊炎是粘液囊的炎症。滑囊中充满了液体,它环绕着关节或肌腱,引导和润滑着肌肉和关节。滑囊炎症的特征为剧烈的疼痛,运动时更为突出,关节活动受限如果慢性肌腱炎或滑囊炎不很严重,痊愈后不会有后遗症。根据受伤的严重程度,痊愈的时间为2到6周。休息或正确的关节运动,恢复性的伸展运动和关节康复锻炼以及物理治疗都是非常有效的。这些治疗方法可减轻疼痛,避免组织结疤,并尽可能地使受伤处恢复原来的功能。 如果在锻炼中不幸受伤,请记住有一个可以帮助你的英文单词RICE(米)。它实际上代表着:R-休息,I-冷敷,C-加压包扎,E-提高患肢。 休息可避免更严重的伤痛。冷敷受伤的区域,每两小时至少冷敷10分钟,以减轻疼痛和肿胀。用弹性绷带包扎、压紧受伤部、减轻肿胀。抬高受伤肢体的,促使淤血从受伤处流出。冷敷还是热敷取决于受伤的组织 冷敷。使受伤区域麻木可减轻疼痛。冷敷同时收缩血管,限制对受伤处的供血,减轻肿胀,同时还可减轻肌肉痉挛。如果某个区域运动时疼痛,或运动后肿胀,可使用冰块。最好是受伤之后每两小时用一个冰袋冷敷大约15分钟。对于一般性的不适,每天用一个冰袋敷2——3次。如果觉得太冷,可在冰袋和皮肤之间放一块毛巾。 热敷。一般在受伤的后期,通常4到5天后用热敷。热敷可加速局部区域的供血,把治愈细胞带到伤处,舒缓紧张的肌肉。每天可多次用蒸汽、热毛巾或微波加热的暖袋进行治疗,每次10——15分钟。为了防止太热,可用毛巾或衣物盖在热源与皮肤之间,但不要睡在电热毯上。 如果运动后受伤部位有肿胀,表明不适于再进行运动了。你需要休息并冷敷受伤处48——72小时。要根据受伤的严重程度对锻炼作相应的调整。当然,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正确地做拉伸运动,运动前进行热身,注意身体的感受,在感觉疼痛或不适时立即停止运动。 什么叫RICE? 当运动损伤发生的时候,发生损伤的部位就会出现疼痛、肿胀、炎症反应等状况。为防止这些症状的加重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手段称为"应急处置"。应急处置也被称为"RICE原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制动(REST) 制动对于骨骼肌的损伤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制动主要是立即停止运动,让患部处于不动的状态。运动终止后的制动可以控制肿胀和炎症,可以把出血的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然后用石膏、拐杖或者支架把处置过的患部固定住。受伤后固定二三天,不仅可防止病发症的发生,而且,对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果过早的活动患部,不仅会出现出血等症状,还可能使其机能损伤进一步加重,是恢复时间托的更长。 2:冷敷 (ICE) 冷敷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是效果最为明显的。因为冷敷既可以减轻疼痛和痉挛,减少酶的活性因子,同时又可以减少机体组织坏疽的产生,在受伤后4-6小时内所产生的肿胀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冷敷还可以使血液的黏度增加,毛细血管的侵透性变少,减少限制流向患部的血流量。 3:加压(COMPRESSION) 在几乎所有的急性损伤中动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加压包扎可使患部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减轻,还可以防止侵出的体液渗入到组织内部,并能促进其吸收。加压包扎有很多方法,可以把侵水的弹力绷带放进冷冻室,这样可同时起到冷敷和加压的作用。还可以使用毛巾及海绵橡胶做的垫子来进行加压包扎。例如,踝关节扭伤时,可以用"U"字形的海绵橡胶垫子套在踝关节上,然后用胶布或弹力绷带固定。采用以上的加压包扎可以防止和减轻踝关节周围的浮肿。冷敷是间断性的,而加压则在一天中都可以连续使用。 4:抬高(ELEVATION) 抬高是把患部提高到比心脏高的位置。同冷敷、加压一样,抬高对减轻内出血也是非常有作用的。他不仅可以减轻通向损伤部位的血液及来自体液的压力以促进静脉的回流,患部的肿胀及淤血也会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减轻。 RICE的顺序 A:停止运动保持不动。特别是不要让受伤的部位活动。 B:掌握了解受伤的程度。 C:在患部敷上冰袋 D:用弹力绷带将冰包固定住 E:把患部举到比心脏高的位置 F:感觉消失或者是经过20分钟把冰袋拿掉 G:使用海绵橡胶垫子和弹力绷带作加压包扎 H:根据损伤的程度每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用冰袋进行冷敷直到患部的疼痛得到缓解为止 I:睡觉时把弹力绷带拆去 J:睡觉时也要把患部举到比心脏高的位置 K:次日清晨开始重新进行一次RICE处置
E. 股四头肌萎缩怎么办
首先,要做股四头肌萎缩的训练,训练的原则,应该坚持超负荷原则,也就是运动必须超过一定的负荷量和一定的时间,这是由于肌力的增强,需要肌肉在一定的负荷下做工,只有当所给的负荷应高于现有的激励水平或至少相当于使肌肉产生最大强度收缩,所需负荷的60%,并持续训练六周时,才可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其次要注意训练的具体方法,患者可以在股四头肌训练椅上训练,每组连续做十次,最大的抗阻力运动,然后休息两分钟再继续,每次连续做三组,也可以隔日训练一次。
给大家介绍其他的两种股四头肌训练的方法:
一、直腿抬高锻炼,平卧,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伸,抬高患肢,与床面成三十度,坚持十秒每次,三十次每组,每天六组,可以分别在上午7点、9点、11点;下午5点、7点、9点做一组。
二、可以靠墙静蹲,双腿站立,双足离开墙面十公分,并分开与肩同宽,背靠墙,双上肢前伸,缓慢下蹲至45度,坚持每次十秒,三十次每组,每天六组。
在训练期间,应该多食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鱼、牛肉、牛奶等,并注意保持足够的睡眠,坚持训练三个月以上,股四头肌基本能够恢复。
F. 股四头肌劳损怎么恢复和治疗。
治疗股四头肌肌腱劳损是改变膝部用力支撑时的角度,不宜屈膝用力,避免穿引起疼痛的高跟鞋。适当休息,疼痛、肿胀明显可行伸膝位制动,避免膝屈伸活动。制动可用棉花“夹板”,压迫包扎,保护支持带、护膝、膝部支架、夹板或石膏托等。 局部施以理疗,以湿热敷为好。急性期也可以用冷敷。封闭疗法也很有效,注意药物应注射在肌健周围,切不可注在髌内。严重病例,久治不愈,也可手术纵行劈并肌腿,以期减张并切除骨赘。中药治疗随症状而定。疼痛多变,游走帘痛可用独圣散(制香附12g),水煎服,一日2次。伴有外伤,或病发突然,疼痛剧烈如刀割针刺为痛血作痛,用活络效灵丹加昧(即当归12g,丹参15g,乳香12g,没药12g,再加刘寄奴15g),水煎服,早晚各1次。若因寒疼痛,遇冷加重,皮肤凉冷麻木者可用神效散方:红花、肉桂、川乌、草乌、合仙桃丸,即乌头加五灵脂、威灵仙;辅以秦芜,疗效颇佳。外用药物,游走窜痛可用蚕砂蒸热熨敷。损伤痪血作痛,可用刘寄奴散外敷,即用刘寄奴一味研末外敷。寒痛则用川乌捣细面为散剂,醋调外敷,或用隔姜灸。肿胀可用芒硝饱和液湿敷。 慢性期治疗股四头肌肌腱劳损,按摩可用揉、攘、扳牵、提拉等手法。痛点局限,久治不愈,可用小针刀平行于腱走行,作纵行划割以减压,或平行于腱剥离以松解枯连。
G. 怎样锻炼股四头肌,恢复膝关节功能
股四头肌锻炼 要使大腿强壮首要是发展股四头肌,因为股四头肌是人体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最简单的运动方式:伸直双腿,踝关节下面垫枕膝关节悬空,主动足跟蹬空,然后用力把膝关节伸直,就可以锻炼股四头肌,保持几秒钟,放松10-30秒后继续作,或坐在床边,小腿弯曲与地面垂直,向上抬起,停留1-2秒,然后慢慢放下,每组15-20次,共做3-4组,可同时做双腿,也可交换作;还有,俯卧于床上,膝盖和小腿放在床外,双腿并拢夹住一个约5-10公斤的沙袋做弯曲动作,每组15-20次,做3-4组,除此之外,还可练习爬楼梯,都可以达到练股四头肌的目的 。
H. 怎样做股四头肌恢复训练
如果病人不能下床的话在床上做抬腿动作,膝关节要伸直,可以负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