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针灸握针方法及如何下针

针灸握针方法及如何下针

发布时间:2022-04-13 19:59:15

‘壹’ 针灸时如何取针不疼

起针不痛没什么绝窍,只要垂直快速取针,病人一般没有疼痛感,就像快速进针一样。起针时要注意别因为怕出血把止血棉压在针体旁,易导致针体弯曲,起针时引起疼痛。起针后快速压住针孔才是正确方法

‘贰’ 针灸如何下针

按《针法灸法学》上的方法练吧!
我们当初都是按着那上的方法学习、练习的!

‘叁’ 怎样针灸进针手法不痛,有什么诀窍

首先说说古人的看法:
1、刺之要,在速迟
2、以爪切之,欲令气散
3、嘱之以咳,随咳入针
以上是古人有关进针不痛的方法,即:
1、进针要快,皮神经和血管神经对痛觉刺激敏感,所以选穴位要准,不要扎进血管引起刺痛。同时进针要快,使针尖在皮肤层停留的时间尽可能缩短。
2、进针前选好穴位,可以用持针手以外的另一只手指甲切压腧穴部位的皮肤,使卫气暂散,而使进针不痛(但是指甲切压的时候病人也会痛的)
3、让病人咳一声,在咳的同时进针,可以转移病人注意力同时使针进入皮下。
需要注意的是,进针仅穿过皮肤层是不够的,要使针尖穿过皮下筋膜才可避免在皮肤层留针。

另外: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得气感是:酸、麻、胀、重,而不是“痛”。一般认为,针刺深度对气感影响比较明显,当刺激神经末梢神经结节时,一般产生“麻”感;刺激肌肉组织时,一般产生“酸胀”感;刺激筋膜、关节等疏松的结缔组织时,一般产生“酸重”感;刺激神经主干时,则会产生“过电样麻”感;如果穴位选择不准,或进针方向有误而刺激到血管时,则会产生“刺痛”,在针灸治疗中如果产生“刺痛”感,则是针刺失当引起的。

临床上一般补泻手法刺激较轻微,尤其是补法,泻法刺激相对稍强;其次是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此四法刺激较强,但疾病针对性也较强,故而临床上可以采取多取穴而少刺激的方式予以替代;最后是飞经走气四法,即“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四法,此四法用于驱使经气通过肘膝肩胯等大关节时可以选用,临床上也不多见。

总体上讲,针灸是所有创伤性治疗中,最为无痛,创伤最小的一种治疗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以最小的痛苦,为病人解除疾苦,才是我们的目的与初衷。然而,所谓“刺之要,在速迟”,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作为一名针灸医师,我们没有捷径可寻,扎实苦练基本功,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肆’ 针灸学的进针方法有哪些

1.指切进针法:用押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于腧穴位置的旁边,刺手持针,紧贴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本法用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用押手拇、食二指持捏无菌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皮位置,刺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本法用于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用押手拇、食二指将待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刺手持针,使针从押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本法主要用在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
4.提捏进针法:用押手拇、食二指将欲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刺手持针,从捏起皮肤的上端使针刺入。本法主要用在皮肉浅薄部位腧穴的进针,如印堂穴。
5.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震颤法、飞法

‘伍’ 如何实操针灸怎么下针

中医爱好者对针灸都非常感兴趣,重庆六合针灸推拿学校的小编就跟针灸初学者分享一些针灸相关的实用练习知识。
针刺技巧和指力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熟练操作后,才能进针快,无痛或微痛;反之,操作不熟练进针困难,会使患者产生疼痛。不正确运用捻转、提插等手法,则会影响针刺治疗效果。所以,针灸初学者一定要勤练针刺手法。
怎么练?可以制作纱布包、棉垫等物品来做练针包,主要练习指、腕、肘、肩等关节力量,长期练习能强壮筋骨、灵活肢体,进针迅速、行针有力操作准确动作轻巧。
针刺方向与深浅:
1、针刺方向,所谓针刺方向,即是指针体与皮肤的角度而言。常取的方向有三种:
①直刺:毫针与穴位所在的皮肤平面呈直角(即90°)垂直进针。此法适用于肌肉比较丰厚的腧穴,如四肢、腹部、腰部等穴。
②斜刺:毫针与穴位所在皮肤平面,约约呈45°角进针,亦可在30°~60角之间倾斜进针。此法适用于关节部位的穴位,如养老、列缺、膝眼等穴,或重要脏器部位,如胸背部的腧穴。
③横刺:又叫沿皮刺成横刺,是毫针与穴位所在的皮肤平面约呈15°角,亦可在15°°~30°。角之间进针。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头面部位百会、上星、阳白、印堂等穴;
需注意的是,在重要脏器部位的穴位,针刺方向不应任意变动,从而防止发生医疗事故。
2、针刺深浅,每个穴位的针刺深度,在经络腧穴中已有详细论述,但在临床实际操作时,根据经脉循行路线,解剖部位以及季节等因素,结合患者体质、年岭、病情全面考虑,酌情增减穴位和针刺深浅。总之,针刺刺治病,当深则深,当浅则浅,深浅要恰到好处。
针刺深度,主要根据年龄、体质、病情、部位确定。
1.年龄 年老体弱、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体强壮者宜深刺。
2.体质 形盛体强者宜深刺;形瘦体弱者宜浅刺。
3.病情 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4.部位 头面、胸腹部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对于天突、风府、哑门等以及眼区、胸背和内有重要脏器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深度。
针刺治疗时,必须掌握适当进针角度和深浅,才能安全有效。针刺的方向与深浅,是针刺治病和防止医疗事故的重要方面,因此要认真学习前人宝贵经验,同时也要学习掌握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解剖知识,将两者结合起来,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希望广大针灸初学者们可以早日成为专业的中医针灸高手。

‘陆’ 关于针灸持针方法,急啊

持针就是拿针。持针的手叫“刺手”,一般习惯用右手;辅助刺手的手叫“押手”,一般用左手。《灵枢》说:“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难经》也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说明针刺操作时左右两手协同作用的重要性。右手持针的姿势,一般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有如执笔,故又称执笔式持针法。此法临床上最常用。另外,还有拇、食指持针法,拇、中指持针法等。

2.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抵住腧穴,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实际上,此法是以刺手的中指代替了押手的作用,具有简便、快捷、灵活的特点。该法多用于较短毫针的进针。

(2)双手进针法:即左右双手配合,协同进针。根据押手辅助动作的不同,又分为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四种。

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切压在穴位上,右手持针,紧靠指甲缘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较短毫针刺入肌肉丰厚部的穴位。

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夹持棉球,裹住针尖,直对腧穴,当押手两指下按时刺手顺势将针刺入穴位。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舒张进针法:用押手拇、食指将穴区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从两指间刺入。多用于皮肤松驰或有皱折部的穴位,如腹部穴位。

提捏进针法:用押手拇、食指将穴区皮肤捏起,刺手持针从捏起部侧面或上端刺入。适用于头面等皮肤浅薄处的穴位。

(3)管针进针法:用不锈钢、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针管,代替押手。选平柄毫针装入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3分,然后快速将针拍入穴位内,再将针管抽去,施行各种手法。本法进针痛苦小,适用于疼痛敏感者。

3.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1)进针角度:

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或接近垂直刺入。常用于肌肉较丰厚的腰、臀、腹、四肢等部位的腧穴。

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的腧穴。

横刺:又称平刺或沿皮刺。即将针身倾斜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有时在施行透穴刺法时也用这种角度针刺。

(2)针刺方向: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有时为了使针感到达病所,也可将针尖对向病痛处。

(3)针刺深度:针刺的深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又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为原则。每个腧穴的针刺深浅都有原则要求,但在临床应用时,还应根据病员的年龄、体质、病情和所在腧穴的解剖部位等情况灵活处置。

‘柒’ 针灸常用的进针方法有哪五种手法

1.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抵住腧穴,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实际上,此法是以刺手的中指代替了押手的作用,具有简便、快捷、灵活的特点。该法多用于较短毫针的进针。
2.双手进针法:即左右双手配合,协同进针。根据押手辅助动作的不同,又分为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四种。
(1)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切压在穴位上,右手持针,紧靠指甲缘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较短毫针刺入肌肉丰厚部的穴位。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夹持棉球,裹住针尖,直对腧穴,当押手两指下按时刺手顺势将针刺入穴位。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用押手拇、食指将穴区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从两指间刺入。多用于皮肤松驰或有皱折部的穴位,如腹部穴位。
(4)提捏进针法:用押手拇、食指将穴区皮肤捏起,刺手持针从捏起部侧面或上端刺入。适用于头面等皮肤浅薄处的穴位。
3.管针进针法:用不锈钢、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针管,代替押手。选平柄毫针装入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3分,然后快速将针拍入穴位内,再将针管抽去,施行各种手法。本法进针痛苦小,适用于疼痛敏感者。

‘捌’ 针灸进针的五种手法

1.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抵住腧穴,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实际上,此法是以刺手的中指代替了押手的作用,具有简便、快捷、灵活的特点。该法多用于较短毫针的进针。

2.双手进针法:即左右双手配合,协同进针。根据押手辅助动作的不同,又分为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四种。

(1)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切压在穴位上,右手持针,紧靠指甲缘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较短毫针刺入肌肉丰厚部的穴位。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夹持棉球,裹住针尖,直对腧穴,当押手两指下按时刺手顺势将针刺入穴位。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用押手拇、食指将穴区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从两指间刺入。多用于皮肤松驰或有皱折部的穴位,如腹部穴位。

(4)提捏进针法:用押手拇、食指将穴区皮肤捏起,刺手持针从捏起部侧面或上端刺入。适用于头面等皮肤浅薄处的穴位。

3.管针进针法:用不锈钢、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针管,代替押手。选平柄毫针装入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3分,然后快速将针拍入穴位内,再将针管抽去,施行各种手法。本法进针痛苦小,适用于疼痛敏感者。

不知道你问的是不是这个

阅读全文

与针灸握针方法及如何下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泰国去黑头水使用方法 浏览:742
基础试验检测方法 浏览:944
分析化学中数理统计方法 浏览:498
安卓手机自动切换wifi设置方法 浏览:320
腿部拉伸方法简单 浏览:468
快速急刹车的正确方法 浏览:249
铜板与铜板连接方法 浏览:122
丝瓜种植方法的图片 浏览:340
超市各种率的计算方法 浏览:722
小米手机亮度设置方法 浏览:331
魔方快速恢复原样方法 浏览:528
上油泵安装接头安装方法 浏览:874
用彩泥捏凳子的简便方法 浏览:354
教具使用情况研究方法 浏览:595
手机淘宝猜你喜欢推广方法介绍 浏览:995
胡夫金字塔用作比较的方法怎么写 浏览:22
苏州牛皮癣中药治疗方法 浏览:714
正确的供奉方法图片 浏览:393
练微笑的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154
茅台vip用酒查真伪鉴别方法 浏览: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