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应如何放置才能尽量减小误差
1.尺子应平贴、平行要测量的物体
2.测量者应与要测的物体呈垂直的角度
3.多测几次,求平均值
希望能帮助到你
㈡ 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观察它的______、______和零刻线.______是我们实验中最常用的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还可以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量程;分度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㈢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以采用的办法有
(1)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甲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3.7cm-1.0cm=2.7cm,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乙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3.70cm-1.00cm=2.70cm,
分度值不同,导致两次测量结果不同;
(2)为了减小测量长度过程中的误差,可以采用的办法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故答案为:分度值不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㈣ 使用刻度尺如何减小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刻度尺应该按照如下规则使用:
(1)“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且不歪斜;零刻线与被测对象的一端对齐;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清晰的另外的整刻度开始,将能看清楚的一条刻线和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出另一端刻度尺上的数值,将前面的值减去,也能测出物体的长度);
(4)“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正对刻度尺刻度线,不要斜视);
(5)“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记”: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7)“准”:为测量准确,减小误差,应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㈤ 想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内纸张的厚度,但一张纸太薄了,误差太大,请你帮他设计一种有效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如果一张纸太薄,你就多扯一下,扯100张的100张纸总共假如是一厘米,那么除以100,你就得出了0.1毫米一张纸,这就完了呗。
㈥ 长度测量的工具是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
000m
lm=l0dm
ldm=l0
lcm=l0m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
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㈦ 使用刻度尺减少误差的常用方法是
减小误差的方法一般要从产生误差的因素去考虑,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常用的方法.
使用刻度尺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分度值,记录结果时必须有数字和单位.
故答案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数字;单位.
㈧ 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方法是测量结果更准确这是用了什么法
减少误差无非三种途径:多次求平均、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方法
打个比方,测一枚硬币的直径,先直接测,后来用俩三角板卡着测,就属于改进方法了
㈨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减小误差()A.选用精密测量工具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C.改进测量方法,提高测量技
减小误差的办法有: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改进实验方法,提高测量技能.测量过程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可以另选一刻度当做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读出的数值减去起始刻度即可,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