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柱子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计算
计算公式如图:
(1)柱角筋的交错连接长度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搭接接头的百分率为25%时,搭接长度修正系数为1.2,当搭接接头的百分率为50%时,搭接长度修正系数为1.4,当搭接接头的百分率为100%时,搭接长度修正系数为1.6。
② 03g101-1图集36页,关于上柱钢筋比下柱钢筋直径大应该怎么做,看的不明白,谁给我解释一下 下端的连接位置
上柱比下柱钢筋大时,跟普通要求不一样,需要满足一下条件:
1、接头处必须大于在楼板以上/梁以下A距离(A大于或等于500,且大于Hc,且大于Hn/6)
2、柱的相邻钢筋(即角筋和b、h边筋)交错搭接,要求上下错开距离B(B大于或等于1.3LlE)
3、钢筋搭接长度C(C大于或等于LlE)
③ 钢筋下料时弯钩长度的计算规则
1、上部通长筋的计算
通长钢筋伸入支座应不小于Lae(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详见03G101-1第34页),
平直端长度自支座外边缘扣除一个保护层(25mm),并扣除一根框架柱钢筋直径(一般取25mm);
弯钩长度应不小于15d,当不满足锚固长度时可延长,见下式:
梁的外包尺寸-(25+25)*2
当框架梁跨度过大或为连续梁时,通长筋在跨中1/3处连接,并相互错开,连接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绑扎接头:连接区段长度:1.3l1e;
机械连接:连接区段为35d;
焊接接头:连接区段为35d且≥500mm;
同一区段钢筋连接要求详见06G101-6第41页。当受拉钢筋为三级钢时不宜采用焊接,
采用搭接或机械连接均可;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等强对接焊接,(闪光对接焊)。
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与结构的抗震等级、砼的强度以及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有关,具体见03G101-1第34页;
如是在做钢筋的预决算,不计算钢筋的搭接长度,只计算钢筋两端的锚固长度,
钢筋的搭接计算在钢筋用量的损耗当中。在安徽省2000年综合定额对钢筋用量调整,
其中对于非预应力钢筋损耗率为2.5%,先张法预应力钢筋为5%,后张法预应力钢筋为13%。
当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钢筋时,其架立筋的下料长度一般为:
ln/3+150*2
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钢筋的计算要求详见03G101-1第54页。
2、上部支座负筋及二排负筋的计算
一排支座负筋延伸到净跨的1/3处断开,二排负筋延伸到净跨的1/4处断开,
锚固长度的计算同通长筋;当在中间支座相邻两跨不相等时,延伸到短跨的长度应与长跨相等,
即为2/3的净长跨长度加支座的宽度,当图纸设计有三排钢筋时,三排负筋深入梁内的长度为净跨的1/5,
锚固长度的计算规则都是一样;以上钢筋的构造要求在03G101-1第54页都有具体要求。
3、框架梁下部受力钢筋的计算
框架梁下部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同上部钢筋的计算规则一样,当框架梁为高度相等的连续梁或
支座的截面积比较大,满足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可以直锚,但同时钢筋深入支座的
长度不应小于0.5hc+5d。梁为受拉构件,下部受拉钢筋,严禁在跨中连接,如需连接时可在
梁的1/4范围内连接,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4、框架梁侧面构造钢筋(G打头)与抗扭钢筋(N打头)的计算
框架梁侧面构造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为15d,且不小于250mm,并伸入支座中心线,也可才用
搭接的方式,不考虑搭接的位置;当梁腹板hw≥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
造钢筋。抗扭钢筋锚固长度应满足Lae,同时不小于250mm,并伸入支座中心线。
④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规则
一、直钢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上述公式中,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长度都可以通过结构施工图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G101图集得到准确的数据,而弯钩增加长度需要结合“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按照16G101图集的规定进行计算。
二、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三、箍筋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有许多形状各异、功能不同的钢筋,比如纵筋、分布筋、拉结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筋、马凳筋等等,这些钢筋共同组成了结构构件的钢筋骨架,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
(4)柱角筋的交错连接长度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箍筋一般为光圆钢筋,弯弧内直径可取箍筋直径的2.5倍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度,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度(这个是大部分的情况)。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可取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可取箍筋直径的10倍。
明确了以上的要求,再结合弯曲调整计算方法,就可以得到不同情况下的箍筋下料长度,(d为箍筋直径):
抗震结构:135度弯钩箍筋的下料长度 = 2(c+e)+26.5d 或 2(a+b)+18.5d。
一般结构:135度弯钩箍筋的下料长度 = 2(c+e)+16.5d 或 2(a+b)+8.5d。
以上就是不同情况下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熟悉图纸和规范以及标准图集,严谨认真,算无遗漏,才能准确无误地做好钢筋下料计算的工作。
⑤ 如何处理柱钢筋变截面
1、假如600变500是一侧缩小100,梁高大于600,那么把多余的4跟22钢筋直锚,高度为伸过梁底1.2倍锚固长度,其余钢筋与上部连通,钢筋在梁内调整为上部位置。
2、假如600变500是两侧各缩小50,梁高大于300,处理方法同第一条。
3、如果不能满足前两个条件,则需要把变截面处钢筋在梁面筋下部弯钩,上部钢筋重新预埋,下部钢筋弯钩长度为柱缩小长度加200,上部钢筋锚固为1.5倍锚固。
由于柱筋每侧减少数量为1根在提前一层考虑上层钢筋错开的问题,应在压力焊时注意焊接钢筋长度,保留的4根22钢筋全部保留较高的钢筋,原角筋较矮的钢筋接的等于层高的钢筋,原角筋较高的钢筋接的等于层高减去焊接错开长度的钢筋。
(5)柱角筋的交错连接长度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在地下室插筋时就加长,使连接区上移到地下室顶板下部的连接区,然后焊接时用20的钢筋.如果怕下料时麻烦就直接封头,在上面插筋。
柱钢筋绑扎主要内容及施工流程:
1、施工流程:搭设柱筋支撑脚手架→套柱箍筋→连接并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2、搭设柱筋支撑脚手架:柱筋支撑架采用脚手架钢管搭设,操作面四周铺跳板,并挂安全网。
3、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钢筋上,然后绑扎定位钢筋,立柱子钢筋。
4、机械连接: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后,机械连接接头、套筒尺寸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
5、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6、柱箍筋绑扎: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柱角钢筋与箍筋间用双扣交错绑牢,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箍筋与主筋要垂直。
7、下层竖向露筋出楼面用柱箍将其固定。
8、截面变化:下层柱筋露出部分,在绑扎上层梁前先行收缩准确。
⑥ 柱子钢筋的搭接长度一般如何计算
【1】03G101-1图集上P36页说的很清楚,可以自己看看,搭接长度等于1/3的基础的高度。
【2】钢筋计算: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
⑦ 建筑中柱子钢筋的错开长度怎么计算
最少错开35d,保证这个数字就不是在一个截面内。如果真的只有这么点距离还是换根钢筋好了,钢筋接头太多总不是好事,同一根钢筋上要少设接头。
"相邻钢筋接头位置错开距离是否搭接为0。3Lle"这句话好象仅指钢筋绑扎搭接,而且错开距离也不是0。3Lle,而是1。3Lle,0。3Lle是指两个相邻搭接长度间的最少保证距离。
焊接或机械连接错开距离35d以上。
另外柱子内接头不能施在箍筋加密区和柱子中间弯距最大的的方,其它的地方好象没什么要求了。
柱子接头连接可以使用绑扎搭接,一般钢筋直径小于等于14时使用。
柱子接头还可以使用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机械套筒连接。
一般工地也就使用绑扎搭接和电渣压力焊,有时还会用闪光对焊。
⑧ 构造柱的角筋应该怎么计算
柱
(一)
、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
、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
一、角柱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
一、内筋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二、外筋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
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⑨ 有两种不同直径钢筋的柱子怎样计算错开长度
有两种不同直径钢筋的柱子怎样计算错开长度,根据两种不同直径钢筋情况,按图2,图4那个适应,就选那个。
⑩ 框架柱纵筋搭接长度如何计算
【结构工程师】
纵筋搭接长度要满足规范要求,具体计算办法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4款的规定,因为内容较多,而且公式在这里没法打。建议你在网络文库中下载一个电子版的规范看一下。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