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植物基因工程的内容(基因克隆方法、连接、转化、筛选及鉴定)
1)目的基因制备和分离:一般通过文库筛选、同源序列比对等方法进行克隆。
2)DNA重组载体的构建:选择植物表达载体,根据载体选择或添加酶切位点,然后进行酶切连接,构建重组载体。
3)转化:转化方法有多种:农杆菌法:将重组载体用电击或热激的方法将其转入农杆菌中,再用农杆菌侵染植物;基因枪法:将重组载体与金粉混合后用基因枪轰击组织块;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
4)植物阳性植株的筛选和鉴定:一般先用抗性初次筛选后,在基因水平上用PCR扩增目的片段或做Southern杂交;在RNA水平上做半定量或Nouthern杂交.
5)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这是蛋白水平上的鉴定,一般是提取纯化蛋白,做蛋白分析。
❷ 从DNA、RNA、蛋白水平上各写出一种鉴定转基因植株的方法
在分子水平上来检验的是na和DNA。
植物细胞经载体法间接或物化法直接转化后,大部分细胞是没有转化的,这就需要将这些未转化细胞与极少数转化细胞区别开来,淘汰未转化细胞,然后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转化细胞再生成可育的转基因植株。
(2)如何选择转化植株的鉴定方法扩展阅读:
以植物作为生物技术的实验材料有其特定的优点,那就是植物细胞大部分都有全能性,可以用单个细胞分化发育出整个植株。这样,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单个植物细胞有可能再生成一棵完整的转基因植株。
植物基因工程用作外源基因的转化受体有许多种,包括胚性愈伤组织(cai—lus)、分生细胞、幼胚、成熟胚、受精胚珠、种子和原生质体等。从这些受体细胞都可获得再生的转基植株。
❸ 农杆菌转化法
农杆菌转化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工程的技术,其核心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插入、农杆菌的处理、植物细胞的转化、转化细胞的筛选以及转化植株的鉴定。
目的基因的插入:首先,通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然后使用DNA连接酶将其与载体连接,构建出表达载体。此过程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杂菌污染。
农杆菌的处理: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这一过程需注意热激和冷激的时间,以确保农杆菌的有效转化。农杆菌转化是农杆菌转化法的关键步骤,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植物细胞的转化:农杆菌与植物细胞进行共培养,通常在含有促进愈伤组织生长的激素的溶液中进行。这一步骤有助于提高转化效率,但需注意激素的浓度和使用时间,以避免对植物细胞造成伤害。
转化细胞的筛选:转化后的植物细胞需进行筛选,通常采用抗生素筛选法。筛选时需根据载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设置不同梯度浓度的抗生素溶液进行筛选,以提高筛选效率和准确性。
转化植株的鉴定:对筛选出的转化植株进行鉴定,常用的方法是PCR法。通过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来确认转化是否成功。整个过程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