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沟通如何让孩子不玩游戏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沟通如何让孩子不玩游戏

发布时间:2022-02-08 14:34:48

如何禁止孩子玩游戏

那么,怎么防止孩子迷恋游戏呢?

其实,防你是防不住的。

信息时代,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各种信息在空气中飘荡,直接或间接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信息的传播是没有选择性的,不会单独传播给成年人,而避开未成年人。这个时代的生活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两块:线上生活和线下生活。手机和电脑承载着你的线上生活,其余可触及的现实事物就是你的线下生活。我们不可能控制孩子的眼睛和耳朵不让他们接收信息,所以与其“防止”不如“疏导”。

人都有叛逆心理,你越限制我的自由,我就越向往自由;你越不让我做什么,我偏偏就要做。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就是这个意思。很多家长在处理“孩子迷恋手机游戏”这种事的时候都走进了误区,要么简单粗暴不许玩,要么姑息纵容懒得管,最终发现孩子视力也不健康了,成绩也不好看了,开始着急了。

其实,在孩子沉迷之前都是有诱因的,也是有征兆的。而这些诱因和征兆,几乎都来源于家长。这个时候你跟我说“都是这熊孩子不争气,没正经事,枉费我一片苦心”,那我可就要好好批评你一下了。

在孩子的成长期,其行为举止方面,基本都是家长教育孩子,很少有孩子教育家长的。完全可以确定的说,你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映他的眼睛里,写入他的思想里。很多家长,自己整天抱着手机不离手,吃饭看,睡前玩,却要求孩子少看手机别玩游戏,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这么没道理的事,你都好意思不在意,那孩子为什么要在意你的良苦用心呢?

下面我来说三条“可行策略”:

1、和孩子约法三章,不禁止他玩游戏,但是每天必须是在功课做完之后,或者户外活动(包括运动)完之后才可以玩手机,规定时间和时长限制。同时要让孩子知道:我比别的家长仁慈,我很理解你,我让你玩,但是你也要理解父母,将心比心。并暗示孩子:如果我给你机会玩,你还是不能控制时间和频率,那么你将彻底永远失去玩游戏的机会,说到做到。

2、让孩子有事可忙,提升孩子应对新学期的学习能力:暑期参加补习是一个很好的让孩子提升成绩,巩固基础,以应对新学期的学习的机会,是能让孩子超越同班同学的一段重要经历。想要通过参加补习班来获得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技巧,使自身成绩有所提升的学生,可以寻找权威专家进行教学,比如马学斌老师,他是上海响当当的知名人物,也是交大昂立新课程的名师。

3、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支持他做他喜欢的事,让兴趣动力超越游戏动力。如果他没有兴趣爱好,那自然也是家长的失职,想办法拓展孩子的课余生活,让他接触可以培养成兴趣的新事物。孩子几乎不会拒绝课余时间的各种外出活动,例如旅游、参观、拜访、兴趣活动。这样既能分散孩子集中在游戏上的注意力,又能拓宽见识以及兴趣养成,何乐而不为?

⑵ 怎样才能控制孩子不看手机,不玩游戏

控制孩子不看手机,不玩游戏有以下这些方法:

一,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打游戏

父母要以身作则,无论有多喜欢打游戏,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要玩。有句话讲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自己沦落手机上的奴仆也就罢了,不能影响孩子。


四,多一些日子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培养兴趣

对于有些孩子而言,打游戏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不如爸爸妈妈很忙,根本顾不上孩子,此时孩子会利用游戏来消磨时间,长久以往,就对游戏产成了依赖性。倘若爸爸妈妈能每日抽出来时间陪娃去看书、学习,而且在孩子眼前做一个严格自律的人,孩子潜移默化,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方面。

⑶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

关注青少年成长和网络 教孩子不再沉迷“网络毒品” 专家观点 寻找青少年网瘾的背后 ■潘文莹(香港青年协会督导主任) 1、了解青少年沉迷上网背后的需要,然后协助他们从网络以外的生活满足这些需要。引导他认识自己追求的是朋友和被接纳的感觉。因此,辅导员要协助他计划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友谊和生活乐趣。 2、从他们的强项和兴趣开始。沉迷上网的青少年,上网就是他们的强项。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强项协助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成功感,以使他们在生活中有多些选择。 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1、辅导员对青少年表达关心。有些同学因沉迷上网而不交功课,上课睡觉而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此时心情已非常糟糕,若老师劈头盖脸一阵臭骂,彼此关系,难以建立。因此老师关切地询问:“老师说你越来越瘦,精神也越来越差,我们都很担心,你的身体到底怎么了?” 2、多了解网上的沟通模式和术语。辅导员可使用网上语言跟青少年沟通,当彼此有共同语言,辅导员也可请青少年讲解网上游戏,分享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聆听感受。总之,寻找青少年沉迷上网的背后需要,他们的强项和兴趣进行网上辅导。 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话 ■曾繁光(香港青山医院高级精神科医生)预防上瘾基本法:合理接触时间、适当控制、学会面对诱惑、情绪与欲望的管理、平衡生活。如果孩子很易令父母愤怒、孩子总喜欢上网而不做功课、无论怎么说他也不听、总是无节制的上网,父母的期望与孩子不符……当您的孩子出现如下症状时,首先家长在气愤时,不宜教育自己的孩子,应该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话。另外,还要倡导多元平衡生活,上网以外生命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父母应与孩子有商量地制定生活时间表,协助孩子达到目标,并进行检讨、修订再尝试。 父母孩子间要相互信任 ■李宏壮(新加坡人民协会青年运动中央理事会主席) 1、把电脑安装在家中的公共区域,这样可以对孩子的上网情况进行随时观察,尽早查出孩子是否患上“网瘾”。 2、制作一张上网时间表,例如限制孩子每天上网2小时,这样让孩子知道上网是一项特权而好好珍惜上网时间。 3、帮助孩子选择安全的网络游戏,当孩子开始玩游戏时,可以查看一下孩子玩游戏的情况,或者跟孩子一起玩。 4、一个最简单的预防措施就是对电脑的功能和属性进行一定的设置。其实最有效的过滤系统还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 让亲子沟通“无极限” ■孙时进(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孙教授说了自己的亲身体验,一天早上出门,12岁的女儿对他说,班级里有不少男同学都很色,因为他们都上色情网站。出乎女儿意外的是,爸爸不但没有表扬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反而嘲笑她说,“你怎么一点都不想看啊!那你不成了 BT(变态)了!”看见爸爸这么开放,女儿自然地放下了“防备”,处在青春期的她向爸爸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孙教授认为,家长开放的态度才能让亲子沟通“无极限”。 现在的不少家长是“谈网色变”,对孩子上网的问题存在过度焦虑的心理。其实,家长“大惊失色”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在发现问题时,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真诚、积极和无条件”,而不是一味地“堵”。因此,从小就要在家庭中建立平等关系,这样父母和孩子交流就不会引发反感,孩子也不致借助网游躲避现实。 为青少年发掘网外有益活动 ■傅仰承(新加坡“触爱社会服务”项目经理)在新加坡,“综合性网络健全计划”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治疗青少年网瘾的“杀手锏”。这个为青少年设立的节目,第一项就是开辟电玩室。这个电玩室,不必付钱,只需参加网络健全活动,或是平衡身心活动,就可以免费来玩电子游戏。在一个由青年工作人员看管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健康电玩的环境,来调整与平衡孩子们的生活。第二项节目就是健全网络生活辅导计划。这项计划帮助青年发掘网外有益的活动,帮助他们不要太依靠上网来填补生命的空虚。 ■贴心指点 五步脱瘾法 第1步:相似接纳法 为了取得有“网瘾”的青少年的信任,热门的网络游戏都会几招,了解各种最新信息,陪服务对象一起去网吧玩。只有取得他们的认同,才能真正了解他们,找出他们沉迷网络的真实原因。 第2步:危害认识法 意识到“网瘾”的危害,才能产生“脱瘾”的意愿。每个人网络成瘾的原因都不一样,所以一定要找准切入点,击中要害。 第3步:递减控制法 戒网瘾是一个过程,莫急于求成。第一周,每天上5小时网;第二周,每天上4小时网。如此递减,直到减少到不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生活为止。 第4步:地位替代法 网络成瘾,往往因为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现实生活无法体会的满足感。组织各种活动,让“网瘾”者多参与。不时给予他们各种鼓励,让其在现实中获得肯定。 第5步:改变环境法 改变“成瘾”少年所处环境。让家长也认识到孩子上网成瘾中家庭存在的问题,使家长也多用鼓励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达到联动的最好的效果。 ■专家观点 找出孩子恋网真正的原因 ■叶斌(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在很多患网瘾孩子的治疗中,存在一种“假网瘾”的现象。不少孩子并不是真正迷恋上网,症结往往是厌学、逃避压力和亲子沟通出现障碍。因此,在找出孩子迷恋网络的真正原因后,帮助孩子建立动力系统,制定生涯规划。 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孩子参与群体活动,以技能培训、网页制作为名义,引导孩子取网络之“精华”。也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举办电子竞技和户外训练,模拟网络CS游戏,在户外举行彩弹实战演习

⑷ 怎样教育孩子不沉迷游戏

如果小孩子喜欢玩手机,那么当然要想给他改掉这个毛病的话,只能逐步的引导和教育比方说每天什么时间让他可以玩一下手机,但是时间要给他规定好,不是说不可以玩,而是做好了某件事可以奖励给你玩一个小时或者是半个小时。要一点一点的让他戒掉。

⑸ 如何教育孩子不玩游戏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分为很多种,电子游戏是气质的一种,现在要多陪陪孩子,以朋友的姿态去开导他,本人是玩游戏长大的,对于暴力的干涉不是很赞,虽然它的效果很明显,但那显然不利于成长,可以培养多方面兴趣,多培养其读书习惯,有计划陪陪孩子玩也不妨.......

⑹ 儿子27了,如何和他沟通不让玩游戏

楼主,我也是一个90后,刚刚高三毕业。我高三很多时间都用在DOTA上了,虽然最后考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但是不如意。我说几点,希望这位家长能看一下。现在的90后个性很强,不希望外界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追求一种绝对的生活,希望没有约束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所以一味的劝导他学习是不可能的,但身为高三学生,光是放纵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就需要一个度来调节。至于这个度如何把握,这就要看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处理的怎么样了。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从来都不和父母交流,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思想太落后,还是几十年前那一套。所以就产生了代沟。代沟的产生不是因为年龄,而是思维方式。不然忘年交又是怎么来的呢?所以,楼主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他为什么会去玩游戏,他玩游戏能得到什么。而不是追问:你今天去哪了,作业写完了没有,书都看了没有。这么问等于白问,没可能的,只会加剧一种叛逆。楼主应该多换位思考。至于如何换位思考,我出一个方法。你在家里放两张凳子,分为A和B吧。首先,你坐在A凳子上,训斥B凳子上的孩子(当然,只有楼主你一个人,在脑子里做个假象就好)。训斥完了,你坐在B凳子上,想想刚刚自己训斥了什么,然后以一个孩子的观点来反驳你刚才训斥的话语,完全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正在被训斥的孩子,去顶嘴,去反驳,这样就能很好的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孩子老是反抗自己了在学校压力很大,喜欢玩游戏的人都会以游戏作为自己的减压方式。高三的时候我们同学之间相约翘课一起去网吧DOTA,还被班主任抓住好几次呢(悲剧)。至于如何沟通,首先,我建议楼主和孩子一起学习。而不是自己工作完了回家,劈头盖脸一顿吵。你需要缓解,孩子就不需要么?沟通是一种平心静气的交流。当然,那种突兀的交流也是会增加孩子的警戒心的。比如说,突然有一天,你把孩子叫来,说:孩子,咱俩谈谈心吧。放心,这是不可能的。他有那么强的警戒性,怎肯说出心里话。就算真说了,其中肯定有很多都是敷衍,就像government报告一样,等于废话。至于如何一起学习,我感觉就是抽空看看孩子最近学了什么,复习了什么,帮助他。不会的可以查查字典,自己做做笔记,暗中帮助他,不要明着说出来。比如用小纸条塞到他的书里。切记!不要随意翻他的东西,不然会很悲剧的。90后的隐私感很强烈的。下来,就是换位思考。其实我起初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是楼主,我能想象到你的焦急,你的顾虑,以及你孩子的前程。我就是个鲜明的例子。本来要冲击人大的,高考前一天还说一本保底。最后走了个二本。这都是教训,我不希望我的路被更多的人走,所以我决定我还是帮助楼主一把。换位思考的方法我在上边已经说过了,楼主可以采用一下,很好用的。最后,就是了解他的想法。为什么家长感觉和孩子难以交流,就是因为很多家长就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就盲目沟通。足球迷去给一个rap爱好者讲刚才那个球是越位的只是裁判没发现,rap爱好者可能接受么?所以,没有共同的思想,就不可能有交流的空间。不要总以家长的身份去教导孩子,也不要不以家长的孩子去教导孩子。楼主,你在孩子面前扮演了3种角色。家长,朋友,敌人。这是每个家长都要遇到的。只是有些家长表现的是家长和朋友,有些表现的是家长和敌人。我不清楚你家的情况,所以我不妄下结论。楼主你可以自己看一下自己属于朋友还是敌人。如果属于朋友,那好说了。如果处于临界点,那平常的时候就要多表现出来一种亲近他的感觉,是站在他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而不是跟他敌对从而增加他的好感。如果是敌人,呃..楼主,恭喜你中奖了。我当时和我爸妈就是敌人,完全不能沟通。原因就是我意想的他们的思维和我不同。但是究竟是不是真的不同,我也不得而知。这是出于我的主观,除非你去打开他的心,不然抗拒性是越来越强的。楼主,我给你说几个沟通要注意的事项1.不要太突兀2.涉及他个人隐私的问题避开3.少谈论成绩4.不要逼迫他张口5.不要当场反驳他我再给你说几个小技巧吧1.用心听,而不是耳朵2.注意他是不是话中有话,多他的意思3.不要当场予以承诺,否则连挽回的余地都没有了,一旦食言,结果就是雨果的一部名着的名字4.多用鼓励的语言,要幽默5.谈论他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历史,战争,球赛)6.多关心他的生活状况7.抛弃自己的想法,不要总说我们当时怎样怎样,那都是历史了,历史不是现在8.语言要缓和,不能过激9.理解他的话,不能片面,要结合他最近的活动来思考,而不是武断的认为他在说谎之类的。因为事出必有因。10.不要一味阻止他,更不要一味的让着他。楼主,我不是什么专业的心理师,我只是站在一个90后的角度上,以我内心的情况来说的。我知道我和他差异很大,但是90后嘛,总有相像的东西。我不说我的思想有多成熟,但是帮助我爸处理工作上的东西还是没有问题的(我爸在government工作,也算个十品的官)。多少也是能一些问题的。希望我说的这些能帮助你,也能帮助你的孩子最后祝你的孩子在明年的高考金榜题名!

⑺ 家长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打游戏痴迷

现在的社会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成了低头族,不由自主的就想去碰手机,每个人都在刷手机。我们教育孩子不能打游戏痴迷的时候,也要根据孩子的性格来对症下药,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可以玩游戏,但是不能痴迷,每天写完作业玩一个小时,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不能总盯着手机屏幕。 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也要约束自己玩手机的时间。

转移注意力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多带孩子参与实践,去大自然中活动,就会让孩子从手机上转移注意力了。总是痴迷玩手机,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做家长的必须和孩子好好的聊一聊。

与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沟通如何让孩子不玩游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打开鸡蛋的方法 浏览:443
路由vpn怎么设置方法 浏览:468
吊车头的拉线安装方法 浏览:81
番茄灰霉病治疗土方法 浏览:424
oppo手机耳线的包装方法 浏览:713
如何寻找正确的工作方法 浏览:738
羊布病普遍治疗方法 浏览:896
研究方法论是谁写的 浏览:532
婴儿肚子胀怎么办有哪些方法 浏览:337
苹果手机的感应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15
香碗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01
北京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 浏览:792
有哪些方法稀释油漆 浏览:193
可以替代焊锡的sma头连接方法 浏览:476
剪辑视频的方法 浏览:600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环己烷和苯胺 浏览:548
浙江菜烹饪方法有哪些 浏览:391
星战模拟器怎么找到自己的家正确方法 浏览:778
2020洪灾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834
长期失眠睡不着怎么办最好的方法 浏览: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