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排球的打法、比赛规则
排球的打法记比赛规则如下:
1、发球:获得发球权的一方须先轮转 ,1号位队员在裁判员鸣哨后3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离手后 ,如果球在中途触及发球队场上队员、标志杆、其他障碍物,球落在对方界外或发球不过网均为发球失误,失发球权。在本队未失误前,发球队员连续发球。
(1)排球的连接方法扩展阅读:
下列情况为发球击球后的犯规:
(1)球触及发球队队员或没有通过球网的垂直平面。
(2)球触网后落入对方场区外,界外球。
(3)球越过发球掩护的个人或集体(在发球时,某一队员或2名以上队员密集站位或挥臂跳跃、移动遮挡接发球队员,且发出去的球从他或他们上空飞过,则构成个人或集体发球掩护犯规)。
对发球犯规的裁判方法
(1)发球犯规由第一裁判员判断,发球击球后的犯规由第一裁判和司线员进行判断。
(2)发球犯规如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应判位置错误在后,发球击球后的犯规如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应判位置错误在前。
(3)下列情况,第一裁判员应重新鸣哨发球:
①第一裁判未鸣哨、发球队员已将球发出。
②遇特殊情况(如运动员受伤,球滚入场内等)。
③第二裁判员在第一裁判鸣哨允许发球后,又鸣哨中断比赛允许某队暂停或换人的请求,第一裁判员不允许中断比赛的请求。
(4)第一裁判待发球队员进入发球区并拿到球做好准备、接发球一方已站好位置,即可鸣哨。鸣哨后,第一裁判员默数8 s。
(5)发球队员同场上本方后排其他两位队员无位置错误关系。
⑵ 排球比寨中什么叫连接
排球比赛中的二次击球和连击是一个意思。
所谓连击,就是一名队员连续两次或球连续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为连击犯规,拦网一次和第一次击球时除外。
对连击犯规的裁判方法:
连击犯规由第一裁判员负责判断。
第二裁判员可以用手势向第一裁判员表明背向第一裁判员的连击犯规,但不得坚持。
第一次击球时,无论是上手传球或其他身体部位触球,只要是一个动作,则无连击犯规。
第一裁判员要注意观察判断第二次、第三次击球中的连击犯规
⑶ 打排球的方法
打排球的基本方法为准备姿势和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
一、传球
传球是在胸部及以上部位用双手(或单手)借助蹬地、伸臂动作,通过手腕手指的弹击力量来完成的击球技术动作。
传球主要作用是把接起的球传给其余队员进攻或直接进攻。一个队的进攻能力能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队的传球水平。
二、垫球
是借助蹬地、抬臂动作,用双手前臂的前部,利用来球的反弹力将球击出的技术动作。
垫球在比赛中多用于接发球、接扣球和接拦回球,是比赛中争取多得分、少失分由被动变主动的重要技术。
三、发球
由队员自己抛球,用一只手将球从网上空两标志杆内击入对方场区的技术动作。
四、扣球
跳起在空中用一只手臂作弧形挥动 ,用手将本方场区上空的球,从两标志杆内的球网上空击入对方场区的技术动作。
五、抹球
二传或进攻手用单手将球从网上迅速抹带使其快速而出其不意的进入对方球场的击球方式。
是为弥补一传垫球过高即将造成探头失误而采用的一种补救式打法。
六、拦网
队员在网前以腰部以上身体任何部位主要是手臂、手掌,在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球过网的技术动作。
拦网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是反攻的重要环节。拦网可将对方有力的扣杀拦起,减轻后排防守的压力,为本方组织反攻创造条件。
排球的简单进攻打法:
1、集中进攻
就是指队员在4号位或者2号位扣二传队员传到较靠近3号位、较集中的、不拉开的高球进攻,或者在3号位扣一般高球。
这种打法就是强攻中的集中进攻,较其他打法更容易掌握,适合初学者使用。
2、围绕进攻
进攻队员绕过二传队员扣传出的高球,围绕跑动换位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扣球特长,避开对方拦网的有效区域和扣球后的自动换位的目的。
3、拉开进攻
二传队员将球传到标志杆附近进攻的打法就是拉开打法,这种打法可以扩大攻击面,避开拦网。在进攻路线上更有利于进攻路线的变化。
4、调整进攻
在一传的队员不到位、球落点距离拦网较远的时候,由二传队员或者其他队员把球调整传到网前有利于进攻的位置上进行强攻。
5、后排进攻
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后面起跳扣球,称为后排进攻。
由于后排进攻的击球点距离拦网较远,可以增大对方的拦网难度,并使过网面增宽,更多达到增加优秀进攻队员的作用。
由于作用明显,后排进攻也从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
⑷ 排球的接球方法接球有什么小妙招
排球上手接球时只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利用手掌张开后的力和胳膊的推力把球接起!练的时候注意自己手指的练习。还有各个方向的上手垫球,控制球的方向是最关键的!方法:两手指尖相对,用力压(锻炼手的力度)垫球打点都是很好的办法。
⑸ 排球运动的正手传球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正面传球:用稍蹲姿势,上体稍挺起,仰头看球,两手自然抬起,屈肘,放松置于额前。当来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手指微张从脸前向前上方迎出。
手触球时,十指应自然张开使两手成半球状,手腕稍后仰,以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部,无名指和小指在球两侧辅助控制球的方向。两拇指相对近“一”字形。
硬件要求:
场地要求排球比赛场地为18米×9米的长方形 ,四周至少有2米空地,场地上空至少高7米内不得有障碍物。场中间横划一条线把球场分为相等的两个场区。所有线宽均为5厘米。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气压为0.40-0.45千克/平方厘米。
球网场地中线上空架有球网。网宽1米 ,长9.50米,挂在场外两根圆柱上。女子网高2.24米,男子网高2.43米。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界处各有5厘米宽的标志带 ,在其外侧各连接一根长1.80米的标志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排球
⑹ 排球的接球方法 接球有什么小妙招
1.
球:当来球较高、力量较大、不便于利用传球时,可采用挡球。双手挡球的手形有抱拳式挡球的手法是:两肘弯曲,一手半握拳,另一手外抱,两掌外侧朝前。并掌式挡球的手法是:两肘弯曲,两虎口交叉,两掌外侧朝前,合并成勺形。
排球的接球方法挡球时,前臂放松,两肘朝前,手腕后仰以掌外侧和掌根组成的平面挡击球的下部。击球瞬间,手腕要用力适度,击球点在额前或两侧肩上。6、单手接球:当来球低、速度快、距离远、来不及用双手接球时,可采用单手接球。这种接球动作快,手臂伸得远,可扩大控制范围,但由于手臂击球面积小,不容易控制球。当球在右侧向右跨出一大步,上体向右倾斜,重心移至右腿上,右臂伸直,自右后方向前摆动。用前臂内侧、掌根或虎口处接击球后下部。2.背接球:背接就是背向接出球方向,从体前向背后的接球。当球飞出较远而又无法进行正面调整传球时,或第三次被动击球过网时采用。背接时,判断好球的飞行方向,先要迅速移动到球的落点处,背对出球方向,两臂夹紧伸直,插在球下。击球时,蹬地为头挺胸,展腹后仰,直臂向后上方摆动。在背接低球时,也可以有屈肘、翘腕动作,以虎口处将球向后上方接起。3.手形、击球点和触球部位:当球接近腹前时,两手重叠,掌根靠拢,合掌互握,两拇指平行朝前,手臂伸直,手腕下压,用前臂旋外形成的颊靠近手腕的部分击球后下方。击球点在腹前一臂左右距离,便于控制用力大小并可根据接球的方向,调整手臂的角度4.)准备姿势:正面对正来球方向,两脚开立宽于肩,一脚在前,两脚跟提起,前脚掌着地,两膝变曲微内收,重心稍前倾,双臂自然弯曲置于腹前。5.跨步接球:队员向前或向体侧跨一步的接球称跨步接球。跨步接球主要运用在接发球和防守中。前跨接球:当来球低而远时,看准来球落点,向在出一大步,屈膝深蹲,重心落在跨出腿上,上体前倾,臀部下降,两臂前伸插入球下,用前臂接击球的后下方。侧跨接球:当来球至右侧时,右脚向右侧跨出一大步,屈膝制动,重心移至跨出腿上,上体前倾,臀部下降,两臂插入球下,用前臂接击球的后下部。
⑺ 排球网如何安排在排球架上
把排球柱竖立在场地的两边,两个排球柱之间距离为9.5米,排球网要挂在排球柱朝上的方向。2.把排球柱上端的钢丝线弄松点,把排球网挂上去,把钢丝线紧上,固定好排球柱。
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高水平比赛中,对抗的焦点在网上的扣拦上。在一场比赛中,夺取一分往往需要经过多个回合的交锋。水平越高的比赛,对抗争夺也越激烈。
(7)排球的连接方法扩展阅读:
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
规则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要求每个队员必须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能在各个位置上比赛。
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连击。击球时间的短暂,击球空间的多变,决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⑻ 打排球过程中如何接对方的扣球
后排队员防守,往往是主攻防守6号位,接应(二传)1号位,副攻(自由人)5号位。当球在对手的场地时,后排的三名球员应该处于他们最初的防守位置。双方的防守者应尽量保持三米线,防止对手传球。注意球的深度。在对手的第二次传球传球之后,后列席者需要判断位置。这个过程有两个标准。一个是选择对手的进攻球员,另一个是观察我们球队的选择。
⑼ 排球有啥技巧接球
排球基本技术包括:准备姿势和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球、拦网。 对于初学者来说,应首先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熟练掌握各种移动步法。然后学习传球、垫球技术,再学习发球技术,学习了传、垫、发球技术后,就可以进行简单的比赛。在此基础上学习扣球、拦网技术,便可组织简单的攻击和防守战术。 学习排球技术,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准备姿势→移动步法→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的练习方法→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注意事项→接球技术的运用 (一)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的作用 准备姿势和移动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完成发球、垫球、扣球和封网等各项击球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准备姿势的作用是为及时地移动和完成击球动作做好准备。移动的作用是为了及时接近球,调整人与球的位置关系,便于完成击球动作。 (一)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 1、准备姿势: (1)半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在前,两脚尖稍内收,两膝弯曲成半蹲。脚跟稍提起,身体重心稍前倾,两臂放松,自然弯曲,双手置于腹前。身体适当放松,两眼注视来球,两脚始终保持微动。 (2)稍蹲准备姿势:稍蹲准备姿势比半蹲准备姿势身体重心稍向前移,两膝弯曲程度小于半蹲准备姿势。动作方法与半蹲准备姿势基本相同。 (3)低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前后开立的距离比半蹲准备姿势更宽一些,两膝弯曲的程度更大一些,身体重心更低、更靠前,膝部的垂直线超过脚尖,两手臂置于胸腹之间。 2、移动步法: 排球比赛中使用最多的是短距离移动。常用的移动步法有: (1)滑步:当来球距离身体较近、弧线较高时,可采用滑步。其动作方法是向右滑步时,右脚先向右迈出一步,左脚迅速并上,落在右脚的左面。连续做并步即为滑步。向前滑步时,前脚先向前迈出一步,后脚迅速跟上落在前脚之后,如此连续做。滑步主要用于去完成传球、垫球、拦网等。 (2)交叉步:当来球距身体2米左右时,可采用交叉步移动。其动作方法是向右移动时,上体稍向右转,左脚从右脚前面向右迈出一步,右脚再迅速向右迈出一步落在左脚的右边,同时身体向来球方向转动,做好击球前的准备姿势。交叉步主要用于去完成防守、一传、拦网等。 (3)跨步:当来球较低且距身体较近时,可采用跨步。首先向移动方向跨出一大步,同时屈膝,上体前倾,身体重心移至跨出腿上。跨步可向前、向侧或向侧前方。 (4)跑步:采用跑步移动时,两臂要配合摆动,应根据来球的方向,边跑边转身。 (5)综合步法:将以上各种步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如跑步之后再滑步。 滑步之后再交叉步或跨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