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书法的地方法度是什么意思

书法的地方法度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5-17 04:05:09

㈠ 书法里,法度是什么意思

书法里的法度指的是书写格式及规范。
书法艺术的基本法度,以笔法为例。
中国书法笔法,讲求点画线条美,其特殊的书写工具毛笔,则讲求“圆、齐、尖、健”。执笔法一般采用唐陆希声所传“擫、押、钩、格、抵”五字法。执笔在指,运笔靠腕。运腕有四种方法:着腕、枕腕、提腕、悬腕。明徐渭认为:“盖腕能挺起,则觉其竖。腕竖,则锋必正。锋正,则四面势全矣。”执笔运腕要求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腕和肘悬起。这样写字,笔锋中正,运转容易,字迹圆满得势,便于写出血肉丰实、体势开张的字。
用笔是笔法的主要内容。用笔之美,是对客观现实形体美的反映。“精美出于挥毫”,中国书法的用笔,每一点划的起讫都有起笔、行笔和收笔。起笔和收笔处的形象,是构成点划形象美的关键部分。前人总结出不少行之有效的规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有往必收,无垂不缩,等等。行笔讲求迟速。迟,可以体现沉重有力的美;速,可以显出潇洒流畅的美。每一点划的粗细变化都有提顿、转折。提顿,使点划具有节奏感,呈现粗细深浅的丰富变化和多式多样的表情,传达出字的精神和韵味。转折,使点划有方有圆,转的效果是圆,折的效果是方。圆笔多用提笔、绞笔而转,点画圆劲,不露骨节,适宜篆书和草书,能表达出婉通、遒润的自然之美;方笔则多用顿笔、翻笔而折、棱角四出,顿笔时骨力向外开拓,适合隶书和楷书,能表现出凝整、雄强的骨力美。一般说来,笔画应转处圆提、折处方顿。
笔锋在点划中运行的方式,有中锋和偏锋、藏锋和露锋。笔锋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笔毫的锋尖,二是指字的锋芒。运笔时,将笔的锋尖保持在字的点划中,叫“中锋”;藏在点划中间而不出棱角,叫“藏锋”;棱角外露,叫“露锋”;将笔的锋尖偏在字的点划一边,叫“偏锋”。一般说来,锋在笔画中能使之有骨和不露筋,通过毫端的渡墨作用,可以由辅毫把墨汁均匀渗开,四面俱到,使点划显示内涵的力量,给人以混融含蓄的美感享受。
“藏锋”和“露锋”,能表现字的骨力和神韵的美。藏锋用笔所写出来的点划,给人以力聚神凝、圆融厚重的美感。藏锋最忌无骨,讲求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是用笔难度较高的技巧,历来有逆入平出、收笔藏锋的美学要求。藏锋写出的笔画有锋芒棱角,能显出字里行间的左呼右应、承上启下的神态。笔画外方内圆是露锋的高标准,可使笔画粗犷之中有精密,险峻之中有严正。藏而圆,露而方,都能造成美的形体,各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中锋是中国书法中传统的基本笔法。中锋行笔,能使点画充实圆满,显出混融含蓄的筋骨美。藏锋行笔,笔画锋棱出露,能增加生动感,但用得不好,就会导致笔画枯涩扁薄,成为不美的用笔。
笔法要求点划线条的书写,须造成一个实在的形体,使情感和笔达到意在笔先,趣以笔传的境界;每一点画造成的形体,须肥瘦适度;各种点划的书写,必须显出运动的力量和气势。浮滑的笔法,会直接损害书法艺术点画线条的完美和统一。
笔法除了起笔收笔有方笔圆笔、折笔转笔、疾笔涩笔、提笔顿笔、藏锋露锋、中锋偏锋之分以外,还特别强调笔画的刚健柔媚,即所谓“铁画银钩”。“铁画银钩”语出欧阳询《用笔论》“刚则铁画,媚若银钩”,是对刚劲和柔媚两种不同用笔技法或风格的形象概括。“铁画银钩”强调书法艺术应像“铁画”、“银钩”那样,具有明确的形象和质感。这种对“铁”与“银”的不同质感的审美联想,是由用笔的方圆、刚柔、疾徐变化造成的。书法反映事物的形体美,必须使每一点划都给人以实在的形体感。同时,形体必须瘦肥适度,像铁画、银钩一样具有立体感,能反映现实中各种事物质地的美:坚韧、遒健(如铁、骨)和柔媚、盘曲(如银、游丝)。
书法艺术作品中,笔画线条的质感,同墨色的浓淡枯润密切相关。用墨淡而润,可以造成一种明丽柔媚、类似银钩的美;用墨浓而燥,则可造成一种苍劲雄绝、类似铁骨的美。笔墨枯润相兼,可使点划刚劲如刀斩斧截、轻柔似水流花放,无“枯木”、“墨猪”之弊,呈现出一种力量美。“铁画银钩”还要求书法家在“铁”与“银”(即“质”和“文”)之间,求得对立的统一。“铁画”可以把字的骨骼撑持起来,表现一种壮美;“银钩”能使字活泼遒媚,表现一种秀美。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所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铁画”、“银钩”相映成趣,刚柔相济,可以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享受。
总之,笔法是书法构成的最基本要素,是书法形式美的基础,尤需重视。

㈡ 书法基本常识

从表面字义理解,书法指书写的法度。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书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严谨,唐代书法成就也是书法史上最顶峰的。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狭义

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2、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书写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形式意味很强。

古人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有关汉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极具指导意义。

3、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

4、 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

广义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雕刻刀、雕刻机、日常工具(主要是指质地比较坚硬的,能用来书写的五金、生活工具)等。

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燕书(包括燕行)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

(2)书法的地方法度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1] ,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如《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入《鲁相韩勑复颜氏繇发碑》、《韩勑碑》等。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纵227.2厘米,横102.4厘米。藏山东曲阜孔庙。 无额。四面刻,均为隶书。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

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有楷模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

行书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草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㈢ 书法讲究的是什么

书法讲究什么

(1)书为心画。书法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是人的精神美的表现。作为书法艺术的最高要求仍在于它的精神内涵,即书法所表达的意蕴、情趣。

(2)书肇于自然,书法是自然的节奏化。唐张怀瓘论述书法与自然的关系是:“囊括万殊,裁成一相。”书法的这种高度概括性,为欣赏者提供了想象的广阔的天地。

(3)鲜明地体现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多样统一。杰出的书法作品都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美在于整体的和谐。书法艺术是在点画的运动变化中达到统一,是一种造型运动的美。

书法注重书法三要素是指:笔法、笔势、笔意

各自不同的书体均有各自的法度,传欧阳询撰写的结体三十六法,清黄自元的九十二法,永字八法等等都是楷书的法度。草书、行书看似随意,也有它自己的法度,须在创作实践中灵活运用,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对书法须从用笔、结构、布白诸方面去赏析,这样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书法家的创造,从最能表现情思、意蕴的地方去发现美。更能深刻地领会书法的美在于整体的和谐美,局部的审美价值也须从整体去观照、去衡量。历史上有唐人尚法之说,即唐朝从上到下对书法的重视,尤其对书法法度的要求,就是对书法法度的最佳阐释。

笔势、笔意是书者的意图。比如: 草书选以下哪种类型:一、朴素、严整、庄重型;二、险绝、激越、豪迈型;三、清新、平淡、归真型;四、拟画、标新、浪漫型。

大家熟知的伟人毛泽东的书法就是从东汉的张芝到唐朝的张旭、怀素和孙过庭等狂草书法中一脉相承发展而来的。周恩来总理年轻时也用颜体写过一些书法作品,激励自己。法为我用,在有法之后再追求新的法,由生到熟再由熟到生不断往复螺旋提升,就是指书法法度学习方面。

一、常用的落款方法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

落款的分类

(一)单 款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1.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一字款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3.二字款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4.叁字款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5.四字款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6.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7.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8.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9.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10.加作者斋轩号者

11.加作者地名者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12.加作者字或别号者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

13.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二)双 款

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1.受者名号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

2.受者官衔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3.受者称谓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4.敬词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书法作品中常用落款用词

长辈: 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
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
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绘画题款用:

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书法作品的布局

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

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

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象所赠对象的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也有分穷款和长款的,应书法作品情况而定,穷款只落书者的名号,长款用于作品结尾空白较多的位置,以天干地支法记年,然后接节气,可简略用孟、仲、季分别搭配春、夏、秋、冬记之,也可用雅称,如秋季用桂月,冬季用冬月等等,最下接名号,若还有空余可注地点雅号。

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还有给老人祝寿的书法作品有什么讲究?可考虑纸色,大红宣;内容多为篆书寿;装裱杏黄或紫红外框;尺寸以75乘以120大小。有的画一副“千寿桃”

现在通用硬笔,除了以上知识外,了解一些硬笔书法知识也是有必要的。

1.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关于硬笔书法的起源,很多人觉得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人们用石片、刀子刻画龟甲兽骨,并以此证明硬笔书法是产生于毛笔书法之前的艺术形式。但是刀子、石片毕竟跟我们现在所用的硬笔书写工具相去甚远,刻画和书写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这也是书法和篆刻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始终是两种艺术的原因。相比而言,我更愿意把篆刻的历史追溯到甲骨时代。
2.硬笔书法有什么特点?
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而要体现其实用价值,就必须做到书写上的正确化、规范化、匀称化。
硬笔书写的汉字仍然是那个用软笔创制的汉字字型,这是不可以违背的,否则将不能被认识。因此,硬笔书写的汉字仍然能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汉字传统的风格来。软笔、硬笔有其特性,硬笔写出来的汉字有什么特点哪?当我们用“模糊”的思维方式,把软笔书写的笔画看作是“面”时,我们也可以把硬笔书写的笔画看作是 “线”。我们把硬笔的书写笔画看作是“线”还因为它基本已经不能表现软笔笔画在线条粗细变化反差上的表现力了(异型硬笔除外)。硬笔笔画仅是线条,传统的 “使转”技法也就失去了它的运用意义了。如此说来,硬笔书写的汉字就只是线条的组合,很有点清代创制的“钢丝篆”的味道。
3.怎样才能写好硬笔字?
1)要有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2)要学会看字帖;
3)要学会正确的运笔方法,并写出自己的个性。
4.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要配备高矮合适的桌椅。写字时,首先注意姿势,纠正错误姿势。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5.你会正确握笔书写吗?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食指、中指分别用第一节从三个方向合力捏住笔杆下端,即拇指、食指从笔杆的前部左右夹住笔杆,食指稍前伸,而中指以指甲的上后侧抵住笔杆的后下方。距离笔尖约一寸左右,笔尖低于拇指、食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向手心弯曲,紧靠中指下方,对中指起运笔协调作用,不能接触纸面。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第三节的最高骨处,向右后方倾斜,和纸面呈50度左右的角度。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空若蛋形。这样,书写时才能灵活运笔,提高书写效果
6.练习的方法
字帖和书体的问题解决以后,面临的问题就是摹写和临写。
摹,就是描,即可以在印好的红模字上描,也可用透明度好的薄纸蒙在帖上描。也有人用平滑的胶片、塑料薄膜代替纸来摹,这样做,既不会使墨渍透过纸污染字帖,也可以洗涤反复使用。摹写的过程主要是让初学者通过比较准确地描划,熟悉字的结构形态和笔画变化,从而进一步向临写过渡。摹写速成的好办法。
临,可以说是每个学写字的人都必须经过的历程。有些功成名就的老书法家,虽然造诣卓深,但每日仍临池不辍,没有天生不临帖就会写好字的人。临习是练字和从事书法创作的不二法门,谁也不可能另辟蹊径。
7.字帖的选择
字帖是学书者的无声之师。初学者应当特别注意字帖的选择,因为字帖的好坏将对初学者的练习及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我们认为练习钢笔字还是选钢笔字帖为宜,特别对于初学者,使用毛笔字帖进行钢笔字的学习,那是事倍功半的。
选择钢笔字帖主要有两项原则:(1)要选自己喜欢的范本。自己喜欢,才会有热情去练习它,这将给初学者带来顺利的进步;(2)要选择行家公认的优秀范本。目前社会上确有一些质最低劣的字帖流行,这是商品社会内的必然现象。如果初学者随便乱选,则将误入歧途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可能沾染一些不良的习气。选择字帖一定要慎重。笔者推荐过去的庞中华、吴玉生的字帖,还有比如公务员硬笔字帖也不错。

最后,书法讲究书者的人品,研习书法者应以养浩然正气为主旨,练书法,树人品。郑板桥书法如乱石铺街,其人心存天下故书法品自高,宋徽宗虽堪称书画行家,创“瘦金书”,但作为国君偏执书画,属玩物丧志丧国之流,其书法虽精不能大家。王羲之以汇聚文人雅事题记《兰亭序》着称;颜真卿以刚正刚正不阿着称,其《祭侄稿》忠烈之气溢于言表。

书法是中国国学的一部分。书法直接引发者学者对本国文字的研究兴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讲究“法度”

各自不同的书体均有各自的法度,传欧阳询撰写的结体三十六法,清黄自元的九十二法,永字八法等等都是楷书的法度。草书、行书看似随意,也有它自己的法度,须在创作实践中灵活运用,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对书法须从用笔、结构、布白诸方面去赏析,这样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书法家的创造,从最能表现情思、意蕴的地方去发现美。更能深刻地领会书法的美在于整体的和谐美,局部的审美价值也须从整体去观照、去衡量。历史上有唐人尚法之说,即唐朝从上到下对书法的重视,尤其对书法法度的要求,就是对书法法度的最佳阐释。大家熟知的伟人毛泽东的书法就是从东汉的张芝到唐朝的张旭、怀素和孙过庭等狂草书法中一脉相承发展而来的。周恩来总理年轻时也用颜体写过一些书法作品,激励自己。法为我用,在有法之后再追求新的法,由生到熟再由熟到生不断往复螺旋提升,就是指书法法度学习方面。

㈣ 书法的法指的是什么

  1. 从表面字义理解,书法指书写的法度

  2. 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3.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4. 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

㈤ 隶书的法度是什么一

书法里的法度指的是书写格式及规范。 书法艺术的基本法度,以笔法为例

㈥ 隋唐时期书法注重法度 的法度指的是什么

这个法度就是行笔使锋必须遵循的一些规律。书法发展到隋唐。楷书已经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名家辈出。而且都在书法论述上有很高的见解。比如欧阳眴的八法“点如高锋之坠石,戈似长空之初月,一哟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比如孙过庭的《书谱》,唐太宗的《论书》》。等等都对书写提出了规范的要求。所以有唐人善法,宋人善意的说法。

㈦ 戏曲讲究“程式性”书法讲究“法度”,二者有何联系区别

程式,是戏曲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方式共同的表演形态,也是这四者在戏曲表演中有机结合并协调默契的纽带。
书法的法度字的结构严谨,有章法,不敷衍,笔笔自有规范。

㈧ 简述书法中“神采”与“法度”的关系

书法的直观定义为:书写的法则。而法度就是这里的法则。 法度包括基本笔法的,起笔,行笔,收笔。也包括结字的法则,如穿插,避让,横画等距,竖画等距,等等。而这些都是要在不断的书写实践中才能慢慢体会和掌握的。

㈨ 练习书法是否需要严格遵守法度

中国书法实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整个艺术世界,或许只有中国人对这些外国人看起来奇奇怪怪的文字符号的书写尤其感兴趣,也只有中国人对这些抽象符号的艺术塑造注入了上千年的精力。然而,如果我们将中国书法放置在西方艺术理念之下,就有一个很矛盾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书法毫无疑问是一门艺术,而我们说艺术的创作通常是讲究自由的,自由的氛围、自由的创作,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灵感,进而促进艺术创作的发展。但是中国书法生来就带有非常强烈的“法度性”“规矩性”。

但最起码,鲁迅还是给了我们一丝希望的,他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认为女性只有掌握了经济权,实现经济上的自由,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独立。或许我们现在唯一可以摆脱”越自由越束缚“这个怪圈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手里握有的筹码更多,以便未来和“魔鬼”交易时候,更加有底气吧。

㈩ 我们写的字象任意一位历史书法大家的字,这幅字就是有法度的。有没有法度,能这样理解法度吗

不能这样理解,只在形上相似是没用的,是要理解古人笔法的内涵和精气神。书法不是单纯模仿,而是要有自己的东西,法度是通用的、内在的,不是写得跟王羲之一样就是有法度,自成一派的书法大家肯定和前人是不一样的,但法度是一样的。就像说中国话的法度是普通话,但怎么说的优美是有无数路径的,但你不说普通话,那你就是说出龙叫唤来,他也不是有法度的中国话。

阅读全文

与书法的地方法度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泰国去黑头水使用方法 浏览:742
基础试验检测方法 浏览:944
分析化学中数理统计方法 浏览:498
安卓手机自动切换wifi设置方法 浏览:320
腿部拉伸方法简单 浏览:468
快速急刹车的正确方法 浏览:249
铜板与铜板连接方法 浏览:122
丝瓜种植方法的图片 浏览:340
超市各种率的计算方法 浏览:722
小米手机亮度设置方法 浏览:331
魔方快速恢复原样方法 浏览:528
上油泵安装接头安装方法 浏览:874
用彩泥捏凳子的简便方法 浏览:354
教具使用情况研究方法 浏览:595
手机淘宝猜你喜欢推广方法介绍 浏览:995
胡夫金字塔用作比较的方法怎么写 浏览:22
苏州牛皮癣中药治疗方法 浏览:714
正确的供奉方法图片 浏览:393
练微笑的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154
茅台vip用酒查真伪鉴别方法 浏览: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