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科学素养训练方法

科学素养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5-09-28 14:14:08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朱前树

一、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任务。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由此可见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实践能力是科学素养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
科学素养和生物科学素养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不同的人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自己的科学素养,对于生物课程来说,希望学生们能更多、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生命科学的概念和过程于生活和发展之中。《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生物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掌握的情况,生物学的核心基础内容至少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现象、事实、规律,以及生物学原理是如何用于生物技术领域;②、学生能够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现象;③、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④、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⑤、学生应在学习生物课程的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会科学素养的策略
1、根据科学经历和科学家传记,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
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中记述了不少科学发现的经过及科学家传记。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高中生物新教材中介绍了有关科学家所做的一些实验,阐明了其原理是通过一个个实验被人们所逐步揭露和认识的,由此,同学们对科学的产生过程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又如孟德尔研究豌豆杂交试验得出生物的遗传规律,给了学生生动的启示:平时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索、勇于实验,就有可能发现自然界中的奥秘。这些内容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精神的熏陶。科学过程呈现知识的来源,使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成为可能。在阐释生物学知识来源时,一些曾经或者正在困惑人类的生物学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意义重大。
2、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实验教学是重要途径。
生物学实验以其直观形象性、操作性为认识和掌握生物知识提供生物的感性材料,通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生物学知识;在生物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具备和学会观察,实验技能操作、实验测定、实验记录、操作实验条件、对资料和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法。经过这样反复多次的运用和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也会得到较好的发展。除此之外,在生物实验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探索性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可适当地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亲自设计与分析实验。
自行设计实验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根据实验任务,自行剖析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选配仪器、分析结果。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它也是目前高考考查的重要题型之一。
教师对实验报告的不同要求会间接影响整个实验的过程和效果。改实验报告为小论文形式,并对论文提出更科学的要求:实验前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实验内容写出实验设计;实验结束后,要根据实验过程对实验设计进行补充,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科学研究方法和能力的训练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还可以激发学生在报告中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建议和设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的新进展。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热点之一,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了解科学“科学家的故事”、了解与“社会伦理问题”、了解“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等。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和进展。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和科学家坚韧不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各领域的应用及科学技术的应用带来的一些问题。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的了解,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和现代人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回顾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并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各领域的应用及科学技术的应用带来的一些问题,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初中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是课程和教学课改的理念,也是指导教学实施的基本理念,我们可以用它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启迪我们无尽的教学智慧。

②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培养目标培养科学

(一)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情况

科学知识对于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来说是一个基础部分,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1],如果没有知识的铺垫,任何目标都无法达到。但是通过我对五年级学生的观察发现,学生的科学知识很缺乏,我举一个典型的实例说明,我教五年级三个班,他们学习地球一课时,我问了一个问题:“地球是什么形状的?”这个问题根据我的统计,有93%的同学认为地球是“圆形”的,这是个错误的答案,但却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脑海中,真正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股的不规则的“椭球形”,最后我通过让他们感受地球仪的形状,还告诉他们圆形和球形的区别,两个星期后我再问同样的问题时,仅仅只有28%的学生能够答出来,我就只能不断地纠正和巩固这类型的内容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于是我对学生和家长都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并非只有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会出错,连家长给的答案都是错的,于是我就明白了,那是一种长时间错误的灌输导致的,而这种原因归根到底都是科学知识的不牢固甚至是一知半解导致的。

(二)小学生科学知识缺乏的原因

1、家长不够重视,由于现代教育讲求的是一种成绩,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基本都是不用考试的,所以家长们就觉得学与不学都没有关系,而且他们绝大多数对于科学的知识也不够全面,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辅导,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2、学生对科学的了解不深,小学生好动,喜欢做实验,做活动,但是科学知识是要从书上或是互联网中直接获取的,有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有的甚至是需要长期探究才能得到答案的,但是小学生们很难做到坚持下去,时间一长就容易失去探究的信心[2],最后还有可能直接导致他们失去对这门科目的兴趣。

3、部分学校不够重视,依然是由于科学这门课并不是常规考试科目,所以部分学校教育科学的老师多为兼职老师,甚至有的学校会使用文科老师教科学,这是我国关于科学这门学科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本身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而理科教师也只懂本身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这些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就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3]这就导致了一些知识没有正确的教导给学生,小学是一个学习基础的阶段,第一印象有的时候会很深刻,一旦错了,或许就有可能伴随他们一生,所以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调查家长一些关于科学知识的基础问题时,家长们也会出错的原因了。

(三)浅谈解决小学生科学知识缺乏的一些方法

1、积极和家长交流,让家长能够支持学校或科学老师们办起来的一些探究活动,多让学生动手探究,积极思考,甚至让家长们和学生们一起参加到这样的科学活动当中。

2、鼓励和支持学生,当学生找到了一个科学问题的答案或是探究到一个关于科学内容的实验时,就应该给予他们奖励,让他们有成就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越来越感兴趣,这便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每当学生将要放弃探究的时候,我们更要支持学生,当他们的后盾,告诉他们,科学实验是不怕错的,就怕将要得到结果的时候放弃了,那是会后悔一辈子的啊。

3、教育者应积极提高自身科学能力,不断补充科学知识,至少在学生提到的问题能够准确的回答,不懂的知识和学生一起探讨,不要为了自身的面子而误导了学生,重视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积累,多与学生分享科学知识。

阅读全文

与科学素养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打压试漏检验方法及结论怎么写 浏览:704
怎么做各种泥的方法 浏览:649
拉手刹的正确方法视频 浏览:594
鉴别氨基酸与蛋白质方法 浏览:9
拴鱼钩连接器方法 浏览:481
螺纹连接的安装方法 浏览:513
测氡仪使用方法 浏览:610
水质总氮检测方法 浏览:123
玫瑰的折纸方法超简单 浏览:443
医用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浏览:306
车间自然通风的计算方法 浏览:789
hg方法检出限如何计算的 浏览:516
如何做蒸蛋糕的方法视频 浏览:877
干旱大风地区蔬菜种植方法 浏览:39
测量危重患者腹内压方法 浏览:921
中风半脱位最佳治疗方法视频 浏览:892
牙龈漏洞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236
手机色环电阻计算方法 浏览:547
地球是如何生活的简单方法 浏览:899
空压机房安装方法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