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翻译研究方法论

翻译研究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5-07-23 07:43:36

① 翻译方法论作者简介

黄忠廉,这位学者出生于1965年,拥有博士学位,是教授以及博士导师。他担任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主任职务,同时还被选入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荣获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的荣誉。他的学术生涯丰硕,已发表了15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19部着作和译作,其中包括《变译理论》、《翻译变体研究》、《科学翻译学》、《小句中枢全译说》、《翻译本质论》以及备受瞩目的《翻译方法论》等。他的译着作品中,《译文观止》和《俄汉翻译开发基础》也是其中的代表作。

黄忠廉在科研项目方面同样成绩斐然,他主持了国家级项目3项,部级项目5项,其中还包括2项重大项目。省级项目他亦有4项在手,显示出他在翻译研究领域的深厚底蕴和重要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奖,体现了他在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

② 翻译有哪些理论

1、释意理论:就是提出三角形翻译过程的假设,认为翻译对象应该是源语信息的意义而不是语言外壳。

2、认知负荷模型理论: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于1988年首先提出,它以Miller等人早期的研究为基础。

3、思维适应控制模式理论:任何熟练行为都要求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4、信达雅:“信”“达”“雅”它是由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通俗的讲,译文要符合汉语言的特点,注重一句话的完整性,即内容、结构、文采,也就是内容的准确性,语法结构的顺畅,语言载体的文采文学性。

机器翻译面临的问题

机器翻译的质量要达到“信、达、雅”的程度依然艰难;机译质量是机译系统成败的关键。中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曾在论文《机器翻译五十年》中指出:

要提高机译的质量,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本身问题而不是程序设计问题;单靠若干程序来做机译系统,肯定是无法提高机译质量的;

另外,在人类尚未明了人脑是如何进行语言的模糊识别和逻辑判断的情况下,机译要想达到“信、达、雅”的程度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制约机译质量提高的瓶颈。

③ 翻译学研究方法论内容简介

《翻译学研究方法论》内容简介如下

阅读全文

与翻译研究方法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蝴蝶兰催花有哪些方法 浏览:582
群体检查常用的方法 浏览:748
体育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浏览:30
孩子脑瘫什么方法治疗 浏览:136
四天雏鸡糊肛解决方法 浏览:493
温经汤食用方法 浏览:584
65岁以上老人哪种锻炼方法最好 浏览:473
小学5年级数学计算方法 浏览:410
种植兰花的几种方法 浏览:454
自然英语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981
分析化学采用的方法 浏览:125
45乘四十四分之十三简便方法 浏览:237
腿部酸软无力锻炼方法 浏览:263
包装提手做手机架制作方法 浏览:246
咽喉息肉如何治疗方法 浏览:946
如何找到方法而成功 浏览:678
我不想贷款审批通过有哪些方法 浏览:167
总资金量计算方法 浏览:974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操作 浏览:25
圣牛地板安装方法 浏览: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