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翻译研究方法论

翻译研究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5-07-23 07:43:36

① 翻译方法论作者简介

黄忠廉,这位学者出生于1965年,拥有博士学位,是教授以及博士导师。他担任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主任职务,同时还被选入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荣获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的荣誉。他的学术生涯丰硕,已发表了15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19部着作和译作,其中包括《变译理论》、《翻译变体研究》、《科学翻译学》、《小句中枢全译说》、《翻译本质论》以及备受瞩目的《翻译方法论》等。他的译着作品中,《译文观止》和《俄汉翻译开发基础》也是其中的代表作。

黄忠廉在科研项目方面同样成绩斐然,他主持了国家级项目3项,部级项目5项,其中还包括2项重大项目。省级项目他亦有4项在手,显示出他在翻译研究领域的深厚底蕴和重要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奖,体现了他在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

② 翻译有哪些理论

1、释意理论:就是提出三角形翻译过程的假设,认为翻译对象应该是源语信息的意义而不是语言外壳。

2、认知负荷模型理论: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于1988年首先提出,它以Miller等人早期的研究为基础。

3、思维适应控制模式理论:任何熟练行为都要求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4、信达雅:“信”“达”“雅”它是由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通俗的讲,译文要符合汉语言的特点,注重一句话的完整性,即内容、结构、文采,也就是内容的准确性,语法结构的顺畅,语言载体的文采文学性。

机器翻译面临的问题

机器翻译的质量要达到“信、达、雅”的程度依然艰难;机译质量是机译系统成败的关键。中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曾在论文《机器翻译五十年》中指出:

要提高机译的质量,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本身问题而不是程序设计问题;单靠若干程序来做机译系统,肯定是无法提高机译质量的;

另外,在人类尚未明了人脑是如何进行语言的模糊识别和逻辑判断的情况下,机译要想达到“信、达、雅”的程度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制约机译质量提高的瓶颈。

③ 翻译学研究方法论内容简介

《翻译学研究方法论》内容简介如下

阅读全文

与翻译研究方法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铂金戒指鉴别方法视频 浏览:837
纵队训练方法 浏览:89
自填式问卷常用的几种调查方法 浏览:871
如何晚上减肥暴瘦10斤减肥方法 浏览:499
米发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233
黄金价位线使用方法 浏览:615
市场分析问题方法论 浏览:749
老鼠用什么方法消灭 浏览:919
792525简便方法 浏览:151
作文关于手机的说明方法 浏览:784
金丝皇菊种植方法 浏览:161
华为手机激活保修方法 浏览:376
摄像监控器的安装方法 浏览:606
手机变卡最好的方法 浏览:748
窗帘圆环的安装方法 浏览:437
常用提取溴的方法是 浏览:218
数值与计算方法与实验答案 浏览:138
树叶抱枕的连接方法 浏览:877
油泡豆腐的食用方法 浏览:492
脚上长了慢性湿疹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