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体内毒素很多的有哪些排出办法
体内毒素比较多的判断方法:
1、早晨不能在固定的时间自然醒来,起床后四肢乏力。
2、梳头时持续掉头发。
3、患有风湿症。
4、腰腹部出现赘肉。
5、经常发生便秘、腹泻。
6、呼吸道容易“上火”。
7、脸部皮肤粗糙。
8、换季时经常皮肤瘙痒。
9、工作1小时后,就感到身体倦怠,胸闷气短。
按中医的道理,毒素是属于各种致病因子的,一般来说,这些毒素主要会导致人身之痰、寒、湿、瘀等,而紧接着气血会瘀滞不通,产生疾病。这个方子就是帮助人体把这些致病因子排出去的。
川芎30克、白芷30克、生甘草30克、茯苓30克、当归30克、肉桂30克、白芍30克、生半夏30克(先开水冲洗7次,再晒干备用)、陈皮60克、枳壳60克(炒)、麻黄60克、苍术240克、干姜40克(炒)、桔梗120克、厚朴40克、制附子30克。
用法:上方除肉桂、枳壳另外研成粗末外,其他药物共为粗末,再用慢火炒一遍,等药粉的颜色稍变化即可出锅。摊冷加入肉桂、枳壳粉末,拌匀。每次取20克,用纱布包好,加生姜3片,加1000毫升凉水,慢火煎成400毫升。日服2次,早晚饭后各服一次。
另外,这个方子还有其他妙用。比如因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或胃中积冷,或痰湿内停,或调气机不畅,出现发热无汗,头痛身痛,畏寒畏风,项背拘紧,胸满恶食,呕吐腹痛,妇女月经不调、气血不和、心腹疼痛、痛经、或经来乳胀、头痛身重等症状都可以服之。
❷ 香附子的炮制方法
香附子的炮制方法
香附子的炮制方法,香附子又名香头草、香附米,味辛,可解郁散寒、消除积食、缓解腹胀。它的炮制十分重要,不同的炮制方法赋予了香附子不同的用法和功效。快来看看香附子的炮制方法吧!
香附子是什么
据《本草纲目》记载,香附子是一种性平、味辛的植物,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香附子喜欢生长在潮湿的田间,适应能力很强,也因此是世界范围内都比较难除的杂草之一,它会带走粮食中的大量养分,使得粮食难以生长。
但在不少医学着作中,香附子又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常见的中草药之一,它能够治疗胃腹胀痛、月经不调等多种病症,同时还具有镇痛和抗菌的作用。
香附子还具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它可以用来提取芳香油,是纯天然的芳香剂。
香附子的炮制方法
1、生香附
捡出香附子中的杂质,碾成碎末,筛去其中的细末即可。
2、制香附
将碾碎的香附用黄酒和米醋拌匀,混入炒制的砂糖水中,继续炒干即可。配比是100斤的香附用黄酒米、醋各20斤,砂糖6斤。
3、四制香附
用干净的香附与,米醋、童便、黄酒、练蜜加开水烊化,后充分拌炒至干透取出。配比为100斤的香附配米醋、黄酒、童便各12、5斤,练蜜6斤。
4、醋香附
取净香附粒,加醋拌匀,闷一晚上,后放入锅中炒至微黄色。配比为100斤的香附20斤醋。
5、香附炭
取净香附,放入锅中用火炒至表面焦黑内里焦黄,取出后用清水淋洗干净,晒干。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1、疏肝解郁、静心安神
香附能够解郁安神,对于心情烦闷导致的肝气郁结、情绪不佳,香附都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2、强心降压
香附子中含有生物碱、黄酮、苷类、酚类等物质,可起到强心脏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并且,服用香附子还有降低血压的.功效。
3、杀菌消炎
香附子具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可抑制一些真菌的生长,对炎症引起的脚肿等症状,香附子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对子宫的作用
香附子具有轻微的雌激素作用,对子宫张力的弛缓有一定的作用。
5、调经止痛
香附子可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等,搭配艾叶可治疗寒气凝滞引起的腹痛症。
香附子能减肥是真的吗
香附子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可缓解肝郁气滞导致的情绪性发胖或者是压力性发胖,是具有一定减肥效果的。
并且,香附子中的挥发油有轻度雌激素的作用,加上其他成分的增强肠胃活动作用,能够加速热量和毒素的排出,防止脂肪堆积。
香附子减肥方法也很简单,将香附与玫瑰或者是甘草泡茶,亦或者是利用香附与燕麦调成羹食用即可。
不过,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香附子减肥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要想真正达到减肥的目的,还是要注意饮食与运动相结合。
香附子的适宜和禁忌人群
香附子尤其适合女性服用,可调经止痛,还能治疗下血不止。常人如发生因肝气郁结所致的胃腹胀痛亦可服用。
因香附子最大的作用便是调经止痛和疏肝解郁,且香附子有轻微雌激素的作用,所以女性群体和肝气郁结的常人可适当服用。
如有因气滞所致的消化不良、呕吐等症状的人群,也可服用香附子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气虚无滞、阴虚体质的人群忌服。香附子主要是治疗气滞所引起的各种病症,气虚无滞时是没有必要服用的,反而会让气虚症更严重。阴虚一直的人如服用香附,同样会加重阴虚症。
孕妇同样不宜服用香附,因为香附属于理气类药物,能活血化瘀,且药性很强,孕妇服用多了会有流产的危险。
1、炮附片
《金匮玉函经》:“皆破解,不(口父)咀,或炮或生,皆去黑皮,刀刲取里者,故曰中白;”“炮去皮,破八片。”《雷公炮炙论》:“夫修事十两,于文武火中炮令皱坼者去之,用刀刮上孕子,并去底尖,微细劈破,于屋下午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安于中一宿,至明取出,焙干用。夫欲炮者,灰火勿用杂木火,只用柳木最妙。”《外台秘要》:“炮令裂破。”《让类本草》:“热灰微炮,令坼勿过焦。”现行,取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加入净附片,不断翻炒,炒至鼓起并微变色,取出,筛去砂,摊晾。
2、烧制附子
《太平圣惠方》:。炭火内烧令黑勿令药过,取出用盆子盖之,候冷细研。”《圣济总录》:“烧灰存性,用冷灰焙去火毒。”
3、姜制附子
《博济方》:“去皮脐生切作四块,用生姜半斤,以水一碗同煮附子,汁尽为度,取附子焙干为末。“如来货是已加工好的熟附片,则拣去杂质,整理洁净即可。如来货是盐附子,则将盐附子洗净,用清水浸12h,除去皮、脐,顺切成3mm厚片。再用清水漂3日,每日换水3次,换水时用木棒轻轻搅动,泻清旧水,注入清水。至附子的盐分漂净,捞起,晾至六成干,加入姜汁水(每100kg盐附子,用老生姜10kg榨汁,姜渣加适量水煎取浓汤与姜汁混合),拌匀,润渍约8h,使吸尽姜汁水,蒸上汽4~6h至熟透,取出干燥即成。
4、甘草汤制附子
《景岳全书》:“用甘草不拘,大约酌附了多寡,而用甘草煎极浓汤,先浸数日,剥去皮脐,切为四块,又添浓甘草场再浸二三日,捻之软透,乃咀为片,入锅内文火炒至将千,庶得生、熟匀等,口嚼尚有辣味足其度也。”取黑附子瓣,择净砂石杂质,大小个分开。将锅内放入清水,取净甘草倒入锅内,加热熬煮,将煮液掏出过滤,再加入清水熬煮至透,捞出残渣去掉,取两次甘草煮液混合倒入锅内加热至沸。再取泡好黑附子瓣置锅内与甘草汤同煮,随时翻动,煮2~3h至透,切开,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捞出晾个至六七成干,推润至内外软硬适宜为度。切1mm片。摊开烘干或晒干。筛去碎末择净杂质即得。净黑附子瓣每100kg,用甘草6kg。
5、煮制附子
《普济方》:“煮。”现行,取产地加工的黑附瓣(黑顺片)置锅内,加水煮约1h或用水浸泡1~2h,取出稍晒后,再闷至内外湿度一致,切片。
6、胆炙附片
先将附片放入锅内炒热,边炒边洒胆汁水,炒至均匀吸透,水干呈黄褐色取出。附片每100kg,加猪胆汁1kg,兑沸水5kg(忌用生水)。
❸ 附子中毒多长时间消失
中药附子不仅仅有很多的功效,毒素也是很高的,很多患者因为在盲目的使用了中药附子后出现中毒的现象,而且为了避免中毒,很多人经常会找寻一些真正应对中药附子的方法,这样既能保证中药附子是可以治疗我们疾病的,同样又能防止会出现毒素的问题。
附子附子有毒,中毒者屡见不鲜,但其有毒,中毒者屡见不鲜 疗效卓着而应用极广,大剂量应用者也大有人在。如何避免中毒,我在教学中常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辨证准确
药证相应才能取效。若药不对证,只能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产生副作用。离开病人谈药物是毫无意义的。附子为大热之品,只能用于里寒证或阳虚证。倘若辨证不明,用于热证或虚热证,即便不中毒,也会对机体产生隐性的副作用。前贤明示:"有病病当之,无病体当之。"中药的副作用相对于西药而言,更可怕,很多是隐性的,而非显性的,很容易产生误解。这可能就是老百姓对于"中药无副作用"的一种错误的认识。
2.限量应用
用量尽可能符合药典的规定,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如果想用大剂量,也要从小剂量用起。在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剂量。若无丰富的临床经验,无论是从医疗纠纷而言,还是对患者负责而言,还是遵循"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原则吧。听上去,很自私。但如果一旦中毒呢?况且有个老中医曾告诉我:治不好病不要紧,但千万别把人家治坏了。――也就是不要造成药源性疾病。听上去也满有道理的吧。
3.配伍解毒
教材中明确指出,合理配伍可降低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本人认为配伍生姜、干姜、甘草等,附子的毒性会大大降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参考:
附子在炮制时常常用到甘草、生姜,这一点中药炮制学中论述详明。
翻仲景之作,见四逆辈用药:四逆汤(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该方中既有甘草,也配伍了干姜,用量(1两=15g,附子一枚=15g)分析,不难看出,即甘草、干姜的量均不小于附子,况且附子在四逆方中多用生品。真武汤中用炮附子一枚,而用生姜三两,大大超出了附子的用量。
仲景用大青龙汤时恐发汗太过,方后注有明训,而含附子的方剂中却没有明确指出附子中毒的解救办法。这不难理解,仲景用附子没有中过毒,他没有看见中毒的情况,因为配伍做的好。象四逆汤方后注云:强人可大附子一枚(约20g),干姜亦加至三两,附子也没有先煎,况且是用生品。好象仲景用附子时不配伍干姜、生姜、甘草的方剂是没有的(没有仔细核对)。大胆猜测,当今附子中毒的大多数原因在于没有把好配伍这一关。
❹ 附子中毒多久能自行解毒
附子中毒自行解毒的时间取决于服用附子的量,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轻微中毒:若服用附子较少,中毒症状较轻,如仅表现为全身轻微麻木、胃部轻微灼热感等,一般不需药物治疗,可通过服用牛奶、绿豆粉等解毒,24小时后症状通常可自行缓解。
严重中毒:若服用附子较多,中毒症状较重,如出现颜面和四肢的肌肉痉挛、言语困难、神志不清、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严重表现,此时不可自行缓解,应立即就医,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等治疗,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加速其代谢。
注意:由于附子具有毒性,使用时应严格遵循医嘱,从小剂量开始,并先煎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直至无麻舌感为止,以降低中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