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虞美人分析其语音和形象表达方法

虞美人分析其语音和形象表达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09 02:52:06

① 李煜的虞美人的语言特点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是个皇帝,亡国之君,写的东西都带有伤感。不过他并没有曹操等人的其实磅礴,有的只是一种婉约似的伤感,其实他心理面对于国破家亡有万分的恨,但是性格注定了他写不出豪装的诗词。我记得当时我挺爱读这类的诗词的,还有像徐志摩《再别康桥》之类。浅显易懂,语言朴素中带有清新。
我觉得虞美人最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其亮点。愁,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他能给形象化,具体化。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你听过没有,其实词意很明显,只不过他用了比拟的方法使得歌曲变得生动。
我不是评论专家,看到这个了想到些什么说什么,你还是去网络搜索一下其语言特点吧,来这里提问估计很少能新鲜的答案,大多都是复制粘贴过来的。祝你好运。

② 李煜的虞美人的赏析

赏析:

这首“满纸血泪”的《虞美人》,词劈头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就是绝望情绪的呐喊。“春花”和“秋月”原本是自然界非常美好、赏心悦目的景色,对于正常人来说,艳丽的春花和高洁的秋月,是一定能给人带来愉悦情绪的美景。

更何况,李煜本人就是一个文艺气质十足的词人,在亡国之前,他还是江南之主,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精神条件,都足够让他从容享受年复一年春花秋月的美好,并且他的这种物质享受还能通过他天才般的艺术修养,转化成最动人的文字。

(2)虞美人分析其语音和形象表达方法扩展阅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创作背景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③ 虞美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虞美人》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往事知多少”表明此时此刻作者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从而凝成最后两句千古绝唱。作者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阅读全文

与虞美人分析其语音和形象表达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路亚杆连接竿稍方法 浏览:860
黄疸痒治疗方法 浏览:973
脚底血栓用什么方法好 浏览:426
黄原胶使用方法 浏览:422
卡套式铜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572
八喜壁挂炉使用方法如何放水 浏览:523
电暖器不散热的解决方法 浏览:748
mrp计算方法 浏览:403
和包电子券使用方法 浏览:211
轿车快速充电方法 浏览:770
薄膜应力释放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929
女生穿文胸的正确方法 浏览:998
水草泥的使用方法 浏览:473
多丽丝娃娃使用方法 浏览:948
躁狂症治疗方法 浏览:934
淘宝手机电话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26
断桥铝门窗避雷连接方法 浏览:895
玫瑰简单折纸方法 浏览:764
一种土方法快速发面 浏览:69
埃姆依变频器使用方法 浏览: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