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古韵研究方法

古韵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7 18:43:39

① 清代学者概括先秦古韵部的方法主要是哪两种

清代学者对于先秦古韵的研究有卓越成就,他们主要靠两种材料:第一是先秦的韵文,特别是《诗经》里的韵脚;第二是汉字的谐声偏旁。

② 何为古韵和新韵

古韵

汉语音韵学术语,以《诗经》为主的中国先秦两汉韵文的韵。传统音韵学关于古韵的研究,主要成就在于古韵分部。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诗经》韵字和《说文解字》的谐声偏旁,兼及先秦两汉韵文、重文、异文、通假、读若、音训等。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联《诗经》韵字,归纳韵部。然后根据谐声关系,扩大韵部范围,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韵系统,并将汉字分别归入各韵部。宋代吴棫着《韵补 》,开始探求古韵面貌。明代陈第着《毛诗古音考》等书,考订古音,彻底廓清唐宋人以今音改读古韵的“叶韵”说的谬误,提出了古今音异的观点。清代顾炎武着《音学五书》,破除传统韵书的束缚,根据古韵实际归纳韵部,离析唐韵以求古音分合,并将今韵入声配阳声改为入声配阴声,分古韵为10部,其中阳、耕、蒸、歌四部已成定论。以后古音学家都是在顾氏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精密的研究。其中江永着有《古韵标准》,分古韵为13部,其贡献在于真元分部、侵谈分部,幽宵分部,侯部从鱼部分离出来归入宵部。段玉裁着有《六书音韵表 》,分古韵为6类17部 ,其贡献在于支脂之三分、真文分部、侯部独立,并提出同谐声的字应在同一部古韵的理论。古韵分部至段氏大体已定。清戴震着有《声韵考》及《声类表》,分古韵为9类25部 ,每一类都阴声 、阳声 、入声三分 ,开阴阳入相配的先河 。孔广森着有《 诗声类》,分古韵为18部,把冬部独立;又提出“阴阳对转”的理论。王念孙分古韵为21部,江有诰也分古韵为21部。章炳麟分古韵为23部,晚年又主张冬侵合为一部,为22部。黄侃分古韵为28部。现代学者王力,主张脂微分部。古韵分部的工作,至此臻于完善。

补充:

guyun古韵archaic Chinese rhymes

指以《诗经》为主的先秦两汉韵文的韵。这些韵,从早就有人发现有些不大顺口,到宋代,出了一种叶音说:凡字用到韵文里,可以按不同的上下文随便改变平时的念法,好叫它顺嘴。比方虞字,在《驺虞》一章,上文韵脚是葭□,就念y□; 在二章, 上文是蓬、□,就念W□ng。
明代陈第开始提出古音不同于今音的见解,反对叶音。明末清初顾炎武写了《音学五书》,开始认真研究先秦的音。因为唐以下科举要求作诗,人们都记熟了诗韵有哪些韵,每个韵里有哪些字;这些早期研究者也把注意力集中到先秦韵文里的韵该分多少类,每类收哪些字这两个问题上去。
为便于叙述,现在先把分类分得最多的现代人罗常培、周祖谟合作的分类法稍加变动、注释,列到底下:
①之部。包括《广韵》的之,□(用平声代表平上去)韵和尤韵的一部分字,如期、莱、□……。这些字里的谐声偏旁,是其、来、尤……。
②幽部。包括尤、幽韵字,如□、□。谐声的偏旁是□、求……。
③宵部。包括萧、宵、肴、豪韵字、如苕、消、郊、桃……。偏旁是召、肖、交、兆……。
④侯部。包括侯韵字和一部分虞韵字, 如□、驹……。偏旁是□、句……。
⑤鱼部。 包括鱼、 虞、模韵的字,如琚、虞、蒲……。偏旁是居、吴、浦……。
⑥歌部。包括歌、戈、麻韵字和一部分支韵字,如何、□、蛇、□……。偏旁是可、□、它、□……。
⑦支部。包括支、佳韵字,如枝、提……。偏旁是支、是……。
⑧脂部。包括脂、齐、皆韵字,如脂、萋、喈……。偏旁是旨、妻、皆……。
⑨微部。包括脂、微、灰韵字,如遗、□、嵬……。偏旁是贵、□ 、鬼……。
⑩祭部。包括祭、泰、□、废韵字,如泄、艾、败、□……。偏旁是世、□、贝、□……。
□东部。包括东的一部分韵字和钟、江韵字,如空、□、邦……。偏旁是工、□、丰。
□冬部。包括冬、东的一部分韵字,如宗、□……。偏旁是宗、中……。
□蒸部。包括蒸、登韵字,如蒸、憎……。偏旁□、曾。
□阳部。包括阳、 唐、庚的一部分韵字,如裳、筐、觥……。偏旁是尚、匡、光……。
□耕部。 包括庚、耕、清、青韵字,如苹、耕、清、庭……。偏旁是平、井、青、壬……。
□真部。 包括真、臻、先的一部分韵字,如薪、蓁、颠……。偏旁是新、秦、真……。
□谆部。 包括谆、文、欣、魂、痕韵字,如□、闻、欣、□……。偏旁是□、门、斤、□……。
□元部。包括元、寒、桓、删、山、仙、先一部分韵字,如垣、翰、□、□、□、□……。偏旁是亘、□、□、□、间、□……。
□谈部。 包括谈、咸、衔、严、凡韵字, 如□、□、□、□……。偏旁是炎、□、□……。
□侵部。 包括侵、覃、盐、添韵字,如歆、覃、僭、簟……。偏旁是音、覃、□……。
□职部, 包括职、德韵字,如□、□……。偏旁是亟、或……。
□屋部。包括屋(一部分)、□、觉韵字,如□、绿、□……。偏旁是□、录、蜀……。
□沃部。包括屋(一部分),沃韵字,如□、毒……。偏旁是复、毒……(也有人称觉部)。
□□部。包括□、铎、沃、觉韵里若干散字,如谑、□、□、濯……。偏旁是虐、□、暴、翟……。
□铎部。包括□、铎韵字和陌、麦、昔韵一部分字,如□、作、客、□、 □……。偏旁是□、乍、各、□、□……。
□锡部。包括锡韵字和陌、麦、昔韵一部分字,如□、□、璧、……。偏旁是析、□、辟……。
□质部。包括质、 栉、屑韵字,如室、□、结……。偏旁是至、□、吉……。
□□部。 包括□、物、迄、没韵字, 如述、蔚、仡、忽……。偏旁是术、尉、乞、勿……(此外还有至、未、□、队韵的若干散字)。
□月部。包括月、曷、末、黠、□、薛韵字,如揭、褐、活、拔、□、说……。编旁是曷、□、□、□省……。
□盍部。 包括盍、 洽、狎、□,乏韵字,如甲、□、法……。偏旁是甲、□……。
□ 缉部,包括缉、合、□、□韵字,如泣、合……。偏旁是立、合……。
⑩以上通称阴声,收元音或□音;□~□ 是阳声,收鼻音;□~□是入声,收塞音。
顾炎武 《音学五书》里的 《音论》是理论性总结,他在那里强调过“什之七”、“什之三”。这反映出来他可能以为现代音跟《诗经》音不同的不过3/10,只要根据7/10的音来改这少数,就功行圆满了。他在“琴瑟友之”的“友”字下说:“古音‘以’”。可见他没拟音, 只是从现存甲音改成乙音。他的分类(不按原次序)是: ①之职支锡脂微质□祭月。②幽沃侯屋宵□。③鱼铎。④歌。⑤东冬。⑥蒸。⑦阳。⑧耕。⑨真谆元。⑩侵缉谈盍。他的入声是放在阴声底下(⑩是例外)。
段玉裁在顾炎武的基础上再分类,得17部:①之职。②宵□。③幽沃屋。④侯。⑤鱼铎。⑥蒸。⑦侵缉。⑧谈盍。⑨东冬。 ⑩阳。□耕。□真质。□谆。□元。□脂微□祭月。□支锡。□歌。可见, 除了屋沃不分,质放在阳声底下,东冬不分,脂微□祭月不分这4点以外,别的地方都得出和现代人一样的结果了。只是入声还放在阴声下是沿用顾炎武的办法。除了分部以外,段玉裁还把《诗经》和“群经”用来押韵的字列了谱,便于查看,更突出的是他把谐声字分类也跟古韵联系起来了,说:“一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同声必同部。”除了不该用全称肯定以外,大致是正确的。这是因为谐声字大量产生的时代,大致和《诗经》产生年代相合,他除了列韵谱以外,还列了《古十七部谐声表》。比方他的第6部就列了:□声、梦声、蝇声、朋声、弓声…… 他还把本不在一部偶然借来押韵的字叫“合韵”,列在每部韵谱后头。段玉裁的《六书音均表》出来以后,引起极大的反响。钱大昕说他“凿破混沌”。后来的人再取得进展,差不多都只是补他的不足。
段书写成以后,请他老师戴震作序。戴震回了一封长信。信里说祭、泰、□、废、月、曷、末、黠、□、薛这些韵里的字,如《□□》的掇、捋,《草虫》的蕨、□、说等偏旁是□、□、厥、兑的字可以单成一组。用上文段氏的17部来说,就是祭、月应该从15部单分出来独立。分出以后算几类呢?从后来戴震的着作看,他立过霭、遏两部,只有去入。这是戴震的一个特点,他自己的创新是用影纽字代表一个韵部。比方他的东、侯、屋3类就叫翁、讴、屋。这是比较科学化的。因为他除了分部以外,还管拟音。他的缺点是拘泥等韵:凡是等韵一摄里的字,如尤、侯,他拒绝分开。所以他不听从段把尤、幽从侯分开的主张。凡是这样的学者都用“审音”作借口,坚持某些论点,有时候妨碍他们接受别人的正确主张。
王念孙曾当面纠正段玉裁的失误。在他写给江有诰的信里说:“段君以事入都,始获把晤,商订古音。告以侯部自有入声;月曷以下非脂之入,当别为一部;质亦非真之入;又质月二部皆有去而无平上;缉盍二部则无平上而并无去。段君从者二(谓侯部有入声、及分□月为二部),不从者三。”请复察上文段玉裁的17部。若是依了王念孙的意见,他的屋沃不分、质附真下、脂微□祭月不分,缉盍附侵谈下就可以说全改过来了。只要再分东冬、脂微、把入声全独立,就是现代人的格局了(只有祭月合成一类)。
孔广森(1752~1786),也是戴震的学生。他在《诗声类》里说:“唐韵一东三钟四江……合为一部。其偏旁见《诗》者有从东……同……丰……充……公……工……冢……囱……从……龙……容……用……封……凶……邕……共……送……双……□……。”又说:“凡从冬、中、农、弓、宫、虫、宗、众、戎、梦、□等声者不得阑入。”除弓、梦是蒸部字以外,剩下的就是冬部了。
孔广森还有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把各部分成阴、阳两大类(他主张古无入声)。本来戴震已经有“两两相配,以入声为相配之枢纽”的话,孔广森把它彻底实现出来,为后代研究部与部的关系作了个准备。不过他只图对得整齐,把分部倒弄得粗疏了,竟把真谆又合成一部(见阴阳对转)。他还写了《诗声分例》,把《诗经》里各种押韵的格式罗列出来,能使读者打破从近体诗里养成的成见。
继承并且发展了孔广森成就的是章炳麟。他在分部、拟音两方面都有贡献。 在分部方面, 他把□部从脂微底下分出来,算只有去入韵的队部,说:“脂队二部同居而旁转,旧不别出。”在拟音方面,他有《二十三部音准》专讲拟音。章炳麟的话比较清楚,比方说“东当从支韵之江(江南呼‘ 江 ’穹口而大……江西尤□)”。能让人懂他说的是用 [□]元音。他是个佛教徒,通些梵文,拟音常用梵文作模式。所以他的分部和拟音都比较清楚。现在把他的《韵目表》注上音标列到底下:自注:“上列阳声、下列阴声、为‘对转’。其数部同居者同一对转。”
对转就是韵前半个大体相同,后头加不加鼻音收尾的问题。他还有旁转。就是韵的介音收尾音不动(有些也有收尾音变化),主元音变化的问题。他的改进是把部与部的关系整理得比较有条理,所以他说:“孔氏所表……以审旁转则□。”他的旁转安排得合理得多。
章炳麟的拟音引起人们认为怪的是把青、 东、 冬、蒸不算收-□,可改到收-n、-m类里去。这是受梵文影响。梵文元音本有 14个。有一派学者只用10个,外加a□、a□,一共12个。□本是个表示元音鼻化的附加号,在摩擦音前用,在 k、t、p前头它就变成□[□]、n、m。有一派和尚把在擦音前的□也念□,这就是章炳麟的模式。他说:“印度音摩那皆在体文,而□独在声势”,就是他学的那派梵文。
章炳麟的学生黄侃立28部。除了“幽沃”不分,“脂微”不分,“祭月”不分外,所有入声全独立。他在每部里找出等韵家叫一、四等的韵,叫古本韵,剩下的叫今变韵。一、四等韵虽然从古到今的确变化少,但是没说今变韵因为什么条件才变。比方“元”部有寒、桓两个古本韵,在长沙话里就用两种元音念。光说“寒桓”是古本韵,各地人看了,意思不明白。所以他的拟音学说反不如章炳麟的可以译成音标。
现代人钱玄同(1887~1939)把“幽沃”分立,王力把“脂微”分开,所以一共有30部。要是把“祭月”依戴震意见分开,那就是本文开头举的31部了。
分类是中国学者研究古韵的最大贡献,不过有一点要指出:部大字多,押韵容易守规矩。部小字少,押韵难,免不了从别部借用。有些分类犬牙交错,象侵谈分立,屋沃……几部入声独立不独立,意见分歧就从这里产生。这里免不了有些个人爱好起作用。

新韵,也称今韵,新声韵。
什么是新韵(我国格律诗权威机构中华诗词学会称为“新声韵”),就是用普通话,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发音,来写格律诗!
这里只分两个问题:
1.根据汉语拼音方案,一声、二声是平声,也是平韵;三声、四声是仄声,也是仄韵。
2.根据专家们的肯定,古人的入声,现代汉语的发音已经没有了,一些读平声,一些读仄声,所以统统并到我们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查到的发音里面。古人读入声的声调,现代汉语的发音已经没有了,所以统统并到我们在现代汉语书籍查到的发音里面;古人押入声韵,现代汉语的发音已经没有了,所以统统押仄声韵。格律诗规则方面(格律),我们应该去查古人的平仄谱。它的发音,我们就查现代汉语的发音。记住,一声、二声是平声,也是平韵;三声、四声是仄声,也是仄韵;古人读入声押韵(押韵的字),并到仄韵里面;古人读入声的声调(读平声或仄声),统统并到我们在现代汉语字典、词典查到的发音“一声、二声、三声、四声”里面。
查唐诗、宋词、元曲的平仄谱,就可以发现,里面除了押韵以外,都是平仄。我们就去查现代汉语字典、词典,一声、二声是平声;三声、四声是仄声。这样我们就完全符合格律诗的要求了。

举例说明:
山头老生习作双调忆江南 跟往事干杯(今韵)——
来把酒,跟往事干杯。(干,平声)
求索三十常看月,功名万里被尘灰。
昨日不须追。
将进酒,跟往事干杯。
霜露随风秋已到,长天极目鹭齐飞。
地里果成堆。
宋词《忆江南》,双调忆江南,是根据格律可以重复写两遍。忆江南,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忆江南》格律:-+/,+//――(韵)。+/+――//,+-+//――(韵)。+//――(韵)。
这是一首符合格律的宋词。写作感受:首先是宋词《忆江南》的格律,也是词谱,应该严格遵守它的格律;第二是韵,它押平韵,有三个韵,双调所以有六个韵;第三是平仄,从现代汉语字典、词典中对照把符合现代汉语发音的平仄的字和词填入,完成诗歌内容。

当然,我们为了区别平水韵,1.一首格律诗里面,要求平水韵和新韵不能混用;2.最好在诗歌的题目后面用括号加注(新韵)或(今韵)或(新声韵)。

③ 上古韵部的研究史

清以前的上古韵部研究(反对“叶音说”)
1。反对“叶音说”
对于上古韵部的研究,是从读《诗经》感到不押韵时开始的。《诗经》产生于先秦,随时间推移,语音发生变化。南北朝以后的语音已经与《诗经》时代的语音有明显差别。唐宋以后语音变化更大,但南北朝乃至唐宋时代,人们还没有确立古今音不同的观念,用当时语音读《诗经》,遇到押韵不和谐之处,就临时改读成自己认为合适的读音,把这种做法称为“叶音”、“叶韵”(“叶”也作“协”)、“取韵”。叶音说盛行于宋,吴棫《毛诗补音》是代表作,已亡佚。从朱熹《诗集传》注音中可以看到吴氏叶音的大致情形。至明末陈第才彻底批判叶音说,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今语音不同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在这一学说的指导下,古音学的研究真正走上正确的道路。陈第是古音学的开路者。
2。上古韵部研究的开始
上古韵部研究最早的学者是北宋的吴才老。他创立“古韵通转”之说,但还未能离析古韵。最早离析古韵的人是南宋朝郑庠,他分古韵为6部,但不够科学。
清代上古韵部研究
清代是上古韵部研究的鼎盛时期,先后出现的古韵学家有二三十家之多,其中最着名的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和江有诰等。
顾炎武是古音学的奠基者,分古韵10部。(《音学五书》)
江永继承了顾氏的古音学,分古韵13部。(《古韵标准》)
段玉裁全面继承顾氏,江氏古韵研究成果,分古韵17部。段氏也把入声配阴声,相配的入声和阴声为一个韵部。如果把入声独立出来单立为一个韵部,则是26部,比王力29部仅仅少3部。段氏同时提出“同谐声必同部”的理论,等于运用这个理论对《诗经》韵字之外的所有汉字做古韵分部工作。(《六书音韵表》)
戴震采用阴阳入三分法,并且使主元音相同的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相配称为一类。定古韵9类25部。(《声韵考》、《声类表》)
孔广森分古韵18部,比段氏增加1个冬部,同时提出阴阳对转理论。(《诗声类》)
王念孙分古韵21部,晚年赞同孔氏冬部,总数为22部。(《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
江有诰最初分古韵20部,后来赞同孔氏冬部,总数为21部。(《江氏音学十书》)
总结
上古韵部经过顾、江、段、戴、孔、王、江七家的研究,基本上已成定局。王国维曾对以上七家的贡献评论道:“古韵之学,自昆山顾氏、而婺源江氏、而休宁戴氏、而金坛段氏、而曲阜孔氏、而高邮王氏、而歙县江氏,作者不过七人,然古音廿二部之目遂令后世无可增损。故训故名物文字之学有待于将来者甚多,至古韵之学,谓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也。原斯学所以能完密至此者,以其材料不过群经诸子及汉魏有韵之文,其方法则皆因乎古人用韵之自然,而不容以后说私意参乎其间。其道至简,而其事有涯;以至简入有涯,故不数传而遂臻其极也。”王氏的话虽未免说得过于绝对,但基本上反映了经过顾、江等七人的相继努力而将上古韵部建立起来的这一事实。自此七人以后至今,上古韵的分部很少有什么大的变动,所谓增加韵部主要是将入声韵从阴声韵部中分离出来独立成部,以与阴声韵和阳声韵相配。
清以后的上古韵部研究
上古韵部经过清人的辛勤研究,虽然大局已定,但是清代以后对上古韵部的探讨工作仍然没停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章太炎分古韵23部。
黄侃分古韵11类28部。此二十八部是在章氏二十三部的基础上吸收戴氏的一些部而成的,他说二十八部的确立“皆本昔人,未曾以臆见加入。”黄氏分部的最大特点是接受了戴氏的观点(阴阳入三分法,之前诸家大多为阴阳二分法)(《音略》)
王力在黄氏28部基础上,做改易增补工作,确定周代《诗经》韵29部,战国《楚辞》韵30部。王力29部与30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冬部独立与否上,冬部与侵部合并就是29部,冬部独立就是30部。(《汉语史稿》、《汉语音韵》、《音韵学初步》、《汉语语音史》)
王力先秦古韵三十部具有很大普遍性,不仅适用于《诗经》,也适用于同时代其他诗歌韵文。《楚辞》的时代比《诗经》晚至少二三百年,在地域上也相差很远,但它们的用韵基本上是一致的。先秦文献不仅诗歌押韵,连散文也押韵.《周易》大部分押韵,《老子》差不多全部押韵,其他各书也常有押韵之处。
罗常培、周祖谟分古韵31部。
【总结】
清代以后的研究只是作了一些局部性和总结性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清人研究成果的肯定和发展,它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清人研究结论的严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于今人的分部,罗常培、周祖谟与王力分部都比较合理。罗,周二人的分部与王力的差别实际很小,主要只是在祭、月二部的分歧上,而这两部的分合对上古韵部的系统并无多大影响。目前多数教材、辞书、专着都采用的是王力的分部。

④ 方言和古音古韵的关系有什么

一、研究上古音的材料和方法
1.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
研究上古韵的材料是《诗经》入韵字,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和谐声系统,主要方法是系联法。
A系联《诗经》入韵字。把诗经各章里互相押韵的韵脚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押韵单位。如果两个押韵单位中有相同的字,那么就把这两个押韵单位合在一起,如此可把整个诗经的入韵字串联成若干个押韵单位,从而得出若干个韵部。
B系联上古其他韵文中的入韵字。
C系联谐声系统。谐声字的谐声偏旁是表音的,一般来说,如果谐声偏旁相同,上古韵部就相同。
2.研究上古声母的的材料和方法
主要是谐声字,并参照古籍异文,古籍注音和声训。
A谐声字。造字时代,谐声字的声符相同,其声母也相同,由此可以推知上古声母的大致情况。如:悲B,绯F;篷P,逢F等,有相同的声符,可以知道它们的声母是相同的。
B古籍异文,指同一语音,同一概念的字在古籍中的写法不同,如:
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说之。
陈骈贵齐。
田骈就是陈骈,可见上古时代,田与陈同音。
C古籍注音。如〖说文〗中云:冲----读若动,表明两字同音,声母当然也相同。
D声训
古人用同音字的近音字来注音的一种方法。
冬,终也,物终成也。
邦,封也,封有功于是也。

二、上古韵部研究
自宋代就有人进行研究,如郑庠分为六部,但不够科学。清代顾炎武正式把古韵分为十部,奠定了古韵分部的基础。后来,江永分为十三部,段玉裁十七部,章炳麟分为二十二部,王力分为三十部。

三、上古声母的研究
上古声母的研究起步较晚,它是从清代钱大昕开始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古无轻唇音。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说:“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古读‘负’,如‘背’----古读‘附’如‘部’。”如:
异文:
伏羲----庖羲
扶服----匍匐
封域----邦域
汾水之阳,又作盆水之阳。
谐声字:
非 辈; 方 旁; 奉 棒。
方言:
蚊。负父之命,注作:“负音佩。”方言中多说“负债”为 “背债”。
现代闽方言里就无唇齿音{F},厦门话里把“房”读为[ ]。
2.古无舌上音
《十驾斋养新录》有“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认为中古的舌上音“知彻澄”是从上古的端透定中分化出来的。“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如:直读为特,竹读为笃,陈读为田。又如:
厦门话里,陈读为[TIN]
3.娘日归泥说
由章炳麟提出。认为中古的娘日两纽归入泥母。
谐声字:而(日纽)---耐(泥纽)
涅(日纽)---泥(泥纽)
章炳麟,黄侃,曾运乾,钱玄同,周祖谟等人都对上古声母的研究作出了贡献。提出了古声母三十二个的说法。

四、上古声调
上古声调至今还无定论。顾炎武、江永等认为古四声一贯,实际上认为古无声调。黄侃认为上古有平、入两调。段玉裁认为上古有平上入三声,孔广森认为有平上去三声,王念孙认为有平上去入四声。
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A清阴浊阳。
清:帮方松精书-------阴平。
浊:平崇船如狂------阳平。
B浊上归去。
并奉象善旱-----去声。
C去声不变。
D入派三声。
全浊:渤族集舌-----阳平。
次浊:密袜纳-----去声。
全清,次清----平上去。

五、反切以前的标音法
1.譬况
描写某字发音的情貌和方法。用的术语有“急气”“缓气”“长言”“短言”。
2.读若
用近音字来标音。如:
莠读若酉(淮南子)
3.直音。用同音字来注音。
郦食其:服虔注:音历异基。
直音虽好,但有时找不到同音的字,于是产生了反切。清人陈澧说:“古人音书,但曰读若某,读与某同,然或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虽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则其法又穷,孙叔然始为反语,认二字为一字,而其用不穷,此古人所不及也。”
4.反切

六、古音通假
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在古代的书面语言中,有本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就是通假。古音通假实际上就是写别字,由于 先秦时代对文字的使用没有规范,这种别字得到了社会的认承,就成了通假字。东汉训诂学家郑玄作了如下解释:“其始书之也,仑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这种情况和写别字类似,但又和写别字不同,因为它产生以后,别人跟着仿效,相沿成习,就成了合法的了。今天的别字则是不合法的。
通假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音通假:古音的声母和韵母相同。
辩 辨(借字在前,本字在后)两字古音同属并母元部。辩字,本义在巧言,假为辨。
言伪而辩。(礼记王制)本义
两 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庄子)
直 特 两字同属定母职部。直的本义为不弯曲,假借为特。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
2.近音通假;有如下几种情况,声母相同,韵母相近;韵母相同,声母相近;声母,韵母都相近。
声母相同,韵母相近;
时,是。(时,禅母之部。是,禅母支部)时的本义是季,假借为“是”。
韵母相同,声母相近;
被,披。(被,并母歌部。披,滂母歌部)。被的本义为被子,假借为“披”。如:操吴戈兮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声母,韵母相近;
阙,掘。(阙,溪母月部。掘,群母物部)。阙的本义为宫门前两边供了望的阁楼。假为掘,如:“若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不明古音通假,难免望文生训,误解古书的原意。如,八月剥枣。“剥”通“扑”,扑打的意义。“归孔子豚”,“归”通假借为“馈”,不是归还。

⑤ 诗词里的古韵是什么意思

古韵就是水平韵和词林正韵,水平韵是宋代编撰的,词林正韵是清代编撰的。水平韵和词林正韵对每一个字的平仄都做出了限定,如叠字,在古时词里是仄音,在中华新韵里就是平声,
翘字恰恰相反。古韵同时把起韵,就是第一个韵脚和叶韵就是跟进的韵脚以及协韵就是非终句的韵脚,都给予了限定,填词时要从这个表里找。新韵就是中华新韵;也就是现在的新华字典所标注的韵。
梦兰若谷,即日。

⑥ 古韵与新韵的区别是什么

  1. 古韵是普通话。

  2. 新韵不是普通话。

  3. 古韵指以《诗经》为主的先秦两汉韵文的韵。

  4. 新韵诗词是相对于旧体格律诗变革而来的一种诗体。

  5. 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诗经》韵字和《说文解字》的谐声偏旁,兼及先秦两汉韵文、重文、异文通假、读若、音训等。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联《诗经》韵字,归纳韵部。然后根据谐声关系,扩大韵部范围,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韵系统,并将汉字分别归入各韵部。

新韵诗是针对旧体格律诗进行改革,只保留旧体格律诗全诗句数、每句字数和起句平声隔句押韵(按普通话音押韵)的特点,其余旧体诗的互句平仄声要相对、上下两句要粘连、中间四句要互相对偶(对仗)、按旧韵书“平水韵”押韵的严格要求均舍去,这就是新韵诗词。

⑦ 古韵是什么意思

古韵指以《诗经》为主的先秦两汉韵文的韵。这些韵,从早就有人发现有些不大顺口,到宋代,有叶音说:凡字用到韵文里,可以按不同的上下文随便改变平时的念法,好叫它顺嘴。
汉语音韵学术语,以《诗经》为主的中国先秦两汉韵文的韵。传统音韵学关于古韵的研究,主要成就在于古韵分部。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诗经》韵字和《说文解字》的谐声偏旁,兼及先秦两汉韵文、重文、异文通假、读若、音训等。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联《诗经》韵字,归纳韵部。然后根据谐声关系,扩大韵部范围,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韵系统,并将汉字分别归入各韵部。

⑧ 古韵与新韵的区别

新韵
新韵诗词是相对于旧体格律诗变革而来的一种诗体。

新韵诗就是在这些旧体诗(如七绝、五律、七律)的基础上变革而来的新诗体。

写新韵“七绝”诗:全诗要求四句,每句七字,互句不必讲平仄对韵,也不讲对偶,但起句未字一般要用平声韵,双句未字要押首句的平声韵,一韵到尾;

写新韵五律诗时:全诗要求八句,每句五字,互句不必讲平仄对韵,也不讲究对偶,首句未字要平声韵,双句未字要押平声韵,一韵到尾;

写新韵七律时:全诗八句,每句七字,互句不必平仄对韵,中间四句也不用对偶,上下句也不用粘对,但首句一般应为平声韵,双句未字要押平声韵,一韵到尾。

将上述旧体格律诗写为新韵诗时,在押韵时一般通行的办法是以普通话四声的第一、二声作为平声韵的,而旧体格律诗的押韵则是以古时平水韵来定平声韵的,所以新韵诗称为“新韵”就在于此。

也就是说,新韵诗是针对旧体格律诗进行改革,只保留旧体格律诗全诗句数、每句字数和起句平声隔句押韵(按普通话音押韵)的特点,其余旧体诗的互句平仄声要相对、上下两句要粘连、中间四句要互相对偶(对仗)、按旧韵书“平水韵”押韵的严格要求均舍去,这就是新韵诗词。
古韵
古韵指以《诗经》为主的先秦两汉韵文的韵。这些韵,从早就有人发现有些不大顺口,到宋代,有叶音说:凡字用到韵文里,可以按不同的上下文随便改变平时的念法,好叫它顺嘴。

汉语音韵学术语,以《诗经》为主的中国先秦两汉韵文的韵。传统音韵学关于古韵的研究,主要成就在于古韵分部。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诗经》韵字和《说文解字》的谐声偏旁,兼及先秦两汉韵文、重文、异文通假、读若、音训等。

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联《诗经》韵字,归纳韵部。然后根据谐声关系,扩大韵部范围,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韵系统,并将汉字分别归入各韵部。

与其抱残守古韵,不如新韵与时进。

2005年中华诗词学会颁布了《中华新韵简表》。新韵韵部的划分以普通话为读音的依据,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划分为14个韵部:麻波皆开微豪尤,寒文唐庚支齐姑。

新韵又以“同身同韵”(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韵母中开头的i、u、ü,称为韵头;韵头后面的元音部分称为韵腹,它是韵母发音的主要部分;韵腹后面的辅音部分,即n、ng,称为韵尾。韵腹和韵尾合称韵身)为韵部划分的标准,即是将韵身相同的字,归于同一韵部。

本人认为《中华新韵简表》也还有值得灵活处理的地方,如o和e韵在《中华新韵简表》里属同一韵部,但o和e的实际读音差别还是较为明显的,最好将e归入到ie、ue 的韵部之中。另外,un和en本是同韵,但实际运用中最好可分可合,便宜处之。

⑨ 古韵与新韵的区别

古韵与新韵定义探讨

作者:程宝庆

古韵与新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定义:一是以韵书采用的基础语音为依据进行定义;二是以韵书成书的年代为依据进行定义。
依据上述标准,我们应将以《切韵》音系作为基础语音,且成书年代在1911年以前是韵书称之为“古韵”;我们应将以现代汉语普通话(或称国语)作为基础语音,且成书年代在1911年以后的韵书称之为“新韵”。
按照以上定义方法,《切韵》、《唐韵》、《广韵》、《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平水韵)、《佩文诗韵》、《词林正韵》都属于古韵。
元代的《中原音韵》是以当时的“中原之音”为基础语音编写的韵书,明代《洪武正韵》则是以当时的北方官话为基础语音编写的韵书。虽然这两部韵书都不是《切韵》音系的韵书,但根据其成书的年代,它们都属于古韵。
黎锦熙先生编写的《中华新韵》(1941年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诗韵新编1965年版》,中华诗词学会编写的《中华新韵》(2005),湖北诗词学会编写《诗词通韵》(2016),以及程宝庆先生的《汉语新韵》(2017)都属于新韵。

⑩ 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内容

各民族在史前或有史的早期,即便没有文字,就有史诗了。这些史诗多数有半专业的人演唱或是念。和史诗同时或稍后又产生了抒情的民间小诗。有些诗可能押韵,汉族的最早的诗就大部是押韵的。最早结成集的就是《诗经》。先民多半迷信。有的故事,包括一部分史实;都在算卦的卦辞里保存着。这种卦辞也大半押韵,保存在《易经》里。
在开始结集的时候,这些押韵绝大多数是好听、顺口的。年代久了,语音变了,就有些地方不顺口了。比方《诗经》的第一首《关睢》第一章的 1、2、4句末字是“鸠 ”、“洲”、“逑”,很顺口,第三章的1、2、4句末字是“得”、“服”、“侧”,就不那么顺口了。这时候就有人出来研究。研究的结果,认为现代读音服念【-u夿】类音是错了,应当念【b?#91;夿】。出错儿由谁负责呢?由唐朝官方承认的《切韵》和它的修订本《唐韵》负责,因为他们把“服”和读“族”“屋的字收在一韵。用这个观点写成书的,就有顾炎武的《唐韵正》。虽然他也有所承受,不过他是第一个作得详尽的。有单讨论古四声的,就象江有诰的《唐韵四声正》。体例都是先列一个字,再说明“唐韵”注音怎么“错”了。
根据“正”的结果,有人把许多古书用来押韵的字标出来,有的加上自己认为对的音注。这么作的有顾炎武的《诗本音》等等。直到现在,还有人继续作。“正”了以后,把几千常用字分成多少类,或者叫“部”。作法常是列十几个格子,每个格子里写上本部包括《广韵》的哪几个韵。这样,除零星的例外字以外,大多数字该归入什么部就一目了然了。这种工作就叫分部的工作。如段玉裁的《六书音均表》一。为表示根据充足,还有单把入韵字列成谱的。例如《六书音均表》四。
从整理单个韵脚字到分部在方法上是跨进了一步:自然科学的方法总是从个体审查到分类的。不过韵脚字分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分类有些不同的地方:实例太少,使分类的界限不清。清代人给“阳唐”部【-ɑ嬜、 -iɑ嬜】分类界限相当清楚,例外不多。因为这个部字数多,押韵就容易遵守比较严格的规矩,提起“闭口九韵”(即现代粤、客、闽南文读里用【-m】收尾的部)来,因为字少,诗人们就往往漫出分部的界限──内容和形式有矛盾,内容总是冲破形式。把这九韵里哪些字分成两部,清代人从来没有统一的结论。段玉裁《答江晋三论韵》说:“九韵古人用者绝少,既难识别;其可分者,又犬牙错出,莫辨宾主:可勿论其短长也。”就反映了这个情况。这是材料少带来的先天缺陷。
分部定了以后,人们发现还有本属甲部的字押进乙部去的情形。一派人认为这是字少韵难押,偶然出韵。就给这种例子起了个名字叫“合韵”。最详细的还有给这样的字列出谱来的。比方王念孙就有《合韵谱》。
有人不赞成或不完全赞成合韵这个提法,就说某些字从原来的甲部流进乙部去了。从部说,这叫“通”;从字说,就叫“转”。讲“通转”是因为材料是汉字,和拼音文字里说句“a变成e”那么清楚的话比起来,困难得多,所以始终没有明确的定义。从戴震开始讲“相配互转”、“邻近递转”到孔广森(1752~1786)“阴阳对转”,再到章炳麟、《成均图》的对转、旁转、 ……六种“转”算发展到顶点了。
以上提到的人和着作都把注意力集中到《 诗 》上,《易》、《楚辞》就摆在次要的位置。后代人学会“分部”、“合韵”或“通转”两种方法,有人把它们应用来讲汉魏六朝诗赋的韵。罗常培、周祖谟就曾经列过这种谱。至于给唐诗、宋词列谱的人就多了。 《说文解字》收了9000多字,80%是谐声字,比方“工”字北京音念gong,韵是-ong。从“工”声,也就是说用“工”作主谐字来表示全字读音的有功、攻、红、空、邛、汞、贡、……后头全有-ong这样的音。段玉裁《六书音均表》说:“一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这么一来,研究谐声字可以用不到700个字作代表,正好象用一个“工”代表“功”等7个以上的字一样。虽然谐声字大量产生的年代,开始比《诗》、《易》早些,结尾晚得多,但是它们的音分起类来跟《诗》韵大致相合,所以有人把主谐字(像上文的“工”)列成表来和韵谱印证。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二就是。有人把主谐字派生出来的字整个儿分层次列在底下。这样做的有好几个人。比较通用的是严可均(1762~1843)的《说文声类》。
“一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只是说大势。“求”在《说文》是象形字,画了一件皮袄。“裘”只是加了个偏旁。可是“求” 在“尤幽”部,“裘”在“之咍”部。换句话说,谐声里也不真能“万字而必同部”,也有“通转”。所以严可均书后头有个十六部《声类出入表》。结果几乎没有一个部不跟另一个部有通转关系。
甲骨金文释读的多了,就有人比照《说文声类》来造表。现代人孙海波《古文声系》就是。《说文》以后还陆续产生了大量谐声字,也有人列谱,象沈兼士《广韵声系》。利用谐声研究声母的没有专书。 一部书传抄久了,不能保证一字不走样。秦始皇烧书,《诗》因为好背,汉初就又流行了。离烧书时间不过十几二十年。可是就有齐、鲁、韩三家,字句不完全一样。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蔡邕写石经,《公羊春秋》碑后有“颜氏言……”等字样,记下异文。世传《春秋经》三家文字就有差异。左氏《经》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金文作“鼄”,《公羊》作“邾娄”。看来这个地名在《公羊》家是念【*tro】一类音。清代钱大昕利用古书异文证明古代没有某几个声母,比方《诗·邶·谷风》“匍匐救之”,《礼记·檀弓》引作“扶服”,结论说“古无奉纽”,扩大了说“古无轻唇”。这些异文里多数可以反映先秦两汉文字通借的情况,间接反映古代一些语音情况。《左传》昭公十五年“费无极”,《汉书·古今人表》作“费亡极”:这就是“鱼阳对转”的好例子,可以给讲“通转”的人提供旁证。清代人用得多。不过异文有起得比较晚的。不都可靠。读若读如等,汉代人给经书作注,经常用“×读若×”;“×读如×”。从字面看,“若”只能翻成现代话“像”。至于像到什么程度,那没法子肯定。有些“读若”简直暗示某个字是错字,该改成另一个字。《周礼·大卜》:“三曰‘咸陟’”,郑玄(127~200)说:“陟……读如王德翟人之‘德’,言梦之皆‘得’”。这就是等于把“陟”改成“德”。“德”是从“得”派生的词。
另外,说“若”不过是“像”,有人拿他来讲古韵分部,也不周全,还得加上不少讲“通转”的话。
除“读若”以外,还有《公羊》何休(129~182)注的“长言”、“短言”、“内而深”、“外而浅”,高诱(东汉人,生卒不详)注《淮南子》的“急气言”、“缓气言”等等,都因为材料太少,下定义各家意见不一,也没什么人利用。 反切出现,最早在汉末。历来相传是孙炎开始作的。章炳麟《国故论衡·音理论》说:“……是应劭时已有反语。”日本释安然《悉昙藏》一引《韵诠·反音例》云:“服虔始作反音,亦不诰定。”看起来反切是东汉末创始的。有了反切,汉族人才有了比较准确的注音方法。
如果有人为上千个字作了反切,人们就可以推测出来他的声韵有多少类。推测用系联的方法。这是清末陈澧创始的。这里又分 3种情况:①同用:冬都 宗 切、当都郎切同用“都”字,所以“冬”、“当”是一类。②互用:当都朗切、都当孤切两个字互用,所以是一类。③递用:冬都 宗 切、都当孤切原则是后一个字给前一个字作切,再后一个字又给第二个字作切,所以这一串字是一类。
除此以外,还有反证法。比如《广韵》支韵妫居为切、规居随切。既然切上字同类,那么“为”、“随”韵不同类。
靠这些方法,再加上别的一些补充手段,人们有研究专人专书用的反切上下字的。现代人黄淬伯《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考》可以算最早的这类着作。
有人把上万个常用字分成若干组,每组里的字音相同,在前头加一个○,在第一个字底下注上反切,若干组音节后半发音相同,放到一处就叫一个“韵”。每韵用第一个字作代表,比方所有某些组后半发-ong音的字抄到一起,用第一个字“东”作代表,就叫东韵。若干个韵总结集成一部书,就叫韵书。现存最有权威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本书残缺,有几种增修本,最通行的是宋代修的《广韵》。拿《广韵》作《切韵》的代表,用系联法推求它的声类韵类的第一个人是陈澧。他着有《切韵考》内、 外篇。从“照穿床审禅”里分出“庄初神山”,让流行的“正齿”音分成两组,从“喻”里分出“于”,让三四等分开,都是他创始的。把“支、 脂、……”等韵分成三、四类,让人们注意到“重纽”现象也是他的贡献。
从汉末到隋,作反切的人也有不完全一致的。这是时间地域的不同造成的。《广韵》“卑”字“府移切”,在现代大多数方言里可能切出一个像“飞”字的音。宋代修《广韵》,每卷后头就加一行“新添类隔今更音和切”,第一个字就是“卑必移切”。所谓“类隔”是说两类切上字历史上来源相近,互相代用。“音和”是类隔的反面,也就是正常的反切。有人就利用这种“类隔”反切作线索,加上别的材料,证明在古音里这两类不分。钱大昕《古无轻唇》、《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两篇文章就是出名的开创工作。研究古韵的越分越细,研究古纽的越并越少。这是材料方法造成的,未必十足反映真相。
反切的方法是用切上字的声母,切下字的韵母合成一个新音节。有时候切上切下字连着念恰好就是要切的新音节, 像“雍”用“于用” 作切,只是偶然碰巧了。有一种改良者,想把一切切上字都改用 -e、-i、-u、-ü收尾的,一切切下字都用零声母字,让反切变成连读。这种人用心很好,效果可不好。明吕坤(1536~1618)的《交泰韵》就是这么作的。结果为符合上头的两个条件,像“空屋”切“酷”那样的例不易多得,就不得不找好多怪字来作切上下字。比方用“翁”给“终”字注音就是。改良方法是历史语音学方法论范围里的东西。
时代一久,语音变了。比方元代人演戏的语言就和《切韵》的大不相同,也就有人出来作新反切,编成新韵书。周德清(元代人,生卒不详)的《中原音韵》就是最有名的。那里切上下字、韵数变动很大。
用同一种书的不同本子互相校勘,也是音韵学的辅助部门。用古今两种以上韵书比较,是语音演变史的准备工作。陈澧就把这两种工作全作过。有些韵书亡佚,研究家从别的书引用他的字句并企图恢复原书面貌。最早的是清代纪容舒的 《唐韵考》。这本是辑佚工作的一部分。
韵书是给韵文押韵用的。这两项研究经常互相交叉。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本是从北曲用韵归纳出来的,后来也被作曲的人遵循。清代樊腾凤的《五方元音》是北方人的新韵书。 从武则天时代起,密教大量流行。密教掺杂着巫术,得大量念咒;咒音不准,引来恶果。人们就开始学悉昙。悉昙就是梵文的识字发音的入门读本,包括字母、拼读、连音规矩等等。汉族和尚学了它,得到分析语音的能力和术语。他们也利用这些知识分析汉语语音。最早的尝试是分出汉语的开头辅音。明吕维祺(1587~1641)《同文铎》说:“大唐舍利创字母三十,后温首座(守温)益以‘娘、床、邦、滂、微、奉’六母,是为三十六母。”叫“大唐舍利”可能为的是和日本着名尼僧舍利分开。但是历代高僧传里不见大唐舍利。敦煌出的“南梁汉比丘”《守温字母》残卷里可只有30个字母。可见早期和尚们是比照梵文来分析汉语的声母的。一是创造了三十六字母,并按发音部位把它们分成“喉牙舌齿唇”,每一个部位又按发音声带颤动不颤动分出“清、次清、浊、清浊”四个大类。二是把韵母分为开合两类和四个等,分开合这一点显然是汉族创造的。梵文悉昙章横行以ɑ、ā、i、ī等14个元音为次序排,和它们拼的字母写成竖行,按k、kh、ɡ等33个辅音分组排,粗分类可以说按发音部位排。中国和尚是把悉昙章转了一个顺时针90°角,横行是喉牙舌齿唇,竖行是一个(分平上去入)或一组韵。这样,就列出早期的音节总表来了,那就是等韵图。研究者从这种图表出发,对《切韵》和当时的语音能够有比较明确和细致的了解。宋代人开始允许“××同用”,和尚们因此也敢大胆归并。安然《悉昙藏》二说:“又如真旦《韵诠》五十韵头,今于天竺悉昙十六韵头皆悉摄尽,更无遗余;以彼罗卢何反家古牙反摄此阿、 阿引……。和尚们归并汉语韵成十六摄 (parigraha)是从武周开始的,为唐音分类提供了线索。凡在一摄里的韵彼此相像,后来有些书干脆就合并。
语音变了,韵图也逐渐随着变。到了明清的时候,有些人就大刀阔斧地描写方音,像《戚林八音》就是。到这个阶段,等韵就完全摆脱了《切韵》的旧框框,人们研究它们,宁可说把它作为研究近古通语或方音的材料。现代人陶燠民《闽音研究》就借助于《八音》。再底下的学者就受东西洋影响试拟新字母了。 从读若到反切,是在记音技术上一大进步。可是举个最好认的字来说明某个难字的音和它相等或相似这种方法也方便。《广韵》“拯”字注说“无韵切,音蒸上声”(故宫本王仁昫《切韵》字迹模糊,似亦即此语)就是个好例。因为这个韵里别的字全是怪字。这可以说明直音还有它的作用。唐代唐玄度作《九经字样》说:“避以‘反’言,但纽四声,定其音旨。”他注音“‘刊’,音‘渴平’”,就是利用讲四声八病的文艺理论家“刊、侃、看、渴”是“正纽”(两句里用两个同纽的字就算文病),倒过来给“刊”字注音。其余古注像东晋郭璞《山海经南山经》注说:“?音几。”早就有了。
碰上一组字同音,里头只有两个常用,直音就遇上困难。用难字帮不了读者的忙,用不十分常用的字常遇上“甲音乙”、“乙音甲”这类循环注音的例子。
研究家用直音,可以证明在某时某地两个字音相等。比如“‘屿’,音‘序’”。今天厦门人鼓浪屿的“屿”正念“序” 【su喰】。这两个字在《广韵》里本是同音字。
借词 近两个世纪,西欧北美的人跟汉族往来,从汉语借过去一些词。汉族是喝茶的发明者,别的民族就一面学这种习惯,一面学这个话。北方人茶念chá,俄罗斯人就学会说чай,日本人说チャ。南方出口茶的地方是厦门。厦门人茶念【te1】,荷兰人学说tee,英吉利人学说tea。从这里可以推测某一个时代汉语某些方言的个别字音。
国内少数民族也曾经大量地向汉族借过字,比方藏族学汉话“铜子”,就说do嬞tse。这方面的研究,搜集资料的有赵元任《广西傜歌记音》,分量很大。研究成果还比较零星。这种研究总跟民族交通史交叉。这种资料也是“古已有之”了。梵文里称中国为“支那”cīna,印度古史诗《摩诃波罗多》里已经有了,不过很零星。 现代方言绝大多数是从南北朝的音演变下来的。北齐颜之推在《家训·音辞》里评论各地方音,认为最淳正的数金陵和洛下两处。现代方言,除闽方言以外,都可以用《切韵》作起点讲它的演变。即便是闽方言,特别是闽南话白话音,虽然缺舌上,轻唇两组音,却并没出《切韵》的范围,更没出钱大昕学说(见古纽)的范围。闽南“老”字有上、浊去两种音。前者跟一切“官话”、粤等方言相合,后者正是“浊上变去”的好例,这是在唐代已经发生的现象。国内的学者从来没怀疑过:现代汉语方言包括闽方言都跟《切韵》音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历史渊源关系。调查明白了现代方言,可以倒推出来《切韵》的面目的轮廓。当然这种拟构法有缺点:瞄准差一点儿,中靶差几尺。拟构出来,免不了有些不着边际的成分在里头。这得靠别的材料来校正。只要不断进行修正,最后还是能够获得比较正确的结论的。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就是利用这种方法的好例。
此外像利用汉语和同系语如藏语的词音比较来推测古汉语语音等新兴边缘学科,都还在萌芽状态,不详述。

阅读全文

与古韵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科目一背诵方法和技巧 浏览:795
棉被芯怎么除螨虫最有效方法 浏览:710
数字电桥漏感测量方法 浏览:174
菜鸟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993
干蒜片食用方法 浏览:437
怎么折叠桌子的方法 浏览:226
clarigo对讲机使用方法 浏览:326
男人口苦的治疗方法 浏览:165
高二自控能力差的解决方法 浏览:745
资生堂化妆水使用方法 浏览:867
当代西方法学包括哪些问题 浏览:227
苏州粘钢加固有哪些方法 浏览:366
藏品鉴别真假的方法 浏览:764
三元正极材料检测方法 浏览:264
切线用什么方法能画出来 浏览:322
idea如何在工具栏中显示方法 浏览:254
膝关节疼痛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23
珠宝胶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17
云仓怎么使用方法 浏览:851
江西车牌安装方法 浏览: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