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鸽子怎么训练
鸽子一般都是早上才进食。先你要专门给它做个“窝”,将它关在里面,其它时候都不要喂它,到了早上把它喂得饱饱的,这样过几个星期后(记住一定是要坚持几个星期,还有其它时候不要喂)。然后把它的活动地方变大,与原来进食的地方远些,这样你再像开始一样只是早上喂它,但这次不要喂得太饱了,少量即可,这样它如果饿了就会到处乱飞,你看它实在是很饿了,再喂它点(不要喂太多)。就这样过一个星期就可以放它出去了,它只要是饿了就一定会自己回来的!
知识延伸:
鸽子,又叫鹁鸽。鸽子的毛色在禽类中是最多的。品种很多,它的羽毛颜色有瓦灰、青、白、黑、绿、花等色。 世界各地广泛饲养,鸽是鸽形目鸠鸽科数百种鸟类的统称。我们平常所说的鸽子只是鸽属中的一种,而且是家鸽,家鸽中最常见的是信鸽,主要用于通讯和竞翔。鸽子和人类伴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考古学家发现的第一幅鸽子图像,来自于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
⑵ 信鸽怎么训
训练方法:
1.信鸽的训练应从启蒙训练开始。对已经熟悉鸽舍内外环境,出入鸽舍自如幼鸽,在它们能随鸽群正常家飞10在左右,应带它们独自到离鸽舍2至5公里,进行启蒙放飞训练。训练时间最好选择在或下午的晚些时候的空腹状态下进行。应多样性选择为宜,要选择开阔和有益于观察的训练地点。要尽是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初次试训应以群放为好,以后可进行单独放飞训练,放单飞时可根据幼鸽出棚时间的早晚,由小到大依次进行。要注意做好每一次的放飞笔录,以便进行日后的综合性评价考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幼鸽飞行能力的提高,训练距离可相对延长,训练形式仍以放单飞为主。经过启蒙训练的幼鸽,灵气十足,更善于家飞,这对以后的加距离训练和参加正式比赛,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进入三个月左右的幼鸽,可利用双休日等闲暇,让它们做循序渐进的加码训练。从10公里起步,逐步向100公里左右的训练目标延伸。继续坚持放单飞的形式。选择训练地点可考虑地形地貌的特点(如河流、平川、峡谷、高山等)。同时也要对每羽参训鸽进行定向记录考核。经过多次定向训练的鸽子,尤其是已适应了独自归巢的鸽子,,在参加竞翔开笼后最初的群飞阶段中,它们会显示出定向快捷和迅速脱离群体的优势,对创造好的赛绩十分有利。
3.当训练距离已达到100公里左右时,应在考虑选择放飞地点的同时,注重地形地貌的标志性特征,要坚持进行定点或不定点的反复放飞演练,此时也应做对始放时间和回归时间的准确记录。这种训练方法有利于鸽子在参加竞翔时,途经自己熟悉的地方,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兴奋点,激发其冲剌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鸽子由于赛途的疲劳,在临近终点时出现停歇或脱班现象。经过此方法反复训练的鸽子,并多次以定向的速度占优者,是鸽友们在自己的鸽群中选择短程重要赛事指定鸽的妙方,也能确保突来赛事的有鸽替补。
4.每逢鸽协组织的放飞训练,应该多送鸽子去挤挤大笼,这是一件利大于弊的益事。切莫因吝惜自己的爱鸽或因已做过同等距离的训放而放弃。常进大笼的鸽子,会逐步适应拥挤、颤簸、叼啄、吵闹的环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竞翔能力。
5.对参加完中、短程赛事,又准备送鸽参加长距离等重要比赛,有时可能受到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困扰,使赛事间的休息时间过长而影响竞技状态。此时有必要安排赛鸽进行一次100至200公里左右的“热身”训练,这种方法对恢复赛鸽的状态和提高赛鸽的竞翔速度会起到极好的效果。
⑶ 信鸽是怎样训练出来的
训练信鸽要从幼鸽开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近距离到远距离,由白天到夜间,由基本训练到竞翔训练和通信训练。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锻炼、提高和发挥鸽子固有的生物学特征,使之具备竞翔和通信的基本条件。
信鸽送信大致有三种情况:
1、异地至固定地点:当信鸽带离鸽舍至异地,仅需将它放飞,它将飞回鸽舍。
2、两个固定地点之间:训练送信的信鸽是喂食在A地,但是晚上不让它进A地的鸽舍。只能进B地的鸽舍。长期训练后,信鸽可往返于两地送信。
3、异地至一定区域内移动的鸽舍:这种情况下军鸽居多,比如建在军车上的鸽舍,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意移动,异地放飞的信鸽可自行飞回。
⑷ 赛鸽训放技巧有哪些
赛鸽训放21个技巧汇总
1、有过坏天飞行经验的赛鸽,才懂得如何驾驭恶劣天的气流变化。阴天锻炼勇敢,风天掌握省力,飞行也需要技巧。
2、预防涨归,鸽舍应在赛鸽归巢后最好两小时后再正式喂食。预防大肠杆菌感染肠胃炎,特别是迟归鸽的防治,没有好肠胃没有好吸收,更谈不上恢复。
3、训放过100公里后千万别忘了每周一次呼吸道的维护,毛滴虫最少两周处理一次。
4、训放开始,赛鸽饲料中的玉米成分最少30%,蛋白质最好用氨基酸代替,以减轻肝脏负担,要习惯利用谷子来中和食物的酸减平衡。
5、不要以为电解质是营养品,不要代替营养品大量给赛鸽用,用蜂蜜代替电解质我看更好。
6、整体早上家飞效果很好,晚上家飞出去不到十分钟回来就想落,看看是不是食欲造成的。唤回鸽舍,喂点食再放出去,如果改变了先前的情况,那么,第二天家飞前,提前半小时,先喂上晚餐的1/3饲料,再放出家飞,效果肯定不一样。饿感飞行达不到主动训练的目的,饿感训放效果好。
7、没有家飞的赛鸽靠路训是无济于事的,赛鸽开始路训后,家飞的表现应该是越来越强,体现了体质的增强、状态的提高。没有家飞你掌握不了赛鸽的表现,无法进行下步计划,同时反映了赛鸽是不健康的表现。同样的距离,相似的天气,路训所用的时间和其他鸽友差不多,但家飞不如人家好,那你日后的比赛成绩依然不如人家好。
8、家飞出鸽笼后不久,个体雄鸽直冲鸽舍快速进赛鸽跳笼,不要阻拦,让其进窝,观察是否进赛鸽跳笼后迅速回到它占据的信鸽巢箱鸣叫,如果是,它的高峰期来了。要想让它在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注意它的营养补充。因为这样的个体,吃食时就怕别人占领它的信鸽巢箱,所以,越有其它赛鸽时,它们吃的很少,吃食速度越快,就怕吃食时别人占了它的信鸽巢箱,所以体能上不来。短距离表现却很好,容易造成亚健康的假象,真正比赛时容易丢失或迟归。处理这样的赛鸽,最好把它的巢位加上门,让它吃小灶,它就不会上串下跳的消耗体能,同时还不影响别人休息。
9、家飞时,群体飞翔高度比以前压低了,飞行速度有所提高,路过家上空没有落的欲望急速而过,说明你的整群赛鸽状态已达到高峰,注意保持。
10、发情的个体着重注意,"性"表现很容易被误认为没有疲劳,对其体能的恢复可以开小灶。细心观察突然发情的个体,它的状态要达到高峰了。
11、药物的运用要掌握好,预防药定期投放,营养药适量而行,缺时补之,多者中毒,营养过剩也是毛病。
12、通过家飞配合私训,赛鸽的胸部肌肉变化的过程是:"U"型-"V"型-"U"型(胸部肌肉横截面),肌肉的感觉过程是:硬-软-弹。
13、状态形成的过程是:训放-恢复-提高,再训放-再恢复-再提高。恢复的程序是:消耗-疲劳-休息-补能-运动。
14、私训时,晚归的赛鸽别放弃,查其迟归原因,充分休息,确认体能恢复后跳站放也是可以的。
15、体能储蓄的程度决定私训的距离,达不到能量的储蓄时,强行私训超距离时,注意恢复的时间,别让手感误导了体能储蓄,那是亚健康的现象。
16、训放是为了提高赛鸽的竞翔状态,不是必须放多少公里后才可以达到目的,只要赛鸽的竞翔状态在提高,没有必须完成什么距离才可能达到目的。
17、抓住每次训放赛鸽归巢后的恢复,没有获得充分恢复的个体可以停止训放,跳站亦可。
18、遇到计划训放的时间和天气发生冲突时,需谨慎决定,千万别有侥幸心理,选择司放地开笼也很关键。
19、几家联合私训时,最好不一起开笼,养成赛鸽小群体飞行的习惯,比赛时不依赖主群飞行。
20、选择早晨训放,给赛鸽充分的飞行时间,发生偏航意外赛鸽可以有时间纠正路线当天归巢,减少损失。
21、司放地稳笼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给赛鸽充分的定向时间,出笼后可以减少盘旋,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消耗。
⑸ 如何训练鸽子
现今的信鸽主要是用于竞翔比赛,所以,对信鸽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信鸽的品种再好,饲养管理得再好,不进行很好的训练,也是不可能在竞翔比赛中成功的。有人认为,只要品种好,平时不训练,在竞赛时也能取得好成绩。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道理很简单,就如一位长跑运动员,如若长期不参加训练,而要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坚持训练,甚至艰苦的强制训练,才能在比赛场上获胜。这才是符合科学道理的。训练是复杂而艰苦的一项工作,没有决心也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这里介绍一些一般的训练方法,供参考。
(1)基础训练
包括亲和训练、归巢(识巢)训练、开棚训练和熟悉信号训练。
①亲和训练。亲和训练,就是从幼鸽开始到竞翔比赛之前,让信鸽与饲养者“亲和”、“友好”,培养“感情”,提高鸽子的服从性。方法是在饲喂时不要喂饱,利用鸽子的求食欲,培养“亲和”,建立“感情”,直到它在你身边走来走去摸它也不跑,才算“亲和”训练成功。
②归巢训练。当小鸽熟悉了自己舍内与舍外的环境后,要进行归巢训练。方法是将幼鸽携到离鸽舍不远的地方反复放飞,而且要多方向放飞,逐步加远距离。
③开棚训练。开棚训练,每天至少一次,每次1小时以上(对关棚饲养者而言)。由于你天天在那个时间开棚,鸽子也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当你一打开棚门,它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往外飞,直上云霄,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④熟悉信号训练。可以自己规定些信号让鸽子识别,天长日久就会记住你的信号。按照你规定的信号,训练它很好地服从,使它能按照你的意图行事就达到了目的。
(2)放翔训练
①四周训练。开始要在识巢训练的基础上,从3公里、5公里、10公里、20公里、50公里逐站训放,放了一个方向,再放另一个方向,四周都要放。放时先单只放,后集体放,再单只放,而后再按照鸽会规定的比赛路线定向放。训放时,最好是风雨无阻,锻炼鸽子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也敢于归巢。
②夜宿训练。有的鸽子没有在外过夜的经验,特别是幼鸽。训练的方法是,选合适的天气,将鸽子带到远离鸽舍的野外,趁天黑在草地或庄稼地里轻轻地将笼门打开,让鸽子自己走出,而后再轻轻地将笼取走(不要惊飞它们),离开此地,让鸽子在野外过夜。这样训练它几次,可以培养以后远程放翔在外过夜的适应能力。
(3)放翔的时间和年龄
5个月以内的按四周训练的方法训练,5、6个月以上的,可以在四周训放的基础上,增加到80公里、100公里、200公里、400公里,这要根据鸽子的体质来定,最多也不宜超过500公里。训练时间也不宜超过3个月。1~2岁的可以增加到800~1000公里。2~3岁的,即可参赛远程和超远程放翔。
(4)防“天敌”训练
鸽子的“天敌”既有天上的,也有地上的。天上的有鹰、鹞、隼等猛禽。地上的有狐狸、野猫、黄鼠狼、蛇、鼠等。这里只讲天上飞的“敌人”——鹰隼之类的猛禽。这些猛禽属隼形目,全世界有300多种。在我国也有50多种。这里简要介绍对鸽子威胁最大的猛禽。
①鸢(俗称“老鹰”、“饿老雕”等)。这是一种大型猛禽,嘴像钢钩,爪长而尖利,眼光敏锐,飞行速度很快,是捕捉鸟兽的能手。
②鹞(又称“雀鹰”、“赤腹鹰”)。这是鹰类中的中型猛禽,比老鹰稍小,嘴、爪钩形,强劲有力。上体青灰色或青黑色,下体淡灰色,尾羽较长,有十分明显的深褐色横斑或有几条细横带,常像贼一样地瞅着猎物,姿态很凶猛。
③隼。隼是鹰类中的小型猛禽,比鸽子稍大一些,背褐色或赤褐色,头尾青灰色,尾端有黑带。红隼即是红鹰,形似温善,实则凶猛。它在捕向猎物(小鸟类)时的刹那间,时速可达360公里。用这样的速度袭击猎物,一般的鸟类都经受不起,鸽子也同样。
鹰隼这些猛禽,除了飞翔极其迅速外,还能长时间地在高空滑翔或悬在空中一动不动地搜索猎物,视力极敏锐,能在1000~2000米的高空看到地面上的猎物(鸟和鼠类)。所以,在训放信鸽时,要谨防这些猛禽的突然袭击。
鹰隼在饥饿难忍时特别凶猛,所以,特别是在久雨初晴的早晨更要注意。最好的办法是在训放时远离猛禽经常出没的地域。如果发现猛禽,别急于开笼,如已开笼可发出集群高飞的信号,万万不可以有单只在这种情况下飞翔,单只最利于鹰隼的袭击,而鸽群会让它眼花缭乱,终因捕捉不到目标而罢休;在这种时候家飞的信鸽也要推迟开棚的时间,或发出信号,或摇动食罐,招唤鸽群进棚。在短距离训放时,飞行路线尽量避开山区,实在避不开时,开笼时间要晚一些,也就是等到鹰隼找到别的猎物填饱荒腹后,比较安全。
(5)提高归巢速度的方法
①寡居法。对非育雏的雌雄鸽分棚饲养,训放也不让它们“夫妻”见面,直到参赛前几个小时,才让它们合棚十几分钟,至多半小时。这时“夫妻”相见感情格外地好,亲热、接吻、踩蛋,准备“生儿育女”了。就在这时送赛,归巢速度就会快。
②思偶法。让过着舒适安逸和安静愉快生活的夫妻鸽子参加单个竞赛,另一只留舍,“夫妻”不见面,它们就会思念配偶。鸽子思偶心切,放翔它会急于归巢的。至于放雄,还是放雌,由鸽主自定。不过,比利时赛鸽名家乔治·华普利就采取鳏居法,只放翔雌鸽,获得了成功。
③占巢法。对已确定的参赛鸽,要在前10天左右,采取激发它们占巢心切的方法。趁黑夜看不清的时机,将另外的鸽子偷偷地放到已确定的参赛鸽的鸽舍巢房内,天亮“主人”发现有“不速之客”占据它的巢房,会拼命地逐赶。这样连做几次,它就产生了一种恐惧感,恐怕别鸽抢占它的巢房。所以,时时不敢远离。在这样的心情下,送去参赛,它会拼命地往家飞。
④饿食法。只适用于平时的训练和当天能归巢的参赛鸽。放时不喂食,使其饿腹,因急于饮食,它会加快行程回家“吃饭”的。对500公里以上的赛程不可以采取此法。
⑹ 如何训放鸽子
如果以前参加过比赛的鸽子,从50公里起训,80、100、150、50公里,之后就可以参加300公里比赛了。
没有参加过比赛的幼鸽,3个月鸽龄以后:
训放务必循序渐进,我一般从5公里开始,在15-30公里之间多放,让赛鸽能够在短时间内归巢,培养赛鸽树立快速归巢的信心,有的鸽友操之过急,盲目加大训放距离,这样有时反而会造成赛鸽迟归,这样时间一长就会让赛鸽养成懒散的习惯,一但养成,这羽赛鸽基本上也就没有太好的前程了。一般我在10-30公里训放,在我看到赛鸽已经大部分能够快速归巢了,我就会加大距离,一般训放距离不超过200公里,同时在训放期间注意增加营养,以保证赛鸽有充足的体力。同时也要注意缓和赛鸽的神经质症状。
我棚幼鸽的训放计划:供你参考!
1、 首次训放一定要选择无风的晴天,训放5公里,自己早上6点抓鸽子装笼,基本上6点半左右就可以到达放飞地点了,到放飞地休息5分钟后开笼。
2、 第2天、 第3天、第4天分别在家的四周进行5公里训放。
3、 第5天, 赛线方向5公里训放。(赛线就是鸽子比赛归巢的路线)
4、 第6天, 赛线方向10公里训放。
5、 第7天, 赛线方向20公里训放。
6、 第8天, 赛线方向50公里训放。
7、 第9天, 休息。
8、 第10天,跟着鸽会的鸽车进行50公里训放。
9、 第11天,休息。
10、第12天,跟着鸽会的鸽车进行80公里训放。
11、第13天,休息。
12、第14天,跟着鸽会的鸽车进行100公里训放。
13、第15天、第16天休息。
14、第17天,跟着鸽会的鸽车进行120公里训放。
15、第18天,休息。
16、第19天,跟着鸽会的鸽车进行150公里训放。
17、第20天,第21天休息。
18、第22天,跟着鸽会的鸽车进行200公里训放。
19、第23天,第24天、第25天休息。
20、第26天,自己赛线方向训放50公里。
21、之后就可以参加鸽会组织的300公里比赛了。
22、休息4天,进行一个50公里训放后,就可以参加500公里比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