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都有什么扣残值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都有什么扣残值

发布时间:2022-06-10 15:54:37

⑴ 关于固定资产净残值以及累计折旧

预计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终了,残余的价值。
残值率是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
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不断的磨损、消耗,使得固定资产原值不断减少,这部分磨损、消耗即累计折旧。
预计净残值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未来市场情况、固定资产的类型等等因素合理确定。而残值率也就是净残值除以固定资产原值,如果按照硬性的规定,旧税法规定固定资产的残值率为5%,现在的新税法规定可以不留残值。所以这个残值率具体还是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如果能够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终了,剩余部分还能够变卖,那就留残值,如果剩余部分没有什么价值,不能变卖了,那就可以不留残值。
一、累计折旧的计算方法有几种,最简单的就是年限平均法又叫直线法,即(原值-残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这就是每年应当计提的折旧,它再除以12个月,就是每月应计提的折旧。另外还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
二、需要说明的是后三种方法折旧的提取都是前几年提的多,后几年就越提越少,所以又把它们叫做加速折旧法,如果按照税法的规定,只有经过批准的企业才允许用这种方法计提折旧,折旧费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未经批准,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超标部分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一般的企业都是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三、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率。
四、一般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由于情况特殊,需调整残值比例的,应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按照我国现行财务制度,根据重要性会计原则,公司通常只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劳动资料,列为固定资产。
五、07年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认定价值限制取消,只要公司认为可以的且使用寿命大于一个会计年度的均可认定为固定资产,按照一定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⑵ 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折旧方法有( )。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根据各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直线法的双倍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其他方法需要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系统地分摊折旧金额。 计提折旧金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拓展资料
1.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租赁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且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 机械、交通工具和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 固定资产不仅是企业的劳动资料,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 从会计上看,固定资产一般分为生产固定资产、非生产固定资产、租入固定资产、闲置固定资产、非需要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捐赠固定资产等。
2. 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数据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固定资产能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能长期保持原来的实物形态。但是,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上,产品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产品价值。根据重要原则,企业将劳动数据按照使用寿命和原值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原值大、使用寿命长的劳务材料,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小、使用寿命短的劳动材料,计入低值易耗品。在我国的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通常是指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车辆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 。

⑶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哪些分别怎样操作的呢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1、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2、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都有什么扣残值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企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对于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企业新建或改扩建的固定资产,已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将原来暂估价值调整为实际成本,同时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影响因素

1、固定资产原值,即固定资产的账面成本。

2、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以后的金额。由于在计算折旧时,对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和清理费用是人为估计的,所以净残值的确定有一定的主观性。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在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时,主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该项资产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该项资产预计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3)该项资产预计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该项资产使用的限制。

为此,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计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的固定资产,不应当计提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固定资产折旧

⑷ 固定资产四种折旧的方法

1.年限平均法(特点: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⑸ 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中,哪些要考虑净残值

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中要考虑净残值有:

1、年限平均法

2、工作量法

3、年限总和法

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率

1、可以重新计算折旧,将多提的折旧费用进行调整。

2、调整本年度多提的折旧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红字)

贷:累计折旧(红字)

3、调整以前年度多提的折旧

(1)调整多提折旧

借:累计折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结转时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都有什么扣残值扩展阅读:

内资企业比例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31条规定:固定资产在计算折旧前,应当估计残值,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除,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

外资企业比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若干审批项目后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127号)的规定,根据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的各类固定资产在计算折旧前,应该估计残值,从固定资产原价减除。

残值应当不低于原价的10%;需要少留或不留残值的,须经当地税务机关批准。取消上述审批后,对企业新购置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前,其残值暂统一确定为10%。对一些固定资产凡能预见在其使用年限结束后无法变卖、或者没有变卖价值的,可不留残值。

⑹ 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中哪些要考虑净残值

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中要考虑净残值有:
1.年限平均法
2.工作量法
3.年限总和法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除最后两年外其他年度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其他三种方法都是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
固定资产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期满后,残余的价值减去应支付的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后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净残值属于固定资产的不转移价值,不应计入成本、费用中去,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采取预估的方法,从固定资产原值中扣除,到固定资产报废时直接回收。固定资产净残值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一般在3%~5%之间。

⑺ 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通常有哪四种方法

我国会计准则中可选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在各年使用资产情况相同时,采用直线法比较恰当。

2、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

3、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最后两年的前面各年,用年限平均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低于其预计净残值以下。

4、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7)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都有什么扣残值扩展阅读: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5、最后两年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2。

阅读全文

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都有什么扣残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coolpad3G手机解锁方法 浏览:52
心理各学派研究方法 浏览:859
临床测定排卵方法有哪些 浏览:384
万年高效过滤器安装方法 浏览:465
氨氮分析仪检测方法 浏览:977
636减去197的简便方法 浏览:417
考起清华北大有哪些方法 浏览:712
电瓶充电线和插座连接方法 浏览:721
薏米红豆代餐饼的食用方法 浏览:330
重庆偏瘫自我训练方法有哪些 浏览:593
老公帮小孩吸奶有什么方法 浏览:249
电流导入仪使用方法 浏览:498
提拔领导的正确方法 浏览:628
成本核算方法应用研究 浏览:688
博美犬减肥方法技巧有哪些 浏览:498
用什么方法去老年斑 浏览:599
鱼轮怎么使用方法 浏览:646
大月份怀孕母牛肚胀治疗方法 浏览:849
测量尽量准的方法 浏览:199
研究课题具体研究方法 浏览: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