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蒙特梭利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日常生活教育:包括基本动作、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生活礼仪等,培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互动、爱物等好习惯。
感官教育:培养敏锐的感官,进而培养观察、比较、判断的习惯与能力
数学教育:使用直观教具玩数学。让孩子在学具操作中懂得数与量的关系,感受四则运算的快乐。
语言教学:让孩子通过对实物的描述,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渗透文字活动,培养阅读能力,为书写做准备。
文化教育:蒙氏教室里备有动物、植物、天文、地理、历史、地质等各方面教具,使儿童在玩中探索科学的奥秘,从宏观到微观,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㈡ 蒙台梭利三阶段教学法是什么
蒙台梭利三阶段教学法是:
第一阶段:命名——教师给物体赋予准确的名称或概念,帮助幼儿使物体和所对应的名称建立联系。例:这是XX。
第二阶段:识别——请幼儿辨别与名称或概念相对应的物体。例:XX是哪一个?
第三阶段:发音——请幼儿说出所指物体的名称或概念。例:这是什么?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用三阶段练习法来教授三角形和正方形。
第一阶段:命名
(一) 第一阶段:帮助幼儿使物体和所对应的名称建立联系
基本操作
把物体摆放在幼儿面前,然后开始分别命名:“这是三角形”,“这是正方形”。
注意事项
1、命名之前,做一个短暂的停顿,命名时发音要准确。
2、适当重复几次,直到你认为幼儿已经把物体和名称建立了联系。
第二阶段:识别
(二) 第二阶段:请幼儿辨别与名称相对应的物体
基本操作
1、把物体放置在幼儿面前,询问幼儿,“哪一个是三角形?”或者“请把三角形放在桌子上面。”
2、询问幼儿,“哪一个是正方形?”或者“请把正方形放在桌子下面。”
3、把物体顺序打乱后再次询问。
注意事项
1、这一个阶段可以明确知道幼儿是否真正理解了所教授的内容。
2、尽量使练习具有趣味性,使幼儿喜欢反复进行操作。
3、如果幼儿出现错误,不要马上进行纠正,更不要批评,而要重新回到第一阶段的练习。
第三阶段:发音
(三) 第三阶段:请幼儿说出所指物体的名称。
基本操作
教师可以指着物体询问幼儿:“这是什么?”。
注意事项
1、如果幼儿能够说出名称,但是发音不准确,教师可以马上进行示范纠正。
2、如果幼儿说不出正确的名称,教师要返回到第二阶段,重新进行辨别命名。
3、这一阶段,可以明确知道幼儿是否掌握了物体的正确名称,教师可以知道幼儿的发音是否准确。
透过三阶段教学法的学习,为幼儿的学习搭好了一个个台阶,使幼儿跟随目标一步步获得经验,有效避免了跳跃式的学习给幼儿带来的障碍。由此法带来的思维方式也使教师的教学目标清晰,过程简练易于幼儿吸收,也更容易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发现幼儿的需要。
㈢ 试评述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一)科学之处:
继福禄倍尔以后,蒙台索利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活动,进一步发展了幼儿教育的理论和经验。蒙台梭利重视早期教育,关注幼儿发展,蒙台梭利要求手脑结合,身心和谐的幼儿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可贵的,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她的教育思想还反映了新教育的要求,对20世纪兴起的新教育运动起了推进作用。
(二)主要缺陷:
由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的局限,以及其教育方法上带有机械和形式主义的性质,致使未能形成科学的幼儿理论体系。其教育思想方面也有较大的缺陷,如:过分强调感官训练而轻视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过分强调儿童所谓的自由活动,而在理论上贬低了教师的作用,特别是在幼儿教育中过分强调自由活动是不切实际的,忽略了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需要成人适当的管束、引导这一实际情况。
蒙台梭利的思想: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内在的学习驱动力(贺尔美),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强烈学习与吸收能力(牧内美),这使得幼儿从出生起便开始对环境保持着不断的探索。
在这种发自内心的内在驱动力影响下,儿童不断的探索环境,随着他运用自己身体的熟练度不断增加,其探索环境的范围也会日益增大。在探索过程中所获取的经验,将会被吸收并成为日后进行更高阶智能学习活动的基础;探索中所获得的喜悦与成就感,则会正向循环的支持儿童下一次的探索,并形成自信、积极、独立、主动的正向性格特质。
为此,蒙台梭利主张不要盲目限制儿童的自由行动,并为儿童准备一个他可以最大限度的自由活动的环境(儿童之家与蒙氏教具)。这个环境需要能够支持孩子的自由探索与发展,在滋养孩子的好奇心,形成正向性格特质的同时,为其日后的学习赋予一个最基本的框架概念与基础。
㈣ 蒙特梭利教育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意大利教育家用尽毕生心血创造出来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有:
1、自发性的智能
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就是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所驱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着追求知识和求发展的冲动。那是内部发生的原动力,透过人格的选择及行动而表现出来。
如孩子热衷做某一件事时,大多会不知不觉地进行“分析、比一比、合起来、集在一起”的工作。如果这种内在冲动不通过教育去启动他,将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迟滞、消磨。
2、人的创造性
人类在未成熟的状态出生,其后要靠以后的努力去创造自己的工作,因此人类不只是有创造性,还在不断发挥创造性。
其实,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对人类而言,创造是自然而生的。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最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
3、使人成为人
蒙台梭利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第一个人是刚刚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个人是为人,为人就是受过教育,具备了教养、具备了人格的人。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意义,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4、给孩子自由
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并不是放纵的意思,简单地说自由的意义就是活动,让孩子自由选择对象、自由注意工作做到何种程度等。
成人应观察那些活动,辨别幼儿哪些行为应该禁止,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等都要严格地禁止,逐渐加以根绝。
5、协助孩子自我发展
成人给儿童的教育是协助儿童自我发展,是给他出一己之力。传统的教育则是成人在那里不断地教导儿童怎样怎样去做,儿童就遵命式地去服从。
那么,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儿童发挥他自身的生命潜能,通过自身的实际的这种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包括人格的养成,这是教育的真谛。
教育理念6、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有生命的,是成人对儿童的使命清楚了解所准备的,这个环境包含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事物加以排除。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特点:
1、以儿童为主: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2、提供充分的教具: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幼儿园提供给孩子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其内在潜能。蒙台梭利教室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教材教具(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孩子自我学习的乐趣。
3、“不教”的教育:反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主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4、把握敏感期的学习: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也就是所谓的儿童“敏感期”。蒙台梭利幼教法强调掌握儿童的“敏感期”,而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
5、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教师必须放弃传统的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开动脑筋、挖掘潜力。
㈤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的教育观点,视儿童为与成人有别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原则。六岁以前的幼儿是逐渐建构认知、辨别能力并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不适合说教的教育。蒙氏从日训着手,并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及教学材料,让儿童自发、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随着幼儿成长,会出现某一段时间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务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事务的特点,若在此时提供专向的帮助,会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教师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存在,扮演协助、启导的角色。教师的工作是观察儿童的内心需要,设计环境、并示范教具的准确操作,再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时的引导。这种不教的教育能使师生关系和谐,儿童能够愉快的学习。
5、着重智慧与品格的养成。幼儿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帮助幼儿的生命完美成长。因此幼教的目标不只是为小学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智慧和品德的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6、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在蒙氏教育中没有严格的课表及上下课时间,让儿童循着内在需要,自由而专心地工作,若孩子的专心时常被打断,会养成孩子不专注及草率的习性。相反,经常使孩子处于不受打扰反复练习的状态则能培养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相互模仿、相互学习并养成儿童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社会行为,并在智能上相互影响、促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孩子用的,而是儿童工作的材料,旨在诱发儿童由浅入深的自我重复操作,以达到
自我教育的目的。
9、摒弃奖惩制度。蒙氏尊重儿童的选择,让儿童有自愿、自发的学习意愿与需求,儿童对奖惩并不在乎。
10、教学成果常以爆发的力量呈现。以循序渐进的自我教育方式训练儿童,因此在短时间内不易察觉学习成果,但却常以爆发力量突然呈现出内在的心智成长。
(5)蒙台梭利主张教学方法如何实施扩展阅读:
蒙特梭利教育的优点
1、每项教具的单独和联合使用,都有步骤和顺序。而且不管在设计上或者在使用方法上,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其主要目的是增减培养孩子了解步骤,重视秩序,并间接地培养其“内在纪律”。
2、蒙氏教具不选用五彩杂陈的色泽,以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因为它具有教育意义,所以通常用单色调,突显真正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具孤立的特性。例如:粉红塔的十块木头全部都是粉红色。
3、在设计上,具有控制错误的特性,可以使小朋友自行发现错误、而能自行改正,例如:粉红塔有十块,最小的一块是一公分的正立方块,最大的一块为十分公分的正立方体,所以最大块与次大块刚好差一公分。在堆完塔后小朋友可以拿起最小的那块,量一量各块之间的差距,他会发现恰好都是一公分。
4、由于教具的最重要目标,是为符合儿童的内在需要,所以在大小、尺寸上,只以儿童的能力为考虑范围,例如:粉红塔最大的一块,孩子也可以搬得动。
5、每项教具都有能够吸引小孩子的因素,例如粉红塔木头的重量、颜色;或者勺豆子时,豆子沙沙的声音。
6、由步骤、秩序中培养孩子的逻辑习性和推理的能力。
7、教具的设计,以供给一个人操作为主要考虑目标。
8、每样教具都具有直接与间接的教育目的。
㈥ 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经历所创造的。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那他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呢?
教育理念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的教育观点,视儿童为与成人有别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原则。六岁以前的幼儿是逐渐建构认知、辨别能力并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不适合说教的教育。蒙氏从日训着手,并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及教学材料,让儿童自发、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随着幼儿成长,会出现某一段时间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务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事务的特点,若在此时提供专向的帮助,会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教师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存在,扮演协助、启导的角色。教师的工作是观察儿童的内心需要,设计环境、并示范教具的准确操作,再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时的引导。这种不教的教育能使师生关系和谐,儿童能够愉快的学习。
5、着重智慧与品格的养成。幼儿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帮助幼儿的生命完美成长。因此幼教的目标不只是为小学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智慧和品德的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㈦ 人们常说的蒙台梭利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东西
近蒙特梭利蒙氏教育的精髓是爱与自由。
它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让儿童在预备好的环境中自由学习,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构建独立、自信、专注等能力,为将来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即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他(她)自己!
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 , 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㈧ 蒙台梭利课程如何实施
蒙台梭利课程一般都是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相结合,一般都是早入园后开始自选工作,教师可以有目的的指导教学,之后进行走线活动,是孩子的兴趣平稳下来,然后进行集体教学,可以针对某一特定的科目,比如数学、日常生活等。
如果你想问具体的科目怎么实施,或者具体的集体课怎么上,有一套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的书,主要就是关于各科目的教育教案,可以具体参考,最主要的还是了解蒙台梭利的教育,按照她的教学过程实施教学。
㈨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
蒙台梭利崇拜儿童的自发冲动,要求给儿童以极大的自由活动权。因此,她试图让儿童通过作业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
所谓作业,就是儿童根据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的一些活动,或者是感官练习,或者是算术练习,或者摆弄字母卡片,或者练习穿衣和脱衣动作等等。
(9)蒙台梭利主张教学方法如何实施扩展阅读
成就
国际蒙台梭利协会系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亲手创建的无政府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长期合作单位,AMI于1929年在丹麦成立,同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蒙台梭利会议,蒙台梭利任会长。AMI旨在开展与推广蒙台梭利博士的研究成果,并维护蒙台梭利博士所留给世人的这一伟大遗产。
一个合格的AMI教师,需经过96天的脱产培训和2个月的观察实习,6个月的理论和教具操作培训。在6个月的理论和教具操作培训过程中还需要完成理论答辩与工作手册的制作,最终还需要通过AMI统一组织的考试才能顺利获得AMI教师资格证。
㈩ 如何在幼儿园实施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目前,我国很多幼儿园教育存在小学化的弊端。为提高学习成绩,在幼儿园时期,向孩子大量灌输小学知识。蒙台梭利曾说:“现在很多的幼儿园和学校都是有罪的,他们不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屈服于那些没有想象力的课程。”即老师规定了一切,孩子们机械的学习规定的内容。因此结合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在孩子早期性格形成时期,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学习框架应当是建立在未来的学习基础之上,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探索学习内容的更深层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孩子更加乐于思考、善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