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左膝膑骨骨折手术40天了,拄双拐行走想问一下什么时候可以走路,膝盖多长时间能回弯怎样进行康复训练
病情分析:如果髌骨骨折手术了,而且骨折并没有粉碎很严重,最多在三周就可开始功能锻练了,主要是练习膝关节的伸屈。而练习下肢的动抬高,一般在术后二,三天就可以了,越早练习对下肢功能恢复越好。
意见建议:你不必先急着走路,当前最要紧的是练习膝关节的伸屈功能。因为你走路是迟早可以走的,但膝关节一旦僵硬则是永久性的。现在已四十天了,本身就比较晚了,应该加大力度练习膝关节伸屈,这个时候骨折已有较牢固的愈合,完全可以承受你的锻练了。
② 拄拐怎么上下楼啊~
这样的话,刚锻炼的话,最好是不要下楼,最好是平地运动,可以运用轮椅推下楼后运动 ,这样更好点,以免摔伤或是加重损伤情况
③ 双腿残疾的人有没有靠拄拐杖站立起来的
知道胳膊抗不过大腿这句话吧.
男子体操中鞍马选手可以依靠双手闪转腾挪一个是因为时间短的原因,我们看得到他们做完一套动作才几分钟呀就气喘如牛了.可见是很费力的,连顶尖的运动员都只维持几分钟何况是常人,常人大部分连用手支撑起身体都没办法.
人的腿比手臂有力得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长臂猿活动主要在树上攀爬,因此它的手臂比腿长,力量也大这是为了适应生存的需要,是物种长期进化得来的.同样通过长期的进化,人的腿骨系统包括屁股在内其骨骼构造也比上肢骨骼构造更适合支撑人的整个身体并完成身体的日常运动,像跑步跳跃等等.这不是几天几年甚至几世纪能做得到的事.除了安装假肢续继用腿走路,用手能撑起来走路并完成日常生活的不能说完全没有,只是太少,少到我们只能看到坐轮椅来替代拐杖.
还有有些残疾人下肢不能动弹不是骨头出问题而是神经出问题,就像中风患者下身瘫患,其腿部骨骼肌肉都没有损伤,只是不听大脑的使唤.这种残疾人装不装假肢都一样.只能是坐轮椅.
腿部力量家庭训练方式如下:
一、蹲起站立训练
目的:训练腿部支撑力量
方式:
1、家长把孩子抱起来
2、孩子脚踩在家长的腿上
3、孩子后进行蹲起的动作
注意:家长手放在孩子腋下起支撑作用
二、跳跃训练
目的:训练腿部支撑力量、培养宝宝动作和口令之间的协调能力
方式:
1、家长扶着宝宝的两侧腋下
2、让孩子站立在床或桌上
3、等孩子的双脚一接触到床或桌面时,就把宝宝提起来
4、让孩子随着口令跳跃
三、健身球训练
目的:强壮腿部肌肉、平衡身体
方式:
1、孩子坐在球上
2、家长双手扶住孩子的腋下
3、轻压身体,让他体验被球弹起来的感觉
四、跨越障碍训练
目的:促进眼脚协调,训练腿部肌肉、平衡能力
方式:
1、在地上放置塑料桶、玩具等障碍物
2、家长牵着孩子绕过或跨过障碍物
3、让孩子独立完成上述动作
4、逐渐加大难度
健身注意事项
(1)冬季进行健身锻炼时热身活动要充分,尤其在室外时,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再进行较大强度的健身运动。
(2)衣着厚薄要适宜冬季进行健身活动要注意头、背、脚部的保暖。在室外进行健身锻炼更要注意保暖,锻炼完后切不可站在风大的地方吹风,而应尽快回到室内,擦干汗水,换上干净衣服。
(3)环境要清洁舒适在室内进行锻炼时,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4)锻炼方法得当冬季健身要提高锻炼的强度和力度,增加动作的组数和次数,同时增加有氧锻炼的内容,相应延长锻炼时间,用以改善机能,发展专项素质,消耗体脂,防止脂肪过多堆积。
(5)应根据个人体质加以变换和调节,对心血管病患者,应禁止做急剧运动,运动量要循序渐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如老慢支、肺气肿、哮喘、肺心病、低血压等,应避免静止的肌肉用力。
⑤ 拄拐有什么技巧吗
1使用拐杖前,首先应将拐杖调整至正确高度,具体方法是:将拐杖立于体侧,拐杖的顶端距离腋窝3-5厘米,手臂自然下垂,扶手高度位于腕横纹。此时,前臂屈、伸腕肌群同时用力保持腕关节中立位,再由上肢各部肌群共同发力将身体撑起以实现支持作用。
2拐杖的使用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如果患者一侧下肢损伤,部分限制负重,采用单拐,连同健患双肢,共“三点”支撑体重,完成步行过程。如果患者一侧下肢损伤,完全限制负重,采用双拐,同健侧肢体,共“三点”支撑体重,患肢悬空,完成步行过程。如果患者双侧下肢损伤,均部分限制负重,采用双拐,连同双侧患肢,共“四点”支撑体重,完成步行过程。如果双侧患肢均完全限制负重,没有办法,只有求助轮椅了
⑥ 请问拄拐行走减少负重,这样应该怎么样使用拐杖
患侧脚脚尖点地、前脚掌踩地即为部分负重,全脚踩地即全负重
⑦ 行走康复训练方法
平行杠、助行器步行训练
1.用于初期的步行训练,适用于下肢无力但无瘫痪、一侧偏瘫或截肢患者;对于行动迟缓的老年人或有平衡问题的患者,助行器可作为长期步行辅助具。具体操作方法:可在平行杠内完成系列步行训练;持助行器行走的方法为:用双手分别握住助行器两侧的扶手,提起助行器使之向前移动20-30cm后,迈出患侧下肢,再移动健侧下肢跟进,如此反复前进。
2、双拐步行训练
(1)交替拖地步;将左拐向前方伸出,再伸右拐,双足同时拖地向前移动至拐脚附近。
(2)同时拖地步;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两脚拖地移动至拐脚附近。
(3)摆至步;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同时摆动,双足在拐脚附近着地。此种步行方式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而无法交替移动的患者。医学教|育网|移动速度较快,可减少腰部及髋部用力。
(4)摆过步;双侧拐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支撑把手,使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双足在拐杖着地点前方的位置着地。训练时注意防止膝关节屈曲,躯干前屈而跌倒。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上肢肌力强壮的患者。是拄拐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动方式。
(5)四点步;步行时每次仅移动一个点,一直保持四个点在地面,即左拐右足右拐左足,如此反复进行。适用于骨盆上提肌肌力较好的双下肢运动障碍者以及老人或下肢无力者。是一种稳定性好、安全而缓慢的步行方式。
(6)两点步行;一侧拐杖与对侧足同时伸出为第一着地点,医学教|育网|然后另一侧拐杖与相对的另一侧足再向前伸出作为第二着地点。此步行方式适用于一侧下肢疼痛需要借助拐杖减轻其负重,以减少疼痛的刺激;或是在掌握四点步行后练习。与正常步态基本接近、步行速度较快。
(7)三点步行;患侧下肢和双拐同时伸出,双拐先着地,健侧待三个点支撑后再向前迈出。适用于一侧下肢功能正常,能够负重,另一侧不能负重的患者,如一侧下肢骨折,小儿麻痹后一侧下肢麻痹等患者。是一种快速移动、稳定性良好的步态。
3、手杖步行训练
(1)手杖三点步行;患者使用手杖时先伸出手杖,再迈患侧足,最后迈健侧足。适用于下肢运动障碍的患者,大部分偏瘫患者习惯采用此步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练习时按健侧足迈步的大小,又可分为后型,并列型和前型三种。
(2)手杖二点步行;手杖和患足同时伸出并支撑体重,再迈出健足。手杖与患足为一点,健侧足为一点,交替支撑体重。此种步行速度快,因此,当患者具有一定的平衡功能或是较好地掌握三点步行后,可进行两点步行训练。
⑧ 拄拐杖的正确方法
正确的做法是单拐应该放在健侧。
扶单拐行走,拐杖要与患肢等幅、同步运动,即迈患肢与动拐杖同时进行,如果放在患肢同侧,拐杖与患肢同时向前移动,是不是很别扭?我猜“顺拐”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吧。扶拐练习行走,主要的目的是纵向前进,尽量减少横向移位。试想一下,如果拐杖放在患侧,当健腿向前迈步时,身体重量要转移至拐杖上,比移至另一条腿(患腿)上的横向移位明显加大,拐杖负重也大。如果放在健侧,则只需很少的横向移动即可把身体重量转移过来,患肢及拐杖均只需少量负重即可,还能避免拐杖不小心碰到患处,起到保护患肢的作用。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如果你单腿跳需要别人扶的时候是不是让人站在着地腿的一侧?
使用拐杖前,首先应将拐杖调整至正确高度,具体方法是:将拐杖立于体侧,拐杖的顶端距离腋窝3-5厘米(避免架拐时体重压于拐杖顶端伤及腋窝内各血管、神经),手臂自然下垂,扶手高度位于腕横纹(即手掌和前臂交界处)。此时,前臂屈、伸腕肌群同时用力保持腕关节中立位(避免腕关节于背伸位承重伤及三角软骨盘),再由上肢各部肌群共同发力将身体撑起以实现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