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里的花盆长了钉螺,有很多,很多都是幼虫。请问家用的消灭方法是什么杀虫剂行不行、
用香烟七、八支浸在一升水中一昼夜后,待盆土干后浇入,连浇两、三次后解决问题。
㈡ 家里的花盆长了钉螺,有很多,很多都是幼虫。请问家用的消灭方法是什么杀虫剂行不行、
摘要 花盆栽土壤里生了钉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表土去除一层5-7厘米厚的土层,主要是把表土中的虫卵及钉螺大量的被铲除,只要虫和卵都去除了虫就少了或没了,表土去除后填上一层新土就好了。最好填上新土时撒一层生石灰这样能更彻底的消灭钉螺,减少钉螺的危害。
㈢ 如何去除钉螺
你盆里的不是钉螺吧!钉螺在水中生活..且,传播血吸虫病.....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消灭钉螺的夹竹桃强心总甙灭螺剂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方法。将夹竹桃新鲜叶加适量水搅碎,用70-80%乙醇温浸提取3次后去除残渣,减压回收乙醇,沉淀过滤除杂;接着用乙醚处理浓缩滤液,弃醚层;再用在水溶液中加饱和碱式醋酸铅水溶液,过滤去沉淀;然后将滤液通入H2S气体之后再次过滤去沉淀;浓缩滤液静置沉淀便可析出结晶,或干燥粉粹,即成无定形粉末状的夹竹桃强心总甙灭螺剂(粉剂);或浓缩H2S气体处理后的滤液,加糖粉、面粉、阿拉伯树胶细粉,搅拌均匀,压制成颗粒,干燥即得颗粒剂。本发明可配制成浓度为浓度>5ppm以上的水溶液对钉螺具有明显的驱逐作用,浓度>20ppm的水溶液灭螺效果2-4天可达100%。可用浸杀法、喷洒法、撒播法消灭浅水区域、洲滩、及沟渠两旁孳生的钉螺。本发明驱逐与毒杀钉螺效果很好,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和鱼类无毒害。
【主权项】
1、一种夹竹桃强心总甙灭螺剂,其特征是从夹竹桃新鲜叶中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出来的夹竹桃强心总甙为单一成分的植物灭螺剂。
我市现有14个乡(镇),2个农场,307个行政村,总人口78.3万人。东与厦门交界,西与南靖平和接壤,南与漳浦毗邻,北至长泰龙文,东西相距100多公里,总面积1545平方公里。历史上曾有5个乡镇15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流行过血吸虫病,钉螺区总面积367,980平方米。上世纪60~70年代,普查发现血吸虫病人380人,其中晚期病人7人,另有91头牛相继发病。经过三十多年努力,我市致力防治、监测,及时杜绝传染病源,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市一类螺区只有1个行政村(港尾镇上午村);三类螺区有14个行政村,涉及人口21.4万人;四类螺区有7个行政村,分别为大林、流会、白坑、洋奎、郊边、东坑和汤头。螺区以山坑、湿草地为主,生态环境非常复杂,且以点状零星分布居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防治工作,我市被列入全省重点螺区之一。长期以来,我市各级党政领导关心支持血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等长效措施。在近半个世纪的血防工作实践中,历经了4个阶段的综合治理。一是在1956~1958年的宣传发动阶段中,通过宣传、调查、摸底,基本掌握本市(县)的血吸虫病的分布情况;二是在1958年至1971年消灭钉螺治疗病人的攻坚阶段,主要钉螺孳生环境得到改造,血吸虫病人接受全程督导与治疗;三是在1971年至1984年的综合治理巩固阶段,继续对钉螺区进行全方位监控,加紧对钉螺的灭杀,同时,全面地对血吸虫病人及病牛进行彻底的治疗,钉螺基本得到扼制,病人彻底治愈,1986年实现消灭血吸虫病达标。1987年起进入巩固监测阶段。
钉螺图片
http://chzx.mhe.sh.cn/chweb/-27-80-113-27-80-113-28-72-127-24-98-70-27-115-79-27-82-77-27-92-890000000%2Fdingluo/pic/it(8).jpg
http://www.cq.xinhuanet.com/news/2005-08/02/xin_390802021008590225868.jpg
㈣ 花盆里有很多小螺丝状的虫应怎样处理
钉螺,属软体动物,有雌、雄之分,水陆两栖,由螺壳和软体两部分组成,软体部分的前部为头、颈、足和外套膜,后部是内脏;表面有纵肋者称“肋壳钉螺”,壳长约10毫米,宽约4毫米,生存于湖沼或水网地区;壳面光滑者为“光壳钉螺”,比肋壳钉螺稍小,长、宽分别为6毫米和3毫米,多见于山丘地区。
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血吸虫可引起人、畜、禽得血吸虫病,严重危害健康。控制血吸虫病的关键是消灭钉螺,消灭钉螺等于切断了血吸虫生活史中的中间环节。灭螺可采取人工捕捉、诱捕、深埋、毒杀等措施。根据钉螺的生活规律,冬天可结合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毒杀放在4月气温上升前最合适,5月以后毒杀时就要施用兼伤螺卵的药物,6月以后则以灭当年的幼螺为主。
㈤ 花盆里有白色像小海螺的虫
这个事钉螺。很好解决,用一块棉布湿透肥皂水,覆盖在上面放阳光下照射6小时左右,成虫、幼虫、卵都会死掉的。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 Gredler,1881)隶属于腹足纲(Gastropoda)、盖螺科(Pomatiopsidae)、钉螺属(Oncomelania Gredler),它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栖息于淡水水域但水陆两栖。个体小、壳高约10毫米、宽3-4毫米。外形成尖圆锥形。壳面光滑或有粗、细纵肋。壳口呈卵圆形,外唇背侧有隆起唇嵴或无。肉可食。钉螺分布亚洲东部和东南亚。我国内地仅有湖北钉螺一种,有5个亚种--湖北钉螺指名亚种(O.h.h .Gredler)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广东、浙江两省;多栖息于地势低洼、平原地区。钉螺丘陵亚种(O.h.fausti Bartsch)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海拔较低山丘地带,但江苏省东台、大丰沿海也有分布;钉螺福建亚种(O.h.Tangi Bartsch)分布于福建东南沿海低山地带;钉螺广西亚种(O.h.quangxiensis Liu et al.)分布于广西北部,海拔200-400米保水性差的薄砂及山沟乱石中。钉螺滇川亚种(O.h.robertson Bartsch)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省海拔在400-1000m,在2400m处也有分布,栖息于灌溉沟或山坡草滩。它们的分布与血吸虫流行区一致。因此有钉螺孳生的地区,基本上都有血吸虫病流行,所以来自外地感染的患者,不可能在无钉螺地区传染。
钉螺孳生环境可分为三类:湖沼型: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存在着大片冬陆夏水的洲滩,以及珠江下游小片地区。钉螺分布面积大,呈片状分布。水网型: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带。水系有河道及灌溉沟组成,纵横交错,密如蛛网。钉螺沿河岸分布,多栖息于水线上、下各1米范围内的湖堤岸上和水中。山丘型: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广西、福建、台湾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山区。钉螺按水系分布,分布广、环境复杂。钉螺有5-6毫米长,个头只是管螺的1/3血吸虫虫卵随同病人或病畜的粪便排入水中,卵内的毛蚴成熟孵化,破壳而出,以后钻入钉螺体内,经过母胞蚴及子胞蚴阶段后,大量尾蚴发育成熟,并游动于水中。当人畜与疫水接触时,尾蚴借其头腺分泌的溶组织酶作用和其肌肉收缩的机械运动,很快钻入皮肤(或粘膜)并脱去尾部变为童虫。童虫经小静脉或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再经右心而到达肺。以后由肺的毛细血管经肺静脉而入大循环向全身散布。只有进入肠系膜静脉的童虫,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其余多在途中夭折。通常在感染尾蚴后3周左右即可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后即可产卵。虫卵随门静脉血流顺流到肝,或逆流入肠壁而沉着在组织内,约经11天左右逐渐发育为成熟虫卵,内含毛蚴。肠壁内的虫卵可破坏肠粘膜而进入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再重演生活周期。虫卵在组织内的寿命约为21天左右。雌雄合抱的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一般为3~4年。
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尾蚴迅速吸附在人的皮肤上,约经10~20秒钟,尾蚴即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内,人于是就感染了血吸虫。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水质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毛蚴周身长有许多纤细的毛,可以运动,当遇到水中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后,毛蚴即从其向外伸出的软体部分钻入,并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成熟尾蚴并不久留在钉螺体内,但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从螺体逸出,当钉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茎叶上爬行时,尾蚴便离开螺体进入水中,此时,如果人下水(如在湖区捕鱼、打湖草、抗洪、救灾等)或赤脚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就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血吸虫尾蚴主要经皮肤侵入人体。但据调查,喝含有尾蚴的生水也可感染血吸虫,可能提示尾蚴或可通过口腔粘膜进入人体。弄清了钉螺、尾蚴、水体与人几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就不难懂得血吸虫是怎样传播的以及人与人接触是不会染上血吸虫病的道理。处理办法很简单,将花盆拿出去晒晒太阳,将盆土晒干一点就可以了。以后在出现可以用镊子夹出踩碎即可。
㈥ 怎么防治种的菜被河里的螺丝吃
养花的时候,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有了病虫害,盆土里如果有没有腐熟的肥料或是枝叶杂物,就更容易长虫子了,螺丝虫也叫做钉螺,还有一些蜗牛也很像这个,容易长在花盆的土里面,随着春季气温上升,繁殖的很快,有的还吃花草的叶子枝干。
消灭花盆里的虫害的方法
第一,可以用新鲜的石灰,干的石灰颗粒,直接撒一些在花盆的土壤上面,一些虫类经过的石灰会直接脱水,效果不错,但是撒过了石灰不要再浇水,以免影响花草的生长。
第二,如果是肉眼能看到,比较大的话,可以直接动手捉,翻开盆土看一看,一般蜗牛就可以直接捉的。尤其是下雨的时候最容易捉掉。
第三,盆土上面不要留下一些枯枝败叶,杂物,没有腐熟的有机肥,这些东西最好是放在盆底,否则容易长一些虫子,而且养的花草盆栽,不要放的太密了,保证通风,偶尔拿到户外养护一段时间,这样不容易长虫子。
如果有了其他的虫子,也可以把蚊香点燃之后,熏一熏会好很多,还有就是烟头泡水,也可以浇一
㈦ 花盆里有小尖螺怎么去除
可以用卫生球,也就是我们说的樟脑丸,将卫生球研碎后置于盆土内,可防治地下害虫。
花盆里太潮湿了,不太透水透气就容易长这个,用陶盆的话就好得多。
但是还是要注意:
1.花盆里掺一些沙子
2.常翻土
3.干透浇透
4.每天晒一会太阳
^_^!!!
㈧ 家里花坛里出现了大量的钉螺,如何能在不伤害植物的情况下杀灭它们,最好能用简单的方法
用灭螺药,
目前常用的灭螺药物主要有氯硝柳胺、五氯酚钠和溴乙酰胺。氯硝柳胺为棕色可湿性粉剂,无特殊气味,对皮肤无刺激,对人畜度性低,不损害农作物,可直接加水稀释应用。该药杀螺效力大,持效长,但作用缓慢,故施药后有钉螺上爬现象,杀螺剂量对螺卵和尾蚴也有杀死作用,极小浓度即可杀死尾蚴。为防止钉螺上爬,可与五氯酚钠合用。浸杀法用药量为每立方米水2克药。河岸沿边浸杀法为每米岸长用药2克撒布,然后铲下岸边有螺草土,堆积岸边水下。喷洒法为每平方米用药2克。本药对鱼类毒性大,故不可在鱼塘内使用。五氯酚钠虽然也有很好的灭螺效果,但因污染环境,已逐步被淘汰。溴乙酰胺灭螺作用强,对鱼类毒性低,易溶于水,使用方便。使用于养鱼水域及湖沼地区灭螺,但价格较贵,目前尚未大量生产。药物灭螺常用的施药方法一是浸杀法,适用于能控制水位和水量的沟、渠、田、塘。有些有螺洲滩可以分级作埂,然后灌水、施药,稳定水位3天以上。二是喷洒法,该法应用比较普遍,在不能用浸杀法的环境均可采用。用喷雾器按用药量喷洒有螺环境,要多次喷洒,不留死角。三为铲草皮沿边药浸法,将灭螺药物按用药量撒布于河岸或沟边水线上1~2尺的范围内,把水线上有螺土连同药物一起铲入水中。药物灭螺注意事项做好施药人员的防护工作,确保施药人员的安全。药物灭螺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灭螺药物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包括用药量的计算、适用环境和操作程序等,在现场灭螺时要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操作程序施药。因时、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灭螺方法。在水位稳定、水体又不很深的有螺环境,应尽量采用浸杀法灭螺。在药物灭螺时要注意天气和气温的变化。由于一般的杀螺药的杀螺作用都与温度和饿钉螺接触药液的时间有关系,因此,药物灭螺时,气温最好在20°C以上。在大雨或暴雨前不宜施药,以免药液流失,不仅影响灭螺效果,而且还会造成公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药液流入鱼塘和河道,洲滩灭螺后2周内禁止耕牛在灭螺滩放牧,以防药物毒害家畜、鱼类和农作物。必须做好灭螺现场的保护工作,防止灭螺堤坝被人开挖,或浸杀沟渠被人破坝放水。加强灭螺药物的保管工作。
㈨ 养花的土里有钉螺,怎么办啊
烟叶泡水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