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
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既是我们阅读数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中考语文考查的热点、焦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考查分析归纳文主旨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十种: l.从文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启迪)?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文章写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4.文中人物有哪些品质(特点)? 5.文章抒发了作者怎祥的思想感价?6.本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7.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8.选出对文章主旨理解正确的项。 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旨。10.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文中之物的象征意义。 这些题型,虽然说法不同。侧重点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考查的都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外乎情、德、知、理、行几个方面。 一、中心句提炼法 中心句是指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凝练而又能体现中心的一两处语句。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筋。如《苏州园林》既有各段的中心句,又有全文的中心句:“无论游览者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就是全文的主旨。 中心句一般在文章开头,有的甚至就在第一自然段;当然也有在文章尾段,卒章显志的。我们在阅读时,就要注意抓住那些表明作者立场、观点、情感、态度的句子,如果它能统领全文内容,毫无疑问,那就是文章的主旨了。 二、归纳综合法 大多数文章,并不一定有明显的中心句。这就需要归纳综合了。一篇文章,我们把各段落的段意综合起来,然后理清其关系:详与略、铺垫与关键、正与反、映衬与主体等。不论哪种关系,它们都只有一个与写作意图密切相关的中心意思,那就是文章的主旨。 三、背景分析法 文章一般都有明显的时代性,它反映着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同时还反映出特定时代的作者的个性特征。因此,分析组织文章主旨,还要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甚至作者的思想背景。 四、形象分析法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往往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主题,分析归纳这类文章的主旨,就应从分析人物形象人手。 我们在阅读小说时运用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如《孔乙己》,从环境、相关人物、情节及细节等方面综合起来看,可知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教育、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抱残守缺、不知变通、迂腐、麻本、受尽人间凉薄、嘲笑,甚至遭迫害的旧读书人的形象。从他的经历与遭遇中不难领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在于讽刺孔乙己这类人的迂腐麻木,在于批判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批判那些冷漠、无聊、麻木的看客。 五、意境分析法 象征性的作品,总有感人至深的意境。所谓意境,是指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表现的思想感情相融合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阅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要善于从人物言行中,从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从作品精心描绘的画面景物中,挖掘丰富的潜台词,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去探求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独特的自我”,与作品、与作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表面上是赞美白杨树,实则是歌颂北方军民,歌颂北方军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就是文章的主旨。 当然,以上几种分析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并不是单独运用的。我们具体操作时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另外,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作为补充:(l)紧扣文题。有许多文章,文题就是文章的主旨。(2)注意文中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文中的议论有的是揭示人物品质,有的揭示事件意义,有的直接揭示文章的主旨。文中抒情句其实已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显示了作者的倾向性,这些都有助于对主旨的理解。(3)注意文中一些特殊句子。如矛盾句、反问句、警句等,往往与主旨密切相关。这些小技巧的运用,配合对文章本身的分析。一定能帮我们更快、更准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2. 分析小说主题方法总结 (7点)
阅读小说,宜从三要素入手,便能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如何读小说(文体知识三)
作者:马丽亚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一篇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其中,人物的刻画是中心。按照篇幅的长短,小说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阅读小说,宜从三要素入手,便能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一)小说中的人物描写主要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要抓住作品中的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而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生活。
如《故乡》中写闰土的肖、像变化:“我”与闰土第一次见面时,他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当“我”20年后回到故乡又见到闰土时,他“先前的紫红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闰土外貌的变化充分说明了旧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农民生活日益穷困的现状。通过分析闰土的外貌变化,可以分析出他的思想性格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
分析人物的语言,要抓住最能表现其性格的语言。如《孔乙已》一文写孔乙已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说的话:“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这种只有孔乙已才有的个性化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迂腐而善良的性格特征。再如《变色龙》中“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街上乱跑的人看看”, “这小狗还不坏……怪伶俐的………一口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等等。闻其言,见其人,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走狗形象便暴露无遗了。
心里描写是作家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品德、素质及理想的重要手段。如《最后一课》小弗郎士在听说了这最后一课时的内心独白: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以及下文韩麦尔先生让他背书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小弗郎十对自己以前幼稚、贪玩、不爱学习的懊悔和自责,展示了他对国语“失去了才觉得珍惜”的心灵境界,以及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使得他这个人物形象逐渐地丰满起来。
(二)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作品前边还有序幕,后边有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的有着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把高潮安排在结尾,总之,这四个部分并不是缺一不可的,但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把握这一点,然后通过对作品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事件中的各种表现,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抓住小说情节,小说的层次结构就清清晰晰,作家构思布局的巧处也容易把握。
(三)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是为了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要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进而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心里描写是作家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品德、素质及理想的重要手段。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抓住这一点很益于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如《最后一课》中写人们看布告牌,写普鲁士兵的操练,目的在于交代背景,便于读者理解小说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又如《变色龙》开头的环境描写,着墨不多就刻画出沙皇俄国警察统治下恐怖、死寂的气氛,突出了主题思想。《在烈日和暴雨下》对烈日、暴雨、风尘的描写,同样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3. 分析小说主题思想,需要分析哪些方面以《红楼梦》为例分析一下主题思想
分析主题思想要尽量做到全面,新颖。首先要阐述一下《红楼梦》主题的研究概况,有哪些代表性的学说,如自传说,色空说,封建大家族衰亡说。其次在这些已有学说上提出自己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重在阐述清楚,别人看得明白。至于具体的主题分析要做到以下几点,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考察那个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因为每一部文学作品都要受时代意识形态的影响,如《红楼梦》主题之反封建主义说就是主要以时代为参照背景提出的,接着要联系作者的生平背景,如《红楼梦》主题之封建大家族衰亡说或自序传说就是根据作者生平考据提出的。但是要做到新颖比较困难,这需要多阅读相关的研究资料,量变引起质变,才会有真正的所感。。。
4. 如何理解 概括主题思想
1.应该到材料中去找。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的依据。
2.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
3.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
4.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也是理解主题的重要方法。
5.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其表现的主题也不同。
5. 什么是主题分析(内容分析)
主体分析(内容分析)是一种可以使研究者通过间接的方式来研究人类的行为,通过分析有关这些行为的信息来进行研究的技巧。它是一种对大众传播信息如书籍、杂志、电影、广播和电视等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的一般步骤为:
①抽样。如抽取若干期报纸以分析该报社论的政治倾向。
②界定观察的类别。类别应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而且应是详尽、互斥和独立的,如政治倾向可分为保守、中间、激进3类。
③界定记录单位。记录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单词或单个符号;主题;人物;句子或段落;项目。
④界定语境单位。语境单位指记录单位的语境或上下文,语境单位包括记录单位而又比记录单位大。
⑤界定点算体系,即决定如何使资料以数量表示,如统计各类别出现的频数、语义强度或空间数额。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内容分析法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作情报预测。
6. 如何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
看完了文章 你脑袋里有什么 就是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