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对脑瘫孩子进行语言训练
一、控制全身的异常动作
脑瘫儿童因肌张力异常,所以身体动作,姿势很难控制自如。强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常因一些小动作而引起全身的动作异常,很难恰当的分离动作,例如他们在一开始练习发音时,常常会引起面部表情异常甚至回全身抽动,导致呼吸,发音受到影响,使声音变的短促,模糊不清.低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往往低着头,弯着背,这样他们的口腔无法充分的打开,胸腔也处于受压迫的状态,这样就很难再谈发音技巧了.因此脑瘫儿童全身状态能得到有效控制是语言训练的前提和基础。
为了有效地控制异常姿势,必须从头,颈,肩等大的运动肌体开始训练,逐渐向下颌,口唇,舌等精细运动过渡。在进行训练前,必须先消除脑瘫儿童的心理不安,尤其是强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否则效果不明显。
二、构音器官训练
由于口腔肌张力异常和全身异常动作,使得脑瘫儿童不能灵活的控制构音器官、口唇,舌等,严重影响发声,因此应该特别加强构音器官的训练.口腔动作的训练,应从进食功能开始训练,利用吃东西的方式来训练脑瘫儿童正确的吸吮,咀嚼和吞咽技巧,由此来增加对下颌、口唇、舌的控制能力.具体的方法如下:
l、呼吸训练:吹羽毛,吹风车,吹玩具喇叭,吹哨子,吹气球等。练习的器具要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2、舌的训练:利用儿童喜欢吃的棒棒糖,冰淇淋等,让他们用舌头添着吃,这样可以训练舌头灵活伸缩,增加面部肌肉和舌的运动机能.同时教师还可以自编一些舌体操,以此来训练学生。
3、吸吮训练:先用粗短的管子吸盛在杯子里的并且是孩子爱喝的饮料,学生很容易吸到;然后再用细长的管子吸盛在瓶子里的饮料,使训练难度逐渐加大。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很快的使学生的呼吸能力加强。
4、咀嚼训练:咀嚼动作需要口腔内所有的构音器官参与,这是训练构音器官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给学生难嚼的食物练习,如红薯条等。
三、发音训练
进行发生训练时要摒弃先练声母、韵母再练词语、句子的传统方法,应先从拟声词和较常用的词语入手,如爸爸,妈妈等。
在训练时要有正确的姿势,提供正常的肌张力,同时要使呼吸深而缓慢。先利用游戏或歌唱方式练习,使脑瘫儿童能松弛神经,把肌张力调整的最佳状态。发声训练最好从拟声词开始,因为拟声词有趣并且容易发音,选择周围环境中最常听到的声音来练习,如汽车声,小狗叫声等,再逐渐练习词语,短语和句子.在练习句子时最好选择歌词较为简单的儿童歌曲,使他们边唱边练,在欢乐的氛围中愉快地练习。
四、语言沟通训练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沟通,提高脑瘫儿童运用语言沟通的能力是语言训练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家庭在脑瘫儿童语言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家庭是脑瘫儿童生活的环境,是语言实践的最佳训练场所。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参与这一训练过程,不仅可以一对一的进行个别化教学,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学校要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2. 脑瘫儿童采用什么方法治疗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疾病,病变部位在大脑常累计四肢.是先天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
脑瘫治疗:
1、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关节挛缩、畸形可予以恰当的手术矫治。常见的有腱膜松解术,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 hoke跟腱腱滑动延长术, 股直肌远端转移术等。
2、药物治疗
(1)本症的治疗无 治方法,药物也是辅助治疗作用,主要有脑活素、胞二磷胆碱, a型肉毒毒素, 脑苷肌肽, 巴氯芬、安定等。
(2)及时治疗合并症。对有视听障碍者及时矫正,有语言障碍者进行语言训练,智力低下者进行特殊教育,有癫痫发作者应积极用药物控制发作。
3、康复治疗
(1)以纠正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恢复正常运动发育为主,应采用理疗、体疗、手术疗法等多种措施进行矫治和训练。
(2)对于运动异常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常用方法有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体疗、理疗等。按摩、针灸、推拿等也能促进症状的改善。
(3)全面关心患儿,注意生活护理及营养保证。
(4)功能和智力训练: 以鲍氏提出的“0~3岁早期干预大纲”为指导, 针对疾病损伤造成的不同功能障碍, 制定不同的诊疗方案, 进行感知、视听、语言、记忆和动作训练, 结合婴儿操综合治疗。
3. 如何对脑瘫患儿进行语言训练
小儿脑瘫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包括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三大因素。专家指出,小儿脑瘫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要注意及时检查及时治疗。而脑瘫患儿在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进行一些康复训练。专家表示,语言训练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重要项目。专家称,脑瘫患儿的语言训练方法很简单,多跟患儿沟通,使孩子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注才是最重要的。1、注意患儿的发音训练脑瘫患儿的训练首先就是发音训练,要教会患儿下颌控制法与呼吸控制法,学会用嘴和鼻子呼吸。同时注意训练患儿听力、视力、感觉、味觉等感官器官,接受来自各方的刺激。有其它障碍的要及时治疗,如发现听力障碍及早装上助听器;有视力障碍的及时纠正等等。2、注意语言训练的姿势专家指出,要注意脑瘫患儿语言训练的姿势。语言训练要建立在头部、躯干控制已建立是基础上,嘴部动作的加强与进食训练等基本条件上。训练时患儿要坐稳,保持头部正中位,眼睛与施教者的口同高。3、注意训练患儿的模仿能力脑瘫患儿的语言训练,还要注意训练患儿的模仿能力。语言训练师的声音要准确,音量要大、语调要有高低、速度要放慢、要带有表情和动作,要使患儿感兴趣;要有耐心,使患儿感到亲切、无恐惧害怕等心理。当脑瘫患儿有进步时,一定给以鼓励和奖赏。
4.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训练方法
1、让孩子开口说话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父母创造一个谈话和交流的氛围。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不妨见机行事,启发、诱导、提问,设法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对你的努力有所回应,用简单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传达出他的意思,一定要及时送上你热情的鼓励,使他得到语言表达的满足感,产生说出个人想法的欲望。
婴儿开始用动作表示意思通常为7~8个月,如说“再见”,一边说一边让宝宝摆手,大人也边说“再见”边向他摆手,使孩子把摆手的动作与再见联系起来,逐渐懂得这个词的意思。当然,让婴儿学习用动作表示语言的前提是他能听懂大人的话。
2、对于那些说话或朗读总是不顺畅、经过多次训练效果终不明显的孩子,父母的反应最好是冷静、再冷静。因为此时你丝毫的激动和不满,都会为孩子的语言学习带来挫败感和恐惧感,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对于这类孩子,与其教他说话读书,不如先唱儿歌、童谣、歌曲给他听;只要他不反感,你就反复为他唱。为了方便,父母不妨选择那些孩子百听不厌的儿歌磁带、CD作为孩子学习的教材。
3、对孩子的言语和阅读训练是一对一的,如对感受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对语音的理解、听觉记忆及听觉知觉等。对表达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他模仿别人讲话。无论对哪一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教育训练,父母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5. 家长怎么帮脑瘫孩子做好语言训练
脑瘫的孩子会表现出多种异常,比如难以正常行走,比如表达困难或构语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失语症等语言障碍。那么,如果自家的脑瘫宝宝出现语言障碍该怎么通过训练帮助其改善呢?
呼吸训练
1、吹羽毛、风车、口琴、气球等,所吹之物由轻渐重,由小到大;
2、如果孩子呼气时间短且弱,可使患儿取卧位,由家长或医生帮助进行做双臂外展、扩胸运动的同时进行呼吸运动;
3、在孩子吸气末向前下方时,轻压腹部以延长呼气时间,增加呼气的力量。
脸、下颌及喉部训练
1、嘱咐孩子微笑、皱眉、张口、闭合、鼓腮;
2、做上述动作时应该双颊充满气体后轻轻吐气,反复进行;
3、当口不能闭合时,可用手拍打下孩子颌中央部和颞颌关节附近的皮肤,促进口的闭合,同时防止下颌的前伸。
舌部训练
1、可以先让患儿用舌舔吃棒棒糖、甜饼等;
2、嘱咐孩子开口,将舌头尽量外伸出口腔;
3、上下左右摆动舌头后用舌尖舔上下唇;
4、向上向后按压硬腭部。
舌部训练二
1、用压舌板或是在舌部按摩;
2、或用纱布轻轻地把持伸出的舌做上下左右运动;
3、用吸管吸盛在杯子里的饮料。
唇部运动
1、嘱咐孩子双唇紧闭夹住压舌板;
2、向外拉住压舌板;
3、孩子必须紧闭双唇以防压舌板被拉出;
4、每天3次。
发音训练
1、在做唇、舌、下颌等训练后让孩子尽量长时间地保使这些动作;
2、轻声引出目的音;
3、循序渐进,逐渐由单一的字母过渡到单词和句子的训练。
克服鼻音化的训练
通过吹蜡烛、哨子等引导和集中气流,使气流能够通过口腔。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脑瘫多学科门诊首席专家,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亚专业组组长王超博士提醒脑瘫孩子家长:康复训练是脑瘫孩子改善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所必须的康复方式,家长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帮助孩子做适合的康复训练!
6. 脑瘫儿童怎么训练
孩子一旦被确诊为脑瘫后,做为家长一定要坚强勇敢地面对,对他们要付出比健康儿童多得多的爱心,要牢牢地抓住功能康复和教育两个重点,功能康复是解决脑瘫儿童的关键,教育是脑瘫儿童自立的基础。让脑瘫儿童通过科学的、正确的、有效的功能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残余功能,提高其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职业上、经济上的能力,尽最大努力缩小与健康儿童之间的差距,使他们能生活自理,甚至接受教育,将来也可承担一份适合他们的工作。目前治疗小儿脑瘫最安全有效的就是干细胞移植疗法。干细胞作为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潜能的神经前体细胞,干细胞移植后分化的神经元补充缺损的神经元,并促进小儿脑组织中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发挥功能,恢复脑神经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障碍,为脑性瘫痪小儿进一步康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已为先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年龄越小,再构成代偿能力越强,治疗的可能性就越大。
7.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有哪些
一)剪刀步态和训练
1.患儿仰卧位,采用牵拉手法被动屈曲患儿双腿,做髋关节屈伸动作:采用摇髋法、分髋法对内收肌群进行牵伸,降低张力,保持片刻(这一点很重要),反复操作。
2.采用直腿加压坐位训练,固定双下肢外展位约60°(如果内收肌张力高还可以扩大到75度,但切忌度数不可过大,正常人股角也就150--160度,小月龄儿童更小),以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肌张力,此为静态训练。
3.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将患儿双下肢做外展—内收—外展的训练,在运动的同时达到牵拉肌肉,活动髋关节的目的,此为动态训练。
4.“骑马”训练,(用滚桶、木马、木椅等均可)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张力,恢复功能。
5.“爬高”及“爬行”训练,(采用蛙式即双腿尽量外迈)。
6.患儿扶杠侧行,以其主动运动逐渐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达到下肢分合动作的熟练和矫正剪刀步态的目的。
7.患儿休息时双腿间放一枕头或其它柔软的物体,双脚尖尽量朝向外侧,鼓励患儿双腿分开。
(二)缓解下肢屈膝站立、行走的训练
1.采用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的方法,牵拉挛缩的肌腱,缓解痉挛的肌肉。
2.站立弯腰拾物训练,牵拉痉挛的国绳肌群,缓解张力,同时增强腰肌力量。
3.弓箭步下压,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训练椅的应用,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拮抗痉挛的腘绳肌群,提高膝关节自主控制能力。
4.双杠一阶梯及站立挺膝训练,提高膝关节自主屈伸的能力,协调四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5.功率车,学步车训练,提高下肢主动运动的功能,增大关节运动范围。
(三)膝反张的训练
“膝反张”原因有三:(1)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2)负重情况下,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力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缩;(3)底屈肌挛缩或肌张力较高时也可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主因是肌张力不全。
1.压膝整足法,牵踝法,摇踝法,底屈肌牵拉训练。
2.膝关节屈伸,足背屈的训练,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张力。
3.爬行训练,膝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反张,同时增加膝关节运动的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功能。
4.提高国绳肌肌力降低伸肌张力,协调关节屈伸功能。
5.上、下阶梯训练,对于纠正膝反张及协调步态有较大的作用。
矫正“膝反张”,主要的控制下肢伸肌运动,一般轻症以运动训练矫正,方法如下:患手膝跪位支撑在床垫上,患侧膝关节做屈伸训练,为配合协调运动,两膝交替屈伸进行训练,随着症状的好转,变为仰卧位或站立位进行,严重者下肢矫正或手术矫正。
(四)尖足,足内、外翻的训练
1.自我牵拉法—患儿面对墙壁站立,然后缓慢前趴,直到跟腱处感觉牵拉为止,还可把双脚尖转向外侧(似卓别林)做相同的动作。
2.足背屈肌肌力训练和坐式踝关节训练椅,拮抗痉挛的小腿肌,增大踝关节活动范围,纠正畸形。
3.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牵踝,摇踝法,达到纠正畸形的目的。内、外翻扳的应用。
4.上、下台阶和跑步车训练,在运动中牵伸痉挛的肌肉,加大活动范围,恢复功能,协调步态。
(五)上肢及手功能的训练
1.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的训练
(1)屈曲位,患儿仰卧,术者一手握前臂,沿身体中线慢慢上举,接近耳朵为止,反复操作。
(2)内收位,仰卧位或坐位,一手握上臂,另一手握前臂,沿水平方向移至90°时(外展),手心朝上方再继续上移,直至耳根部,反复操作。
(3)内旋位,坐或仰卧位,术者一手按肩,另一手握其腕部将肘关节屈曲后,做外旋下压动作,反复操作。
(4)上肢负重训练,哑铃操,棒操,拉沙袋训练,增加上肢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运动功能。
(5)举臂摸肩(弯肱拨刀),叉腰挺胸(雏鸟习飞)训练。
2.肘关节屈曲的训练
(1)主动、被动肘关节的屈伸运动。
(2)上肢负重,伸肘抓物训练。
(3)屈伸时关节(采荷挎篮),展肩屈肘(力拨千钧),肩肘屈伸(白猿献果),双手上举(举火烧天)。
3.腕指关节屈曲,拇指内收训练
(1)被动腕手操:术者双手并列于腕关节下端,两拇指并列于腕背侧,指端朝向前臂,另四指托于手掌,将患儿手腕做屈、伸、抖、牵等手法,然后从指根到指端,用捻法和牵指法交替操作,最后用捋法在批端收尾,反复操作。
(2)手掌抓握,双手互握,手心向上抓握。(金龙探爪)
(3)挠侧抓握(握笔)训练,拇食指指尖捏法(扣子,黄豆,绿豆,拿汤勺,拿钥匙开门等)。
(4)腕关节伸展(背屈),屈曲(掌屈),手指外展、内收的训练(五指分开,合拢动作)。
4.拇指内收的训练
拇指内收、外展、伸直训练,拇指屈曲,对掌,对指训练,双手交叉训练。手功能训练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粗大到精细的过程。
手足徐动型的训练方法
多年来治疗脑瘫的临床经验证实,“治疗是基础,训练是关键”。缺乏治疗的训练不是无法进行,就是效果不佳。相反亦然,没有训练的治疗既不能巩固其治疗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治疗加训练事半功倍!
因地因人而辩证施治,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其顺序是一抬头,二挺腰,三作四肢,四体操。
8. 脑瘫儿童怎样治疗呢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疾病,病变部位在大脑常累计四肢.是先天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
脑瘫治疗:
1、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关节挛缩、畸形可予以恰当的手术矫治。常见的有腱膜松解术,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 hoke跟腱腱滑动延长术, 股直肌远端转移术等。
2、药物治疗
(1)本症的治疗无 治方法,药物也是辅助治疗作用,主要有脑活素、胞二磷胆碱, a型肉毒毒素, 脑苷肌肽, 巴氯芬、安定等。
(2)及时治疗合并症。对有视听障碍者及时矫正,有语言障碍者进行语言训练,智力低下者进行特殊教育,有癫痫发作者应积极用药物控制发作。
3、康复治疗
(1)以纠正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恢复正常运动发育为主,应采用理疗、体疗、手术疗法等多种措施进行矫治和训练。
(2)对于运动异常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常用方法有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体疗、理疗等。按摩、针灸、推拿等也能促进症状的改善。
(3)全面关心患儿,注意生活护理及营养保证。
(4)功能和智力训练: 以鲍氏提出的“0~3岁早期干预大纲”为指导, 针对疾病损伤造成的不同功能障碍, 制定不同的诊疗方案, 进行感知、视听、语言、记忆和动作训练, 结合婴儿操综合治疗。
(5)运动疗法: 减重步态训练、bobath法、bojta法、上田疗法、 作业疗法、平衡功能训练、感觉统合治疗、文体疗法等。
9. 脑瘫患儿语言障碍,发育迟缓怎么办
脑瘫是种复杂的综合征,因为病灶在大脑,而大脑是控制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中心,一旦受损将会对身体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脑瘫有多种表现症状,语言障碍就属于脑瘫众多影响中的一种。脑瘫孩子如果有语言障碍该怎么办呢?
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也可以“治疗”一个人,如果脑瘫孩子有语言障碍,最好让其融入同龄儿童中去,在这样的环境下,在小伙伴们的刺激下,诱导其讲话和进行语言交流。这样不仅训练了孩子的语言能力,还间接的促进了智力发育。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孩子多看些有益的电视节目,可以让其跟着电视节目学习锻炼自己的言语能力,练习背诵诗歌、朗读课文等训练,都可以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锻炼患儿语言能力之前,首先要锻炼患儿的注意力。对于年龄较小或者智力存在一定问题的孩子还需要教会孩子知道自己的名字,然后培养聆听能力,这样才好进行下一步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