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分析、产业环境分析、战略群体竞争分析、细分市场环境分析等,正是对以上要求的系统响应。以下对宏观环境分析中常用的PEST分析模型、关键成功因素模型和SWOT分析模型进行简要介绍:
一、PEST分析模型
PEST分析是一种宏观环境分析工具,用以分析影响行业或企业发展的各种宏观力量。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内容会有所差异,一般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即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等。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组织活动有不同的限制和要求。即使社会制度不变的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国家的方针、政策倾向对组织活动的态度和影响也是不断变化的。
经济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经济环境包括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等指标,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服务地区的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规模的大小。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文化水平会影响居民的需求层次,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会禁止或抵制某些活动的进行,价值观念会影响人们对组织目标、组织活动以及组织存在本身的认可与否;审美观点则会影响人们对组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成果的态度。
技术环境除了要考察与企业所处领域直接相关的技术发展趋势外,还应及时了解国家对科技开发的投资力度和支持方向,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和研究开发费用总额,技术转移和技术商品化速度,专利及其保护情况等。
二、关键成功因素模型
关键成功因素模型,是从PEST模型入手,通过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对企业外部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科技和法律等因素进行归纳和评价,选择10-20个关键因素,对企业在机会和威胁上的反应情况进行评分,并赋予每个因素以权重,从而计算出每个因素以及企业的加权总分。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要性置于企业其它目标和策略之上。如果能准确掌握少数几项关键成功因素,便能确保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企业要持续成长,就必须对这些关键成功因素加以管理,否则将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关键成功因素有四个主要来源:
产业结构:不同产业因产业本身特性及结构不同,存在不同的关键成功因素;
竞争策略:企业的产业地位是由过去的历史与现在的竞争策略所决定的;
环境因素:外在环境因素的变动往往是影响企业成功的关键;
短期因素:在某一特定时期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三、SWOT分析模型
SWOT分析模型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是企业宏观环境的常用分析工具。
SWOT模型中的优势、劣势分析着眼于企业自身实力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则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机会最多的领域。
表:SWOT分析模型图解
1. 机会与威胁分析(OT)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企业所处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动荡。这种变化几乎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影响。企业所处环境的趋势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威胁,另一类是环境机会。所谓环境威胁,是指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适当行动,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公司的竞争地位受到影响;所谓环境机会,是指外部环境中对公司富有吸引力的要素,这一要素有利于企业拥有或扩大竞争优势。
2. 优势与劣势分析(SW)
企业要定期检查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包括企业的营销、财务、生产、组织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强于竞争对手的能力,表现为竞争优势。例如,当两个企业处在同一市场、或者说它们都有能力向同一顾客群提供产品和服务,这时,如果其中一个企业有更高的赢利率或赢利潜力,我们可以认为,这个企业比另外一个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具体来说,竞争优势可以指消费者眼中一个企业或它的产品有别于其竞争对手的任何优越的东西,它可以是产品线的宽度、产品的大小、质量、可靠性、适用性、风格和形象以及服务的及时、态度的热情,等等。竞争优势的本质是一个企业比其竞争对手有较强的综合优势。
企业在进行外部环境分析时,应当选用适当的分析模型,并结合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从近期的环境、政策信息中,找出对企业经营发展前景具有较大影响或潜在影响的因素,科学预测和评估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趋势。
环境分析主要方法有:
1、“SWOT” 分析法,应用:是将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2、“PEST”分析法,应用: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
(1)“SWOT” 分析法,环境分析的方法常采用“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将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具体表示内容如下:
“S”——Strength(优势)
“W”——Weakness(劣势)
“O”——Opportunity(机会)
“T”——Threats(威胁)
其中,优势(S)与劣势(W)主要分析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O)和威胁(T)则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可能受到的影响上。
(2)“PEST”分析法,“PEST” 为一种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 具体标示内容如下:
“P”——Political(政治)
“E”—— Economic(经济),
“S”——Social(社会)
“T”——Technological(科技)。
这些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受企业掌握,这些因素也被戏称为“pest(有害物)”。
⑶ 如何通俗的理解一般环境分析法中的一般外部环境和产业竞争环境
摘要 一般外部环境的构成与分析方法二、 PEST分析与产业环境分析的基本框架三、潜在进入者与进入障碍分析四、识别替代威胁五、买方与卖方的争价力六、影响产业内部竞争的因素一、外部环境的构成与分析方法企业的外部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一般外部环境和产业竞争环境。所谓一般环境,是指对各个产业都不同程度产生影响的共同的外部因素。企业与生产同样产品的竞争对手交互作用,而且它们又同时面对着一组相同的外部因素,这些竞争对手及外部因素就构成了企业的产业竞争环境
⑷ 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哪些
⑸ 什么是内外营销环境分析有哪些需要步骤
内外部营销环境和分析是指要分析你所在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内部即微观环境是指的企业本身情况,供应商,顾客,社会公众 ,竞争者,员工情况等等之类的。外部即宏观环境,是指的公司外部政治,经济,人口,文化等宏观因素。
⑹ 外部环境分析包含哪些内容
外部环境分析包含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因素,宏观环境一般指外部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和经济环境。微观环境一般指产品生命周期、产业五种竞争力、产业内的战略群体、成功关键因素等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一般认为企业的宏观环境因素有五类,即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以及技术环境。
(1)政治和法律环境,是指那些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政治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颁布的方针政策、政治团体和政治形势等因素。法律环境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法令以及国家的执法机构等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
(2)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通常衡量经济环境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物价水平、消费支出分配规模、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利率、通货供应量、政府支出、汇率等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等。经济环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
(3)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
(4)自然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包括土地、森林、河流、海洋、生物、矿产、能源、水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这些因素关系到企业确定投资方向、产品改进与革新等重大经营决策问题。
(5)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技术环境影响到企业能否及时调整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2、微观环境分析:
企业的微观环境主要包括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两个方面。产品生命周期、产业五种竞争力、产业内的战略群体、成功关键因素等分析方法是微观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市场需求与竞争的经济学分析能够深化对微观环境的理解与认识。
⑺ 试简述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的操作步骤
SWOT分析步骤
强势——弱势——机会——威胁 从竞争角度看,对成本措施的抉择分析,不仅来自于对企业内部因素的分析判断,还来自于对竞争态势的分析判断。成本的强势——弱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明确企业可利用的机会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将这些机会和风险与企业的优势和缺点结合起来,形成企业成本控制的不同战略措施。 SWOT分析基本步骤为: (1)分析企业的内部优势、弱点既可以相对企业目标而言的,也可以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的。 (2)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可能来自于与竞争无关的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于竞争对手力量与因素变化,或二者兼有,但关键性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应予以确认。 (3)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战略。 SWOT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 优势——机会(SO)组合、弱点——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弱点——威胁(WT)组合。 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展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当企业具有特定方面的优势,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有利机会时,可以采取该战略。例如良好的产品市场前景、供应商规模扩大和竞争对手有财务危机等外部条件,配以企业市场份额提高等内在优势可成为企业收购竞争对手、扩大生产规模的有利条件。 弱点——机会(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存在外部机会,但由于企业存在一些内部弱点而妨碍其利用机会,可采取措施先克服这些弱点。例如,若企业弱点是原材料供应不足和生产能力不够,从成本角度看,前者会导致开工不足、生产能力闲置、单位成本上升,而加班加点会导致一些附加费用。在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的前提下,企业可利用供应商扩大规模、新技术设备降价、竞争对手财务危机等机会,实现纵向整合战略,重构企业价值链,以保证原材料供应,同时可考虑购置生产线来克服生产能力不足及设备老化等缺点。通过克服这些弱点,企业可能进一步利用各种外部机会,降低成本,取得成本优势,最终赢得竞争优势。 优势——威胁(ST)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如竞争对手利用新技术大幅度降低成本,给企业很大成本压力;同时材料供应紧张,其价格可能上涨;消费者要求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还要支付高额环保成本;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企业成本状况进一步恶化,使之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但若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熟练的技术工人和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便可利用这些优势开发新工艺,简化生产工艺过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从而降低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另外,开发新技术产品也是企业可选择的战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是最具潜力的成本降低措施,同时它可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回避外部威胁影响。 弱点——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当企业存在内忧外患时,往往面临生存危机,降低成本也许成为改变劣势的主要措施。当企业成本状况恶化,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能力不够,无法实现规模效益,且设备老化,使企业在成本方面难以有大作为,这时将迫使企业采取目标聚集战略或差异化战略,以回避成本方面的劣势,并回避成本原因带来的威胁。SWOT分析运用于企业成本战略分析可发挥企业优势,利用机会克服弱点,回避风险,获取或维护成本优势,将企业成本控制战略建立在对内外部因素分析及对竞争势态的判断等基础上。而若要充分认识企业的优势、机会、弱点及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风险;价值链分析和标杆分析等均等为其提供方法与途径。
⑻ 管理学环境分析有哪些主要方法如何应用
摘要 环境分析法主要有“SWOT分析法”和“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将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⑼ 什么是外部环境分析
有竞争力的战略必须出自对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则的深刻理解。迈克尔·波特战略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优势和劣势)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外部环境分析的重点是识别和评价超出公司控制能力的外部发展趋势与事件。
成功的战略必须将主要的资源用于利用最有决定性的机会。通过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可以很好地明确自身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从而决定企业能够选择做什么。对外部环境的未来变化做出正确的预见,是战略能够获得成功的前提。
解决思路:
对市场和发展趋势作出全面客观的调查和数据化分析;对企业所处的各个行业进行扫描,重点在行业动态、产品、客户和现有的竞争对手;对行业内外优秀企业进行标杆分析和关键成功要素分析;利用竞争分析模型对市场和竞争状况作全面客观的量化分析。
对市场竞争态势进行分析,掌握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调查消费者需求变化和客户采购决策依据;分析竞争对手的竞争手段和竞争地位;研究同类企业的最佳实践;综合分析判断企业所处环境的机会和威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外部环境分析
⑽ 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分析方法可分为四类: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各类方法又根据所采用的分析原理和仪器分为若干种。环境分析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对象。常用的环境分析方法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四类,每类又可根据所采用的分析原理和仪器分为若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