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经济学》课程讲什么内容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内容重点根据教育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必须够用的原则,以“市场化配置和利用”为核心内容,讨论了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国民收入决定基本理论和失业、通胀和经济紧缩,以及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和国际经济等问题,简明生动地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工具及方法、理论运用和政策分析。这些知识基本满足了经管类学生对经济基础理论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明确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能力。
Ⅱ 东经和西经的判读方法
经度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离一根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地球上其它地点的经度是向东到180°或向西到180°。不像纬度有赤道作为自然的起点,经度没有自然的起点,本初子午线是人选出来的。英国的制图学家使用经过伦敦格林维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作为起点,过去其它国家或人也使用过其它的子午线做起点,比如罗马、哥本哈根、耶路撒冷、圣彼德堡、比萨、巴黎和费城等。在1884年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上格林维治的子午线被正式定为经度的起点。东经180°即西经180°,约等同于国际换日线,国际换日线的两边,日期相差一日。
经度是指通过某地的经线面与本初子午线所成的二面角。在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在本初子午线以西的叫西经。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经度的每一度被分为60角分,每一分被分为60秒。一个经度因此一般看上去是这样的:东经23° 27′ 30"或西经23° 27′ 30"。更精确的经度位置中秒被表示为分的小数,比如:东经23° 27.500′,但也有使用度和它的小数的:东经23.45833°。有时西经被写做负数:-23.45833°。但偶尔也有人把东经写为负数,但这相当不常规。
Ⅲ 最简单入门的西方经济学微观基础
微宏观教材入门教材:
1、曼昆《经济学原理》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 ,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 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 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
但,曼昆教材在诸多方面鉴于门户之见,未能全面反映各家观点,尤其在宏观方面表现的跟为明显,若读者未有继续深入了解经济学的打算,则其教材略显片面。
2、萨缪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被称为“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与去年去世。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他所着的《经济学》到今天为止已经是第十八版,曾经有说法,要按年代区分经济学家的话,最好的方式就是按他们所学萨缪尔森《经济学》的版本确定,此老的影响力可见一般。
《经济学》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为2001年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的这套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远逊外国教材。
货币经济学:
1、姚长辉《货币银行学》
姚的货币银行学是北大光华所出版和使用的教材,极具中国式教材的特点,系统地介绍了货币银行学的理论与实务,全书分四个部分,分别讨论了信用、利率与金融市场理论,金融体系与银行,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涉外金融等内容。 并结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突出了理论性与实用性,吸收了很多我国金融改革与货币理论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教材的覆盖范围,增加了证券投资、银行改革等内容,强化了教材的系统性与先进性。
2、武康平《货币银行学》
这个是清华的教材。
本书阐述当代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内容与理论体系,全书涉及货币经济、货币制度、现代金融体系、资产选择、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银行监管、金融创新、金融危机、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利率的决定、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等理论。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形成研究货币与银行问题的一种统一的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会使学习者感到愉快而不觉枯燥,内容易于掌握而无需死记硬背,方法科学易于引领读者进入前沿。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教材,也为研究生和教师提供了一本合适的研究、教学参考书,还适合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部门的工作者和研究者阅读。
金融学:
1、兹维·博迪(Zvi Bodie) 《金融学》
《金融学》以功能视角划分金融体系,采用统一整体的逻辑演进方式阐释金融领域涉及的问题。内容涉及金融和金融体系的基本介绍、时间与资源配置、价值评估模型、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定价、公司金融等金融领域的基本问题。
《金融学》致力于提供金融领域的全景化描述,将金融领域涉及的问题纳入逻辑严整的统一分析框架中,为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供方便,并且有助于使用者迅速了解金融领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大量专栏和图表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并为进一步的研究预留了充足的空间。这些专栏选取不同素材从各个角度说明理论的应用性,从而有利于加深理论的理解。
2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Frederic S. Mishkin)《货币金融学》
3、黄达《金融学》
黄达的这本金融学业包括货币银行学的内容。
一些个人观点:
1、入门微宏观以曼昆最合适,经济学的教材多是厚达六七百业,没有例外,学起来很让人崩溃,如果不能保持兴趣,很容易半途而废,但曼昆的教材很多初学者感兴趣的实例,且语言风趣,很适宜阅读,而萨老的课本是适合反复阅读的经典中经典,更适合有了一定基础后回过头来看,才能品味出其中韵味。
其他的课本我也没看过,不做评价,但国内的一些教材,若无老师讲解,最好还是不用为好。
2、货币银行学的教材很多,但大体的内容不会有太大差异,不过是在货币和银行这两个内容那个之见侧重而已,
我本人主要阅读就是姚长辉版本,辅助的武康平的版本,姚的版本在商业银行这一块比较详细,但其实,这里的各种货币银行学的教材往往有一些笼统,介绍的不够详细,读者若有兴趣,可以分别去阅读如《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运作》、这样的银行类教材和《国际经济学》这样详细讲外汇的各种货币教材。
当然,可以选择国外的教材,如《货币金融学》,但,笔者未曾阅读,不好评价。
3、金融学
博迪的金融学时不二选择,其内容初读感觉平平,毫无新意,但阅读越佩服作者的功力,讲复杂的金融知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且简单易懂,着实是最好的金融入门选择,值得萨缪尔森为他作序。
但,无论怎么说,一本书市道不尽金融的所有的,金融的复杂需要更多更广泛的阅读,如夏普《投资学》和博迪的《投资学》,当然,若有极好的兴趣,HULL的《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市最后一定要读的大作,“华尔街圣经”的称呼可不是虚的!!
Ⅳ 西方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即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即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有市场经济学之称。以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1] 的出版为标志,经济学历经200多年的风雨沧桑。在这个不长不短的历史进程中,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穆勒、马尔萨斯、马歇尔到凯恩斯、米尔顿·弗里德曼、萨谬尔森、卢卡斯、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大师辈出;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流派林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带来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致于文献上有“经济学帝国”之称。
经济学基础是一本基础经济学教材。作为一门常识普修课程,在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书以实验为先导,引出经济学理论,以理论为载体,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努力做到理论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力求让人们认识到经济学是一门生动的、可亲近的学问,让学生参与到经济学的教学中,变以教师为主的灌输知识为以学生为主的发现规律,使经济学的课堂不再沉闷、乏味。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领略经济学的理论真谛;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法,用经济学去进行分析、思考,去解释真实世界的经济案例。着力构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多方互动、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更好地完成应用层次经济学教学的目标。
Ⅳ 西方经济学怎么复习最好有详细点的计划 高手进!!
我不知道你报考的哪所学校,用的哪本书,我当时要求考的刘厚俊的那本,这本相对容易些你最好先弄到你报考学校的历年真题,看一下以往出题的内容和方向,心里复习就会有数了而且有时以前的题会反复考到的,所以弄会以前考过的题目也是必要的我的复习心得就是:反复的看、反复的琢磨!经济学理解的东西比较多,看一、两遍不一定就能明白,所以得多看,要理解着看,而不是文科那样的死记硬背。每多看一遍,既能加深印象,也能深刻理解涉及到计算的题一定要动笔做,不要自认为会了就不做了图形要动手画画,重要的概念、公式整理一下因为我这个专业不是纯理科的,所以经济学考的不是太难,考试时还有可能涉及到当今的热点,我当时就考金融危机了如果你那个专业要求很高的话,你还得多做些题目,就不能仅限于看书了
Ⅵ 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活动来突破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用图基本原则。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地图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才算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技巧。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更多的地理知识则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课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查阅地图,运用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地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例如:在“经纬网图”上,通过我们仔细观察,发现的知识就有很多:
①我们在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有许多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的线是纬线。
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并相互平行;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且相交于极点。
③指示的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自西向东,东经的度数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逐渐减小。纬度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自北向南,北纬的度数由大到小,南纬的度数由小到大。
⑤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Ⅶ 东经、西经和南纬、北纬的判读方法
南北纬分界线是
赤道
也就是0°纬线,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
东西经分界线是
0°经线和180°经线(二者是同一经线圈)
0°经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
180°以东是西经,以西是东经
Ⅷ 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基础课。在开放教育专科的课程设置中,西方经济学是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限选课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是许多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下面就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谈几点意见。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顾名思义是介绍西方的经济理论。来自西方的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是对一个经济部门或领域的集中的研究,三是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前两方面主要是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行情预测、能源经济学等课程的内容,而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主要是介绍第三方面的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前提:稀缺性,即人类社会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正由于资源有限,才有必要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由于产生了经济学。由此可以对(西方)经济学下一简单定义:(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有限经济资源的配置利用的社会科学。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内容 西方经济学课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市场经济进行考察,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主要考察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阐述成本既定条件下的最大化问题,包括第一章导言,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第三章弹性理论,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五章生产理论,第六章成本与收益,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第八章分配理论,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宏观经济学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萧条、通货膨胀两大经济难题,阐述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理论和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均衡问题,包括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第十一章长期中的宏观经济,第十四章货币和经济,第十五章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 本课程的基础是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数学。以政治经济学为教学前提,是因为西方经济学和专科阶段开设的政治经济学,介绍的是不同的经济学体系,在学习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员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并能在学习和分析西方经济学的教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本课程的部分内容涉及到一些数学方法,因此,要以经济数学为教学前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西方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 三、教学资源和学习方法 本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网络资源: 1.文字主教材选为梁小民编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西方经济学》(2002年第1版),辅助教材为王社荣编《西方经济学习题集》。 2. 音像教材。为配合文字教材的教学,本课程录制有5盘VCD,由教材作者梁小民教授主讲。 3.网络资源。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网和四川电大开放教育平台有本课程的各种信息资料。开放教育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以第三代教育媒体为基础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实现学员的个别化学习是开放教育的基本特点。中央电大和省电大以因特网为媒介,通过网上讨论组、电子信箱等网络信息传输手段,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在线学习和个别化教育的环境,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可以交互反馈的网上教学模式。 这里重点强调学员自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注意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上期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和本期开设的西方经济学分别属于不同体系,不可将这两门不同的学科混淆起来。 第二,掌握几何图形。 西方经济学教材有初级教材、中级教材和高级教材之分。开放教育专科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属于初级教材。作为初级教材,所使用的数学模型较少较简单,大量使用的是几何图形。 图形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学习西方经济学必须懂得图形能够运用图形,因为经济分析是借助几何图形来进行的。图形的特点是形象直观,但比较抽象不易掌握。对学员来说,图形并不要求死记,但必须看懂和理解,并能够初步运用几何图形来进行经济分析。近几年考试对图形的要求明显增加,因此,在图形方面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同学们必须要根据教材进行训练,掌握最基本的图形,会识图,绘图。 图形是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直观表示。(与数学相反)在经济学中,一般用纵轴表示自变量,用横轴表示因变量。 图形是二维的,图上每一个点代表一定数值,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某种数量组合。如果把两个以上的点用一条直线或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这条直线或曲线就代表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直线所示的关系可称为线性的。 纵轴和横轴的交点为原点。离原点越远,数量越大,离原点越近,数量越小。在本教材中,原点在左下边,所以,如果曲线向右移动,意味着数量增大;反之,向左移动,意味着数量减少。
Ⅸ 浅谈西方经济学的几种教学方法
给你提个建议吧。根据GDP=C+I+G+NX来分析我国的经济,当前要加强的是消费而不是出口,或是分析08年金融危机的对策,增加政府购买来代替消费不足和出口不足,这种思路你可以写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