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9广东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有哪些
在广东公务员的行测考试中,有一种题型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就是资料分析!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得资料者得天下!资料分析做得好,做得快。不仅能占据此部分绝对高的分数,而且能为其他题目留足时间,所以做好资料分析是每一位考生都应该重视的实战策略。在广东省省考中,资料分析的题量非常稳定的15道题目,大家会在整套试卷的最后位置见到它们。要复习好,大前期一定要从三个方面下足功夫,阅读的能力、列式的能力、计算的能力。特别对于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计算能力的考察尤为突出。
第一、阅读的能力
阅读包括材料阅读和题干阅读。阅读作为资料分析解题的重要环节,考生在平时做题训练中应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以达到节省有效时间的目的。
首先材料阅读。快速浏览材料,一定是略读,理清材料的逻辑顺序,有一个全局印象。记住千万不要一字一句的读,也不要被数据给绊住。那么不同的材料,在阅读的时候重点不太相同,例如文字类的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含量大,数据关系复杂。文字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组成。这时我们要读时间、统计指标、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以及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段落和文章结构;表格类的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分类清晰。重点读时间、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概念的包含关系以及表格的注释等;图形类的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相对较小,数据趋势明显。统计图样式多种,例如,扇形图主要提取标题、图注信息;条形图、折线图主要看时间、标题、横坐标(单位)、纵坐标(单位)、特殊端点和图注等所代表的意义。好,我们来总结一下,对于每一类材料,阅读的时候有相同点,如时间、统计指标、概念的包含关系这三项是我们必须要会读的。
其次题干阅读,这部分很简单。大家抓好头、中间、尾就可以。头,即时间;中间,即统计指标,我们需要定位在材料的哪里出现过;尾,即考点,这就涉及到列式。
第二、列式的能力
这一部分需要自己下功夫去记忆公式。资料分析里的基本慨念和常考概念并不是很多,基本慨念有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常考概念有比重、平均数、倍数、隔年增长、年均增长等。都是统计学中基础的理论,对于大家来说也不难理解。大家要做到的就是把常考的公式记熟记牢,在考试的时候能够直接列出一步算式,在这里千万不能浪费太多的时间,所以一定要多下功夫。
第三、计算的能力
如果大家前面两个能力都已经具备了,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练习计算上。考试的时候时间紧,心理压力又大,所以怎么样在短时间内计算、选准答案是资料分析取胜的最重要一环。而且对于广东省省考而言,一部分题目选项差距又近,这就需要大家掌握几种好的计算方法。如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错位加减法、同位比较法等。那我们今天就挑其中的一种跟大家进行分享,就是有效数字法。
有效数字法的应用,在资料分析的计算中非常的重要。因为它是一种接近万能的方法。何以说万能呢?就是大家在计算的时候,遇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几种的混合运算,都是可以用有效数字法解决的。所以它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法了。如果我们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111.45×790.89这个式子,真的去进行精算会非常的耗时间,计算非常困难,这时候就想进行有效数字的取舍。经过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潜心研发发现,只要计算结果在2%误差范围内,绝大多数题我们都能保证结果的精确度。今天我们就有效数字法乘法如何应用进行讨论,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我们先回忆一下什么是有效数字?一个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止,期间的数字即为有效数字。
【例题】0.254692取前三位有效数字:255
349760取前两位有效数字:35 (注:取舍时要注意四舍五入。)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两个数相乘利用有效数字法的应用:两个数相乘取前两位有效数字相乘,看第三位有效数字取舍,得到的积即为近似结果。那么就意味着,从第三位有效数字开始,后面的我们需要把他们舍弃,这时就会涉及到后面的数或者很大,或者很小,我们该怎么去进行取舍,即取舍原则。
为保证计算结果更加接近正确答案,我们更换了取舍原则,不再使用之前一会接触的四舍五入。取舍原则:
1、当两个数的第三位有效数字均是0,1,2时,全部舍掉,简称“全舍”。
【例题】181.9×312.6≈180×310
2、当两个数的第三位有效数字均是8,9时,全部进1,简称“全进”。
【例题】2781.7×1.697≈2800×1.7
3、当两个数的第三位有效字在其他范围内时,遵循“小数”四舍五入,“大数”与小数相反取舍。
注:“小数”与“大数”的判定是比较前三位有效数字的大小关系确定。
【例题】0.6961×2438
中公解析:均取前三位有效数字696与243比较,696为大数,243为小数。故243四舍五入,2438舍掉取2400。696与2438反向取舍,即0.7。所以原式≈0.70×2400。
当然有效数字法还能够应用到其他的运算中,是必须要掌握的方法。
资料分析在备考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多做题,最好每一天都限时刷题,在不断的实践中一定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水平,一定要有信心。最后,祝能成功上岸!
②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有哪些
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五大模块之一,通常由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可以说,资料分析测验的试题着重考查应试者以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应试者不但要能读懂统计图表,即准确地把握各项数据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要能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把握数据的规律,从而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起到指导、定向以及调整的重要作用。
技巧一:尾数法、首数法——尾数、首数判断选答案
尾数法,主要指由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被运用于和、差的计算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运用最广泛。
技巧二:范围限定法——限定算式数据范围选答案
范围限定法是指通过对计算式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计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选项或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进行大小比较。在使用范围限定法时,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
技巧三:乘除法转化法——除法化乘法简化计算
乘除法转化法是只在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四招帮你突破行测资料分析题:http://hi..com/gwyks/item/5676babd4e5008402aebe3df
祝你好运了
③ 公务员考试的资料分析题应该怎么做呢
一、标记关键词,提点全文
资料分析题的篇幅较长,里面含有大量的信息点。但是考场如战场,在考场上的每一秒钟都是宝贵的,若精读每一个字段是很浪费时间的,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快速阅读全文并标记关键词对下面的精读和答案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说一下,就是在阅读材料信息时可以标记一下标题、地点、时间、哪些单位部门、具体事件的关键名词。在文字材料或图表下方的注释说明文字,必须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在综合类的材料段落之间,数据都有相互引用的有关联的词语,这个也要着重标记。
二、区分专业术语,掌握相关列式
在资料分析题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并且很多都很近似,容易造成考生概念混淆,所以也会有一些考生在考试过程因为不清楚概念含义、概念混淆列不出计算公式从而导致失分。因此建议广大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把一些高频概念、常考列式熟记于心。
三、掌握题型及技巧
在资料分析题部分,无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1、快速阅读材料,立刻对答案做出判断,有的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出。
2、根据关键的术语,进行公式的代入计算。
3、有些题目要对整篇材料进行快速阅读,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计算得到正确答案。为节约时间,有些题的计算结果还可以四舍五入,选取最为相近的答案。
四、关于计算的技巧
因为在此部分的计算数据比较繁琐,有百分号的计算会涉及小数部分,所以在计算方面可以利用首数和尾数法(计算结果的前几位或后几位),还可以用特征数字法(为了简化计算把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同位比较法、错位加减法来估算结果。
④ 省考行测技巧:资料分析题
行测资料分析中,平均数是常考的一个知识点,而平均数中,比较大小的题也是经常考查的点。对于比较大小,有些题目是需要将ABCD四个选项的平均数全部列出,进而比较最大或最小。除了这种题型之外,另外还有一类题目,是给出总数以及总份数的增长率,比较两年平均数的大小。这类题目,该如何快速解题呢?今天,中公教育就带领考生们一起来学习通过增长率比较平均数大小的方法。
理论知识
判断平均数变化的理论知识点,主要是从现期平均数和基期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来推导的。我们知道,现期比重,两个公式中,是一样的,所以现期平均数和基期平均数孰大孰小,就取决于是>1、<1还是=1。
所以:总数增长率>总份数增长率,即1+总数增长率>1+总份数增长率,所以<1,因此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总数增长率<总份数增长率,即1+总数增长率<1+总份数增长率,所以>1,因此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总数增长率=总份数增长率,即1+总数增长率=1+总份数增长率,所以=1,因此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对于我们广大学员来说,大家只需要记忆结论中标黑部分,后期直接利用此结论做题就可以。
例题展示
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全国水产品出口量189.28万吨,出口额95.8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2%和-2.39%。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对美国、欧盟、东盟、日本、中国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出口额分别增长-2.49%、-5.04%、31.26%、-1.37%、-18.94%、-11.67%和4.43%。
问题:2015年上半年平均每吨水产品的出口价格比上年同期低。(判断正误)
【中公解析】正确。本题判断现期平均数和基期平均数孰大孰小,只需要找到总数增长率和总份数增长率即可。由材料可知,2015年上半年水产品出口额增速-2.39%<出口量增速1.52%,即总数增长率<总份数增长率,故2015年上半年平均每吨水产品出口价格比上年同期低。
根据以上理论和题目,考生们可以发现,在给出总数增长率、总份数增长率时,判断现期平均数和基期平均数的大小,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比较两个增长率的大小,就可以得出想要的结果。希望广大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加强练习,提升资料分析的做题效率和速度。
⑤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资料分析可以说是行测考试中的兵家必争之地,行测想要拿得更多的分数,资料分析部分一定要拿到足够多的分数。但是对很多考生来说,资料分析最大的特点是题目本身不难,但做起来很花时间,所以我们怎么做到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资料分析做题速度,节约做题时间呢?格正教育老师告诉大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掌握常考概念及其常用公式
在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概念其实不多,主要有: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等,这些概念通常都不难理解,结合基本的经验常识,关于这些考点的问题大多都能理解并进行计算,但是如果每次都需要结合题目的问题结合经验常识在进行思考求解,则会重复花费时间,甚至会将解题过程复杂化。所以考生应该利用复习的时间先行把每个概念对应的公式推导并记忆熟练,在考试中直接使用最终化简之后的结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熟练运用计算和比较方法
在掌握好了常考概念及其常用公式,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快速列式之后,就要进入到计算环节了,由于资料分析的数据都来自于真实统计材料,所以很多数据在计算的时候会显得特别麻烦,数位很长,而且往往又不具备可以约分或者凑整的关系,因此学习并熟练运用一些计算方法尤为重要,而面对一些比较题,还需要再掌握一些比较方法,可以在避免复杂计算的过程下就把大小区分出来。
在计算方法中,推荐大家学习尾数法解决精确加减运算类型的问题,乘除混合运算类的列式可以通过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以及错位加减法来针对性解决,比较大小类型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比较法以及同位比较法进行比较求解。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掌握常考概念及其常用公式,能够熟练运用计算和比较方法相当于具备了高超的“武功招式”,那么最后需要有“深厚的内力”来驱动它们,而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让屠龙之技不止于无龙可屠。很多考生都会忽略材料和题干的阅读,材料根本不看,题干随意跳读,这会导致做资料分析的时候在查找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上都大打折扣,哪怕把公式记得再牢,计算方法用得再熟悉也无用武之地。而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你在做题的时候清晰理解题目含义,并且快速定位所需数据的位置,进行完成列式求解。格正教育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充分理解上述三点的重要性,“三管齐下”最终做到把资料分析做的又快又对。
⑥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详细一点!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一、适当试题标记
资料分析的一组材料,是由材料和5个试题组成,不像是其他部分那样,一个试题下面紧跟着4个选项,试题材料和题目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大,我们只需要短暂的记忆试题即可,而资料分析由于材料的信息量很大,有些试题和材料相距比较远,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在材料中进行标记。
1、试题标记目的
上面已经说过,由于资料分析的材料,尤其是文字材料,信息量很大,而且有的试题和材料距离比较远,那此时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就容易忘记或者记忆混乱而造成找出错误的数据,最终得到错误的答案。
对于信息量比较大的表格材料来说,由于表格的行、列比较多,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那么很容易找错行或者列,从而找出错误的数据。
对于图形材料来说,由于数据比较凌乱,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倘若不进行任何标记,那就有可能会将这些数据“张冠李戴”。
总而言之,我们进行标记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准数据,那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标记呢?且看下面的讲解。
2、如何进行标记
不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其他材料,我们在解题的时候,都是先看试题,然后根据试题的关键词来到材料中定位,找出关键句解答,所以在做标记的时候,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对于刚开始确定出来的关键词,我们就可进行标记,把关键词用圆圈圈住或者用直线标出;
(2)然后返回到材料中寻找关键句,我们可以根据比较明显的“指标”进行跳跃性的阅读,从而找出关键句,并用直线勾画出关键句。
二、结合选项分析
不论是资料分析,还是行测的其他部分,都是给出了4个选项,那这4个选项是凭空给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如果不是,那这几个选项在设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结合选项来解题呢?这就是本节将要讲解的内容。
1、选项特点分析
行测资料分析给出的4个选项,必然有一个正确的,其余的要么是用来迷惑你的,要么就是正确答案附近的,用来打酱油,对应资料分析而言,一般来说选项的设置也有以下几个原则(当然说的是一些计算性试题中):
一、正确选项,这个显然是必须有的;
二、最大迷惑选项,如要求2005年的值,在选项中给出2006年的值;
三、打酱油选项,这类选项一般都是和正确答案比较接近的选项,有时候会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不小的麻烦。
2、根据选项选答案
这种方法一般应用在选项中的数据特点比较明显,如上个资料分析的例题,其次也可以应用在当选项中的数据比较接近时,这时由于增长率比较接近,所以基期和末期的比值是十分接近,往往选项中把这两个数据均给出来,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增长率的大小,来快速得到答案。
三、重点回顾主要概念
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型概念考查频率较高,比如:同比与环比、百分数与百分点、比重、倍数与翻番、平均数、年均增长率等,对于这些概念,要重点回顾其定义与列式方法,并注意相近概念间的差别。其中,百分数与百分点这两个概念,在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且最容易混淆,要结合例题重点关注。
四、重点关注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计算量大,在时间非常紧张的考试中,合理运用速算技巧对于考试获取高分至关重要。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在这段时间里,可以抽出时间重点关注以下简化技巧、计算技巧:乘除转化法、分子分母比较法、年均增长率的简化算法、尾数法、首数法、范围限定法、数字特性法、运算拆分法。在复习时,要注意其适用条件和使用要点。
五、把握常见题型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的命题特点技巧解题是考生快速攻克资料分析堡垒的基本功之一,对资料分析中常见的命题形式如计算题、查找排序题、计数题、综合分析题等要重点关注。并相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计算题:整合数据关系,正确化简计算,根据涉及数据和选项的特点判断是否可以使用计算技巧,选择正确的计算技巧快速解题。
查找排序题:找到相关数据,在对要排序的数据进行计算时,要注意运用合理的计算技巧,把握好放大和缩小的程度,通常可以对数据两两组合先进行比较,再进行下一步讨论。
计数题:认真阅读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在资料中确定有效数据,比较有效数据与题干给出的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注意避免多数、漏数、重复计数。
综合分析题:一般要从整个材料中撷取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考生在分析时,可以从最容易计算或分析的选项入手,逐一排除。
六、必考三大增长率公式
复合增长率的公式为r=(1+r1)(1+r2)-1=r1+r2+r1×r2;
比重增减公式为(A/B)×(a-b)/(1+a),注意a为分子的增速,b为分母的增速。
倍数增速的公式为r=(a-b)/(1+b),注意a为分子的增速,b为分母的增速。
从这三个公式来看,我们在解答试题的时候,只要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快速的得到正确答案,一般来说,复合增速公式应用在相对于2003年,2005年某指标的增速;比重增减公式,主要应用在求不同年份相同指标的比重差值;倍数增速公式,则主要应用在求平均数的同比增速上面。
⑦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综合判断题的解题方法
但是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最后一道题往往是综合分析题,这种题型是让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正确的或者错误的选项,这就需要对四个选项逐一的进行验证。很多考生反映这类题目做一道相当于做四道题,很是浪费时间。
这类的综合判断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接下来通过例题帮助各位考生理清这类问题。
一、验证顺序我们在做公务员考试综合判断题的时候,最好按照DCAB的顺序来进行验证。一般情况下,最后一道题选C和D的情况较多。这时候还要注意A选项,作为第一个选项,很多题目会利用A选项创造漏洞,所以A选项是一个容易被大家误选的选项,在验证A选项的时候要更细心一点。
二、“下一个原则”我们在做公务员考试综合判断题时,由于材料复杂,运算量较大,那么在验证答案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拿不准的答案,这时候我们要习惯性跳过去验证下一个,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数据找不到的时候;2、题目问法比较繁琐,列不出式子的时候;3、题目算式列出来了,但是计算比较繁重,难以在短时间内将题目计算出来时候。
三、不用验证完所有选项很多公务员考试考生喜欢将所有的选项全部验证完之后再选出正确答案,这么做的好处相对来说会提高正确率减少误判,但是也会浪费很多的时间,考试是要求我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的将题目做出来,争分夺秒是我们做题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不要逐一的去验证答案,为其他的题目节省时间。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综合判断题的解题方法小编就说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⑧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中上升下降问题有什么解答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上升下降问题解答技巧,如:
当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时,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0,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0,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比重呈上升趋势。
当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时,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0,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比重不变。
当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时,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0,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0,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比重呈下降趋势。
⑨ 行测里面的资料分析题目怎么做有什么技巧
公务员笔试行测资料分析题,解答技巧:
估算方法
1)截位法:合理截取数据的前一位或者前两位进行化简计算。
2)近似转换法:靠近分数的小数可以转换为分数进行计算。
3)放缩法:若是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使用此方法,将分数的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到方便计算的数据,进行比较选择答案。
4)首数法:若选项首位数字不同,计算到首位便可以停止计算,选出答案。
5)尾数法:根据末尾数字的不同快速锁定答案。
资料分析题需掌握各题型相应解题技巧,比如:
文字型材料
解题方法:文字快速定位法
快速浏览整篇材料,提取片段信息、关键词汇并做好标记,然后根据片段信息分析各段大意,再观察题目,通过题目所给信息,对应上步提取的关键词,可快速定位到文章的相关段落。
表格型材料
解题方法:表格交叉项法
弄懂其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数据和注释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标目,即可在其交叉处获得相应的数据。
图形型材料
解题方法:图形要点抽取法
弄清其标题、横坐标(单位)、纵坐标(单位)和图注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坐标和图注,即可获得相应的数据。适用于统计图,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相对较小、数据趋势明显。统计图样式较多,不同类型统计图要从不同的要点入手。
[如,扇形图主要提取标题、图注信息;条形图、折线图主要提取横纵坐标等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