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卡介苗正确的接种方法
病情分析:你好,卡介苗的接种部位应该是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剂量为0.1.
指导意见: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多数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卡痕。
Ⅱ 卡介苗是预防什么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由于这一疫苗是由两位法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发明的,为了纪念发明者,将这一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定名为“卡介苗”。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所以在产院、产科新生婴儿一出生就应该接种。如果出生时没能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统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门诊去补种。儿童要防痨,快种卡介苗
Ⅲ 卡介苗 是什么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简称BCG,它是使用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由于这一疫苗是由两位法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发明的,为了纪念发明者,将这一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定名为“卡介苗”。
Ⅳ 卡介苗接种的正确方法是
卡介苗是活的,无独立的流行结核菌疫苗,接种卡介苗可以使人体产生对结核菌的获得性免疫力,提高其对结核病的抗病能力,接种对象是未接受感染的人,主要是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也受结核菌感染的人和结核菌素实验阳性不必接种,否则有时候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反应。
卡介苗,并不能够预防感染,但是他能够减轻感染后的发病和病情,新生儿和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以后,比没有接种过的同龄人群,结核病发病率可以减少80%左右,其保护能力可以维持五至十年。
新生儿生后3天接种卡介苗。方法有皮上划痕和皮内注射两种。现在都是皮内注射卡介苗,皮内接种2~3周出现约1*1厘米红肿硬结,最后形成白色小脓疱,自行穿破后呈溃疡,最后结痂脱落后形成永久性瘢痕。一般早产儿,有皮肤病或者发热的孩子是要暂缓接种的。
新生儿生后3天接种卡介苗。方法有皮上划痕和皮内注射两种。皮内接种2~3周出现红肿硬结,约10毫米*10毫米,中间逐渐形成白色小脓疱,自行穿破后呈溃疡,最后结痂脱落并留下一永久性圆形瘢痕。皮上接种1~2周即出现红肿,3~4周化脓结痂,1~2个月脱落痊愈,并留下一凹陷的划痕瘢痕。
Ⅳ 卡介苗接种的目的
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在预防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证实,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的平均有效率为86%;预防结核相关死亡的有效率为65%,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死亡的有效率为64%,预防播散性结核死亡的有效率为78%。多年来,通过卡介苗接种已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
Ⅵ 关于卡介苗
这是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卡介苗必须通过淋巴管道到达全身,所以接种处附近的淋巴结(常为腋下)有一定程度的组织反应,表现为轻微肿胀,这是正常现象。一般淋巴结肿大直径不超过1cm,约1-2个月后消退。
淋巴结强反应的处理:1、淋巴结肿大(超过1cm)可热敷,每日3-4次,早期热敷常能使肿大淋巴结自行消散。2、脓疡出现时可用消毒注射器将脓液抽出,一般2-3次即愈。3、脓疡破溃后可用治瘰疬中药亮涂敷,当分泌物较少时,可用利福平或链霉素粉剂涂敷。
卡介苗所致的淋巴结炎,通常不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或健康状况产生明显的有害影响。
Ⅶ 接种卡介苗正确操作方法
卡介苗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
操作方法:
家长抱紧儿童,露出儿童胳膊; 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蓝芯注射器配4.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