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阻的计算电流的计算公式
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电阻。
电流是指流过电阻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
⑵ 电压电流电阻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1、串联电路①电流:i=i1=i2②电压:U=U1+U2 ③电阻:R=R1+R2
2、并联电路①电流:i=i1+i2②电压:U=U1=U2 ③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n
⑶ 电阻的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
一、 欧姆定律部分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⑷ 电阻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电阻计算的公式:
(1)R=ρL/S (其中,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2)定义式:R=U/I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R3+……+Rn
(4)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1/R=1/R1+1/R2+……+1/Rn
(5)通过电功率求电阻:R=U²/P;R=P/I²
说明:
物理学中,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⑸ 电阻,电压,电流的计算公式怎么写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I=U/R,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又可以得到两个变形公式:
R=U/I,
U=IR。
注意:公式R=U/I只是导体电阻的计算式,并不表示导体的电阻决定于电压和电流!导体的电阻只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欧姆定律的简述是: 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 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
随研究电路工作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 欧姆定律的重要性,欧姆本人的声誉也大大提高。为了纪念欧姆对电磁学的贡献,物理学界将电阻的单位命名为 欧姆,以符号 Ω表示。
⑹ 电流、电压、电阻怎么计算
欧姆定律就是I(电流)=U(电压)/R(电阻),串联电路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因为直流电路中同一支路的各个截面有相同的电流强度。电路并联时,线性时不变电阻元件并联时,并联组合等效于一个电阻元件,其电导(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电导之和,称为并联组合的等效电导,其倒数称为等效电阻。由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在电阻一定时,电压和电流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电阻和电流成反比;在电流一定时,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⑺ 电流、功率、电压、电阻计算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计算公式是W=I2*R,V=IR,W=V2/R,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电压*电流。电流I,电压V,功率W,电阻R,频率F。⑻ 怎样算电阻电阻的公式是怎样的
可以利用电阻计算公式计算:R=ρL/S。
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
(8)电阻流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R=U/I。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
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
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即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的量值与导体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
不同导体的电阻按其性质的不同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称为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满足欧姆定律; 另一类称为非线性电阻,不满足欧姆定律。
⑼ 电流、电压、电阻怎么计算
1、串联电路:
①电流:i=i1=i2
②电压:U=U1+U2
③电阻:R=R1+R2
2、并联电路
①电流:i=i1+i2
②电压:U=U1=U2
③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9)电阻流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路规律
(1)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因为直流电路中同一支路的各个截面有相同的电流强度。
(2)总电压(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分电压(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这可由电压的定义直接得出。
(3)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把欧姆定律分别用于每个电阻可得U1=IR1,U2=IR2,……,Un=IRn代入U=U1+U2+……+Un并注意到每个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得U=I(R1+R2+Rn)。此式说明,若用一个阻值为R=R1+R2+…+Rn的电阻元件代替原来n个电阻的串联电路,这个元件的电流将与原串联电路的电流相同。因此电阻R叫原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或总电阻)。故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
(4)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因为Ui=IRi。
(5)各电阻分得的功率与其阻值成正比,因Pi=I2Ri。
(6)并联电路电流有分叉。
串联和并联是电路连接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区别。要判断电路中各元件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就必须抓住它们的基本特征,具体方法是:
(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在电路两点之间的是并联。
(2)电流流向法:当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每个元件的则是串联;当在某处分开流过两个支路,最后又合到一起,则表明该电路为并联。
(3)去除元件法:任意拿掉一个用电器,看其他用电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所有用电器都被拿掉过,而且其他用电器都可以继续工作,那么这几个用电器的连接关系是并联;否则为串联。
(4)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能用一根导线将所有用电器连起来即为串联,不能则为并联。
⑽ 电阻电流电压的计算方式
电路图的情况:变阻器跟某定值电阻(或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或灯泡)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变阻器的一上一下接线柱(下面的接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
.
解:滑片向右移,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根据i=u总/r总,总电压不变,则电路中的电流减小。
根据
u=ir,定值电阻(或灯泡)的阻值r不变,电流i减小,则定值电阻(或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
所以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