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麻醉小儿补液计算方法

麻醉小儿补液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11 07:48:43

① 能否问下小儿补液的计算方法和补液中各张液的意义

我们在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记住按比例配方的几比几液体的困难和繁琐。例如临床工作中必须记住2:1液体、4:3:2液体、3:2:1液体等等,不仅要记住比例数字,还必须同时记住要配制的液体的成分,如2:1液体的配方为2份生理盐水(NS):1份M/6乳酸钠(1.87%NaL)溶液或M/6碳酸氢钠(1.4%NaHCO_3)溶液;4:3:2溶体的配方为4份NS:3份10%葡萄糖(10%G)溶液:2份M/6乳酸钠或M/6碳酸氢钠溶液;3:2:1液体的配方为3份10%G:2份NS:1份M/6碳酸氢钠溶液或M/6乳酸钠溶液等等。因此,我们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经过许多公式设计的筛选和多年的验证,总结出了一个简便实用的补液的张力液体配方公式来,现介绍如下,以供临床和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作者单位】: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DOI】:cnki:ISSN:1008-1070.0.1987-01-023
【正文快照】:
我们在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记住按比例配方的几比几液体的困难和繁琐。例如临床工作中必须记住2:1液体、4二3:2液体、3:2:1液体等等,不仅要记住比例数字,还必须同时记住要配制的液体的成分,如2:1液体的配方为2份生理盐水(NS):1份M/6乳酸钠(1.87%NaL)溶液或M/6碳

② 新生儿补液量计算公式

小儿腹泻补液量计算公式(考生必背)

1.考点归属:

第3章第6节 小儿腹泻

2.关键点:

①补液总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3个方面。

②注意区分轻度、中度和重度缺水的临床表现。

③注意区分补充累积损失量和补液总量。

3.计算公式:

(1)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50ml/kg,中度50~100ml/kg,重度100~120/kg。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2:1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 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

(2)补充继续损失量:是补液后继续丢失的液体量。一般用1/3~1/2张含钠液。

(3)供给生理需要量:供给基础代谢需要的水60~80ml/kg。

在实际补液过程中,补液量为以上三部分合计,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

具体参照:
低渗性脱水以缺Na>缺水 血清Na<130mmol/L 补2/3张液体
等渗性脱水 血清Na 130-150mmol/L之间 补1/2张液体
高渗性脱水 血清Na>150mmol/L 补1/3张液体

以250ml,1/2张,3:2:1液举例
为糖:等渗0.9%Nacl :等渗1.4%NaHCO3,(钾为细胞内离子,不算张力,糖也不算张力)
1.用等渗液配法为:
5%或10%糖:250ml×1/2(即3/3+2+1)=125ml
0.9%Nacl:250ml×1/3=83ml
1.4%NaHCO3:250ml×1/6=41ml
三者混合就是3:2:1,250ml
算一下,350ml,4:2:1怎么配制?
2.临床上我们都用10%Nacl和5%NaHCO3 来配制,10%Nacl为11张,5%NaHCO3为3.5张,为了应用方便,10%Nacl简记为10张,5%NaHCO3简记为4张。
250ml,3:2:1的粗略配制:
先定总量:5%或10%糖250ml
内加10%Nacl:250×1/3×1/10=8.3ml
内加5%NaHCO3 :250×1/6×1/4=11ml
混合就是粗略的3:2:1液了。
注:按此简易算法,实际溶液总量为250+8.3+11=260ml,而且与精确的配制相比,Nacl略多,NaHCO3略少,但实际应用中,这种差异可以忽略,要追求精确的话,可适当减少10%Nacl或增加5%NaHCO3的量,但实际上都在1ml的范围内。用得多了,根本不必去死记书本上配制比例

4.样例题

例1. 共用题干:患儿男,11个月,因呕吐、腹泻3天入院,大便10~15次/天,蛋花汤样,伴呕吐3~4次,4小时无尿,皮肤弹性差,肢端凉,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
题干:根据脱水程度,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 口服补液
B. 血浆100ml静脉滴注
C. 2:1等张含钠液20ml/kg快速滴注
D. 1/3张含钠液60ml/kg快速滴注
E. 2/3张含钠液120ml/kg12小时滴注
标准答案:C

例2. 患儿,男,11个月,因呕吐、腹泻中度脱水,计算补充累积损失量为:
A.30-50ml/kg
B.50-70 ml/kg
C.50-100 ml/kg
D.100-120 ml/kg
E.120-150 ml/kg

例3. 共用题干: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3d,尿量略少,皮肤弹性稍差,口唇微干,眼窝轻度凹陷。血清钠浓度为140mmol/L。
题干:给该患儿补充积累损失量用ORS液,按体重计算入量应为
A. 20ml/kg
B. 30ml/kg
C. 40ml/kg
D. 50ml/kg
E. 60ml/kg
标准答案:D

例4. 共用题干:患儿男,9个月。2003年11月就诊,腹泻、呕吐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便常规:少量脂肪滴。
题干:测得该患儿体重为10Kg,24小时补液总量为
A. 900ml~1200ml
B. 1200ml~1500ml
C. 1500ml~1800ml
D. 1800ml~2100ml
E. 2100ml~2500ml
标准答案:B

③ 儿科补液张力的计算有什么简便方法

有的。简易配制法:
给你一个简易配置法的表格
糖:生理盐
水:等渗碱 张力 GS(ml) 10%NaCl 浓乳酸钠/(5%SB)

0:2:1 1 500 30 30 (48)

3:4:2 2/3 500 20 20 (32)

3:2:1 1/2 500 15 15 (24)
6:2:1 1/3 500 10 10 (16)
9:2:1 1/4 500 7.5 7.5 (12)

4:1:0 1/5 500 10

这个是现成的。还可以自己灵活配制,但先得记下几个数据:1ml 10%NaCl=3个张力(约等于);1ml 5%sb=3.5个张力;1ml 10%KCl=9个张力(精确一些,为8.9);好了,利用这些基本数据,可以配制自己想要的任何张力的溶液。

④ 小儿补液怎么计算

最低0.27元/天开通网络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liao393
儿科补液?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NaHCO3(ml)=(22–测得的HCO3ˉ)*0.5*1.7*体重(kg)(有写0.6)=(22–测得的HCO3ˉ)*体重(kg)(5%SB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ˉ5mmol/L,计算给5%SB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ˉ-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体重(kg)*0.6(1mmolK=0.8ml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B)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

⑤ 补液公式是什么

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50ml/kg,中度50~100ml/kg,重度100~120/kg。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2:1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 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

补充继续损失量:是补液后继续丢失的液体量。一般用1/3~1/2张含钠液。

供给生理需要量:供给基础代谢需要的水60~80ml/kg,在实际补液过程中,补液量为以上三部分合计,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

补液禁忌

出现高渗性缺水之后,需要积极的补液。一般选择的补液方法,是根据缺水的轻重程度所占百分比,进行积极的补液。在进行补液的时候,需要使用到相应的公式计算。

在补液的时候,还应当坚持注意事项。比如症状较为轻微时,选择补低肾炎溶液,症状较为严重时,需要补充多个不同的液体,避免出现酸中毒的情况。如果患者有缺钾的情况,还需要及时的给予补钾治疗。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补液量计算公式

⑥ 谁能告诉我小儿补液应该怎么计算谢谢

小儿腹泻补液计算方法

低渗性脱水以缺Na>缺水 血清Na<130mmol/L 补2/3张液体
等渗性脱水 血清Na 130-150mmol/L之间 补1/2张液体
高渗性脱水 血清Na>150mmol/L 补1/3张液体

以250ml,1/2张,3:2:1液举例
为糖:等渗0.9%Nacl :等渗1.4%NaHCO3,(钾为细胞内离子,不算张力,糖也不算张力)
1.用等渗液配法为:
5%或10%糖:250ml×1/2(即3/3+2+1)=125ml
0.9%Nacl:250ml×1/3=83ml
1.4%NaHCO3:250ml×1/6=41ml
三者混合就是3:2:1,250ml
算一下,350ml,4:2:1怎么配制?
2.临床上我们都用10%Nacl和5%NaHCO3 来配制,10%Nacl为11张,5%NaHCO3为3.5张,为了应用方便,10%Nacl简记为10张,5%NaHCO3简记为4张。
250ml,3:2:1的粗略配制:
先定总量:5%或10%糖250ml
内加10%Nacl:250×1/3×1/10=8.3ml
内加5%NaHCO3 :250×1/6×1/4=11ml
混合就是粗略的3:2:1液了。
注:按此简易算法,实际溶液总量为250+8.3+11=260ml,而且与精确的配制相比,Nacl略多,NaHCO3略少,但实际应用中,这种差异可以忽略,要追求精确的话,可适当减少10%Nacl或增加5%NaHCO3的量,但实际上都在1ml的范围内。用得多了,根本不必去死记书本上配制比例

小儿腹泻病静脉补液的原则及方法

常见的静脉溶液

①等张液:2:I液=0.9%氯化钠液:1.4%NaHC03(或1/6M乳酸钠);②2/3张液:4:3:2液=0.9%氯化钠液:10%葡萄糖:1.4%NaHC03(或1/6M乳酸钠);l:1加碱液=0.9%氯化钠液lOOml+1O%葡萄糖100m1+5%NaHCOa10ml;③1/2张液:2:3:1液二0.9%氯化钠液:10%葡萄糖:l.4%NaHC03(或1/6M乳酸钠);④1/3张液:2份0.9%氯化钠液:6份10%葡萄糖:1份1.4%NaHCO3;⑤维持液:10%葡萄糖100ml+5%NaHC035m1+10%KCl2ml。

补液的用羹及成分

补液应包括3个组成部分: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补液的关键在于第1天24小时,重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严重酸中毒,首先要扩容纠酸,继而继续补充累积损失、异常及继续生理丢失量。

待血循环和肾功能恢复后,机体自身就能调节。纠正脱水过程中,注意补钾。

第1天补液 三定:定量、定性、定时。三见: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惊补钙、镁。

定量: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婴幼儿重度脱水约150—180ral/(kg·日),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日),轻度脱水约90—120ml/(kg·日),学龄前儿童各度补液量应少补1/4,学龄儿童则少补1/3。

定性:溶液种类有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若根据临床表现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首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低渗性脱水若血钠浓度<120mmol/L,可补高张液,常用高张液为3%氯化钠溶液。

定时:输液速度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补液速度主要分为3个阶段:①扩容阶段:恢复有效循环量。对重度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s,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②纠正脱水阶段:补充累积损失量。在扩容后根据脱水性质选用不同溶液(扣除扩容量)继续静滴。对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不需要扩容,可直接从本阶段开始补液。本阶段(8一12小时)滴速宜稍快,一般为每小时8~10ml/kg。⑧维持补液阶段:脱水已基本纠正,只需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损失量。12~16小时把余量滴完,一般每小时5ml/kg。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各度的输液时间大约分别为24、20、16小时。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简称代酸):①轻度代酸患儿不另加碱性药;②重症代酸可静脉缓慢推入5%NaHCO35ml/kg,必要时可重复1次;③已知C02结合力,可按下式计算;(40-CO2V01%)X 0.5X体重(kg)=所需5%NaHCO3液ml数:④已知血酸碱度,可按下式计算:(BE绝对值一3)X 0.3X体重(kg)所需碱性液数(mmol,lmmol含5%NaHCO3液1.7ml)。

钾和其他电解质的补充;①补钾:低钾病人一般采用10%氯化钾溶液,口服较安全,200~300mg/(Kg·日),最好分6次,每4小时1次,或配成0.15%~0.3%浓度的液体(一般在尚未输入的液体中每lOOml加10%KCl液2m1)由静脉均匀输入,速度切忌过快,患儿有尿则开始补钾(有低钾血症的确切依据时,无尿亦可补钾)。又有报道,补钾必须待有尿后进行,否则易引起高血钾。短时快速由静脉给钾可致心跳骤停,必须绝对禁忌。体内缺钾完全纠正常需数日,待患儿能恢复原来饮食的半量时,即可停止补钾。②补钙:佝偻病患儿在输液同时即给口服钙片或钙粉,每次0.5g,每日3次。补液过程中出现手足抽搐时,立即给10%葡萄糖酸钙5~lOml,稀释后则静脉缓慢推入,如多次用钙抽搐并不缓解,则考虑低镁血症。⑧补镁:测定血清镁,如低镁,可深部肌注25%硫酸镁液0.2~0.4ml/(Kg·次),1日2次。

第2天及以后的补液 经第1天补液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已基本纠正,主要是补充生理需要量和异常的继续损失量,继续补钾,供给热量。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如果第2天还必须静脉补液时,一般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日)用1/5张含钠液补充。异常继续损失量是丢失多少补充多少,用1/2~1/3张含钠液补充.

⑦ 输液泵的滴数计算 液体总量270ML,1h=25ML。一分钟多少滴呢怎么计算谁可以具体的教我下

1h=25ML,一分钟约8滴。(3分钟25滴)

计算方法及过程如下:

一般情况下,1毫升是20滴。

1H是25ml,1小时就是20×25=500滴

500÷60=8.333滴≈8滴

(7)麻醉小儿补液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一般情况下,20滴液滴是1毫升,知道1小时是25毫升,就是500滴,所以每分钟8.333滴。

就是3分钟25滴。

输液泵通过作用于输液导管达到控制输液速度的目的。常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药量的情况,如在应用升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药物,婴幼儿静脉输液或静脉麻醉时。以下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来谈谈输液泵的日常操作、维护及保存应该注意的问题。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给药方式。根据药物性质、患者体质的不同,静脉输液速度也不同。输液过快、过慢均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影响护理安全。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普通输液器主要依靠液位差压力向受体输入液体,依靠护理人员肉眼观察、手调轮夹控制输液速度。普通输液器缺少阻塞报警、气泡报警、液体输毕报警等功能,增加了临床护理负担;

而且液瓶易导入外界空气污染液体。输液泵输液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病人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同时是一种智能化的输液装置,输液速度不受人体背压和操作者影响,输注准确可靠,有助于降低临床护理工作强度,提高输注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护理质量。

⑧ 小儿补液的个溶液剂量怎么算大神们帮帮忙

1.补液量 根据脱水程度决定。轻度脱水约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先按2/3量给予。因为脱水时细胞内液(含钾液)亦损失,需用含钾液补充;由于细胞同时失钾,故细胞外液的钠不仅通过消化道等途径丢失,有一部分钠亦进入细胞内液进行代偿,当补钾时,随着细胞内液钾的逐渐恢复,钠又重返回细胞外液,故补充的含钠液量不宜过多;……。 2.补液成分 (1)等渗性脱水:其钠、水按比例丢失,故这一部分应使用等张溶液补充。 (2)低渗性脱水:……用高渗液体补充,……。 (3)高渗性脱水:……用低渗液体补充,……。 ……婴儿腹泻则需补充三项需要量(生理需要量、异常继续损失量及累积损失量)。在实际补液时要进行综合分析,分别计算,混合使用。对于腹泻患儿,虽然单纯纠正等渗性、低渗性和高渗性脱水要分别用等张、高张和低张含钠液,但是,因为还需同时补充生理需要和异常继续损失等所需的水和电解质等,通常概括上述三项需要,对腹泻等失液引起的等渗性脱水给1/2张含钠液,低渗性和高渗性脱水分别给2/3张和1/3张含钠液,并补充钾。再根据治疗后的反应,随时进行适当调整。 补充累积损失量 1.定输液量 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决定。轻度脱水约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先按2/3量给予。 ——未再讲理由。 2.定输液种类 所用输液的种类取决于脱水的性质。通常对低渗性脱水应补给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给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给1/3~1/5张含钠液。这是因为细胞外液中的钠除因腹泻通过消化道丢失以外,还有一部分钠在脱水过程中因细胞内液丢失钾而进入细胞内,经补钾治疗后进入细胞内液中的钠又返回到细胞外液中,故补液成分中含钠量可稍减。 补充累积损失量 根据脱水程度及性质补充:即轻度脱水约30~50ml/kg;中度为50~100ml/kg;重度为100~150ml/kg。通常对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1/5张含钠液。 补充累积损失量 一般而论,对于腹泻病而言,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1/4张含钠液。这是因为大多腹泻液Na+ 仅10~90mmol/L(如产毒型大肠杆菌肠炎:Na+ 53mmol/L,轮状病毒肠炎:Na+ 37mmol/L),故腹泻时Na+的丢失比水的丢失来说相对较少,血浆Na+开始逐渐缓慢升高,而此时细胞内Na+水平尚在正常范围,故血浆升高的Na+进入细胞内,使血浆中Na+在大多数情况下仍可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呈等渗性脱水。故大多腹泻病等渗性脱水时,Na+与水的并非等比例丢失,而是Na+的丢失相对较少,故可补充低张含钠液。补低张含钠液时,血浆Na+开始逐渐缓慢降低,腹泻时细胞内升高的Na+则又回到血浆。 Bohn认为过去40年儿科常规应用低渗液体治疗必须重新评估,建议入院时即给于等渗或高渗液体。当某些情况下(如脑水肿),出现真正的低钠血症时,就应该用高渗液体。Gaoxy认为在烫伤时,烫伤渗出液(Na+ 140mmol/L)的钠、水是按比例丢失的,可补等渗液体。

⑨ 补液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成人应补充的晶体和胶体溶液的总量应为1.5ml×烧伤面积(%)×体重(kg),小孩应补充的晶体和胶体溶液的总量应为2ml×烧伤面积(%)×体重(kg),还应补充每日生理需水量2 000 ml~3 000 ml(成人),100 ml/kg(小孩)。

补液的方法:补液速度应掌握先快后慢的原则,其中晶体和胶体的各半量最好在伤后8h内输完,水分则每8h各输入1/3。晶体、胶体和水分要交替输入,特别注意不要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大量不含盐或胶体的液体。

补液注意事项

一般要选用等张溶液,比如生理盐水,5%的葡萄糖等等来进行补液。

补液量的计算,全天的尿量加上不显性失水,大约六百到八百毫升,然后减去内生水三百毫升,再加上额外水分的丧失量就是补液量。

补液的速度,根据患者病情不同来分别对待。对于休克的患者补液的速度要快,每小时一百毫升左右。但是对于心功能不全以及老年患者,补液的速度要慢。

⑩ 小儿补液

低渗,但是血钠是多少,脱水的程度是轻、中、重,建议直接参考《儿科学》补液那章,很详细,比我们说的都详细。

阅读全文

与麻醉小儿补液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测量方法 浏览:338
纤维桩使用方法 浏览:692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14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497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64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44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10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79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25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32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59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598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93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60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800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58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12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59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3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