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肥含量配比方式怎么计算
化肥含量配比方式怎么计算?
例如;一袋42% 化肥 n=20 p=12 k=10 用n=46.4%,p=64%(18-46-0),k=60%为原料,各需多少斤,怎么计算,求大侠指教.。设100斤
K,100*10/60=16.67斤
P,100*12/64=18.75斤
N,p=64%(18-46-0)这里也有氮,18.75*0.64*18/46=4.7
20-4.7=15.3
100*15.3/46.4=32.97斤
16.67+18.75+32.97=68.39斤 不等于100斤,除非再添加31.61不含NPK的物质
② 含量配比怎么计算
设取50%浓度x ml,89%浓度的y ml
由题意可得:(50%x+85%y)/(x+y)=85%
解得:x:y=4:35
则将浓度50%和89%以4:35比例混合,可得到85%浓度
③ 物料配比计算公式
设X物料有m(kg),Y物料有n(kg)
m*0.5%+n*2.0%= (m+n)*1.5%
移项后得m:n=1:2
④ 化学浓度配比计算
溶液浓度就是指溶质与溶液的比值。这个比值可以是质量的比值也可以是物质的量的比值。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总体积(单位:mol/L)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单位:%)
⑤ 物料配比计算公式
设X物料有m(kg),Y物料有n(kg)
m*0.5%+n*2.0%= (m+n)*1.5%
移项后得m:n=1:2
⑥ 炼钢合金配比计算公式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⑦ 配料计算方法
演示快速计算配料的方法:
再生铝合金 ADC12 配料演示
⑧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x-y*m-z*n):y*(1+m):z*(1+n)。
要求解的未知数为水泥用量、水用量、砂用量、石用量,当代混凝土由于普遍掺入矿物掺和料和高效减水剂,配合比中需要求出的未知数由传统的4个变成5个甚至6个。
而所能够建立的独立方程式的数量却还是只有bolomy公式、砂率、全部体积之和等于1立方米这两个半,因为砂率是要从经验数据表格中选取的,充其量算半个(全计算法因创立了干砂浆的概念,增加一个独立方程,但仍少于未知数的量)。
如果方程式数量少于未知数的量,从数学求解的结果只能够是无穷多。
假如这是理论配合比:水泥290kg:砂子614.8kg;碎石1267.3kg;水179.8k。
以下是施工配合比;砂子含水率是3%,碎石含水率是1%;每方的量;水泥是290;砂子含水量614.8*3%=18.44kg,砂子用量=18.44+614.8=633.24kg;碎石含水量=1267.3*1%=12.67kg,
碎石用量=12.67+1267.3=1279.97.=179.8-18.44-12.67=148.69kg.
即;水泥:砂子:碎石:水=290:633.2:1279.97:148.69,投料数量0.345立方,水泥100kg:砂子218.34kg:碎石441.37:水51.3kg。
(8)高铬配比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在设计配合比时,高度关注水泥强度。在设计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要对标准的水泥强度等级进行应用,对种种不确定因素必须要考虑周全。
将一定的强度富裕量在设计中留设出来,在过去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此环节被称之为强度保证系数。并且,后续的发展中应该在1.1-1.2范围内控制其数值。
2、在提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的基础上,也应该确保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一些单位在开展此项工作时,都是为满足设计强度而工作。
按照传统的经验或者一定的要求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砼强度在试配后只要满足要求计算通过了,这样就会提升水泥用量,会导致混凝土徐变增大与收缩裂缝出现,这样就会将成本增加。
很多工程建设单位在设计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只是为了实现某种设计强度,根据传统的经验或者规范要求完成相应的配合比设计,达到了试配强度要求之后就以为成功了。
其实,这样做是完全不正确的,所以,应该在相关标准许可的基础上,将不同的配合比在实验室内配制出来,以工作性能、质量和经济等方面出发进行合理的控制与选择,而且按照不同的评定方法、施工部位进行相应的调整。
努力防止用一个配合比方式完成相同强度的混凝土配制,只有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正确,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
⑨ 高炉炼铁设计 炉料配比如何计算
很简单的,首先设定一个终渣碱度范围,之后计算高炉所食用料的二元碱度,这样不断的调配比就可以了,找到最之和的方案,一般终渣碱度都在1.2以上。
如果你有电脑公式就好了,很快就能算出来,如果你要是手算的话可就很麻烦了
⑩ 什么叫配比配比原则
配比:将相关的费用和收入在一定会计期间中相互配合和相互比较的计算程序,称为“配比”。合理的配比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才能比较正确地计算和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配比原则:
1、支出范围的配比
企业日常发生的各种支出,应根据其性质及用途与其相应的资金来源相匹配并得到补偿,支出与收入相比较,确定经营成果。例如,与产品销售有关的费用,应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与产品生产和销售无关的营业外支出、专项工程支出等,应分别从利润及各种专用基金中得到补偿。
2、支出时间的配比
一定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如果应该归属于当期产品的成本,则应计入当期的生产、销售成本之中;如果是不应归属于当期产品的费用支出,则即使已经发生或支付,也不能计入当期成本;如果有些费用,即使还没有发生或支付、但应当计入当期产品成本,也应由本期成本负担。
配比原则的处理方法
配比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并与权责发生制共同作用来确定本期损益,最终受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两个前提的制约。收入在发生时而不是在收账时确定,与之相配比的费用成本就是为取得该项收入而实际发生的费用,不必考虑费用是否已经以现金付出。
即会计主体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对各期的收入费用进行核算,而按照权责发生制算出的费用并非全部都是期间费用或产品成本,只有按照配比原则确定的与本期收入或产品收入相对应的费用才是期间费用或产品成本。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配比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配比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