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中超额累进什么意思
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综合所得是适用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是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2. 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如何区别,如何计税 请举倒说明。。。。
一、超率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区别
1、超额累进税率是按征税对象的绝对额累进计算;超率累进税率是以征税对象的相对量作为累进计算的依据。
2、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级距,每一级距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当征税对象的数额每超过一个规定的级距时,仅就超过的部分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收,分别计算各个级距的税额。一定数量的征税对象可以同时适用几个级距的税率,各级距税额之和,即为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如: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用这种税率。
3、超率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量划分为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在征税对象比率增加,需要提高一级税率时,仅对增加的部分按规定的等级税率计征。如:我国现行的土地增值税采用这种税率。
二、计税
1、超额累进税率是在计税基础达到一定金额的时候,税率递增;如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办法;
2、超率累进税率实在计税基础比例达到一定数字的时候,税率递增;如土地增值税的计算办法。如:增值额200万元,在成本不同的情况下,增值率不同,对应的土地增值税税率也不会相同。而如果是超额累进税率,则绝对金额相同,适用的税率相同。
(2)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累进税率是根据征税对象数量或金额的多少,分等规定递增的多级税率。应税数量越多或金额越大,适用税率也越高。累进税率能体现量能负担原则,使纳税人的负担水平与负税能力相适应,但税款计算较复杂。累进税率具体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超倍累进税率等多种形式。我国现行的集体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等,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实行超率累进税率。而个人收入调节税则实行超倍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指把同一计税基数划分为相应等级,分别适用各等级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等级税额之和才是应纳税额。
超率累进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的一种。超率累进税率是一种特殊税率形式。实行这种税率,选取课税对象的某一百分比指标为计税起点,将其按百分比高低划分为若干个等级部分,并分别规定每一个等级的税率。当课税对象的百分比增加到需要提高一级税率时,仅就超过百分比的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课税。同一课税对象可以同时适用几个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的百分比愈高,适用税率也就愈高。我国现行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便采用这种税率;资源税也曾实行过此种税率。
3. 超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的数额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超额累进税率的"超''字,是指征税对象数额超过某一等级时,仅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征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4. 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
4000元在3500-10000之间,适用最高税率为30%;
对于1000元部分,税率为10%;1000-3500,税率为20%;3500-4000,税率为30%;
故:应交税:
1000*10%+(3500-1000)*20%+(4000-3500)*30%=100+500+150=750元
均税率:750/4000=18.75%
应交所得税=应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应交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为执行3%至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的数额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超额累进税率的“超’’字,是指征税对象数额超过某一等级时,仅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征税。
为解释超额累进税率,在此先说明累进税率和全额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数量增大而随之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课税数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课税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
累进税率一般在所得课税中使用,可以充分体现对纳税人收入多的多征、收入少的少征、无收入的不征的税收原则,从而有效地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正确处理税收负担的纵向公平问题。
全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当税基超过某个级距时,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提高后级距的相应税率征税。
5. 超额累进税率怎么计算
应交所得税=应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应交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为执行3%至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率。
特点
(1)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征税对象越大,包括等级越来越多,计算就越复杂。
(2)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特别是征税对象级次分界上下,指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一般不会发生增加部分的税率超过增加的征税对象数额的不合理现象。有利于鼓励纳税人增产增收。
(3)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不一致,税收负担透明度差。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解决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款这一比较复杂的问题,采取了“速算扣除法”。超额累进税率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率。
(5)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1994年8月1日发出的《关于个人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征税问题的通知》规定,承包(租)经营其适用税率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2、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后,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其实际税率为14%。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6. 急:一道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时限24H)
计算公式: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当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2000元,故他的应纳所得额=4000-2000=2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2000*10%-25=175元
7. 超额累进税率的算法
超额累进税率指将应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分解为若干段,每一段按其对应的税率计算出该段应交的税额,然后再将计算出来的各段税额相加,即为应税所得额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注:(1)流行算法——应交所得税=应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税所得额
(2)工资薪金所得应交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执行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编辑本段超额累进税率的特点(1)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征税对象越大,包括等级越来越多,计算就越复杂。(2)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特别是征税对象级次分界上下,只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一般不会发生增加部分的税率超过增加的征税对象数额的不合理现象。有利于鼓励纳税人增产增收。(3)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不一致,税收负担透明度差。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解决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款这一比较复杂的问题,采取了“速算扣除法”。超额累进税率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率。①对工资、薪金所得按月征收,采有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具体规定见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元的50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12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375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137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3375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637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10375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15375②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所得,按年征收,采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具体规定见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0元的52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103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5超过50000元的部分35
8. 超额累进税率怎么计算,有计算公式吗
4000元在3500-10000之间,适用最高税率为30%;
对于1000元部分,税率为10%;1000-3500,税率为20%;3500-4000,税率为30%;
故:应交税:
1000*10%+(3500-1000)*20%+(4000-3500)*30%=100+500+150=750元
均税率:750/4000=18.75%
9. 超率累进税率具体是怎么计算的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一、超额累进税率指将应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分解为若干段,每一段按其对应的税率计算出该段应交的税额,然后再将计算出来的各段税额相加,即为应税所得额应交纳的税额。目前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承包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经营所得,以及劳务报酬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 二、超率累进税率。即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目前,采用这种税率的是土地增值税。 三、从以上两个税率的概念可以看出区别。 四、现举例说明一下: 1、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某人09年9月工资收入6000元,扣除费用2000元后,应纳税所得额4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500*5%+1500*10%+2000*15%=475元。 为计算方便,在计算时引进了速算扣除数,这样计算起来就比较快捷方便。 如上例,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15%-125=475元 2、土地增值税的计算: 某房地产开公发企业2009年销售房屋取得收入5000万元,支付地价款1000万元,支付开发建造成本1200万元,相关税金200万元(不含印花税),发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其他费用800万元,当地税局规定费用扣除的比例为10%,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加计扣除土地成本及开发成本之和的20%,当年应纳土地增值税额计算如下: 可以扣除费用=(1000+1200)*(10%+20%)=660(万元) 可扣除总额=1000+1200+200+660=3060(万元) 增值税=5000-3060=1940(万元) 增值率=1940/3060=63.4% 应纳土地增值税额=1940*40%-3060*5%=623(万元) 或: 应纳土地增值税额=3060*50%*30%+(1940-3060*50%)*40%=459+164=623(万元)
10. 工资应该交的个人所得税用超额累进税率如何计算
超额累进税率就是根据工资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税率,每超过一个规定的额度,超过部分的税率就提高一点。目前工资的超额累进税率如下: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500元的
5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在实际计算工资所得税时,要分段计算。为方便计算,税法里面采用速算扣除法计算,在此我就不多讲了。
我介绍大家在EXICE表格中设置好公式,算这个比较方便。在此我将的实际操作方法介绍给大家分享:
假设设置的EXICE表格B列为工资,C列不应纳税额。其中B3单元格为张三的月工资总额,则C3就是张三的应纳税额,在C3中输入“=IF(B3>2000,(B3-2000)*0.05,0)+IF(B3>2500,(B3-2500)*0.05,0)+IF(B3>4000,(B3-4000)*0.05,0)+IF(B3>7000,(B3-7000)*0.05,0)+IF(B3>22000,(B3-22000)*0.05,0)+IF(B3>42000,(B3-42000)*0.05,0)+IF(B3>62000,(B3-62000)*0.05,0)+IF(B3>82000,(B3-82000)*0.05,0)+IF(B3>102000,(B3-102000)*0.05,0)”回车后就得出张三应交所得税了,然后将C2单元格往下复制到C4,C5,C6...,就可以很方便地算出其他人的所得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