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卡路里热量计算公式
这种专门计算卡路里热量的计算公式,在网上随处都是你应该到网上搜索一个,并下载下来
B. 人体每天需要的热量的计算公式是
1/2 分步阅读
首先,测量自己的体重,并记录下来。
2/2
然后,确定自己当天的活动量。在这里有个简单的计算方法:
1)如果只是坐坐办公,看看报纸,则为轻度活动量。
2)如果是上街逛逛,买菜洗衣,做饭炒菜,则为中度活动量。
3)如果是打球跑步,爬山游泳,则为重度活动量。
二、计算每日所需热量
1/4
首先,算出每日所需的基础热量。基础热量是指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热量,低于这个热量值时,人体就会入不敷出,渐渐消瘦,一般是每公斤体重 25千卡。比如说,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的基础热量需要 1500千卡。
2/4
然后,再计算因为活动所额外消耗的热量。如果是轻度活动量,则每公斤体重增加 5 千卡。例如,60公斤的成年人,在1500千卡的基础热量上,需要再增加300 千卡,也就是每天总共需要摄入 1800 千卡。
3/4
如果是中度活动量,则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额外增加 10~15 千卡左右。
4/4
如果是重度活动量,则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额外增加 20 ~25千卡左右。
三、根据食物热量表安排每天食谱
1/1
计算出每天所需要的热量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食物热量表来安排每天吃哪些食物了。注意,需要把零食和饮料也计算上。
C. 温度与热量的计算公式
热量= 质量*比热容*温度的变化
Q=CM(t2-t1)
Q----热量
M----物体的比热(查表)
t2---物体最后温度
t1---物体初始温度
拓展资料:
热量:
热量是指由于温度差别而转移的能量;也是指1公克的水在1大气压下温度上升1度c所产生的能量;在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即使在等温过程中,物体之间的温度也不断出现微小差别,通过热量传递不断达到新的平衡。
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反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等。而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加上水则为六大类。
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经体内氧化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由于温差的存在而导致的能量转化过程中所转化的能量;而该转化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热量的公制为焦耳。
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根据某个可观察现象(如水银柱的膨胀),按照几种任意标度之一所测得的冷热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
D. 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表示热量(J),
Q=c·m·Δt.
Q吸=c·m·(t-t0)
Q放=c·m·(t0-t)
(t0是初温;t是末温)
其中C是与这个过程相关的比热(容).
热量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缩写为J)(为纪念科学家焦耳而立)。历史上曾定义热量单位为卡路里(简称卡,缩写为cal),只作为能量的辅助单位,1卡=4.184焦。
注意:1千卡=1000卡=1000卡路里=4184焦耳=4.184千焦
某一区域在某一时段内吸收的热量与释放、储存的热量所维持的均衡关系。
△T=(t1-t0)
②固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VqQ表示热量(J),q表示热值( J/kg ),m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kg),V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m^3)。
q=Q放/m(固体);q=Q放/v(气体)
W=Q放=qm=Q放/m W=Q放=qV=Q放/v (W:总功)
(热值与压强有关)
SI制国际单位:
Q———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焦耳 J
m———表示某种燃料的质量———千克 kg
q———表示某种燃料的热值———焦耳每千克 J/kg
热能计算公式
(比热容是C、质量是m、Δt是温度差)

E. 热量计算公式该如何计算
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G·C·(tg-th)可知,当供热系统向热用户提供相同的热量Q时,供回水温差Δt= tg-th与循环水量G成比例关系。即系统的供回水温差大,则循环水量就小,水泵的电耗就会大大降低。
例如一个供热系统设计热负荷为7MW,一次网供回水温差Δt= 30℃经计算,其循环水量为200m/h。外网管径为DN200。查表可知沿程阻力系数为170Pa/m。经水力计算,管网沿程总阻力损失为50m水柱,如果按此流量和扬程选水泵,即水泵功率为45KW。

公式用途
直供系统或间供系统的二级管网,也都存在着运行温差过小的问题。用户的室内采暖系统一般按供回水温差25℃设计,但实际运行的温差都在20℃以下,有的甚至只有10℃左右。因此存在着大量电能浪费问题。二级管网和室内采暖系统的节能潜力也很大。
能耗的降低是多方面的,温差的提高势必会管道输送损耗。
F. 热量的计算公式有:______和______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所以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吸=cm(t-t0);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所以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放=cm(t0-t).
故答案为:Q吸=cm(t-t0);Q放=cm(t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