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边坡稳定系数怎样计算
依据实验室测得的内摩擦角计算边坡稳定角,按自然坡做砌护,若场地不允许按土方侧压力x安全系数可设置钢筋砼护坡。
⑵ 对边坡稳定几种计算方法的评述
一、极限平衡计算法 是当前国内外边坡工程中边坡稳定计算常用的基本方法。用该方法能确定边坡滑动面位置和破坏型式,能根据边坡不同破坏形式和任意滑动面位置来计算边坡稳定系数,它适用于边坡体不同地质条件和边坡各类破坏形式。在国内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计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如兰尖铁矿、大冶铁矿、海南铁矿、永平铜矿和行洛坑钨矿等边坡工程中边滑坡稳定计算均用此方法。 二、有限单元法 是应力、应变分析法,即用弹性理论分析边坡体的应力状态。它只能分析在弹性阶段边坡体应力、应变和位移分析情况,不能对边坡体的破坏情况给出定量的分析。因此,当前在国内露天矿边坡稳定计算中应用该方法时,常用极限平衡法计算进行对比校核(如海南铁矿、新桥铜矿)。 该方法能适用于边坡岩体的复杂条件。 三、概率分析法 只能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研究影响边坡稳定诸因素的规律,求出边坡不稳定概率,但不能完全定量地给出边坡稳定或不稳定的程度。当前在国内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计算中应用该方法时,常用极限平衡计算法进行对比校核,如攀钢石灰石矿边坡稳定性研究。 该方法适用于边坡体的复杂条件,能根据边坡不同破坏类型用电子计算机算出边坡不稳定概率。 采用以上三种方法都必须获得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所需的各项资料,并将计算结果和类似矿山进行对比;在不具备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资料的情况下,可根据设计工程的具体条件,用类比法确定边坡角。
⑶ 边坡坡度怎么算
边坡坡度应根据挖方深度、土质和地下水的实况进行确定。一般地讲,无地下水时,在天然湿度的土方开挖基坑(槽)不加支撑、不放坡的直立壁,不同土质的挖方深度最大值不得大于:砂土1米,亚砂土1.25米,粘土1.5米,特别坚实的土2米。
(3)边坡稳定计算方法bishop扩展阅读
一、边坡陡缓程度以斜坡上两点间的竖直距离和水平距离之比表示。
例如坡度1:1.5,指竖直距离为1时其水平距离为1.5。其值与边坡的高度和路基上的性质有关当边坡高度较高时,应分段变坡或作特殊设计。高速公路因安全美观之需要,路基横断面最好设计成流线形。即采用平缓边坡,圆形隅角。
二、边坡稳定原理
1、用力学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为简化计算,都按平面问题处理。
2、松散的砂性土和砾石内摩擦角较大,粘聚力较小,破裂面近似直线破裂面法。
3、粘性土粘聚力较大,内摩擦角较小,破裂时滑动面为圆柱形、碗形,近似于圆曲面,采用圆弧破裂面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边坡坡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路基边坡
⑷ 高边坡稳定性怎样计算
1.找到最危险滑裂面。
2.找到最危险滑裂面上的强度参数C、Φ值。
3.根据下滑力和抗滑力的比值就可以确定该高边坡的稳定性及稳定系数。
4.思路如此,具体计算分析还是很复杂的。
⑸ 土坡稳定性计算中,毕肖普法和瑞典条分法的区别
这是两种假设型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不考虑土条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而毕肖普法考虑了土条之间的作用力影响。
⑹ Bishop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的过程
边坡稳定性分析力学分析方法
1、 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分析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变形破坏方式及失稳力学机制等,对已变形的地质体的成因及演化史进行分析,从而给出被评价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定性的解释及说明,常用的方法有3种
2、 自然(成因)历史分析法
该方法主要是依据边坡发育的地球环境、边坡发育历史中的各种破坏迹象及基本规律和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追溯边坡演变的全过程,对边坡的总状况、趋势和区域性特性作出了评价和预测,对已发生过滑动的边坡,判断其能否复活或转化,它主要用于天然斜坡的稳定性评价。
3、工程类比法
该方法利用已有的自然边坡及人工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及影响因素、有关设计的经验,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所需要研究的滑坡中去,它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定性分析方法。
⑺ Bishop法只适用于有效应力法
Bishop法基本原理,以科技大道西段所遇炭质页岩软弱夹层的坡体为例,采用理正岩土计算软件,对其进行了抗滑稳定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炭质页岩具有遇水软化强度降低的特性,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经加固处理后,边坡稳定性有了较大提高。
简化Bishop法是着名土力学专家AW.毕晓普在60多年前提出的一种计算边坡稳定的方法,该法适用于土质边坡和呈碎裂散体结构的岩质边坡。其认为,将具有圆弧滑面的滑体垂直分成n个条块,同时设定该滑体的12类计算参数如下:R圆弧滑面半径,bi、Wi、αi第i条条块宽度、重力、圆弧底面倾角,Xi和Xi+1、Ei和Ei+1第i条与第i+1条条块间纵向、横向作用力,Ti、Ni、ui第i条条块圆弧底面剪力、法向作用力、孔隙水压力,φi滑面内摩擦角,ci黏聚力(采用有效应力法时则为有效指标),Fs滑面安全系数。
大量资料证实,边坡失稳破坏多发生在软弱夹层、节理、层理、断层等结构面处,特别是含有软弱夹层的情况,由于软弱夹层的抗剪强度比较低,当其抗剪强度低于其允许的抗剪强度时,坡体就会沿着软弱夹层结构面滑移破坏,最终导致整个边坡的失稳而破坏。简化Bishop法适用于土质边坡和呈碎裂散体结构的岩质边坡,具有难度低、易掌握、精度较高等特点,经广泛的工程应用,被普遍认为是计算圆弧滑动面安全系数最好的方法。本文以粤北某山区新建市政道路为例,针对边坡开挖过程中发现存在薄层炭质页岩软弱夹层的现象,通过现场调查和补充勘察,对软弱夹层分布进行了详细调查,采用简化Bishop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重新计算评价,采取了相应的加固措施。
⑻ 边坡的稳定性验算有几种 各适用于哪些场合
直线滑动法:砂土边坡,砂性土边坡,或有直线结构面的岩质边坡;
简化Bishop法:均质粘性土边坡、碎裂结构岩质边坡;
传递系数法:折线形滑动面;
数值分析:复杂结构的边坡。
⑼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1.定性分析方法
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失稳的力学机制、变形破坏的可能方式及工程的综合功能,并对边坡的成因及演化历史进行分析,以此评价边坡稳定状况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该方法的优点是综合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快速地对边坡稳定性做出评价和预测。常用的方法有:
(1)地质分析法(历史成因分析法)
根据边坡的地貌形态、地质条件和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规律,追溯边坡演变的全过程,预测边坡稳定性发展的趋势及其破坏方式,从而对边坡稳定性做出评价,对已发生过滑坡的边坡,则判断其能否复活或转化。
(2)工程地质类比法
其实质是把已有的自然边坡或人工边坡的研究设计经验应用到条件相似的新边坡的研究和人工边坡的研究设计中去。需要对已有边坡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工程地质因素和影响边坡变形发展主导因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同时,还应考虑工程的类别、等级及其对边坡的特定要求等。它虽然是一种经验方法,但在边坡设计中,特别是在中小型工程的边坡设计中是很通用的方法。
(3)图解法
可以分为两类:(1)用一定的曲线和偌谟图来表征边坡有关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求出边坡稳定性系数,或已知稳定系数及其他参数(φ、c、r、结构面倾角、坡角、坡高)仅一个未知的情况下,求出稳定坡角或极限坡高。这是力学计算的简化。(2)利用图解求边坡变形破坏的边界条件,分析软弱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分析滑体的形态、滑动方向,评价边坡的稳定程度,为力学计算创造条件。常用的为极射赤平投影分析法及实体比例投影法。
(4)边坡稳定专家系统
工程地质领域最早研制出的专家系统是用于地质勘查的专家系统Propecter,由斯坦福大学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完成。另外,麻省理工学院在80年代中期研制的测井资料咨询专家系统也得到成功应用。在国内,许多单位正在进行研制,并取得很多成果。专家系统使得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在解决工程地质问题时能像有经验的专家一样给出比较正确的判断并做出结论。因此,专家系统的应用为工程地质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2.定量评价方法
其实质仍是一种半定量方法,虽然评价结果表现为确定的数值,但最终判定仍然依赖人为的判断。目前,所有定量的计算方法都是基于定性基础之上的。
(1)极限平衡法
极限平衡法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根据边坡破坏的边界条件,应用力学分析的方法,对可能发生的滑动面,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进行理论计算和抗滑强度的力学分析。通过反复计算和分析比较,对可能的滑动面给出稳定性系数。该方法比较直观、简单,对大多数边坡的评价结果比较令人满意。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对滑体的范围和滑面的形态进行分析,正确地选用滑面计算参数,正确地分析滑体的各种荷载。基于该原理的方法很多,如条分法、圆弧法、Bishop法、Janbu法、不平衡传递系数法等。
极限平衡方法的最新发展之一是Sarma法。其基本概念:边坡除非是沿一个理想的平面或圆弧滑动,才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刚体运动,否则,必须先破裂成多个可以相对滑动的块体,才能发生滑动。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用来评价各种类型滑坡的稳定性,如平面滑动、楔体滑动、圆弧及非圆弧滑动等。
(2)数值分析方法
主要是利用某种方法求出边坡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研究岩体中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过程,求得各点上的局部稳定系数,由此判断边坡的稳定性。主要有以下几种:(1)有限单元法(FEM):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值分析方法。其优点是部分地考虑了边坡岩体的非均质、不连续介质特征,考虑了岩体的应力应变特征,可以避免将坡体视为刚体、过于简化边界条件的缺点,能够接近实际地从应力应变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对了解边坡的应力分布及应变位移变化有利。其不足之处是:数据准备工作量大,原始数据易出错,不能保证整个区域内某些物理量的连续性;对解决无限性问题、应力集中问题等精度比较差。(2)边界单元法(BEM):该方法只需对边界极限离散化,具有输入数据少的特点。计算精度较高,在处理无限域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不足之处:一般边界元法得到的线性方程组的关系矩阵是满的不对称矩阵,不便应用有限元中成熟的对稀疏对称矩阵的系列解法。另外,边界元法在处理材料的非线性和严重不均匀的边坡时,不如有限元法。(3)离散单元法(DEM):可以直观反映岩体变化的应力场、位移场及速度场等各个参量的变化,可以模拟边坡失稳的全过程。该方法特别适合块裂介质的大变形及破坏问题的分析。缺点是计算时步需要很小,阻尼系数难以确定等。(4)块体理论(BT)该方法利用拓扑学和群论评价三维不连续岩体稳定性,建立在构造地质和简单力学平衡计算基础上。块体理论为三维分析方法,随着关键块体类型的确定,能找出具有潜在危险的关键块体的临空面位置及其分布。
3.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1)系统分析方法
由于边坡处于复杂的岩体力学环境条件下,其稳定性涉及的面很广,且程度非常复杂,可以认为其是一个复杂系统。因此,边坡问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应该遵循的途径:岩体力学环境条件的研究→变形破坏机制的研究→稳定性计算分析。目前,该方法广泛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之中。
(2)可靠度分析方法
确定分析方法中经常用到安全系数的概念,实际上只是滑动面上的平均稳定系数,而没有考虑影响安全系数各个因素的变异性,可靠度分析方法则考虑了这一点。可靠度分析方法在分析边坡的稳定性时,充分考虑各个随机要素(如岩体及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的作用包括静水压力、动水压力、裂隙水压力、软化作用、浮托力及各种荷载等)的变异性。
(3)灰色系统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主要以信息利用与开拓为宗旨,以客观现象量化为目标,除对事物进行描述外,更侧重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研究。应用于滑坡研究中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滑坡失稳时间的预报,实践证明该预测的精度仍需进一步提高;二是用灰色聚类理论进行边坡稳定性分级、分类。该方法的局限性是聚类指标的选取、灰元的白化等带有经验性质。
(4)模糊数学评判法
模糊数学对处理经验模糊性的事物和概念具有一定的优越条件。该方法首先找出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并进行分类,分别赋予一定的权值,然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边坡单元的稳定性。实践证明,模糊评判法效果较好,为多变量、多因素影响的边坡稳定性的综合定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其缺点是各个因素的权重选取带有主观判断的性质。
4.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方法的结合
主要是概率分析方法与有限元法或边界单元法相结合而形成的随机有限元法或随机边界单元法等。由于是随机变量,故其结果更能客观地模拟边坡岩体的力学性质、边坡岩体的变形破坏发展及其性态的变化,从而成为数值模拟方法发展的新途径,是边坡稳定性研究的新手段。
5.物理模拟方法
早在1971年,英国帝国学院最早把倾斜台面模型技术用于研究边坡倾倒破坏机理及过程。随后,又试制成了基底摩擦试验模型,广泛应用于边坡块状倾倒及弯折倾倒。然而,由于受模型尺寸的限制,这些模型技术不能模拟大型复杂的工程及二维、三维的模型。针对这种工程要求,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快速发展起来。国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起步,特别是近20年来,这一技术有了快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离心模型试验主要模拟以自重为主荷载的岩土结构,在模型试验过程中模型出现了与原型相同的应力状态,从而避免了使用相似材料,而直接使用原型材料。因此,这项技术已被广泛地在各个方面得到应用。由于离心模型技术能使模型达到原型的压力水平,近年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滑坡研究之中,为复杂的岩石工程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边坡工程中的离心模型试验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模拟理论问题。由于用原型材料进行试验,在相似规律条件下,并不能使模型满足所有的条件,从而引起固有误差。此外,如何确定参数有待进一步研究。
⑽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和毕肖普法如何选择结果
瑞典条分法有切向力,毕肖普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