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儿童常见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导读:面对稚嫩的孩童,这个世界显然是危机四伏的,尤其是当危险来临时,该怎样正确急救,抓住最重要的黄金急救期,挽救一个鲜活生命。
重要提示:预防儿童发生意外,以及意外真的到临时的紧急救治都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家长都应该学习,并且教给孩子这些紧急意外知识,防患于未然的同时,也要储备好紧急救治知识。
⑵ 儿童溺水急救方法
1
首先看嘴里有没有淤泥以及其他异物堵塞,如有,立即去除。
2
施救者单膝跪地,将溺水者腹部置于大腿(趴着),头朝下用双手用力按压其背部,使水流出。
3
如判定溺水者已经呼吸心跳停止(无呼吸,颈动脉无搏动,心跳停止等等)立即做人工呼吸以及胸外按压,单人操作比例15:2(即按压15次2次人工呼吸)。
4
期间应叫人拨打120急救。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⑶ 孩子被卡喉奶奶手足无措,母亲教科书式施救,被卡喉正确的施救方式是什么
被卡喉后应该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首先施救者应该站在患者背部,双手放在两肺下面一点,然后向上提起,一只手握拳用力挤肺部。使肺部残余的空气向上形成一股气流。这样就会让卡在喉咙上的异物清除,做该动作时一定要耐心,不要只做一两下就停止了。如果是婴儿,可以让孩子趴在施救者的大腿上,使孩子的头朝下,用大腿顶住孩子腹部,一只手敲打孩子背部两侧。反复操作,孩子胸腔就会快速受到压迫,从而将异物吐出来。
怎么预防被异物卡住?
首先吃东西一定要缓慢细嚼,无论再饿也不要狼吞虎咽,刚吃个孩子吃个东西还要跳上跳下,不卡住才稀奇。孩子吃东西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在旁边引导,说话和大笑的时候都不要吃东西。
⑷ 济南9岁男孩用海姆立克法成功救妈妈,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安全知识
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看电视剧,看短视频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方式。另外学校的老师也会给孩子做示范,自己可以作为患者让孩子操作实践。在家里面可以备一份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样式,把它贴在墙上,遇到危险时谁都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施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有没有必要普及?
很多人觉得自己吃东西很小心,根本不会出现卡喉情况。我觉得无论再小心,也应该让家人以及自己学习这种急救方法,现在广州省荔枝大丰收,很多人都会买一些荔枝回家给孩子吃,荔枝核比较大个,没有被卡住过喉咙的人吃荔枝会存在侥幸心理,如果真的被卡住了,自己又没有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遇到这种情况时会觉得有心无力。
⑸ 生活中的儿童急救方法,都有着哪些小常识呢
娃不小心撞到头、吃东西不小心噎到、烧伤烫伤......如果爸妈不想在娃发生这些意外时干着急、束手无策,或者避免不恰当的处理方式给娃带来“二次伤害”,就一定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儿童急救知识。这有一份详细的儿童急救指南,强烈建议各位爸妈仔细阅读并收藏哦!
如果孩子是吸入有毒气体或烟雾,爸妈应该首先打开门窗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或者把孩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果孩子的皮肤、眼睛或头发接触了酸、碱溶液、杀虫剂、化学品等有毒物质,建议爸妈尽可能在戴橡胶手套的情况下处理残留物质,脱掉被有毒物质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水或温和的肥皂水对接触有毒物质的皮肤部位进行清洗
⑹ 找一些小英雄的救人事例及视频
马健,男,14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学未能从教室中撤出。下午救援时,马健和同学发现了被掩埋在废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着大雨,悄悄回到学校,蜷缩着身子钻进废墟,用双手将一块块砖头刨开、运出去,又钻进去,再钻出来,匍匐着身体一趟又一趟。手磨破了,腿脚渐渐地不听使唤,但他没有放弃。大约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双手血肉模糊的马健终于把向孝廉从废墟里刨了出来。紧接着,他又开始寻找其他幸存者。凭着打火机微小的火光,他看到有两位同学被水泥板压住,但没有大型工具无法营救。他立即赶到尚未倒塌的学生食堂,给他们找来水,帮助两位同学坚持。
今年11岁的王博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班里担任班长。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他和同学们正在教学楼二楼的教室里上课,突然整个教室开始剧烈晃动起来,同学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意识到是地震以后,老师立即大喊一声:“地震了!快跑!”大家便向教室门口涌去。
当时坐在第一排的王博冲出教室后,并没有下楼,而是迅速跑到教室后门,将后门打开,然后大声喊着“后面的同学从后门往外跑”。
同学们纷纷冲出教室后,楼梯晃动更加厉害。一名同学摔倒在台阶上,本来已跑到下面的王博又跑了回来,护送同学撤离到操场上。
这时,教学楼学前班的教室里又传来一阵哭喊声。原来学前班的孩子还没有撤离出来,这些孩子年龄大多只有六七岁,有的吓得大哭起来,有的在慌乱中不小心跌倒了,老师们只能把他们一个个往外抱。王博看见以后赶忙冲了过去,跟随老师一起转移学前班的小孩子。这时,教学楼还在摇晃,但他不顾危险,抱起一个小孩就往操场跑,放下后又马上返回去抱第二个,抱不动他就拉着跑,直到救出最后一个孩子。
被救的学前班学生赵婷说:“当时教学楼摇得很厉害,我们跑了几步,跑不下去了,是王博哥哥把我们拉下去了。”
事后,王博勇救学前班小同学的事迹不仅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而且也在村里传开了。对此,王博只是腼腆地说:“当时,我只想救出学前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并没有想太多。”
王博的班主任老师张亚宁说:“王博平时在班里表现就很好,作为班长,他的组织能力很强,而且乐于助人。”
地震发生后,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停课了一段时间。王博主动组织附近的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同时将在课外学到的防震自救知识告诉小伙伴,鼓励大家不要恐慌,勇敢面对灾难。
他还把自己的零花钱,以及部分衣物、学习用品捐给了灾区。 “和灾区的小朋友相比,我们幸运多了,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王博说。
马小凤,女,17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马小凤从震后昏迷中醒来,用唯一能动的左手迅速检查身体,发现后脑勺出血,就立即用书将自己的头垫起来。做了这些自救,她听到从废墟右侧的一堵墙壁外传来同学殷少华呼救的声音,便立即大喊殷少华,“不能哭,不能浪费能量”。随后,马小凤调匀呼吸,把自己的右手和双腿从石缝中抽出来,去帮助殷少华。但因断墙阻隔,未能成功。马小凤尝试着大声呼救,没有听到回应。她摸到了半截课桌腿,不断敲击头上的水泥板,还是没有回应。她用双手和这半截课桌腿,在废墟中艰难地开出道路,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了10米,仍无法找到出口。在这期间,她又听到了同学曹健强、葛轲、薛肖的声音。马小凤不时提醒大家,要相互鼓励,要坚持,千万不能睡觉。经过近75个小时的等待,他们的呼救声被救援人员听到,4人被先后救出。
王波,男,16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时,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静下来,跨过去拔掉墙上的电源,又快速掰开已变形被卡住的门,让同学们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后一个同学离开,他自己才跑出去。随后,王波投入到营救之中。在学校实验楼下,他听到呼救声,用双手不停地搬、挖,成功救出一名女生。又有求救的声音传来,他顺着废墟的缝隙掏挖,开出一个仅能容身的小洞爬进去,把压在同学身上的石块一块一块地移走,将这名同学救出。他再一次进入废墟,又发现了一个女同学。他迅速用脚抵住摇摇欲坠的石块,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同学的上方,脱下上衣包住她的头,把同学救到安全的地方。在坍塌的教学楼边上,他发现一个男生被废墟压着,只剩下头和手在外面。王波一边搬移石块,一边高声喊来附近的群众,这名同学又被救出。手掌磨肿了,手臂被划伤,鞋子也被钢筋穿破,但王波仍坚持营救同学,一刻也不退缩
据多家媒体报道:四川汶川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灾难发生时正集中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受到的伤害更为严重。但灾区不少被困少年所展现出来的顽强精神却令人动容:地震发生后,蓥华镇中学四层的教学楼一下子就垮了下来,初一女学生邓清清和同学们都被压在了残砖破瓦之下。可是当官兵们经过数小时的奋战,在废墟里找到小清清的时候,她正打着随身的手电筒在看书。她在靠读书缓解心中的害怕!而另一名被压在废墟里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入睡,最终,她也战胜了已经走到面前的死神……
历经艰难坎坷,邓清清、罗瑶等少年终于赢得了宝贵的第二次生命,活了下来,而这样的奇迹是她们靠自己的顽强和坚忍获得的。这使人不禁联想到发生在一位美国青年身上的故事:27岁的拉尔斯顿在独自登山过程中被巨石压住右臂,在苦等三天未能等来救援人员时,他靠仅有的一把8厘米长的袖珍折刀将自己的右臂生生斩断!又以惊人的意志进行简单的自救包扎,接着忍着巨痛靠绳索坠下25米深的狭谷,沿着河谷走了相当长的距离,直到撞上两名登山者,这才得以获救!这位钢铁硬汉般的美国青年立即成为全球众多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并被其国人誉为“美国的英雄”“青年的楷模”。
而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往往只有舍己救人、见义勇为者才能成为英雄,才能受到崇高的赞美。对于舍己救人的行为进行赞美固然应该,但对这样顽强自救的行为同样应该称颂。道理也很简单,人的生命同样重要和宝贵,在困境中竭尽全力挽救自己的性命是人的本能,但这种本能所爆发的力量也是有着巨大差别的,有的人如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早就崩溃了,就是因为其意志不够坚强,而能够经得起考验,成功自救的人,其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因为其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坚韧不拔。
其实类似邓清清、罗瑶这样在困境中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下来的人还有很多,如有矿工在遇困多日后靠喝自己的尿活了下来,同样被誉为生命的奇迹。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赞叹其幸运和大难不死之余很少给予其称赞,更谈不上称其为英雄了。在我们看来,其救的是自己的命,没啥好大书特书的。的确,其救的是自己的命,但对于社会来说,这样的举动无疑也是挽回了一条生命,是一大幸事。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足以感召更多的人珍惜生活,善待生命,遇到同样的事情也能鼓起生存的勇气。
十多岁的孩子能有如此壮举实属不易,理应给其发一枚“大奖章”,她们坚忍的精神值得其他孩子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学习。
⑺ 爸爸用海姆立克法救女儿,你了解海姆立克法吗
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的。是海姆立克教授通过一系列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手法。这套手法拯救了许多差点因为食物或是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人,挽救了无数家庭,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学会这套手法的重要性。
通过上面的总总表达,让我们知道了海姆立克法。同时也了解了它的操作过程,以及操作时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⑻ 幼童窒息医护视频演示指导施救,有必要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吗
河南一名2岁的幼童因吃饭的时候不慎将肉呛到气管内,导致呼吸困难,已经出现了嘴唇发紫的现象,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有生命危险。紧要关头,紧急与护士通过视频进行连线,打算利用现场教学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施救。护士在视频中利用枕头做示范,家属未能及时领会,还拉来了另一名医生做示范,由于手机视频的角度问题,家属无法看清,随即又出现一名护士将手机镜头对准演示的两人,终于家属明白了,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将卡在幼童气管的异物排出,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也脱离了危险,所有的人都深吸一口气。可见,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十分有必要学会的,关键时刻可以挽救一条生命,想要掌握并不难,以下介绍一下要点:
①3岁以下的幼童施救者将孩子面部朝下,一只手臂托着孩子的前胸,手掌握住孩子的颧骨,注意手臂的倾斜度,应该头低脚高。另外一只手在孩子的两肩胛骨中间用力拍,注意孩子是否有将异物吐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应该人人掌握,遇到异物卡住喉咙的时候,此方法是最有效也是最快速的,千万不能等,否则就会产生窒息的危险。
⑼ 老板娘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下被卡儿童,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叫腹部冲击法,这个方法可以将堵在呼吸道中的异物通过腹部气压冲击将异物排出。此方法是由一名国外的外科医生海姆立克教授发明的,在临床时他经常会看到病人因为呼吸道梗阻出现死亡,经过长期研究发明了这种方法。这个方法后来也救过许多患者,经过媒体和报刊的宣传这个急救方法才得到普及。
异物堵住喉咙,错误做法。
家长千万不要用手去抠,也不要让孩子多喝水,吃白饭意图把东西吞下去,应该让孩子张开大嘴,家长拿手电筒查看异物的具体位置,没有堵住气管,可以使用镊子把异物夹出来。孩子如果出现窒息,应及时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把异物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