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算液体流速.
v=u根号下(2gh),式中u为流量系数,一般小于1,在不精确计算时,可以取为1.
这里的h是开口中心点到液面的距离。
只要知道罐中水的高度就可以!
我写错了,有2的。
流量就用流速乘以截面面积就可以了。Q=Av
这是流体力学里面最基本的公式、
❷ 流量和流速计算公式
流量和流速的方程为:流速乘以横截面积就是流量。他两个是正比例关系。
Q=Sv=常量。(S为截面面积,v为水流速度)(流体力学上长用Q=AV),单位是立方米每秒。
流速与压力的关系是“伯努利原理”。
最为着名的推论为:等高流动时,流速大,压力就小。
丹尼尔·伯努利在1726年提出了“伯努利原理”。
这是在流体力学的连续介质理论方程建立之前,水力学所采用的基本原理,其实质是流体的机械能守恒。
即:动能+重力势能+压力势能=常数。
其最为着名的推论为:等高流动时,流速大,压力就小。
伯努利原理往往被表述为p+1/2ρv2+ρgh=C,这个式子被称为伯努利方程。
式中p为流体中某点的压强,v为流体该点的流速,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该点所在高度,C是一个常量。
它也可以被表述为p1+1/2ρv12+ρgh1=p2+1/2ρv22+ρgh2。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伯努利方程是由机械能守恒推导出的,所以它仅适用于粘度可以忽略、不可被压缩的理想流体。
❸ 如何计算水的流速
不考虑其他管阻、及管件阻力、流体的粘滞系数、雷若准数等。势能及动能mgh=mV.V/2是最基本的思考方式;V=(2gh)^0.5,而其中的h是以水柱高度计算的值。1Mpa=100米水柱高度,g值是重力加速度9.8米/秒.秒。知道压力可以估算出来水的流速了。
❹ 流速计算公式是什么
流速(m/s)=[体积流量(m³/h)÷管道截面积(m²)]÷3600。
流速(flow velocity;current velocity) 液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质点流速是描述液体质点在某瞬时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的矢量。其方向与质点轨迹的切线方向一致。
相关信息:
流速是流体的流动速度。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或称为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称为湍流,又称为乱流、扰流或紊流。
这种变化可以用雷诺数来量化。雷诺数较小时,黏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惯性力,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黏滞力而衰减,流体流动稳定,为层流;反之,若雷诺数较大时,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黏滞力,流体流动较不稳定,流速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形成紊乱、不规则的湍流流场。
❺ 流速如何计算
对于有压管流,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管道的比阻S,如果是旧铸铁管或旧钢管,可用舍维列夫公式计算管道比阻s=0.001736/d^5.3 或用s=10.3n2/d^5.33计算,或查有关表格;
2、确定管道两端的作用水头差H=P/(ρg),),H 以m为单位;P为管道两端的压强差(不是某一断面的压强),P以Pa为单位; 3、计算流量Q:Q = (H/sL)^(1/2) 4、流速V=4Q/(3.1416d^2)
式中: Q―― 流量,以m^3/s为单位; H――管道起端与末端的水头差,以m^为单位;L――管道起端至末端的长度,以 m为单位。
管道中流量与压力的关系 管道中流速、流量与压力的关系 流速:V=C√(RJ)=C√[PR/(ρgL)] 流量:Q=CA√(RJ)=√[P/(ρgSL)]
式中:C――管道的谢才系数;L――管道长度;P――管道两端的压力差;R――管道的水力半径;ρ――液体密度;g――重力加速度;S――管道的摩阻。
管道的内径和压力流量的关系
似呼题目表达的意思是:压力损失与管道内径、流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是这个问题,则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压力损失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与内径5.33方成反比,即流量越大压力损失越大,管径越大压力损失越小,其定量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压力损失(水头损失)公式(阻力平方区) h=10.3*n^2 * L* Q^2/d^5.33
上式严格说是水头损失公式,水头损失乘以流体重度后才是压力损失。式中n――管内壁粗糙度; L――管长;Q――流量;d――管内径
❻ 肠外营养计算方法具体讲解
同学们在使用肠外营养前,需要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1. 是否可以使用肠内营养?
是否存在肠内营养的禁忌:绝对禁忌包括完全肠梗阻、活动性消化道出血;相对禁忌包括短肠综合征、高流量胃肠瘘、妊娠剧吐等。
简单总结起来,禁忌证是肠道不能工作,或肠道需要休息时。
2. 什么时候要肠外营养?
营养不良及预计≥4天不能经口进食时,需要肠外营养。
3. 肠外营养的通路如何选择?
肠外营养通路包括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外周静脉通路用于短期和渗透压较低的肠外营养,由护士为患者置入外周套管针即可;中心静脉通路用于长期和渗透压较高的肠外营养,包括:
(1)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置管,一般由高年资住院医或内科总值班完成。
(2) PICC或静脉输液港,分别由肠外肠内营养科和介入科完成,其中PICC放置完成后需完善胸片,明确管路位置是否合适。
比如卡文,短期输1~2周可勉强使用外周静脉,长期则需要中心静脉。
下面,简单介绍应用肠外营养的步骤。
Step 1:确定病人类型
判断病人营养需求有何特别,是否有重大应激事件,肝肾功有无异常,出入量要求以及心脏负荷等。
Step 2:
1) 计算热量需求
根据理想体重,轻、中度应激患者按20——25kcal/(kg·d)计算,这里的热量指总能量(表2-1)。但为了节约氮源,需要给予充足的非蛋白热卡,即脂肪乳和葡萄糖。
表2-1 不同情况下的热量需求和蛋白量计算
情况
热量需求kcal/(kg·d)
蛋白量g/(kg·d)
中度应激
25~30
1.0~1.5
重度应激
30~35
1.5~2.0
烧伤
35~40
2.0~2.5
2) 计算液量需求
总液量40~60 ml/(kg·d),除去治疗用液量,剩余的可分配给肠外营养。
Step 3:热量比例和配制
1g脂肪提供9 kcal能量,1 g葡萄糖提供4 kcal。一般脂肪热卡不超过总热卡的60%。
对于脂肪乳,北京协和医院一般可选中长链脂肪乳(力保肪宁)或结构脂肪乳(力文),二种制剂每瓶(250 ml)提供的能量都为450 kcal,可满足一般患者一天的用量。后者理论上释放更均匀,不良反应更小,不过笔者的体会是两者差别不大,患者使用后都较少出现发热,可根据临床情况、患者的需求及经济能力选择。北京协和医院还有一种完全长链脂肪乳制剂叫英脱利匹特,也可选用,但长期使用,肝损害风险稍高。
一般使用外周时葡萄糖浓度在10%左右。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按照胰岛素:葡萄糖=1U:(4~6 g)的比例在液体中加入胰岛素。胰岛素宜从小剂量加起,再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调整用量,并警惕低血糖。
Step4:计算营养成分
人体每公斤体重所需要的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详细剂量请参考“协和八”微信号发表的《常用肠外营养数据小全》,此处仅注明临床上常见的配伍方式。
1) 氨基酸:
· 肝肾功能无特殊者常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乐凡命)。
· 肝功能异常者,除乐凡命,还可使用15AA或20AA复方氨基酸。
· 肾功能异常者不使用乐凡命,使用9AA复方氨基酸。
2) 电解质:主要关注钠、钾、钙、镁、磷。
· 钾:如果病人钾在正常范围且尿量正常,通常每天在总液量内加2~4支氯化钾注射液(1.5g:10 ml)。
· 钙:根据血白蛋白(Alb)水平校正
校正后[Ca]=[4.0-Alb(g/dl)]×0.2+实测[Ca](mmol/L)。
· 磷、镁:对于长期摄入不足的患者,可考虑在大液中加入硫酸镁注射液(1.0g:10ml)1支、甘油磷酸钠(2.16g:10ml)1支。
3) 维生素:1支水溶性维生素粉针(水乐维他)入液、1支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维他利匹特10ml)入脂肪乳或其肠外营养液中就可以大致满足身体需要。
4) 微量元素:1支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安达美10ml)入液。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的同学还是不明白到底临床上如何为患者进行肠外营养补充,下面我们根据一个病例列出其肠外营养医嘱,供同学们参考。
【病例】
M/58,结肠癌广泛全身转移,近期反复下消化道出血,需禁食水。既往心肺功能正常, ALT 219 U/L,胆红素正常。肾功能正常。患者有PICC通路,体重45 kg。
【分析】
1) 患者符合营养不良+短时间内无法经口进食的适应证。
2) 以下为肠内肠外营养科老师给出的专业建议:
5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力文250 ml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 500 ml
15%氯化钾注射液2~2.5支(1.5 g/支)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支(1 g/支)
水乐维他1支
维他利匹特1支
格利福斯1支
安达美1支
以上配制成全合一肠外营养液。如需分开输液,不用50%葡萄糖。
3) 根据计算上述液体的能量组成来进行反推。
· 葡萄糖含量:50%×250 ml+5%×500 ml=150 g葡萄糖,提供150×4=600 kcal。
· 脂肪含量:250 ml力文提供450 kcal。
· 氨基酸含量:500 ml复方氨基酸20 AA,满足非蛋白热卡和氮量比值150:1。
目前临床也有更为方便的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的混合注射液(如卡文)可供选择。另外,不同患者对液体量、电解质等需求不同,肠外营养方案也有不同的配方,以上内容仅为初学者提供一个思路,没有涉及复杂的临床情况
❼ 如何计算液体流速
计算液体流速的一般方法是划定一段距离假设为M米,然后看液体的某一个点通过这段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假设为T秒,则液体的流速就为:M/T(米/秒).
用这个办法也可以计算出电流的大小的.
❽ 流速计算方法
流速还与压强有关,无法计算。
❾ 关于所有的流速公式
1、V=Q/A,式中:V——流速;Q——流量;A——过流断面积。
2、V=φ√(2gh),式中:V——流速;φ——流速系数;g——重力加速度;h——孔口或管嘴的作用水头。
3、V=φ√(2P/ρ ),式中:V——流速;φ——流速系数;P——孔前压强,ρ———流体密度。
4、V=C√(RJ),式中:V——流速;R——水力半径,J——水力坡降(明渠均匀流时为渠底坡度。
5、Vc=φ√(2gHo-βe),式中:Vc——闸后收缩断面流速;φ——闸门的流速系数;Ho——闸前断面总水头,β————水流的垂直收缩系数,e——闸门开启度。
(9)营养液流速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基本含义
流速是指气体或液体流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渠道和河道里的水流各点的流速不相同,靠近河(渠)底、河边处的流速较小,河中心近水面处的流速最大,为了计算简便,通常用横断面平均流速来表示该断面水流的速度。
流速是流体的流动速度。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或称为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称为湍流,又称为乱流、扰流或紊流。
这种变化可以用雷诺数来量化。雷诺数较小时,黏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惯性力,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黏滞力而衰减,流体流动稳定,为层流;反之,若雷诺数较大时,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黏滞力,流体流动较不稳定,流速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形成紊乱、不规则的湍流流场。
❿ 流速计算公式
一般工程上计算时,水管路,压力常见为0.1--0.6MPa,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1.5米/秒。
流量=管截面积X流速=0.002827X管径^2X流速(立方米/小时)^2:平方。管径单位:mm
管径=sqrt(353.68X流量/流速)
sqrt:开平方
如果需要精确计算就要先假定流速,再根据水的粘度、密度及管径先计算出雷诺准数,再由雷诺准数计算出沿程阻力系数,并将管路中的管件(如三通、弯头、阀门、变径等)都查表查出等效管长度,最后由沿程阻力系数与管路总长(包括等效管长度)计算出总管路压力损失,并根据伯努利计算出实际流速,再次用实际流速按以上过程计算,直至两者接近(叠代试算法)。因此实际中很少友人这么算,基本上都是根据压差的大小选不同的流速,按最前面的方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