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船吊改装液压绞车安装方法

船吊改装液压绞车安装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2 06:16:37

‘壹’ 大连哪里能安装8t车用的液压绞车

根据其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分为:手动绞车,电动绞车,气动绞车,液压绞车四种。目前国内船用液压绞车最大的350T,设备自重达到150T。
按照卷筒形式分为单卷筒和和双卷筒。

按照卷筒分布形式有分为并列双卷筒和前后双卷筒。
液压绞车主要技术指标有额定负载、支持负载、绳速、容绳量等。
绞车是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以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见起重机械),又称卷扬机。绞车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起重、筑路和矿井提升等机械中的组成部件,因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置方便而广泛应用。绞车又名卷扬机。该产品通用性高、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起重大、使用转移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业、矿山、码头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还可作现代化电控自动作业线的配套设备。
绞车按照动力分为手动、电动、液压三类。
手动绞车的手柄回转的传动上装有停止器(棘轮和棘爪),可使重物保持在需要的位置。装配或提升重物用的手动绞车还应设置安全手柄和制动器。手动绞车一般用在起重量小、设施条件较差或无电源的地方。
电动绞车广泛用于工作繁重和所需牵引力较大的场所。单卷筒电动绞车(图)的电动机经减速器带动卷筒,电动机与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装有制动器。为适应提升、牵引和回转等作业的需要,还有双卷筒和多卷筒装置的绞车。一般额定载荷低于10T的绞车可以设计成电动绞车。
液压绞车主要是额定载荷较大的绞车,一般情况下10T以上到5000T的绞车设计成液压绞车。 绞车按照功能可以分为:
船用绞车:船用绞车又可以分为拖拽绞车、系泊绞车、起锚绞车、牵引绞车等。
工程绞车:主要运用在工程上,以卷扬和提升等功能为主。
矿用绞车:分为提升绞车、调度绞车、凿井绞车、回柱绞车、耙矿绞车、回柱绞车等。
电缆绞车:主要是铺设电缆时使用的绞车。

‘贰’ 什么是液压绞车

绞车根据其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分为:手动绞车,电动绞车,气动绞车,液压绞车四种。目前国内船用液压绞车最大的350T,设备自重达到150T。
按照卷筒形式分为单卷筒和和双卷筒。
按照卷筒分布形式有分为并列双卷筒和前后双卷筒。
液压绞车主要技术指标有额定负载、支持负载、绳速、容绳量等。
绞车是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以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见起重机械),又称卷扬机。绞车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起重、筑路和矿井提升等机械中的组成部件,因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置方便而广泛应用。绞车又名卷扬机。该产品通用性高、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起重大、使用转移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业、矿山、码头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还可作现代化电控自动作业线的配套设备。
绞车按照动力分为手动、电动、液压三类。
手动绞车的手柄回转的传动机构上装有停止器(棘轮和棘爪),可使重物保持在需要的位置。装配或提升重物用的手动绞车还应设置安全手柄和制动器。手动绞车一般用在起重量小、设施条件较差或无电源的地方。
电动绞车广泛用于工作繁重和所需牵引力较大的场所。单卷筒电动绞车(图)的电动机经减速器带动卷筒,电动机与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装有制动器。为适应提升、牵引和回转等作业的需要,还有双卷筒和多卷筒装置的绞车。一般额定载荷低于10T的绞车可以设计成电动绞车。
液压绞车主要是额定载荷较大的绞车,一般情况下10T以上到5000T的绞车设计成液压绞车。 绞车按照功能可以分为:
船用绞车:船用绞车又可以分为拖拽绞车、系泊绞车、起锚绞车、牵引绞车等。
工程绞车:主要运用在工程上,以卷扬和提升等功能为主。
矿用绞车:分为提升绞车、调度绞车、凿井绞车、回柱绞车、耙矿绞车、回柱绞车等。
电缆绞车:主要是铺设电缆时使用的绞车。
编辑本段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密封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运动,通过油液内部的压力来传递动力。
1、动力部分-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液的压力能(液压能)。例如:液压泵。
2、执行部分-将液压泵输入的油液压力能转换为带动工作机构的机械能。例如:液压缸、液压马达。
3、控制部分-用来控制和调节油液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例如: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
4、辅助部分-将前面三部分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起贮油、过滤、测量和密封等作用。例如:管路和接头、油箱、过滤器、蓄能器、密封件和控制仪表等。
在一定体积的液体上的任意一点施加的压力,能够大小相等地向各个方向传递.这意味着当使用多个液压缸时,每个液压缸将按各自的速度拉或推,而这些速度取决于移动负载所需的压力.
在液压缸承载能力范围相同的情况下,承载最小载荷的液压缸会首先移动,承载最大载荷的液压缸最后移动.
为使液压缸同步运动,以达到载荷在任一点以同一速度被顶升,一定要在系统中使用控制阀或同步顶升系统元件.
(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的磨床工作台液压传动原理图,液压泵3由电动机带动,从油箱1中吸油,然后将具有压力能的油液输送到管路,油液通过节流阀4和管路流 至换向阀6,换向阀6的阀芯有不同的工作位置(图中有三个工作位置),因此通路情况不同,当阀芯处于中间位置时,阀口P.A、B.T互不相通.通向液压缸的油路被堵死,液压缸不通压力油,所以工作台停止不动;若将阀芯向右推(右端工作位置),这时阀口P和A,B和T相通,压力油经P口流入换向阀6,经A口流入液压缸8的左腔,活塞9在液压缸左腔压力油的推动下带动工作台10向右移动;液压缸右腔的油液通过换向阀6的b口流入到换向阀6,又经回油口T流回油箱1;若将换向阀6的阀芯向左推(左端工作位置),活塞带动工作台向左移动;因此换向阀6的工作位置不同的,就能不断改变压力油的通路,使液 压缸不断换向,以实现工作台所需要的往复运动。
根据加工要求的不同,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可通过节流阀4来调节,利用改变节流阀开口的大小来调节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以控制工作台的运动速度。
工作台运动时,由于工作情况不同,要克服的阻力也不同,不同的阻力都是由液压泵输出油液的压力能来克服的,系统的压力可通过溢流阀5调节。当系统中的油压升高到梢高于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溢流阀上的钢球被顶开,油液经溢流阀排回油箱。这时油压不再升高,维持定值。
为保持油液的浦洁,设置有过滤器,将油液中的污物杂质去掉,使系统工作正常。
总之,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的;利用执行元件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工作部件运动。液正系统工作,必须对油液压力、流量、方向进行控制与调节,以满足工作部件在力、速度和方向上的要求。
(2)液压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1)动力装置 它供给液压系统压力,并将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液的压力能,从而推动整个液压系统工作.如图中液压泵3就是动力装置,将油液从油箱1中吸人,再输送给系统.
2)执行元件;它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用以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工作部件运动;图中8是液压缸,在压力油的推动下,带动磨床工作台做直线运动;
3)控制调节装置 包括各种阀类,如压力阀、流量阀和方向阀等.用来控制液压系统的液体压力、流量(流速),和液流的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完成预期的工作运动.图中5是溢流阀,用来控制系统的压力;4是节流阀,用来凋节进入液压缸的流量,从而控制工作台的运动速度;6是换向阀,用来改变压力油的通路,使液压缸换向,实现工作台的往复运动。
4)辅助装置 指各种管接头、油管.油箱、过摅器和压力计等.它们起着连接、储油、过滤、储存压力能和测量油压等辅助作用,以保证液压系统可靠.稳定、持久地工作。图中2为网式过滤器.起过滤油液的作用;1)为油箱,用来储油和将油散热。
5)工作介质 指在液压系统中,承受压力并传递压力的油液
编辑本段更多展示液压绞车是引进意大利技术,并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新颖产品。该产品拉力为5KN-3500KN规格齐全,品种多样。其结构主要由液压马达(低速或高速马达)、液压常闭多片式制动器、行星齿轮箱、离合器(选配)、卷筒、支撑轴、机架、压绳器(选配)等组成。液压马达具有很高的机械效率,起动扭矩大,并可根据工况要求带不同的配流器,还可根据用户需要设计阀组直接集成于马达配油器上,如带平衡阀、过载阀、高压梭阀、调速换向阀或其他性能的阀组,制动器、行星齿轮箱等直接安装于卷筒内,卷筒、支撑轴、机架根据力学要求设计,整体结构简洁合理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因而该系列绞车在结构上具有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外形美观等特点,在性能上则具有安全性好、效率高、起动扭矩大、低速稳定性好、噪音小、操作可靠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液压马达高的容积效率和美国SUN公司优质的平衡阀解决了一般绞车都存在的二次下滑和空钩抖动现象,使得该系列液压绞车的提升、下放和制动过程平稳,带离合器的绞车还可实现自由下放。安装于配流盘上的集成阀组则有效地简化了用户的液压系统。由于该系列绞车具备上述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船舶、铁路、工程机械、石油、地质勘探、冶金等行业,其优良性能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叁’  调查方法及其设备

大洋多金属结核矿产资源的勘查需要综合应用各类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地质勘查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海底地形地貌调查,重力、磁力调查,地震调查;多频探测和海底照相以及深拖和多波束回声测深等先进的勘探系统。各类地质勘查方法有:有缆地质采样、无缆地质采样、温度-盐度-深度测量等。在不同的勘探阶段所采用的方法种类以及工作量要求均有所差别。下面对各种调查设备(图版Ⅱ—2)及其方法作进一步阐述。

3.2.1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及其调查设备

1.海底地形地貌测量及其调查设备

海底地形地貌测量是大洋多金属结核调查中必须执行的调查项目之一。通过水深测量,可以了解海底地形特征和海底基本情况,从而为评价和开采矿区提供必须的基本资料。

在区域调查阶段,海底深度测量工作主要采用单波束回声测深仪,以揭示海底地形地貌。传统的做法是运用回声测深仪测量调查区的水深值以获得地形地貌的基本信息。近年来一些先进的测试仪器如SEABEAM等多波束测量装置的运用,使得海底地形地貌测量变得更加精确可靠。有关SEABEAM等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有关资料将在下面叙述。这里将阐述运用回声测深仪执行海底地形地貌调查的有关情况。

在区域调查阶段,水深测量常用的仪器为12.5kHz的万米测深仪,其测量精度由航行中船舶的定位精度和测深精度决定。所得的测量数据经过水深校正和声速校正后即可得到相应的水深值,用于绘制海底地形图。这种测深仪的缺点是水深数据采样间距大(1km),难以准确地反映地形地貌形态,常把较小的地形轮廓拉平,使海底起伏平缓化,复杂地区的地形简单化。

2.地震测量及其设备

为了解海底沉积物的分布特征、沉积层的内部结构和基底起伏,在大洋多金属结核勘查工作中往往采用单道地震的声波勘查方法。设备配置方案为NEC-20C单道剖面仪、数字地震仪、气枪、漂浮电缆等,资料以模拟方式记录或者数字化方式记录,炮号以数字方式记录在卫星导航系统的磁带上。工作航速常用6kn。测线首尾端点应有合格的导航定位点,单道地震的数字记录常常和其它声波探测结果综合用于多金属结核的分布状况的解释。

单道地震资料与多频探测资料结合往往能获得较好的解释结果,这项调查常用于多金属结核的初期阶段。

3.多频探测及其设备

多频勘探数据处理系统(multi-frequency exploration system)是一种利用多种频率的声波勘探深海多金属结核丰度和粒度大小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在正常的航行速度(10~12kn)下工作,并可以在船上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迅速获得多金属结核的丰度和粒度值。

多频勘探数据处理系统主要由声波发射和接收、模拟信号检测和数据处理三部分组成。在声波发射和接收部分配置有浅层剖面仪(SBP)、测深仪(PDR)和窄波束测深仪(NBS)等装置。模拟信号检测部分的功能是对声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数据处理部分则对声波信号进行数字化、存储及数据处理。目前,它采用频率为:SBP——3.5kHz,PDR——12kHz,NBS——30kHz三种不同频率的声波发射和对应的接收仪器。

多金属结核呈席状分布于海底表层,表层沉积物一般为硅质粘土、深海粘土、硅质软泥或钙质软泥。这类沉积物富含孔隙水,质地松软均匀,声速接近于水或比水略低,声波在此层的反射率很低,可以近似地认为不受阻碍地穿透这一沉积层(即透声层),多金属结核连同下伏的沉积层在3.5kHz浅层剖面上表现为一席状披盖的无反射带或弱反射带(即透声层)。沉积速率过高或过低的海域都不利于结核的生长,只有特定厚度的声波透声层才有利于多金属结核的赋存。多频探测系统使用MFES-100B多频勘探数据处理系统与3.5kHz浅层剖面仪和12kHz回声测深仪联机的方式测量结核的丰度,若要测量结核的粒度还需配置30kHz窄波束剖面仪。多频探测与单道地震检测资料相结合往往可以得到更好的解释效果。

多频探测与其它方法结合能得到更完满的结果,这包括用地质采样等多种手段。一些国家利用多频探测系统进行多金属结核调查,其结果与实际抓斗取样结果相比较,相关系数达0.7。

当多频勘探数据处理系统与调查船的其它声波探测器,如回声探测器和深海浅层剖面仪一起使用时,可连续测得海底多金属结核的分布密度和大小等资料。在此种情况下,回声测深仪和深海浅层剖面仪等的频率在理论上应在下列范围:3~5kHz、8~15kHz和25~35kHz。因为所欲探测的结核的大小的直径为几厘米到>10cm不等,所以多频勘探数据处理系统能与任何一般规格的声波探测仪器结合使用,只要从这些仪器测得的声波输出信号给予线性放大,并加以控制,以避免饱和即可。

多频勘测的具体工作方法与其它物探方法类似,测网的布置要依照不同的调查阶段而定。按不同的精度要求和比例尺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时间间隔,通常是每公里采集3~4个点,因而对不同的航速要有不同的采集时间间隔,以保证勘探精度要求。

多频探测系统与无缆式抓斗或有缆抓斗相比较有如下优点:

(1)速度快;

(2)可以获得连续的整条测线的数据;

(3)相关系数为0.7~0.9;

(4)工作方便,安全可靠。

与海底照相和海底电视相比较,多频探测系统成本低、速度快、安全可靠并不受海底地形起伏和海山等障碍物的影响。它适合于在大洋中进行大面积的连续调查。

4.重力、磁力测量及其仪器设备

重力、磁力测量往往在大洋多金属结核调查的初期进行,其目的是了解调查区域的构造特征、岩浆活动以及海底地形、地貌变化的控制因素。我国现有的调查船往往都配置有这类设备,如海洋四号船使用KSS-5型海洋重力仪和G821G型核子磁力梯度仪;向阳红16号船配置有KSS-5型海洋重力仪和CHHK-2型海洋核子磁力仪。

5.海底照相及其设备

通过海底照相,在照片上可直接观察到多金属结核在大洋表面的赋存状态,求得其覆盖率、粒径和丰度,并了解洋底表层沉积物的特征、底栖生物的活动等信息。海底照相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和设备:

(1)自返式海底照相系统该设备配合自返式采样装置可以拍摄采样点的海底沉积物和多金属结核的分布特征。美国Boathos公司生产的改进型4201自返式抓斗配备有海底照相系统。这种系统把袖珍的135相机装在一高压密封罐中,照相机系有2.0kg的重物,当与海底接触时启动电磁快门。在取样前触发一次照相,拍摄的海底面积最大为2.1m×1.4m。

图3—1海底照相系统

(2)拖曳式海底照相系统该系统的作用是探明海底多金属结核赋存状态,照片供研究人员计算结核覆盖率、推算丰度及其它解释使用。海洋四号采用英国Camera Alive公司生产的CI800和CI256型海底照相系统(图3—1),两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相同,均由照相机、闪光灯、声脉冲发生器、触发器、直流电源和同步控制器组成。前者可以连续拍摄800张135彩色胶片,后者可以连续拍摄256张135彩色胶片(照相机镜头离海底距离3m,每张胶片的画面最大覆盖面积3.9rn×2.6m)。照相系统工作时,钢缆连结,万米绞车收放,声脉冲发生器和回声测深仪的应答器确定和控制海底照相机到达海底预定深度,每触发一次拍摄相片一张。系统结构合理,性能良好,成功率达到80%左右。

亦有一些国家将海底电视勘查系统用于大洋多金属结核海区海床勘查,当然这些设备的技术性能亦应满足如下要求:①作业深度——6000m;②拖曳速度——2.5kn;③电视离海底距离——3~10m;④像帧数——2×3150;⑤电视系统——慢速扫描标准。

6.先进的勘查系统及其设备

深拖系统和多波束回声测深仪等先进勘探系统是西方国家在多金属结核勘探阶段采用的手段,尤其是带有电视/照相装置的深拖系统,它可用于海底表层多金属结核的直接观察和评价。深拖装置所配备的浅层剖面仪、旁侧声纳以及多波束回声测深仪配置的测深仪、浅层剖面仪和旁侧声纳等均可以快速、精确地提供海底有关地形起伏、成分[1]、海底结构和构造等信息。这些设备往往在勘查的后期阶段使用。我国现已引进了这类设备,在开辟区内结核勘查的中、后期阶段,可以利用这些勘查系统获得精确可靠的资料。

(1)深拖系统深拖系统主要由声学拖体和光学拖体两部分组成。以美国Simrad公司制作的AMS-60SI型深拖系统为例,该装置的声学拖体配备有浅层剖面仪(4.5kHz)、旁侧声纳(56.7kHz)等测量系统,具有旁侧声纳、条带水深测量和浅地层剖面测量等多种声学测量功能;光学拖体配置有一套电视/照相系统。工作水深可达6000m。该设备还备有为旁侧声纳和浅层剖面资料归位校正的传感器。当作业中因拖鱼深度变化而引起的地形畸变时,可通过联机自动归位校正。拖鱼结构设计最大拖速为8kn,然而,该系统在运用浅层剖面仪(4.5kHz)、旁侧声纳(56.7kHz)等测量系统进行工作时,则将深拖装置置于海底之上50m处,以拖速1.5kn进行航行。

我国购置的深拖设备,包括一套AMS-60SI标准配置的声学拖体和一套电视/照相光学拖体、甲板控制和数据采集工作站、后处理工作站以及Dynacon柴油机-液压绞车系统和万米同轴电缆。在声学和光学拖体中,各种设备的技术指标分别如下:

旁侧声纳

发射频率56.7kHz

发射功率2000W(RMS,Hi设置)150W(RMS,Lo设置)

带宽水平1.5°±0.1°垂直600

最小旁辨压缩20dB

信号带宽.8kHz

磁通门罗经KVHC100,0.10分辨率

横纵摇传感器0.1°分辨率

压力/深度传感器0.01m分辨率

条带水深测量系统为同相干涉测量,增加了一组换能器和相关电路,包括波束寻找和波束正常化特征电路。

海底剖面仪

发射频率4.5kHz

发射功率500W(RMS)

带宽±25°

光学拖体的配置

ColmekTVTM多路传输系统

Simradphotosea5000D照相机

Simradphotosea1500SD闪光灯①成分泛指地层分层、分层结构等。

Ospreysitoe 1323电视摄像机

600TV线5×10-4LUX

电视照明灯

高度计Simrad Mesotech Mode 1807

电视信号传输速率实时黑白传输30帧/s

这项装置应能满足多金属结核后阶段详查工作的要求。

(2)多波束回声测深仪海底多波束测量系统能提供较高密度和较高质量的地形测量资料。目前在一些先进国家,该设备的使用已经逐渐取代了单波束的深海测深仪。法国从1980年开始在“让·夏尔科”号海洋科考船使用Sea Beam多波束回声测深仪,在认识海底含多金属结核地区的地貌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个系统发出16束狭窄的声波(每束2°40′),构成一个复杂的系列,能自动补偿船的纵横摇动。在进入船只本身的航行数据后可以得出航道两侧相当于海底深度2/3的长条的海底地形图。在5000m水深的海域其测量的分辨率不大于20~30m。多波束回声测深仪的优点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面积的探测,在5000m水深的海域内可以在25天内完成面积为3万km2的测区。利用多波束回声测深仪可以显现回声测深仪不能显现的一些地貌和构造特征。但在勘探的最后阶段,仍无法取代高分辨率的深拖系统。

这类测量系统的深度测量范围为10~11000m,最新一代的海底多波束测量系统包括:海底测深系统、旁侧声纳和浅层剖面仪。目前已有德国的ATLAS公司、挪威的SINRAD公司和美国的SEABEAM仪器公司生产制作这类系统。

以SEABEAM仪器公司制作的SEABEAM2100型为例,其主要装置有:发射换能器子系统、水听器子系统、发射机子系统、接受机和声纳处理机子系统、工作站以及绘图处理机和显示储存子系统。

最新一代的多波束测量系统集测深、旁侧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功能于一体,可以同时测量并获得海底宽幅的地形资料、旁侧声纳图像资料、海底浅地层剖面资料,绘制海底等深线图,并揭示有关地形起伏、成分、海底结构和构造等有用信息。

SEABEAM 2100型多波束测量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深度范围10~11000m

频率2~7kHz

声源电平233dB/(μPa·m)

发射功率30kW(峰值线性)

TX动态范围70dB

TX脉冲射窗口矩形、余弦

3.2.2地质勘查方法及其调查设备

在各个阶段的多金属结核调查中,都必须按测站系统地采集地质样品用于直接的观察、描述和测试研究。研究目的不同,调查要求不同,所采用的采样设备也不同。以下将列举各种样品采集装置及其用途。

1.有缆地质采样器

有缆地质采样的项目包括抓斗、箱式取样器、拖网、重力取样器和重力活塞取样器等多种采样手段。

(1)抓斗抓斗是采集多金属结核或表层沉积物样品最常用的设备。有缆抓斗的配套装置是带钢缆的深海绞车和供取样器投放和回收的倒L型吊架或A型架。在离取样器50~100m处的钢缆上装上声脉冲发生器,它产生的脉冲信号及海底反射信号由测深仪接收,以便操作人员掌握抓斗到达海底的情况,及时进行定位和回收。通常采用的抓斗的开口面积为0.25m2(50cm×50cm)。目前我国大洋多金属结核调查所采用的抓斗多选用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制作的大洋50型抓斗。

(2)箱式取样器箱式取样器(图版Ⅰ—1)用于采集不受扰动的海底沉积物样品,其取样面积为0.25m2(50cm×50cm)。箱式取样器用钢缆连结,由万米绞车释放和回收。在投放海底采集样品时,根据声脉冲发生器发出的信号确认取样器是否已抵达海底。

(3)拖网拖网(图版Ⅰ—2)用于海底拖曳采集多金属结核和岩石样品,其网口为1.2m×0.6m,钢质。网身为尼龙绳编织,网眼一般为1.5cm×1.5cm,长度2m左右。网尾固定一重锤,以维持网身伸展状态。收放及拖曳作业则用钢缆及万米绞车进行,必要时船舶配合以低速移动。

(4)重力取样器重力取样器用于采集柱状沉积物样品,取心直径为7.3cm,长度为3.2m。用钢缆连接,由万米绞车控制释放和回收。重力取样器和其它有缆采样器一样,需要在钢缆上安装一声脉冲发生器,作为取样器到达海底的应答手段,便于操作人员控制释放和回收。目前我国在大洋多金属结核矿产资源调查中常用的重力取样器为美国Benthos公司所产的2175型重力取样器。

(5)重力活塞取样器在采集长柱状沉积物岩心时往往需要采用大型重力活塞取样器(图版Ⅰ—3)。这种取样器的优点是被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不被扰动,而且能获得有足够长度的沉积物岩心。Benthos公司生产的2450型重力活塞取心器能获得15.2m长的岩心,经过一定的改装还可获得更长的岩心。岩心的长度取决于研究工作的需要以及调查船工作面的大小。在安装有声脉冲发生器的重力活塞取心器到达海底时,取样器巨大的自重和活塞底局部真空所造成的压差将柱状沉积物压入样管,即可获得这种长柱状沉积物样品。声脉冲发生器和回声测深仪的应答,将保证操作人员能正确了解重力活塞取心管到达海底的时间,以便控制它的收放。

这种取心器只是在对某些地点进行详细勘探时才系统地使用。它既能从沉积物表层,也能从较深的地层采集样品。这些样品不仅能用于土质特性的研究,还可以对这些含结核地区的地质史进行科学研究(例如:沉积学、地球化学、生物学、年代测量等)。

2.无缆地质采样

无缆地质采样包括自返式抓斗和自返式重力取心器等多种采样手段,现分别叙述如下:

(1)自返式抓斗自返式抓斗是取多金属结核的最主要手段。我国采用的是美制4201型自返式抓斗(图版Ⅰ—4),取样面积为0.2m2。自返式抓斗的工作原理为:用载有压载物(铁砂)的抓斗沉入海底后,自动触发装置把装有沉积物样品的抓斗取样网合拢,同时释放压载物。由于浮球的作用,网中的样品被带出水面。依靠导航定位、信号旗、闪光灯、无线电信标等装置的帮助回收自返式抓斗。这种抓斗在5000m左右水深的海域作业时每个站位的作业时间约为3~4h。采用自返式抓斗作业的最大优点是调查船可以在连续航行中采集样品。因此,这是获取多金属结核的主要设备。

装在取样器上的照相机,拍摄的每张照片涉及的海底面积约为1m2,拍摄方向稍微偏离垂直线。样品是在近于拍摄的同一时间取得的,取样的理论面积为0.18m2

取样系统的采获量随结核的大小而变化,不能将所采结核的重量直接折算为丰度(kg/m2);这一必要数据是通过对样品和海底照片进行严谨的分析比较而得出的。

这种采样装置在矿床勘查初期用得很多,实践证明,其损失率约为1%,颇为有效。每个采样点算作一个站位。一组站位(通常5~7个)构成一个测站。

(2)自返式重力取心器

自返式重力取心器用于采集海底柱状沉积物样品。其取心直径为7.3cm,最大取心长度为1.22m,其工作原理与自返式抓斗相同。采用自返式重力取心器的优点是获得未被扰动的柱状沉积物样品,以便研究这一深度内沉积物的沉积特征等各类地质信息。采集的沉积物样品回收则依靠导航定位以及取心器上所带的闪光灯的帮助,因此在夜间作业效果较好。

自返式取心器虽然容易操作,但是效果不稳定,在作业的可靠性(它不能用于固结沉积物)和测量有效性方面亦是如此。

图3—2温盐深(CTD)测量系统

3.温度-盐度-深度测量

目前,在大洋多金属结核勘查工作中,对调查站位海水的温度、盐度和水深(简称温盐深)的综合测量,常采用美国EG&G公司生产的MARK-Ⅲ型温盐深测量系统(图3—2)。其主要功能既满足了部分地质调查项目的要求,亦符合水文调查的需要。测量项目有海水的温度、盐度、深度、电导率、pH值、溶解氧、声速和密度的纵向分布值等,并可以选择12个不同深度水层采集水样。每个水样的体积为500ml,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

3.2.3水文气象观察

水文气象调查工作虽然是一项辅助工作,但其调查结果对于多金属结核的地质成因及分布的探讨,对于调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都有重要意义。水文气象观察的内容应包括温盐深的测量、海流的测量和气象观察等项目。在不同的阶段,调查的内容和要求也不同。

1.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包括温度、盐度、水色透明度、海流和海浪的调查。水文地质调查一般采用定点调查的方式,它又可分为断面观测、大面观测和连续观测等几种。

由于水文地质调查往往是定点观测,采用温盐深仪测量系统(CTD)在测量观测点的水深的同时就可以满足温度和盐度的测量要求,因此,选用的设备必须满足工作区适用的水深范围和所测水文要素的测量要求。

海流观测主要是测定海流的流速和流向,辅助测量风速和风向,在测量过程中,对海流流速的准确度不大于±3cm/s;流向准确度不大于±10°。大洋海流的观测多采用声学多普勒剖面仪或自容式海流计,借助于深海测流浮标系统进行测量。近年来,计算机系统的配置,使得海流观测数据可以进行实时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可记录在磁盘上或磁带上。

海浪观测需要测量海浪的波高、周期、波向、波形和海况。海浪的观测既可以用目测,也可以用仪器测量。仪器测量一般采用浮标式加速度型测波仪。配有数据处理系统的测波仪,可借助系统的微机对观测资料进行实时处理,求得波高、有效波周期、最大波高和最大波周期;处理后的资料可以在荧光屏上实时地显现出来,也可以记录在磁盘和磁带上,通过回放机和打印机直接打印出来。

2.气象调查

各个航次的大洋调查都需要进行海面气象调查,因为它是为天气预报和水文地质调查目的服务的。大洋勘查中不断积累的气象调查资料亦将为今后对这一海区的多金属结核矿区的开发评价提供气象方面的依据。

海洋气象调查的内容包括海冰、表层气温、天气现象、能见度、云、风、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这些项目均属于常规的调查工作,使用常规的设备就可以完成。在当前大洋多金属结核勘查中亦经常可以借助气象卫星发布的资料指导大洋调查工作的实施,然而在大洋多金属结核勘查工作中坚持进行这项气象调查有助于对气象卫星发布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判别。不断积累的气象资料将有助于对预定的开发区作气象方面的正确评价。

‘肆’ 矿用绞车及矿井提升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矿井提升机(绞车)主要结构:

矿井提升机(绞车)工作原理:

‘伍’ 直-8的衍生型号

直-8的原型机是为海军研制的,从1992年起,根据空军和陆航的需要,对直-8进行了改进,这就是直-8A军用运输直升机。与原型机相比,直-8A的主要改进包括:减重、增加升力和提高发动机功率3个方面。按照研制任务书的要求,在不改变直-8基本型承力结构强度、刚度和传力路线的基础上,对机体结构、系统和机载设备进行了改型设计;机身下船体水密铆接改为普通铆接,取消了浮筒;选用重量轻、性能好的机载设备和材料,包括256雷达高度表和661气象雷达等;取消液压应急系统并保证双余度单备份能力。改型设计使空机重量降低300千克。
旋翼改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不影响旋翼大梁承力和疲劳寿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先进桨尖形状,提高旋翼悬停效率。因此,改型设计集中在桨尖形状优化设计上,采用了尖削桨尖,桨毂和尾桨均未改动。旋翼模型试验和全尺寸旋翼对比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改型后旋翼效率提高了2%以上,直-8A在起飞重量为9,000千克时,悬停高度由直-8的6,000米增加到6,700米。由于SA.321法国早已经停产,相关配件也不再生产,而中国引进的SA.321直升机的桨叶等已经到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为进口的SA.321换装了直-8A的桨叶 。
1993年直-8A正式开始研制,1995年12月22日首飞成功,1999年通过技术鉴定,2002年装备陆军航空兵部队。主要用于部队机队作战、武器装备的空运和后勤物资的输送及战场救护等。
直-8A为加大发动机功率,将涡轴-6发动机改为涡轴-6A发动机,单台功率增加了约70马力,并实现了主减速器和燃油调节装置的国产化。虽然直-8A在性能上比直-8有所提高,但受限于设计理念及制造工艺,其装备部队后存在着故障率高和完好率低的缺点,影响了部队训练和战备任务的完成,其配套的涡轴-6A型发动机一直存在着重量大、输出功率低、油耗高和故障率高的缺点,对直-8A性能的影响很大.还有就是高空性能差,致使直-8A只能在海拨3000米以下的机场起降,不能在青藏高原使用,因此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因此陆航并没有大量的采用直-8A。对于海航来说,虽然直-8A内部空间大、载重量大、航程也比较远,可以改装反潜直升机,但由于中国海军当时主力水面舰艇普遍吨位偏小,难以搭载13吨级的直-8作战,所以该机基本上作为岸基直升机来使用,因此装备数量也不多 。 进入21世纪,根据军事斗争形势的需要,随着中国海军大型舰艇的逐步服役,大型两栖登陆舰艇等具有操作大型直升机的可能。中国海军将两栖作战能力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为此中国航空工业在直-8海军运输直升机平台基础和技术储备上,开始研制直-8舰载运输直升机。此项目于2002年12月开始立项,代号直-8J。
与直-8海军运输直升机相比,直-8舰载运输直升机具有可折叠的旋翼、斜梁、桨毂和尾传动轴,液压、电气等系统也进行了相应修改;换装了高压起落架;更新了绝大部分通信、导航设备;以429总线为基础进行航空电子综合化设计,增装组合导航系统、综合显示系统、发动机参数显示系统、飞行参数记录系统,自动驾驶仪改型为数字式四通道;重新设计系留接头,并对相应的结构进行加强。
直-8舰载运输直升机于2004年12月25日首飞成功。2005年11月鉴定结束,经过了测绘仿制、样机研制、鉴定试飞3个阶段。直-8舰载运输直升机主要用于综合登陆舰、大型运输舰和其他大型舰艇,执行运输兵员、武器装备、战场救护和紧急救援等作战任务。2005年交付了6架直-8舰载运输直升机给海军航空兵部队。有两种改型在服役中:直-8JA用于舰载运送和再补给角色,直-8JH用于医疗撤离角色 。 直-8投入使用后暴露出费用高、故障率较高等问题,有关厂所决定改进直-8直升机的技术状态,研制直-8F型。直-8F的改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升力系统,以先进的复合材料旋翼和尾桨取代金属旋翼和尾桨、更换性能更好的发动机,全面提高飞机的性能、更新机载电子设备 。
中国主要将直-8作为运输直升机来使用,因此针对高原使用提出三个“6”的指标(6000米高度、600千米航程、600千克商载),而直-8因为受限于原来的设计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旋翼的升力系数和发动机动力不足,在高原空气稀薄的条件下不能提供足够的升力满足直升机在高原条件下的工作需要,配套的涡轴-6A发动机一直存在着重量大、输出功率小、油耗高和故障率高的缺点,对直-8性能的影响很大,因此只能通过换发动机来提升其性能,以扩大使用范围。
鉴于中国直升机发动机基础薄弱,直-8F采用了进口的加拿大普·惠公司PT6B-67A发动机。PT6B系列是一种成熟的涡轴发动机,PT6B-67A是普·惠公司根据直-8的安装要求而研制的,其采用了电子式燃油控制器等技术,最大功率接近2000马力,比涡轴6提高近30%,重量却降低近100千克,并且大幅度延长飞机的首翻期,达到3500小时,降低了发动机全寿命使用费用。另外直-8F进气口可选装防沙装置设计,满足多沙尘地区使用要求,提高在野外工作的能力,因此座舱上方机体外形上有所变化。换发后的直-8F,具有较大的功率储备,有地效悬停由原来的1900米提高到2800米,升限提高到4700米,载重提高了20%,最大起飞重量提高到13吨。直-8F型升限提高了40%,改善了高温、高原地区的使用性能,能在4500米高原起动。提高了维修性和可靠性。整体性能有较大的提高。3台发动机并车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采用侧向进气、侧后向排气的方式,并且发动机排气口尺寸减小,向后弯折的角度和长度也比早期的直-8要大很多。
原来的直-8的航电系统为离散式,各设备用电缆与座舱显示设备相连,重量大、体积大、可靠性低,根据中国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直-8F采用了以数据总线为骨干的综合飞行显示系统,可以方便、直观地向飞行员显示飞行导航及发动机工作状态等信息。
直-8原来的旋翼和尾桨都是金属结构,桨叶气动外形设计简单,便于加工,但气动效率偏低,铰接式桨毂,结构复杂笨重,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技术水平。因此,为提高直-8的性能和竞争能力,直-8F使用复合材料制作旋翼,并采用先进翼型气动布局。新翼型在常用马赫数下最大升力系数比直-8旋翼的翼型提高20%左右,升阻比提高10%左右。旋翼的悬停效率提高7%,最佳状态可达12%。桨叶的使用寿命可达10000飞行小时。因此直-8F爬升率、使用升限及悬停升限均有较大提高。起飞重量为11吨时,最大爬升率提高20%,使用升限和悬停升限均提高400米。同时由于后期维护费用的减少,全寿命周期费用将会降低。此外,新桨叶具有防冰除冰能力,在此之前中国直升机桨叶未曾采用除冰措施,这主要是因为直升机桨叶除冰技术难度较大,因此早期除了苏联之外大多数发达国家设计的直升机都没有桨叶除冰措施。采用这种新桨叶之后,极大提高了直-8F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的安全性能。
直-8F型于2002年8月正式立项研制,2004年8月28日首飞成功,2005年4月完成平原试飞任务,11月完成高原试飞任务。试飞证明,直-8F的使用环境温度可从-45度至+50度,具有运载能力强、安全性好、“三防”能力强、搜索救援能力强的特点及水上起降和漂浮功能。可以满足高温、高原地区和结冰等复杂气象条件下使用,整机的可靠性、经济性、舒适性和适航性比直-8A有了很大的提高 。
直-8F批量生产进入服役,用于空军及海航、陆航的救护援助。由直-8F改装的救援飞机装备有搜寻定位导航系统,发现求救信号后能自动进行目标定位和飞行导航;救生电台可以昼夜24小时保持联络;新型机载雷达的搜索范围也比原来增大数倍;机身外侧安装的光电吊舱,可水平旋转360度搜寻四周,也可俯仰观察;既能在昼间可见光条件下摄像,又能通过红外成像进行夜间搜寻;大功率搜寻照明灯,可在夜间旋转照射地面、海面;直升机上还安装配备了液压绞车吊篮、救生筏以及担架、医疗箱等海上救捞和医疗设备。直-8F搜救型的入役提高部队执行紧急救援的能力,在汶川大地震救援行动中共有12架直-8奔赴灾区,在参战指战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零一工厂的共同努力下,多次圆满完成转移人员、运送货物、喷洒药物等抗震救灾任务 。 中国海军的搜救体系长期处于专用搜救飞机数量严重不足的状态,在2001年发生“中美撞机事件”之后,中央军委设立专项工程,拨款建立中国完整的搜索救援工程系统。直-8搜索救援直升机(直-8S)是这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8搜救型直升机主要用于搜索营救跳伞后的飞行人员、救护伤员、运送兵员等任务,还可以执行一般运输和吊挂运输任务。直-8搜救型直升机使用国产的JYL-6F气象雷达(607所)替换了法制的Sylphe雷达,换装了GG-20无线电高度表,增装了769厂研制的JDQ-Ⅲ型超短波定向器和783厂研制的YDK-1A航管应答机等任务设备。
由于直-8海军运输型具有一定的搜救能力,所以直-8S改型工作量不大。2002年10月海军与372厂签订合同,2004年8月3日直-8S交付海军航空兵使用 。 直-8反潜型可装备吊放声呐、搜索雷达,可采用的武器包括鱼雷或导弹等。执行扫雷任务时,可拖曳一个扫雷具,在距基地92千米的水域以46千米/小时速度扫雷2小时。布雷作战时可携带8枚250千克的水雷。
直-8反潜型的性能数据与直-8基本相同 。 空军搜救部队长期装备俄制米系列直升机,2001年,根据空军的要求,372厂开始为空军研制替代米系列的直-8K搜索营救直升机。
直-8K搜索营救直升机可以在昼夜复杂气象条件下,完成陆地、山区、海上搜救任务,为此专门增加了一些搜索设备并安装了救生绞车。直-8K搜索营救直升机的动力装置为3台PT6B-67A型发动机,可选装防沙石装置,滑油散热系统和灭火系统也进行了改进 。 中国重点林区森林火灾一直比较严重。东北林区独特的地势和气候导致森林火灾火势蔓延快、控制难,对专业空中作战力量的需求极为迫切。组建森林指挥部直升机支队,主要承担森林防火灭火、抢险救灾、紧急救援等任务,进行远距离快速灭火作战,可进一步提高灭火作战的机动能力。
2009年7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武警森林指挥部直升机支队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揭牌成立。该部队成立后不久就选择了国产直升机作为其标准装备,2009年10月9日,与372厂签订了采购8架直-8WJS森林灭火直升机的合同, 直-8型机首次进入了消防领域。
首批直-8WJS森林灭火直升机将在大兴安岭日常使用。本批直-8WJS森林灭火直升机共有两种型号,其中基本型6架,另外2架是在基本型基础上加装指挥系统。根据合同约定,2009年底372厂将向武警森林部队交付4架基本型直升机,剩余4架直升机于2010年4月交付。武警装备的直-8仍然保留船形机体,但取消了浮箱式起落架舱 。 AC313是直-8F的民用型号,或被称为直-8F100型。该机借鉴原有型号平台,采用一些成熟的先进技术,按照CCAR-29R1适航标准,采用与国际接轨的适航审定程序自主研发的全新民用直升机。2010年3月18日,AC313直升机在江西景德镇首飞成功。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3.8吨,可一次性搭载27名乘客或运送15名伤员,最大航程为900千米。
该机是典型的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并列双驾驶构型,配装3台涡轴发动机,前三点不可收放式起降装置, 适合在海洋气候条件和其他各种复杂恶劣环境下使用,可实现野外一般场地起降,执行人员、物资的运输及搜索救援和抢险救灾等任务。
AC313直升机以复合材料球柔性旋翼系统、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大面积复合材料结构、综合化航电系统、数字化设计制造和符合最新适航安全性标准等为标志,实现了中国大型运输直升机整体技术水平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由于注重使用维护细节设计、寿命可靠性设计和保障性设计,在全寿命周期使用经济性方面,AC313比以往机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2014年初,一架新型直 -8舰载直升机停放在中国海军辽宁舰航母甲板的照片在网络上曝光。这是中国最新研制的舰载直升机,将担负辽宁号航母的预警直升机任务。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这架舰载直升机外型上与之前曝光的被认为是直-8最新改进型号直-18直升机相似,机身刷涂新式的蓝白色涂装,并有中国海军军旗标志。值得注意的是,这架直升机的机身下斜方有一块小的凸起,被认为是预警雷达的位置,在作业时雷达可以开启,平时可以收起 。
中国相关厂所已经开展了预警直升机相关系统的研制,其中关键设备二维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已经实现了对飞机和舰船等目标的识别,预计该雷达将和数据处理系统、数据链、通信/识别系统一起配备在新预警直升机上,从而提高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的防空预警与水面目标探测能力,它的服役无疑将会增强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 。
2015年7月13日环球时报网刊登了,网友拍摄的海军直-18反潜机最新照片 。从照片对比可以看到,与前期曝光的直-18反潜机又所区别。

‘陆’ 我的叉车想装吊钩,现在买了液压绞车,装好了翘臂.可就是不懂得怎么连接叉车部分.有哪位高手能帮我安装呢.

在操纵多路阀块上加一块与控制倾斜缸的O阀,或者买一台3联叉车阀。最左边的两孔的阀就接在吊钩液压绞车,液压管需用钢丝软管,在门架链轮旁安两个滑轮用于支撑两根到绞车上的液压油管。

‘柒’ 船用伙食吊,液压马达后,停泵后,钢丝绳为什么手可以拉动

你的问题都看不懂!!!正常情况液压绞车都是带刹车的,停油之后,绞车内部的刹车就打开了,你说的用手可以拉动,应该是刹车损坏,或者是刹车没有打开

‘捌’ 国外卷扬机概况

卷扬机(又叫绞车)是由人力或机械动力驱动卷筒、卷绕绳索来完成牵引工作的装置。可以垂直提升、水平或倾斜拽引重物。卷扬机分为手动卷扬机和电动卷扬机两种。现在以电动卷扬机为主。电动卷扬机由电动机、联轴节、制动器、齿轮箱和卷筒组成,共同安装在机架上。对于起升高度和装卸量大工作频繁的情况,调速性能好,能令空钩快速下降。对安装就位或敏感的物料,能用较小速度。常见的卷扬机吨位有:0.3T卷扬机 0.5T卷扬机 1T卷扬机 1.5T卷扬机 2T卷扬机 3T卷扬机 5T卷扬机 6T卷扬机 8T卷扬机 10T卷扬机 15T卷扬机 20T卷扬机 25T卷扬机 30T卷扬机。 从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角度:卷扬机可分为国标卷扬机、非标卷扬机。国标卷扬机指符合国家标准的卷扬机,非标卷扬机是指厂家自己定义标准的卷扬机)通常只有具有生产证的厂商才可以生产国标卷扬机,价格也比非标卷扬机贵一些。 常见卷扬机型号有 1、JK0.5-JK5单卷筒快速卷扬机 2、JK0.5-JK12.5单卷筒慢速卷扬机 3、JKL1.6-JKL5溜放型快速卷扬机 4、JML5、JML6、JML10溜放型打桩用卷扬机 5、2JK2-2JML10双卷筒卷扬机 6、JT800、JT700型防爆提升卷扬机 7、JK0.3-JK15 电控卷扬机 9、非标卷扬机 其中Jk表示快速卷扬机,jm表示慢速卷扬机,jt表示防爆卷扬机,单卷筒表示一个卷筒容纳钢丝绳,双卷筒表示两个卷筒容纳钢丝绳。 特殊卷扬机型号有 液压卷扬机 优点 相比传统的电动卷扬机(电动绞车),液压卷扬机(液压绞车)有很多优点: 1. 过载保护 2. 冲击防护 3. 防爆性能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卷扬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卷筒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如发现重叠和斜绕时,应停机重新排列。严禁在转动中用手、脚拉踩钢丝绳。钢丝绳不许完全放出,最少应保留三圈。 2、钢丝绳不许打结、扭绕,在一个节距内断线超过10%时,应予更换。 3、作业中,任何人不得跨越钢丝绳,物体(物件)提升后,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卷扬机。休息时物件或吊笼应降至地面。 4、作业中,司机、信号员要同吊起物保持良好的可见度,司机与信号员应密切配合,服从信号统一指挥。 5、作业中如遇停电情况,应切断电源,将提升物降至地面。 6、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 7、作业中突然停电,应立即拉开闸刀,将运送物放下。 8、作业完毕、应将料盘落地、关锁电箱。 9 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与机械的磨损.自燃的腐蚀局部损害难免,应间隔时间段涂刷保护油。 10严禁超载使用。即超过最大承载吨数。 11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出现打结.压扁.电弧打伤.化学介质的侵蚀。 12不得直接吊装高温物体,对于有棱角的物体要加护板。 13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所使用的钢丝绳,达到报废标准应立即报废。 卷扬机钢丝绳的报废标准: 1 直径减小 直径磨损超过百分之四十应报废,不超百分之四十应降低系数使用。 2 表面腐蚀; 当整根钢丝绳表面腐蚀达到肉眼显而易见时,钢丝绳就不能使用。 3 结构破坏; 钢丝绳整股破断应报废,有断丝的钢丝绳应降低系数使用。 4 超载; 超载使用的钢丝绳不得使用。 编辑本段噪声巨大的原因 ①底盘采用箱形结构,不是所有焊缝都进行连续焊接,各个底盘焊缝的长短、高低位置不同,底盘刚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有的则产生共鸣效应,机器如有一点震动噪声就被放大;②底盘由钢板焊成,不具备吸震消声功能,如果其固有频率与齿轮啮合频率接近就可能造成个别机器因齿轮弱小震动引发较大共震,引起噪声值上升。 编辑本段分类及特性 卷扬机的分类及其不同特性卷扬机包括建筑卷扬机,同轴卷扬机 主要产品有:JM电控慢速大吨位卷扬机、JM电控慢速卷扬机、JK电控高速卷扬机、 JKL手控快速溜放卷扬机、2JKL手控双快溜放卷扬机、电控手控两用卷扬机、JT调速卷扬机、KDJ微型卷扬机等,仅能在地上使用,可以通过修改用于船上。它以电动机为动力,经弹性联轴节,三级封闭式齿轮减速箱,牙嵌式联轴节驱动卷筒,采用电磁制动。该产品通用性高、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起重大、使用转移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业、矿山、码头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还可作现代化电控自动作业线的配套设备。 Jm系列为齿轮减速机传动卷扬机。主要用于卷扬、拉卸、推、拖重物。如各种大中型砼、钢结构及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拆卸。适用于建筑安装公司、矿区、工厂的土木建筑及安装工程。 由人力或机械动力驱动卷筒、卷绕绳索来完成牵引工作的装置。 同轴卷扬机:(又叫微型卷扬机)电机与钢丝绳在同一传动轴上,轻便小巧,节省空间 (其吨位包括(200公斤、250公斤、300公斤、500公斤、750公斤、1000公斤等) 慢速卷扬机:卷筒上的钢丝绳额定速度约7~12m/min的卷扬机。 快速卷扬机:卷筒上的钢丝绳额定速度约30m/min的卷扬机。 电动卷扬机:由电动机作为动力,通过驱动装置使卷筒回转的卷扬机。 调速卷扬机:速度控制可以调节的卷扬机 手摇卷扬机:以人力作为动力,通过驱动装置使卷筒回转的卷扬机。 大吨位非标卷扬机:主要用于卷扬、拉卸、推、拖重物。如各种大中型砼、钢结构及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拆卸。其结构特点是钢丝绳排列有序、有吊安装可靠、适用于码头、桥梁、港口等路桥工程及大型厂矿安装设备.就是一种利用外力(例如电动机)驱动他运转,然后通过电磁制动器和抱死制动器控制其在无动力下不自由运转,同时经过电动机的带动减速后,驱动一个轮盘运转,轮盘上可以卷钢索或者其他东西。 通常提升高于30吨的卷扬机为大吨位卷扬机,生产大吨位的卷扬机技术在中国只有少数,目前最大吨位是65吨。 主要细分为JK(快速),JM、JMW(慢速),JT(调速),JKL、2JKL手控快速等系列卷扬机,广泛应用于工矿、冶金、起重、建筑、化工、路桥、水电安装等起重行业。

‘玖’ 卷扬机最好用哪一种制动器

卷扬机,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又称绞车。卷扬机可以垂直提升、水平或倾斜拽引重物。卷扬机分为手动卷扬机、电动卷扬机及液压卷扬机三种。现在以电动卷扬机为主。可单独使用,也可作起重、筑路和矿井提升等机械中的组成部件,因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置方便而广泛应用。主要运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业、矿山、码头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

卷扬机包括建筑卷扬机,同轴卷扬机

主要产品有:JM电控慢速大吨位卷扬机、JM电

卷扬机结构

轴3、齿轮4,5减速后再带动卷筒6旋转。卷筒卷绕钢丝绳7并通过滑轮组8,9,使起重机吊钩10提升或落下载荷Q,把机械能转变为机械功,完成载荷的垂直运输装卸工作。

绳槽参与承载,能够改变卷筒应力分布规律,减小筒壁应力。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拾’ 管段的出坞、沉放及水下对接

管段在干坞中预制好、沉管基槽开挖及基础处理好后便可进行管段的出坞、浮运、沉放与水下连接工作。这是沉管隧道难度最大的一道工序,管段起运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编制一套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各项工作做到目标明确、技术措施可行,人员、设备、物资落实到位。

一、管节浮运、沉放及水下对接的施工过程

(1)管节出坞。管节在干坞内预制施工完毕后,安装了全部浮运、沉放及水下对接的施工附属设备及设施后,向干坞内灌水,管节在坞内起浮,直到坞内外水位平衡为止,打开坞门域破坞堤,管节出坞。

(2)浮运。将管节浮运至沉放位置,转向(或平移)对准隧道中线。

(3)沉放。向管节压载水舱内注水产生负浮力,使管节下沉至设计标高,用鼻式托座或定位梁进行垂直、横向方向定位,通过支承在临时支座上的油压千斤顶,调整管节的纵坡。

(4)水下对接。管节就位后,把拉合千斤顶吊入水中,卡住两端拉合座进行拉合,使GINA橡胶止水带形成初密封。抽掉隔舱的水,利用另一端产生的水压力压缩GINA橡胶止水带,使水下接头具有水密封。打开端封墙人孔,检查水下对接情况。

(5)接头处理。打(割)掉形成隔舱的两端封墙,安装 OMEGA 橡胶止水带,安装纵向预应力拉索或纵向 OMEGA(或 W)钢板,安装垂直、水平剪切键;接头最终完成。

管节浮运、沉放及水下对接的施工过程如图8-8 所示。

二、管段的出坞

管段在干坞内预制完毕后,安装了全部浮运、沉放及水下对接的施工附属设备设施后,就可向干坞内灌水,使预制管段在坞内逐渐浮起,直到坞内外水位平衡为止,打开坞门或破坞堤,由布置在干坞坞顶的绞车将管段逐节牵引出坞。上浮时要利用干坞四周预先布设的锚位,用地锚绳索对管段进行控制。管段出坞后,先在坞口系泊。分次预制管段时,也可在拖运航道边临时选一个水域抛锚系泊。管段的出坞如图8-9所示。

三、管段向隧址浮运

管段向隧址浮运:可采用拖轮拖运,或用岸上的绞车拖运。

拖轮可按图8-10 形式布置:

图8-8 管节浮运、沉放及水下对接的施工过程图

图8-9 管段拖运出坞

1—绞车;2—地锚;3—沉埋锚;4—工作驳;5—出坞牵引线

图8-10 管段拖运

(1)四船拖运。一种形式是将两艘拖轮并排在管段的前面领拖,另两艘拖轮并排在管段的后面反拖,并制动转向,如图8-10(a)所示。另一种形式是前一艘主拖轮作为领拖,管段两边各用一艘拖轮帮助轮,后面一艘拖轮进行反拖并制动管段转向。

(2)三船拖运。一种形式是用两艘拖轮在前拖,一艘拖轮在后反拖并制动转向,如图8-10(b)所示。另一种形式是用一艘主拖轮在前面拖拉,两艘动力较小的拖轮系靠在管段后面两侧控制导向。

岸上绞车拖运和拖轮顶推管段浮运。当水面较窄时,可采用岸上设置绞车拖运;或采用绞车拖运与拖轮顶推方式,如图8-11 所示。即在沉放管段接头处位置的前方,抛锚布置一艘方驳,在方驳上安置一台液压绞车作为管段的制动力,浮运时三艘拖轮顶潮协助浮运,一艘拖轮在上游作备用。

图8-11 绞车拖运和拖轮顶推管段

1—管段;2—方驳;3—液压绞车;4—顶推拖轮;5—备用拖轮;6—河岸;7—水流

四、管段沉放工艺

1.起重船吊沉法(亦称浮吊法)

(1)采用2~4艘起重能力为 1000~2000kN的起重船提着管节顶板预埋吊环;

(2)逐渐给管节压载,使管节慢慢沉放到规定位置上(图8-12)。

(3)吊环位置应能保证每个吊力的合力通过管节中心。

(4)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占用水面较宽,对航道交通互相干扰较大。

图8-12 起重船吊沉法

1—沉管;2—压载水箱;3—起重船;4—吊点

2.浮箱吊沉法

(1)浮箱吊沉法的全过程如图8-13 所示。

图8-13 浮箱吊沉法

1—就位前;2—加载下沉;3—沉放定位;4—定位塔;5—指挥塔;6—定位索;7—现设管节;8—鼻式托座

(2)在管节顶板上方采用4只浮力为1000~1500kN的方形浮箱(体积 10m×10m×4m),直接将管节吊起;

(3)吊索起吊力要作用在各浮箱中心;

(4)四只浮箱分前后两组,每两只浮箱用钢桁架连接起来,并用4 根锚索抛锚定位;

(5)起吊的卷扬机和浮箱定位卷扬机均安放在浮箱顶部;

(6)也可以不采用浮箱组的定位锚索,只用管节本身身上的 6 根定位索进行控制,使水上沉放作业进一步简化。

3.自升式平台吊沉法

(1)自升式平台一般由4 根柱脚与船体平台两部分组成。

(2)移位时靠船体浮移,就位后柱脚靠液压千斤顶下压至河床以下,平台沿柱脚升出水面,利用平台上的起吊设备吊起沉放管节,如图8-14 所示。

(3)管节沉放施工完后落下平台到水面,利用平台船体的浮力拔出柱脚,浮运转移使用。

图8-14 自升式平台吊沉法

1—沉管;2—自升式平台(SEP)

(4)自升式平台吊沉法适用于水深或流速较大的河流或海湾沉放管节,施工时不受洪水、潮水、波浪的影响,不需要锚锭,对航道干扰小。

(5)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设备费用较大。

4.船组杠吊法

(1)每组船体可用两组浮箱或两只铁驳船组成,将两组钢梁(杠棒)两头担在两只船体上,构成一个船组,再将先后两个船组用钢桁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船组。

(2)船组和管节各用 6 根锚索定位(均为四边锚及前后锚),所有定位卷扬机均安设在船体上,起吊卷扬机则安设在杠棒上,吊索的吊力通过杠棒传到船体上,如图8-15 所示。在船组杠吊法中,需要四只铁驳或浮箱,其浮力只需用1000~2000kN就足够了。

图8-15 船组杠吊法

1—沉管;2—铁驳;3—船组定位索;4—杠棒;5—连接梁;6—定位塔

(3)亦可采用两只吨位较大的铁驳(驳体长6 0~8 5m、宽6~8 m、型深2.5~3 m)代替四只小铁驳进行管节沉放作业,称为双驳杠吊法,如图8-16 所示。

图8-16 双驳杠吊法

1—管节;2—大型铁驳;3—定位索

(4)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船组整体稳定性好,操作较方便,并且可把管节的定位锚索省去,而改用对角方向张拉的斜索系定于整体稳定性好的双驳船组上。

(5)双驳杠吊法使用的大型驳船等设备费用较贵,一般很少采用。一般只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时,才适合采用双驳杠沉法:①小型管节的沉放,工程规模较大,管节沉放量较多时,沉放时较平稳,且浮运时还可利用铁驳船组挟持着管节航行,使浸水面积对浮轴的惯性矩成倍增大,使浮运时抗倾覆稳定性及安全度大的提高;②计划准备在附近连续修建多余沉管隧道;③沉管工程完毕之后,大型方驳可移作他用(如改用作浮码头等)。

五、沉放作业工艺

1.管节就位

(1)在高潮平潮之前,将“背着”浮箱的管节或挟持着管节的作业船组拖运到指定位置上,并挂好地锚,校正好前后左右位置。

(2)此时管节所处位置,可距规定沉埋位置 10~20m,但中线要与隧道轴线基本重合,误差不应大于10cm。管节的纵向坡度亦应调整到设计坡度。

(3)定位完毕后,可开始灌注压载水,至消除管节的全部浮力为止。

2.管节下沉

(1)管节下沉的全过程一般需要2~4h,因此应在潮位退到低潮平潮之前 1~2h开始下沉。开始下沉时的水流速度宜小于0.15m/s ,如流速超过 0.5m/s ,就要另行采取措施。

(2)下沉作业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即初次下沉、靠拢下沉和着地下沉,如图8-17所示。

图8-17 管节下沉步骤

1—初次下沉;2—靠拢下沉;3—着地下沉

初次下沉。先灌注压载水至下沉力达到规定值之 50%。随即进行位置校正,完毕后,再继续灌水至下沉力达到规定值之 100%。并开始按40~50cm/min速度将管节下沉,直到管底离设计高程4~5m为止。下沉时要随时校正管节位置。

靠拢下沉。先将管节向前节既设置管节方向平移,至距既设管节2m左右处。然后再将管节下沉到管底离设计高程0.5~1m左右,并较正好管节位置。

着地下沉。先将管节继续前移至距前节既设管节约50cm处。矫正管节位置后,即开始着地下沉。最后 1m的下沉速度要慢得多,并应同时进行矫正位置。着地时先将前端搁上鼻式托座或套上卡式定位托座,然后将后端轻轻地搁置到临时支座上。搁好后,各吊点同时卸荷。先卸去 1/3 吊力,校正位置后再卸至 1/2 吊力。待再次校正位置后,卸去全部吊力,使整个管节的下沉力全部都作用在临时支座上。

(3)前后二节管节的沉埋时间间隔,视各方配合与准备情况而定。大多数工例采用一个月周期,即一个月沉埋一节。

阅读全文

与船吊改装液压绞车安装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77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46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789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48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03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49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43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14
圆锥推力机轴承怎么安装方法 浏览:353
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研究 浏览:27
铅iso检测方法 浏览:185
羊转窝疯治疗方法 浏览:464
美甲锡箔纸的使用方法 浏览:195
农村种秧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248
震动棒使用方法图解 浏览:708
燕窝胶原蛋白肽果冻食用方法 浏览:256
乐2手机的通话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9
不能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浏览:448
锻炼横肉的方法 浏览:31
现在就告白清除手机内存的方法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