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气原理图分析的一般步骤
电气原理图一般指拖动系统电气原理图,还有人把配电电气原理图和电子线路的原理图也归为电气原理图。配电电气原理图其实属于接线图,电子线路的原理图则属于弱电或电子范畴。下面仅就拖动系统电气原理图进行说明。
拖动系统电气原理图的分析步骤为:
1、分析主电路。首先应了解系统各运动部件和机构采用了几台电动机拖动,然后按照顺序,从每台电动机的主电路中了解有什么控制元器件及其作用原理。同时弄清楚电动机有没有采用什么控制方式(如正反转控制、星-三角降压起动等),有没有调速及其调速的方式,以及电动机的保护(如热继电器、过电流继电器等)。
2、分析各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从“主令电器”开始,所谓“主令电器”就是发送控制命令的电器,如按钮、转换开关、主令控制器或者其他控制器的控制触点或控制信号。一直到中间继电器或接触器的线圈。“自上而下,从左向右”分析控制电路,弄清楚中间继电器或接触器是怎么样控制主电路或其他控制回路的。
3、分析辅助电路。主要了解各种指示灯或指示信号的发送器件,了解辅助照明等。
⑵ 电气接线图该怎么画
1、接线图中一般示出如下内容: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文字符号、端子号、导线号、导线类型、导线截面、屏蔽和导线绞合等。
2、所有的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都按其所在的实际位置绘制在图纸上,且同一电器的各元件根据其实际结构,使用与电路图相同的图形符号画在一起,并用点画线框上,其文字符号以及接线端子的编号应与电路图中的标注一致,以便对照检查接线。
3、接线图中的导线有单根导线、导线组(或线扎)、电缆等之分,可用连续线和中断线来表示。凡导线走向相同的可以合并,用线束来表示,到达接线端子板或电器元件的连接点时再分别画出。
在用线束表示导线组、电缆等时可用加粗的线条表示,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部分加粗。另外,导线及套管、穿线管的型号、根数和规格应标注清楚。
⑶ 简述电气原理图分析的一般步骤。在读图分析总采用最多的哪种方法
1.基本原则
化整为零、顺藤摸瓜、先主后辅、集零为整、安全保护、全面检查。
采用化整为零的原则以某一电动机或电器元件(如接触器或继电器线圈)为对象,从电源开始,自上而下,自左而右,逐一分析其接通断开关系。
2.分析方法与步骤
①分析主电路
无论线路设计还是线路分析都是先从主电路入手。主电路的作用是保证机床拖动要求的实现。从主电路的构成可分析出电动机或执行电器的类型、工作方式,起动、转向、调速、制动等控制要求与保护要求等内容。
②分析控制电路
主电路各控制要求是由控制电路来实现的,运用“化整为零”、“顺藤摸瓜”的原则,将控制电路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局部控制线路,从电源和主令信号开始,经过逻辑判断,写出控制流程,以简便明了的方式表达出电路的自动工作过程。
③分析辅助电路
辅助电路包括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显示、电源显示、参数测定、照明和故障报警等。这部分电路具有相对独立性,起辅助作用但又不影响主要功能。辅助电路中很多部分是受控制电路中的元件来控制的。
④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
生产机械对于安全性、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实现这些要求,除了合理地选择拖动、控制方案外,在控制线路中还设置了一系列电气保护和必要的电气联锁。在电气控制原理图的分析过程中,电气联锁与电气保护环节是一个重要内容,不能遗漏。
⑤总体检查
经过“化整为零”,逐步分析了每一局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控制关系之后,还必须用“集零为整”的方法检查整个控制线路,看是否有遗漏。特别要从整体角度去进一步检查和理解各控制环节之间的联系,以达到正确理解原理图中每一个电气元器件的作用。
⑷ 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怎么看
电气系统图中电气原理图应用最多,为便于阅读与分析控制线路,根据简单、清晰的原则,采用电气元件展开的形式绘制而成。它包括所有电气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点,但并不按电气元件的实际位置来画,也不反应电气元件的形状、大小和安装方式。
由于电气原理图具有结构简单、层次分明、适于研究、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等优点,所以无论在设计部门还是生产现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1)识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阅读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原理图时,要掌握以下几点:
A、电气原理图主要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电动机的通路为主电路,接触器吸引线圈的通路为控制电路。此外还有信号电路、 照明电路等。
B、原理图中,各电器元件不画实际的外形图,而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文字符号也要符合国家规定。
C、在电气原理图中,同一电器的不同部件常常不画在一起,而是画在电路的不同地方,同一电器的不同部件都用相同的文字符号标明,例如接触器的主触头通常画在主电路中,而吸引线圈和辅助触头则画在控制电路中,但它们都用KM表示。
D、同一种电器一般用相同的字母表示,但在字母的后边加上数码或其他字母下标以示区别,例如两个接触器分别用KM1、KM2表示,或用KMF、KMR表示。
E、全部触头都按常态给出。对接触器和各种继电器,常态是指未通电时的状态; 对按钮、 行程开关等,则是指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
F、原理图中,无论是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各电气元件一般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可水平布置或者垂直布置。
G、原理图中,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要用黑圆点表示。无直接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不画黑圆点。
⑸ 怎样学会分析电路图,如何分析
在初步掌握电气图的基本知识,熟悉电气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项目代号和回路标号,以及电气图的基本构成,分类,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看图。
看电路图首先要看有哪些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了解电路图各组成部分作用,分清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交流地回路和直流回路。按照先看主电路,再看辅助电路的顺序看图。
看主电路时,通常要从下往上看,即先从用电设备开始,经控制电气元件,顺次往电源端看。
看辅助电路时,则自上而下,从左往右看。即先看主电源,再顺次看各条支路,分析各支路电气元件的工作情况以及对主电路的控制关系,同时注意电气与机械机构的连接关系。
另外接线图与电路图互相对照起来看,可帮助搞清楚接线图。读接线图时,要根据端子标志,回路标号从电源端顺次查下去,搞清楚线路走向和电路的连接方法,搞清楚每条支路是怎样通过各个电气元件构成闭合回路的。
⑹ 如何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接线图
其实从原理图到实际的产品,中间就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就是说把图纸上的各种符号转化为实际的元器件。各类器件相对较为容易转换,但是导线和端子相对来说不太容易从原理图上体现,那么接线图需要补完原理图中所缺失的信息。作为单纯的接线图来讲,所需要表达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点:
1)需要用什么样的线图纸上只是一根线条,那么在操作的时候就需考虑线缆型号、规格、线长、两端头的处理等信息,这样才能让操作工按图索骥;
2)连接线的起止简单来说就是导线是连接哪两个地方的,就像张工所说的,图纸上绘制的是接接触器的线圈,那么进线就是1、3、5,出线就是2、4、6,如果另一端需要下端子,那就标明哪个端子排的哪一个;
3)从工艺角度所需补完的信息比如原理图上显示某处220V电源从主回路上取,那么作为接线图就需要考虑具体接哪一个地方;再比如原理图上20根公共线下端子,那么你是选取20个端子两两串连,还是选取分线端子等特殊端子。那么现在回答题主的问题首先,你需要对原理图、各类元器件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其次,需要对现场工艺有充足的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后,标准化啊标准化,图纸标准化,排布标准化,加工标准化。如果没有标准化为前提,那么接线图无从谈起,或者说仅仅能做一些简单地转化,对现场意义不大。
⑺ 如何看懂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
原理图,接线图初学比较难入门,有师傅稍微点拨一下骑士很简单
第一步:认识电气符号,电流电压表,互感器,信号灯,旋钮,转换开关,开闭点等等
第二步:熟悉字母代号 QF断路器KM交流接触器 KA中间继电器KT时间继电器等等,一般原理图右下角有字母代号对应电器元件
第三步:开始看图 从单个回路入手,再麻烦的原理图都是有独立的线路。比如电流测量回路,计量回路,电压测量回路,储能回路,合闸回路,分闸回路等等
一步一步来,看图是不是简单多了?注意多问,不懂就要问,如果没人教你也可以单个问题网络一下基本有解决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