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食品检测流程有哪些
食品检验的一般步骤,样品的采集 样品的处理 样品的分析检测 分析结果的记录与处理如送检样品感官检查已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或已腐败变质,可不必再进行理化检验。样品的采集又称采样、样品的制备,是指抽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样品的采集一般包括三个内容:即抽样、取样和制样。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采样数量应能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采样容器根据检验项目,选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制品。采样一般步骤为:①原始样的采集;②原始样的混合;③缩分原始样至需要的量。对于不同的样品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样品的采集。液体样品的采集:对于大型桶装、罐装的样品,可采用虹吸法分别吸取上、中、下层样品各0.5L,混匀后取0.5~1.0L。对于大池装样品可在池的四角、中心各上、中、下三层分别采样0.5L,充分混匀后0.5~1.0L。固体样品的采集:应充分均匀各部位样品的原始样,以使样品具有均匀性和代表性。对于大块的样品,应切割成小块或粉碎、过筛、粉碎,过筛时不能有物料的损失和飞溅,并全部过筛,然后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匀后,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一直至需要的样品量,一般为0.5~1.0kg。
⑵ 食品检验流程
检验员接到样品后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
1、在制备样品时,观察该样品是否适于检验、其包装是否完好、样品有无损坏,根据样品流转卡核对样品及样品编号,按照产品标准要求进行制样。
2、将制备好的样品装进干净的样品瓶内,按照样品上的编号对样品瓶进行标记,所作的标记要能识别样品检验的状态。
3、按照样品保存条件对样品瓶内的样品进行保存备用。并在样品编号上做好检验状态标记。
4、茶叶样品在样品制备之前(即开封之前),必须先进行水分项目的检验。
5、其他固体样品在进行制备时,每次每制一个样品时必须保证制样机的清洁,防止样品相互污染。
6、当制样机发热发烫时必须停止制样,等制样机冷却后在继续制样,防止发热后是样品的水分蒸发,影响水分的检项。
二、样品的检验
1、在进行检验前首先对产品标准进行查看:一看项目的单位;二看项目的指标;三看项目的检验方法。
2、按照产品标准要求的检验方法查看检验方法,一看方法适用范围;二看试剂和材料;三看仪器和设备;四看操作步骤:五看结果计算;六看精密度。
3、按照检验方法要求配制试剂,并填写试剂配制记录,若需要使用标准溶液,填写标准溶液领用记录及使用记录,
4、对样品开始进行检验时,依据标准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在样品前处理时,要认真的排除各种可能影响的检验结果的因素。按标准要求配置标准曲线及样品检测溶液。
5、将标准溶液与样品待测液同时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该仪器操作规程,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6、将检测结果带入公式进行计算,完成样品检测原始记录,将检验结果录入电脑数据中,最后一位完成检验的检验员负责编写原始记录页码及将电脑数据提交。
⑶ 食品安全检测是如何检测的
第一步:抽样。每季度,检测院都会制定一份食品抽检计划。抽样人员亮明身份后,在全市生产、流通和餐饮三环节随机购买样品。然后抽样人员与被抽样单位双方确认货品,抽样人员在现场将样品封好,贴上封条,同一种样品,一般要购买三份,分别作为抽查样、复查样和留样。随后,抽样人员将这些样品带回检测院实验室。按照食品特性及检测需要,部分样品还须装上冷链车运回检测院实验室。
第二步:检测。样品送到检测院后,首先做微生物检测。食品的菌落总数、致病菌等项目就是通过微生物检测指标判定的。
其次,就是样品制样。无须经微生物检测的食品样品,一般会在实验室均匀粉碎,然后分送给各个实验组检测。制样后的检测主要是化学指标的确定。检测的主要项目是添加剂、重金属、理化指标和农兽药残留等。
第三步:复检。检测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项目,要打开复检样,更换检验员重新检验。
第四步:出具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出来后,要通过主检人员、审核人员和批准人员三级审核,再出具书面检测报告。
第五步:将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报市场监管局。检测结果出来后,检测院要将所有报告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然后交给执法部门市场监管局,由市场监管局依法对社会公布。
⑷ 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有哪些
感官、理化、微生物检测三大类方法。
感官主要是,看、闻、品尝,如评茶员、品酒师等,
理化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手段进行分析检测,如用化学滴定法,重量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
微生物检验则是通过培养法,镜检法或快速筛选分析仪分析评估食品中可能的微生物含量。
⑸ 食品检验的基本步骤有哪几步主要应注意哪些要点
广义的食品检验是指研究和评定食品质量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它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对原料、辅助材料、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
食品检验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食品营养成分分析,食品中污染物质分析,食品辅助材料及食品添加剂分析,食品感官鉴定等。狭义的食品检验通常是指食品检验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的卫生标准,对食品质量所进行的检验,包括对食品的外包装、内包装、标志、唛头和商品体外观的特性、理化指标以及其它一些卫生指标所进行的检验。检方法主要有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
分析化学的发展为食品安全检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食品检验技术已能达到百万分之一甚至十亿分之一的准确度。
食品检验的指标主要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兽药残留分析、霉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分析等。根据被检验项目的特性,每一项指标的检验对应相应的检验方法。
除传统的常规分析方法外,仪器分析方法逐渐成为食品卫生检验主要的手段,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以上检验方法按照检验项目,大致可以分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和有机成分分析方法。
无机成分的分析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微量元素中铜、铅、锌、锰、镉、钙、铁等。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
原子光谱法由于其独特的优点,成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中最主要、最常用和最值得信赖的分析方法。原子光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设备费用较低、操作比较简单以及检验结果受操作人员熟练程度影响小等优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根据统计,在分析化学面临的任务中,将近50%的检验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完成。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仪器简单、操作简便。食品中无机成分的检验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比如汞的测定,一直是一个被政府和民众特别关注的检验项目。因为汞容易在生物体中传递,可以被水体蓄积。汞进入人体内,特别是进入人脑后几乎不能够被排出,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中毒,损害中枢神经。汞的分析一般由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光谱法完成。有机成分的分析一般由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分子光谱法完成。相关检验中,特别是农药残留,如有机氯、苯并(a)芘、拟除虫菊制脂、有机磷等的测定得到普遍的关注。
色谱法是分离混合物和鉴定化合物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既能鉴定化合物又能准确测定含量,操作也相对方便。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定量结果准确和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在有机成分的检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分子光谱法中红外光谱法应用较为广泛。通常情况下,红外光谱法与拉曼光谱法等其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可作为鉴定化合物、测定分子结构的主要手段。
⑹ 个人如何拿食品去检测到哪里
个人可以拿食品样品去食药局、卫生部门、质监局下属的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食品检验的指标主要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兽药残留分析、霉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分析等。根据被检验项目的特性,每一项指标的检验对应相应的检验方法。食品检验的一般步骤如下:
1、样品的采集。样品的采集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抽样;
(2)取样;
(3)制样;
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采样数量应能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采样容器根据检验项目,选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制品;
2、样品的处理。样品处理的常用方法有:
(1)溶剂萃取法;
(2)有机质分解法;
(3)蒸馏法;
(4)盐析法等;
3、样品的分析检测;
4、分析结果的记录与处理。分析结果应准确记录,并按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用正确的方式表示,才能确保分析结果的最终正确性。
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食品不仅仅是充当着人们营养的主要来源,还是关系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角色,因此对食品的卫生监测对个人来说,可以有效确保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二十六条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食品检查,即食品安全检测,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来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对人体,主要检测食品当中是否含有重金属汞等。食品安全检验可以通过肉眼查看,唇齿尝试和用鼻子闻等,不过现在的食品检测已经向连续化,大规模化和自动化发向发展。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一种会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描述食品在处理过程中的加工,贮藏过程中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学科,技术水平还在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能够达到百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的准确度。
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中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检测办法》《食品安全监管法》等,以此来保障消费者的有关权力,无论是使用物理检测方法,还是生物学检测方法,都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⑻ 食品检验的一般程序为几个步骤
分这样几步:一、原材料检验
1、记录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号
2、检测水分含量是否超标
3、检测大肠杆菌是否超标
4、检测霉菌是否超标
二、生产过程检验
1、检测水分含量是否超标
2、成色是否达标
三、成品(半成品)检验
1、检测水分含量是否达标
2、检测霉菌是否达标
3、重量是否达标
⑼ 请问食品质量检测的作用、步骤及形式都有哪些
作用:通过检测来判定食品本身的质量是否合乎食品安全标准。
步骤:依据食品安全标准上规定的步骤来做即可。具体食品具体步骤不同。
形式:常见的有:
感官鉴别(用肉眼查看食品有无颜色异常,用鼻子闻嗅食品有无异味,用嘴巴试尝食品的味道等),
物理化学指标检测(用做化学实验的方法,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食品是否合格),
微生物指标检测(用专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来查看食品中所含的致病菌数量是否合格)。
⑽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一般包括那几个步骤
食品中有害物质种类:
1、生物性有害物质
2、化学性有害物质
3、物理性有害物质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步骤:
1、常规理化检测步骤→直接测量(通过仪器或者辅助设备)
2、化学检测步骤→取样→浸泡→提取→加入项目检测的所需试剂→通过仪器得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