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方法:直接测量,各种尺子,卡尺,千分尺,卷尺等等;
间接测量,超声波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微观的,用显微镜。
计算方法:通过两边长度和这两边的夹角,计算另一边长度。
天体不属于物体的话,就不说了。
通过两物质传递声音速度不同,记录时间差,计算长度,比如长铁管,通过声音在铁中与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差计算。
Ⅱ 二年级的数学作业。说一说,估计物体的长度时有什么好方法测量时要注意什么怎么解答
估计物体长度时,应该先弄懂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只要长度单位不弄错,一般就不会错。
Ⅲ 二年级测量标准怎么填
小学二年级测量标准: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的测量范围),即(精确程度),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比如直接用手在直尺上比划1厘米的长度;找一找生活中大约1厘米的物体;测量一下橡皮擦等。
1、在我国,测量标准按其用途分为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
2、给定量的定义可通过测量系统、实物量具或有证标准物质复现。
3、测量标准经常作为参考对象用于为其他同类量确定量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通过其他测量标准、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对其进行校准,确立其计量溯源性。
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应的刻度是几,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如果物体的一端不是对着尺子的0刻度,而是其他刻度,那么把物体两端所对着的两个刻度相减,得到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Ⅳ 小学二年级数学怎样用尺子测量书的长度
估测物体长度选用合适长度的尺子,对准零刻线目光与尺面垂直进行读数
Ⅳ 二年级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
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指空间的尺度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法,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法。
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1、长度单位的换算要准确;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确理解。
当物体的长度超过5米后,如果使用常规的卷尺或直尺,记米轮测量法就会产生累积误差,这种误差会随着计量长度的增加而变大。
这时候,就可引入一种新型的激光记米方式,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式计米器或编码器,由激光测长仪器(测速测长仪)垂直照射到被测物表面来,采用光学多普勒测量原理,不接触被测物表面即可非常精确的测量速度长度,
主要优点有:高精度 优于0.05%即100 m = < 0.05m误差。
参考资料:
长度_网络
Ⅵ 小学生测量长度的方法
当我们手边测量工具仅有直尺和三角尺时,而测量的对象却是不规则(或者非直线形)物体,用常规方法不能直接测出其长度,现举一些长度测量常见的特殊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展视野,提高兴趣,活跃思维。
1.化曲为直法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较短的曲线。
具体做法:把棉线的起点放在曲线的一端点处,让它顺着曲线弯曲,标出曲线另一端点在棉线处的记号作为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起点至终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长度。
实例:测圆形空碗的碗口边缘的长度、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硬币的周长、圆柱的周长、胸围、腰围等。
2.滚轮法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比较长的曲线。
具体做法:用一轮子,先测出其直径,后求出其周长,再将轮沿曲线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最后将轮的周长与轮滚动的圈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曲线的长度。
实例:测操场跑道的长度、测一个椭圆形花坛的周长。
3.辅助法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部分形状规则的物体,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
具体做法:用刻度尺将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如图所示(注意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夹住物体,并与刻度尺垂直)。
实例: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人的身高等。
4.累积法
适用范围: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
具体做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Ⅶ 二年级作业: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有哪三种
长度测量工具包括量规、量具和量仪。
习惯上常把不能指示量值的测量工具称为量规;把能指示量值,拿在手中使用的测量工具称为量具;把能指示量值的座式和上置式等测量工具称为量仪。
长度测量工具主要有已知长度、定位瞄准、放大细分和显示记录等部分。量规基本上只有已知长度部分。在一些量具、量仪中,这几部分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放大细分和显示实际上是一个部分,例如百分表类测量工具;有的瞄准、放大细分和显示等部分是一个部件,例如读数显微镜等。
(7)二年级如何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长度测量工具常见的显示记录方法有:
1、刻度指示:利用表盘和指针等指示量值,或利用其他具有刻度的读数装置,例如读数显微镜等读出量值。
2、记录显示:用记录器记录被测长度的误差曲线,它适用于需要连续记录各点误差以便计算和分析的测量,例如表面粗糙度测量、圆度测量和齿轮测量等。
3、数字显示: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它可以避免刻度指示容易读错的缺点。数字显示的方式很多,有数码管显示、液晶显示、光学数字显示、机械式数字显示和打印机打字输出等。
图象显示:用阴极射线管(CRT)以图象形式将测量结果显示出来,也可用X-Y 绘图仪描绘出来。这种显示方法直观,也便于分析。
Ⅷ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
量物体的长度:
(1)认,就是认识刻度尺.首先,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其次,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若零
刻线磨损时,不可再把它的零刻线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任选一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
线.
分度值越小,准确程度越高.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就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
(2)放,即尺的位置应放正.一是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二是刻度尺应与被测
物体的边平行,即沿着被测长度;三是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
(3)看,即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读,即读数,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
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
.
(5)
记,
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准确值,
估计值和单位.
友情提示:在事先没有给定
刻度尺时,还要根据测量的
要求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注意:
(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完整,量程和分度值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被测物体,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Ⅸ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什么来量二年级上
小学二年级,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来量。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
(9)二年级如何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使用时
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
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
读取结果
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无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
分度值 就是单位刻度的意思,也就是最小刻度,尺子的分度值一般都是1mm。零刻线(零刻度线)就是尺子上的标度是“0”的那条线,测量物体时要看零刻线是否磨损,可以把1当作零刻线来量取物体 。
毫米尺的分度值是0.1cm;50格的游标卡尺分度值是0.02mm;一般螺旋测微计分度值是0.01mm;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摄氏度。
分度值就是测量仪器所能测量的最小值。特别要注意它与起始测量值是不同的(不是0)。比如说刻度尺:若它能测的最小长度是1毫米,也就是尺上有的刻度中最小一格的长度是1毫米,就说它的分度值是1毫米,也就是说它测量的长度最小可以精确到1毫米的程度。小于1毫米的物体长度它就测量不准确了。分度值不是刻度尺的“0”刻度线!
Ⅹ 小学二年级,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什么来量
小学二年级,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来量。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
(10)二年级如何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