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品德测量与评价方法

品德测量与评价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28 02:01:26

A. 什么是情境测试法(品德测评)

情境测试法指测评者设置一定的情境和标准,并观察被测评者在该情境中的反应,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发展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

美国学者哈特逊和梅所设计的“诚实测验”(CEI)给被测评者提供各种可以乘隙作弊、伺机说谎甚至是可以从中行窃的机会,通过观察被测评者在这些情境下的行为反应,对其诚实性给予评定。
例如,教师在考试后收回试卷,对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并记录学生的成绩,但在卷面上不做任何标记。之后,教师将中外学生品德测评的比较研究试卷发给学生,在宣读正确答案的同时让学生自己评分,如果学生改动了自己的答卷或评分结果与教师所记录的分数差别很大,说明这位学生不够诚实。

中国学者也曾设计了评价学生诚实和公正的情境测试。例如,将两个玻璃球放在一个碗里,要求被试在半分钟内,用筷子将球夹到距离5公分的另一个空碗里,每夹过去一个球奖给一张画片,但不得用手拿。测试时主试不在场,让被试单独玩这个游戏。主试通过单向孔观察被试半分钟内的活动,如发现不诚实者,可
对其进行个别教育。
再如,给被测评者每人10张彩色手工纸,要求被测评者将这10张彩色手工纸平
均分配给包括自己在内的3个人,规定不得将纸张撕开进行分配。在分配前,告诉负责分配的被测评者,分完后,分给自己的一份就归自己所有了。通过这个测试,可以反映出被测评者是否做到先人后己。

情境测试法可以将品德测评与游戏或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其设计巧妙,即实施了专门的品德测评,又不容易被测评者察觉到测评者的真正目的。在测评时,应该注意精心设计,首先要注意测评目的的隐蔽性,防止被测评者只是按公认的社会规则行事;其次,要注意情境设计的巧妙性,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再次,我们也可以考虑把多个情境结合起来,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这种测评方法的信度和效度。

B. 品德评价法包括哪些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理解道德修养法可以借助其另一个名称来顾名思义,自我指导修养法,即自己指导自己去提高自己的修养,这一德育方法强调的是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提升。比如学生用自己的座右铭指导自己的行为,就是典型的自我指导修养法。因此,想要判断题干所使用的德育方法就要看清楚,导致学生的行为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学生自己心中的某一想法、某一信念导致学生的行为发生改变,则是自我指导修养法;如果是某一外力导致学生的行为发生改变,则要判断,是什么样的外力所导致的,如果是某一榜样人物的树立,则是榜样示范法;如果是老师摆事实、讲道理则是说服教育法;如果是奖励或者惩罚的出现,则是奖惩法;如果是因为参加了某次实践活动而导致学生的认识发生改变或者行为习惯的养成,则是实际锻炼法。
运用道德修养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指导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2.在肯定学生自我教育意愿和能力的基础上,班主任要启发帮助学生制定自我教育计划,使学生明确自我努力的方向;
3.班主任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
二、品德评价法(奖惩法)
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其中惩罚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否定;②批评;③处罚。奖惩法是一种非常直截了当的德育方法,做得好就奖励,可以是口头的夸奖,也可以是某个实际奖励的物品出现,当然使用抽象的奖励物亦无不可,例如第一名的荣誉、奖状、小红花等,从而导致学生健康品德和优良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加;做的不好就惩罚,口头的批评,实际惩罚行为的出现(给一个厌恶刺激或者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导致学生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降低。当然一定要明确,奖励和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使用要恰当,不要过度。另外还要注意区分,品德评价法是他人对自己的品德行为进行评价然后给予奖励或者惩罚,自我指导修养法是自己对自己的品德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
运用品德评价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
(2)目的明确、具体有度;
(3)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
(4)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C.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分别有哪些评价方式方法两者有哪些异同。

答: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品德与生活的五种评价方法。 (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儿童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的情况、活动的状态等,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 (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 (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 (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课标还特意提出:“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价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主要提出了五种评价方法。 (1)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2)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3)达成水平评价。按照本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学年及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通过纸笔测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本课程不排除纸笔测试方式,但反对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或刻意追求难度,以及将学生的品德用卷面成绩衡量的做法。 (4)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5)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引导与帮助学生对自己和同伴在学习中的表现及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课标又指出:“学习结果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评价方式方法。” 这两个课程标准虽然在列举的方式方法上有不同的维度,实际上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观察”,“作品评价”。再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描述性评价”,实际上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质性评价为主的精神相一致。品德与社会课程标的“学生自评与互评”,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评价主体多元的理念是一致的。总的来说,两个课程标准都注重表现性评价,也就是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流露的行为表现。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不排除纸笔的测试,但是反对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或者刻意地去追求难度。纸笔测试和表现性评价,它们两者之间各有侧重,各有优劣。比如纸笔测试,看似比较简单、比较公正,而且便于操作,但是由于它所获得的、更多的是有关对事实的知识性陈述的信息,所以就容易导致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评价中讲知识、背知识、考知识这样的倾向,课堂教学效益看起来好像高了,学生都会考试了,都能考得高分了,但是对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的评价,纸笔测试就难于承担,而且容易造成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行相悖。表现性的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具体结果的评价,它的达成方式就比较多样,多样的达成方式,也就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和灵活,同时评价的维度更加多向、多重,不仅有知识掌握的评价,还有对学生的思维水平、社会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度的评价,所以它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效益显得更高,综合性、真实性、发展性的特点更显着,这样的评价手段和方式,更能够引导学生在该学科的学习中获得发展,达到课程的总目标。

D. 简述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意义

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意义

1. 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质量的提高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识要有一
个社会化的、体现时代精神要求的标准,以此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
德育工作的质量体现在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上。德育工作的目的是衡量实现德育目
标的程度。
经验式的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方法是凭着学生的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主观印象对学生
的思想品德进行评定。他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很大程度上还是看学生的成绩,成绩好的
同学评价肯定好一点,成绩差的同学评价次一点。这种情况我们在中学肯定都遇到过。
它存在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而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与评价,有助于
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从而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质量的提高。

2. 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思想品德是精神性的、变动性的,意识状态的东西。并且有一种“此时此地此景”的特
点,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我们不能仅凭经验式的描述,主观印象去定夺。我们应该坚持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科学的教育评价技术及其数量化的方法,把学生个体的
行为特征和思想品德心里感觉的差异反映到数量差异之上。把复杂的行为特征描述、操
行评语转化为可以比较的分数,简化了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差异的比较,减少主观性,可
以有效控制误差,提高测评的准确性,从而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加科学化。
3. 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1) 描述评定功能
对个体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按一定的目标进行事实或价值判断,即进行描述性评

定和价值性评定。这种评定对学生后续的修养树立了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规范、约束、教育、鞭策、鼓励作用。

(2) 发展差异区分功能

学生的思想品德肯定存在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是这种差异分布在不同

类型的等级上,比如说: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种显示个别差异的做法,也是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努力改正的。

(3) 反馈功能

测评的结果对测评的主体和客体而言都起到了诊断、管理、协调、控制的作用。

对于测评主体学校而言,通过测评结果可以了解到工作离目标的偏差,有多大,

应提倡什么,发对什么。对于测评对象学生而言,通过测评结果,可以知道自

己的优缺点,自己的不足。

(4) 教育功能

通过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可以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激发出自觉性和责任感,在获取思想品德特征信息后及时进行强化、调节、修正。

(5) 预测功能

思想品德的测量与评价可对个体将来的某些发展做出估计,为选拔人才及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学生一棍子打死,通过某一次的测量评价结果认为这个学生不行,内心很邪恶。那万一人家要是发挥上面说的教育功能,进行改正,改过自新了,努力向好的方面发展了呢。同样的,我们也不能根据此测量结果,认为这个学生好,道德高尚,那万一人家以后骄傲自满,开始做坏事了呢。)所以说,我还得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测评结果。
4. 4. 有助于学校德育改革

任何一种德育改革,目的都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改革的每一步都必须及时地进行形成性评价,对改革效果做出科学的分析,为深化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德育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

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指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和德育方向保持一致,使测评目标符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方向、德育目的的方向与素质教育方向相一致。具体是什么方向呢: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要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教育性原则

指测评者在测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教育作用,是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成为一项教育活动,而不仅仅是一项测量与评价活动。

3. 客观性原则

测评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臆断,而在制定测评方案、建立测评目标体系、开展测评活动时应符合思想品德行的规律和德育活动的客观规律。使测评结果尽量客观正确,避免主观随意性。

4. 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即测评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及其水平。

5. 有序性原则

道德品质形成先于思想品质和政治品质的形成,礼貌品质的发展先于劳动品质的发展。

6. 动态性原则

思想品德的测量与评价应随时间、环境、条件的改变变化发展。

7. 可行性原则

要求测评简单。方便能为人们普遍接受。

8. 规范化原则

标准化统一化:每一项测评目标、规格、测评方式和程序等等应有明确同一的质量标准

和规定。以保证测评结果客观、真实、可靠和可比等。

E. 什么是品德测评

总体印象测评法 所谓总体印象测评法,又称整体印象评判法。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随意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性判断的一种方法。例如,某小学要求班主任评定学生品德时,根据平时对学生行为实践的观察与了解,评出印象分;某中学及其他一些学校目前试行的总体甲、乙、丙、丁等级测评,虽然表现上有一些总体等级标准规定,对初、高中生规定:对评定内容规定的诸方面都做得好,或在某些方面有突出好的表现评为优,基本能做到评为良,大部分基本做到,或在某方面做得不好有严重缺点但能改正评为中,大部分不能做到评为下,但调查中一些班主任告诉我,评定时很少去查看《守则》、《规范》与《大纲》中的有关规定要求,一般都是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及其印象评定。显然,前者是总体印象评分法,而后者是总体印象评等法。这种方法被广泛渗透到其他品德测评方法中,是其他品德测评方法的基础。这种方法的操作步骤是,先明确测评任务或要求,再对学生业已形成的“事实”与印象进行回忆与综合,最后作出总体价值评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方便可行花费最小。它主要是利用测评者平时观察所获得的信息,不需要作什么特别的资料收集工作。测评时注重于学生的平时表现,注重于测评者自己最熟悉最清楚的行为表现。因此,测评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这种方法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与片面性,可靠性较差。首先,整体印象评判法所依据的测评信息非常有限。测评者仅仅是根据他个人平时所看到或听到的有关情况进行评判。这种“听”与“看”是偶尔的、随意的,缺乏目的性与系统性。因此所得到的信息就只是零碎的、片面的。在所有这些零碎与片面的信息中又只有那些测评者评判时,残留于记忆中尚处清晰状态的那部分信息才能真正作为评判的依据。因此,整体印象评判法依据的信息是有限的。其次,这种测评方法缺少衡量学生行为表现的具体标准,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由于总体印象测评法没有明确与严格的测评标准,因此,测评者平时对测评信息的收集与记忆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突出表现是,它依据测评者个人主观意向对测评依据的选择性。有的教师可能有意无意因学生听话,学习成绩好,群众意见少而给他(她)一个甲等或高分数;有的教师则可能因为学生能言善辩,口头表达能力强,能迎合教师的需要来说话办事,上课遵守纪律,给他(她)一个甲等或高分数;而有的教师还可能是从细微的言行举止表现加以检查,因为某次学生一句话或行为大损了自己的尊严而给他(她)丙等或不及格。因此,不同的测评者对同一个学生品德的总体印象测评,其结果的差异常常会判若两人。再次,整体印象评判法所依据的印象会受到多种心理效应的影响。最突出的是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定势效应与晕轮效应的影响。当测评者信息掌握不充分时,或者当测评者对所掌握的信息难以处理时,各种心理效应所发生的影响就会更加严重。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以改进。例如,广泛地从不同角度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评者,或增加测评者的数量等都可以大大地弥补整体印象评判法的不足。 评语鉴定测评法 所谓评语鉴定测评法,又称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思想品德鉴定法、思想政治表现鉴定、操行评定、定性描述法、评语法。这种方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例如“五育”情况或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作出个人鉴定意见。虽然单独使用评语鉴定法的学校还是大多数,但发展的趋向表明,评语鉴定法正倾向与其他测评方法结合使用,对其他品德测评方法的测评结果起一种补充、说明、解释或指导的作用。因此,它是以某些变式的形式出现。例如附言,补充意见,希望,特殊说明,甚至简称意见。这种方法目前的操作步骤是,了解情况民主评议(包括个人、集体、干部、课任教师、家庭几方面),依据鉴定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观察事实进行评语鉴定,最后反馈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数只让领导审定或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应用评语鉴定法的另一创举,是要求对学生进行分项评语鉴定,实践中人们应用评语鉴定法,一般都是对学生品德进行总体性的鉴定或说明。评语鉴定法既汲取了总体印象测评法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它的不足。首先,评语鉴定法的测评者,一般事先知道自己的身份与职责,会对测评对象作比较系统而有目的的观察与了解,减少了测评信息搜集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其次,评语鉴定者一般要求由那些受过专门训练,或者具有一定专业素养与观察鉴定经验的人担任。因此,测评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再次,它是针对一定的规范标准(例如《规范》《守则》)作出鉴定,不像总体印象测评法那样缺乏明确的标准而随其自然。因此测评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与针对性;另外,它的测评结果是由一系列观点明确的语句表述。而且一般对测评对象在各个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行为表现都有鉴定,比较全面,能使第三者对被测评者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测评者还可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或详或略地评定,评一人像一人。然而,评语鉴定法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还是以总体印象测评法作基础。每一条评语的鉴定仍然是以测评者个人对测评对象的总体印象为根据,只不过每次鉴定侧重某一个方面而已。因此,其缺点类似总体印象测评法,要么鉴定主观随意、凭印象,要么差不多,大多数学生套用同一等级语言,分不出张三李四。甚至有人整个地套用总体印象测评法,首先按印象把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等,各写好一个模型后,逐个学生“对号入座”,内容大致相同,有时稍为变换几个词语或调换一下句子顺序。同一个学生,则将前几个学期或上一个学期的评语底稿拿出来,抑或照搬抑或摘录,还有的地方出现了评语复写的天下奇事。因此人们提出评语鉴定要做到“准”、“实”、“像”,要恰如其分,不要扩大也不要缩小;要内容具体,不要笼统含糊;要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要注意个性,不要千篇一律;要肯定成绩,点出薄弱环节;要措词确切,切忌绝对片面。 写实测评法 写实法,又称记实法,它是针对评语鉴定法的不足而提出来的。目前,在评语鉴定过程中经常出现三个问题,一是许多测评者在搜集、解释与评论测评信息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或者只写一些学生生活上的小事或一些不着边际的“通用性”语言,使人无所参考,或者为了迎合某种目的(例如升学)需要,在文字表述上做文章,把很差的写成一般的,一般的写成很好的。为此,对于评语鉴定,人们特别强调要实事求是。几乎每篇操行评语论文都提到这一点甚至还有专门的论文;二是有的测评者缺乏把握材料综合信息的良好能力,不善于分析与综合所搜集到的事实、现象与材料,抓不住本质,最后的评语鉴定歪出了本来的事实表现;三是评语鉴定往往要对现有的行为表现作出价值评定,但是,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具有历史的局限性,有些事实与现象现在看来评价是错误的,是不合社会要求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将越来越被证明为是正确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有些东西现在看来是对的、是好的,但过些时候却被证明是错误的,是坏的。另外,就某次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行为表现,我们只能记述其事实表现而无法去推断更多的东西。评语鉴定法满足不了需要。因此,写实法实际上是评语鉴定测评法的一种改革形式。它是一种较之评语鉴定更为隐蔽一点的品德测评方法。它有覆盖品德各个侧面的30项(后缩减为12项)记实内容和统一的测评人中,从其实施的目的来看,是再现“学生平时思想品德表现”“做为评优,任用干部和毕业时保送”依据,和克服“过去对学生鉴定千人一面、套话连篇的弊病。”什么是写实测评法呢?目前尚未看到有关的定义,据有关方面的情况来看,所谓写实测评法,就是实事求是地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作为品德测评的依据。由此可见,它基本上是对品德表现的一些主要事件或关键行为进行“复写”与“摄影”性的记述。它与轶事记录有点类似,但它没有任何的评价与解释。作为一种品德测评方法,它不可能像轶事记录那么详细而局限于某一件事,它必须尽可能简洁而系统。它也不可能像评语鉴定那样“入木三分”,具有深刻性,它限于对事件或行为的客观描述,而不作更深入与扩展性的任何评价。品德的好坏优劣留待他人去作评定。写实测评法的操作步骤是,明确写实的内容与要求,捕捉搜寻记实的有关事实与行为,选择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进行详细记录,期末整理后,概要地记入到有关栏目中。目前类似写实测评法的另一种方法是档案资料品德测评法。档案资料包括政治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平时品德测评分数、期终评语和所有重大好坏事、奖惩记载。写实测评法的特点是客观、实事求是。因而写实性的测评结果具有永久存档价值。它不但具有反馈信息、服务于教育与评价的作用,而且对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实验研究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写实测评法也并非绝对客观。在选择事实行为及其记述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记录者个人的价值观,思想情感、写作能力及风格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等第测评法 等第测评法,又叫操行等级评定法、品德考核评等法,即按照一定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予以总括性的等级评定,以显示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测评标准既可以是被测评者外部的绝对标准,也可以是包括在被测评者内部的相对标准。这种方法可看作评语鉴定与写实测评法的改革形式。人们感到评语鉴定比较笼统,大同小异反映不出同学品德之间的差异。写实测评法,虽然比较实事求是,内容具体明确,但不便比较。也就是说,无论是评语鉴定法还是写实测评法,它们只是便于学生个体内部或相互之间的横向特点差异比较,而不便于相互之间的纵向水平差异比较。而等第测评法恰好可以弥补它的不足。等第测评法操作步骤是,首先,确定测评的内容与标准;其次,让学生自评自报,学生小组(学习小组或评议小组)评议;再次,班主任在征求课任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同学评议结果及自己的观察作出等第评定,最后由学校审定。这种测评方法在实践中已有许多变式。从等第形式来看,有好、中、差、和上、中、下等三级制;有甲、乙、丙、丁或优、良、中、差(下),或优、良、及格、不及格的四级制;有优、良、中、可、劣与A、B、C、D、E等五级制;有最好、比较好、一般好、中等、一般差、比较差、最差等七级制,有A+、A、A-、B+、B、B-、C+、C、D等九级制;有优上、优、优下、良上、良、良下、中上、中、中下、差等十级制。从标准形式上看,有等第标准式与非等第标准式,有总体标准式与分项标准式。所谓等第标准就是每个等第都是具体明确的标准规定。所谓总体标准式,就是等第的标准是相对测评对象的整体来规定的,等第的评定有控制比例型与非控制比例型。所谓控制型,即给各种等第的数量下达一定的指标,把它们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

F. 有效的品德评价方法有哪些为什么

依据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一般采用如下评价的方法.1.观察 教师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等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这一方法无论在《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都占据有特殊的地位.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都会通过他们的各种行为体现出来,是一种最为真实和具体的体现.凭借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每个学生的动态发展信息,同时,将这些观察结果加以简要而持续的记录,对于教师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教学,因材施教,都是非常有价值的.2.访谈 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3.问卷 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儿童急需解决的问题和获得的成功,获取有关学生发展的信息.4.成长资料袋评价 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这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5.儿童作品分析 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带来了学生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这样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于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完成的各种作品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一方面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和进步;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交流和比较中进一步学会学习.6.描述性评语 对于学生的表现和作业,通过描述性评语给予评价,能够发挥分数或等级评价所无法达到的作用.描述性评语,教师可以详细具体地肯定学生的优势和进步,更可以明确清楚地指出和分析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评价的过程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更有助于引导学生自我的全面反思.7.学生自评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者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小学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教师在学生自评时要注意指导和帮助,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将评价的重心指向学习态度、过程及结果,而不是只关心具体的成绩和表扬.8.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除了具有与学生自评相同的优点外,还能够使学生加强与同伴的交流,体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差距,从而进一步发展自我认识.但是,由于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原因,小学生的相互评价很容易流于形式,也容易偏离评价目标.因此,教师要重视且善于引导,使学生之间的互评成为他们相互尊重和彼此欣赏的过程.9.个案分析 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选择个别典型性的作业或成果,面向全班进行分析说明.10.书面考试和测验 相对而言,《品德与社会》中有大量的知识学习,因此,传统的书面考试和测验也仍然在评价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采用书面考试和测验,要避免死记硬背,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教师要追求测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体现灵活多样.此外,要控制书面考试的次数和容量,防止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出现.案例一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积累评价的信息资料 为了客观、全面地评价和指导每个学生,我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了“观察法”、“作品实绩法”以及“游戏式测评法”,来掌握学生的“知识、技能、感情、身心的倾向”的发展状况.每次活动后,我在“教学后记”中将孩子们最重要的语言和行为的要点记录下来.比如:调查“绿色食品”时,一(二)班的范志豪小朋友成功地为教学拍摄了一小段录像,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一改往日“凑合凑合”的活动态度,十分投入地参与小组讨论,在活动中发挥了他的聪明劲.每次活动中我都保留了类似的“逸闻记录”.本期,孩子们人手有一套与课程活动相应的配套作品材料.每次完成作品后,我都会让他们进行口头的自评和互评,我也会盖上不同的小印章表明我对他们作品的看法.这些作品作为“标本”被保留下来,成为“能够触摸得到”的证明孩子们成长的实物. 期末,我校就“美丽的季节”这个主题,“品德与生活”和“艺术”两大课程联合进行“游戏式测评”.我们发现,这两门课程在“季节变化”主题方面交叉的内容多,完全可以就一个游戏主题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发展情况.游戏测评分班进行,每班围成一个马蹄形,被测评的孩子在马蹄中心.主考老师亲切地和他们交谈,从谈话中引出测评题目.现在,我试举一例呈现测评的过程: “龚媛,你好!你平时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小嘴那么会说话.老师相信你今天的表现也一定很棒!”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呀?” “夏天!” “为什么呢?” “因为…夏天有好吃的,好玩的!” “是吗?能说说有哪些好吃的吗?” “有冰淇淋,荔枝,芒果,西瓜,哈密瓜……” “哇!说得让老师都想流口水了.那么,有哪些好玩的呢?” “可以游泳啊!” “你会游泳!太棒了.会蛙泳吗?” “会,我还会仰泳!” “你把教室想象成游泳池,表演一下游泳好吗?” “你的动作挺标准.你这么喜欢游泳,一定知道游泳时要注意的事情吧!” “我知道…下水前要做一会运动;不能饿着肚子游泳.我们在水浅的地方游,要让大人看得到…” 这样,我们以一个相同的主题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考察了学生.测评结果用一句描述性的评语记录在“可爱的生活乐园”综合评价表上,作为判断学生发展状况的参考信息. 每一位教师评价学生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关注儿童的态度,留心观察儿童对活动的积极性、专注的程度、喜欢的程度,对周围环境中重要事情、现象的关心程度,主动参与活动的程度以及情感的表现等.第二,在活动中关注动脑筋的程度,是否爱琢磨、爱发表意见、爱出主意、爱想办法,是否有自己的看法,是否能应用学过的知识或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是否能想出各种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途径和办法等.第三,在活动中与与他人合作,是否能与同学、老师讨论或商量问题,是否友好地与同学合作、有问题时能否协商解决,能否主动地争取别人的帮助等.第四,活动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是否掌握与活动有关的知识,操作、表达所需的各种技能的程度.关注以上的几个方面学生的程度和变化,就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案例二 又临近一学期结束了,对孩子们一学期的学习作一个正确的、有意义的评价,显得迫在眉睫.如何评价孩子呢?我觉得必须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一、采用谈心式评语.如“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不是扣纸屑,就是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地举起手,大胆的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这种具体的描写和亲切的对话式评语,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成长的关切和衷心的指导.二、指导式评语.如“刘林同学,想得到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吗?许多同学是这样做的:上课专心+作业认真+不懂就问+举手发言.你做到了吗?快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定能得到这把金钥匙.”这种评语以其清晰明了的表达,给予学生明确的帮助.三、激励性评语.如“陈超同学,你就像一条丝带,小朋友就像一颗颗珠子,只要这条丝带起到以身作则、互帮到助的好作用,这些珠子就会和丝带做好朋友,永远串在一起,就成了一串闪闪发光的珠链,好美!我希望佻发挥‘线带’作用,当好我的小帮手,行吗?

G. 什么是品德评价法

所谓FRC品德测评法是事实报告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考核性品德测评方法。这种品德测评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借助计算机分析技术,从个体品德结构要素中确定一些基本要素,再从基本要素中选择一些表征行为或事实,然后要求被测评者就自己是否具备这些表征行为与事实予以报告。报告的方式既可以是个别的谈话,也可以是集体的问卷。每个人所表征的行为事实,经过光电信息处理后,即储存于个人品行信息库中,然后计算机根据专家仿真测评系统对被测评人报告的表征行为进行分析,作出定性与定量的评定。

但是 目前有种新型的测评法,叫做drfinger大脑多元潜能测评,可以更真实的了解你自身先天的潜能、优弱势、主性格、潜意识性格以及职业规划的建议。建议如果想了解详细,最好做个这样的测评深入了解

H. 什么是品德测评品德测评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涵义:品德测评,简而言之,是指对个体品德的测量与评价。可以视为依据一定的品德测评内容,通过观察、谈话、测验等方法搜集相关信息,进行综合价值判断,对判断的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转化与解释,反映个体品德状况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原则:1、方向性原则。2、知行统一的原则。3、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6、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7、教育与学生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原则。8、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9、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0、循循善诱的原则。11、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三、链接:1、涵义:http://wenku..com/view/f6652b0202020740be1e9b4e.html
2、原则:http://wenda.haosou.com/q/1367468397069747

阅读全文

与品德测量与评价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快速记英语方法 浏览:170
和男人交往的最佳方法 浏览:433
老翡翠珠子鉴别方法 浏览:208
温度保护电阻测量方法 浏览:205
三七根煎水喝及食用方法 浏览:861
百得胶水使用方法 浏览:318
腰椎疼理疗有什么好方法 浏览:558
对幼儿的示范方法有哪些 浏览:652
win7共享xp打印机和文件解决方法 浏览:515
未在网络上注册的解决方法 浏览:531
台字的硬笔书法视频方法 浏览:720
牛仔裤改造提袋方法视频 浏览:212
教练车驾驶技巧和方法 浏览:24
捏肩手的正确方法 浏览:161
橙子的制作方法步骤 浏览:813
测量ui曲线用的方法 浏览:715
手指筋接好后的锻炼方法 浏览:356
76的平方的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113
吃梭子蟹的正确方法家常菜 浏览:942
身上螨虫如何治疗方法 浏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