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CT如何诊断脾大
CT横断面上脾周肋单元超过5个,应考虑为脾大,这是反应脾脏前后径的;另外,若在肝脏下缘已经消失的层面仍可见到脾脏,也应认为脾大。注:肋单元是指脾周相贴的肋骨或者肋间隙的横断面,一个肋骨或者肋间隙的横断面就是一个肋单元。
㈡ 脾肿大的测量方法和分度标准
脾大分度标准触诊是确定脾大的一个简便方法。正常情况下,左侧肋缘下不能触及脾脏。当内脏下垂、左侧胸腔积液或气胸时,偶尔于肋缘下可触及脾下缘。临床常用的脾大分度标准为:
(1)轻度肿大: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常见于急性感染、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结缔组织病等。
(2)中度肿大:脾肿大超过肋下2cm至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常见于慢性溶血性贫血、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慢性感染等。
(3)高度肿大:脾缘超过脐水平线以下或超过前正中线,也称巨脾。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黑热病、血吸虫病肝硬化及类脂质沉积症等。
测量方法
为确切记录脾肿大情况,体检应对肿大的脾脏进行测量,其测量方法为:
(1)第1线(又称甲乙线):测量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轻度脾肿大仅作第1线测量。
(2)第2线(又称甲丙线):测量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
第3线(又称丁戊线):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若肿大脾超过前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最大距离,并以“+”表示;未超过前正中线者,应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最短距离,并以“-”表示。
㈢ 什么是CT检查
CT只是一种检查机器,或说是方式,可以全身检查,也可以部分检查。
CT机是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机,它是由X光机发展而来的。其分辨率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大大高于一般X光机。
一般来说,CT对所有器质性疾病都可以进行检查,尤其对密度差异大的器质性占位病变都能检查出来并做出定性诊断。但最适于CT检查的病是脑部疾病,其中对肿瘤、出血及梗塞等病检查效果最好,其次是腹部实质脏器的占位病变,如肝、脾、胰、肾、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对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肿块也能显示并做出诊断;再其次则是对胸腔、肺、心腔内的肿块,脊柱、脊髓、盆腔、胆囊、子宫等部位的肿块检查。CT对一些弥漫性炎症及变性性病变的检查效果稍差,如对肝炎,CT检查无多大价值,对胃肠道内病变的检查,CT不如内窥镜。
CT对肿瘤、肿块、出血等易于查出;但病变太小,尤其小于6毫米的病变,CT则难查出。
CT机属于放射线检查机器,所以有一定的放射线损伤,但人体所受的X线很少,每次检查所受的放射线仅比一般X光检查略高一点,一般不能引起损伤,但盲目的多次CT检查是不好的。
怀孕期间,做腹部CT检查要慎重,做其他部位检查时,也应对腹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X线对胎儿造成影响。
楼主比较瘦,可能是内分泌的原因,比如甲状腺机能抗进,也可能是胃肠功能的原因。建议不要做CT。而是先到内科询问一下医生。找出大概原因再做进一步的检查。
㈣ 肝/脾CT值的基本内容
目前脂肪肝的检测手段众多,但专家指出,能够准确判断脂肪肝程度及逆转变化的,是“肝/脾CT值”,属于“上腹部常规CT平扫”中的一项数据。
数据显示:0.7<肝/脾CT值≤1则为轻度脂肪肝,0.5<肝/脾CT值≤0.7为中度脂肪肝,肝/脾CT值≤0.5为重度脂肪肝。患者若想准确获得自己脂肪肝的轻重程度,可以在体检过程中请医生出具这一数据。
㈤ 脾脏大小,b超和ct的结果不同。怎么确定
CT看脾主要靠主观感觉,一般是5~7个“肋单位”(不是肋间),说的是脾脏的横径,有些人的脾脏薄一点,也就宽一点了。B超的话主要看测量数据,比较客观,但是因为每个医生测量时的角度都有些差异,所以测出来的值也就有点出入。你这个情况没什么问题,不要太担心。
㈥ 脾ct检查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CT检查是常见的检查项目,身体很多部位都可以检查。但是,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了解许多注意事项。只有提前掌握知识,检查才能顺利、准确地进行。
建议大家保持心情放松,不要对CT检查过于紧张和焦虑。很多人认为CT检查有辐射,检查后身体会受到伤害。况且他们对这个检查了解不多,不知道会不会增加身体负担,引起疼痛。因此,人们在考试前过度紧张和焦虑,人们的情绪变化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如果还在检验过程中,没有高度配合会干扰检验结果。所以要提前了解检查过程,注意重点,保持心情放松,懂得具体配合,才能让检查更顺利。从以上内容可以发现,CT检查的很多要点都要很好的理解。通过相关检查项目,可以更充分地判断健康状况,然后得出结论后才能治疗症状。否则,如果我们有不良症状,我们就找不到原因,这将推迟疾病的治疗。知道这些注意点自然可以让检查更加顺利。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CT检查。例如,孕妇、婴儿和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不应进行CT检查
㈦ 肝、胆、脾如何检查
肝脏可以通过检查血液生化和肝功能来分析
此外,影像学方面,B超是肝、胆、脾常用的检查方法,价廉、无创,使用广泛
其他的还有CT和磁共振,CT有X线辐射,磁共振的价格偏高
建议先行血液生化和肝功能检查,如果有异常,再进行B超检查,发现病变后再以CT或磁共振进一步诊断
最后,穿刺活检取病理分析是诊断的金标准!
㈧ 脾围要怎么量
综述:脾围指腰围到臀围之间的围度,也有人叫肚围。教科书中横档的位置,外单中浪下一英寸的位置,南方裤子纸样的术语。打牛仔裤或水洗裤时,一般小裆可以按臀围*0.045。
大裆按臀围*0.1做参考,脾围尺寸按臀0.5+臀围*0.13;脾围跳档档差与臀围的/2跳档是相同的。脾围一般放松量为整圈加大一公分,测量部位正常是浪下1英寸。
脾大的测量方法是公卫医师实践技能腹部体格检查中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第一测量:又称甲乙线。左锁骨中线上,肋缘至脾脏下缘之间的距离。
第二测量:又称甲丙线。左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之间的距离。
第三测量:又称丁戊线。脾脏右缘距前正中线之间的距离。脾脏向右越过前正中线,测量为正值,反之为负值。